幼儿园亲子活动培养幼儿合作素养的策略研究
2024-07-12林晨舒
林晨舒
摘 要:合作素养是幼儿未来人生发展中的重要能力,对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不仅能提升其学习与工作的成效,还能帮助他们养成应用合作手段解决问题的习惯,构建便于未来发展的能力基础。亲子活动作为家园共育的重要形式,在幼儿的合作行为开发、合作意识形成、合作能力锻炼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基于此,文章阐述了亲子活动培养幼儿合作素养的独特价值,介绍了幼儿园亲子活动培养幼儿合作素养的应用原则,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合作;亲子活动;合作素养
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幼儿的合作素养等多元能力,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至关重要。幼儿园通过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不仅可以增强亲子关系,还能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教育价值支持,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幼儿园应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与家庭携手,共同为幼儿打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亲子活动和合作素养的概述
(一)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是家园合作的重要形式,是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构建的活动,对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园主要承担组织和引导作用,主动避免因家长对幼儿教育理解不足而影响亲子合作价值的情况,同时也要革新家长的教育理念,使家长更深入地理解幼儿,掌握高效的教育方法,为未来开展家庭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应当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围绕幼儿的发展需求以及兴趣模式构建亲子活动,使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完成活动。
(二)合作素养
合作素养是由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识构成的复合概念,指在需要合作的环境中,能够主动与其他人进行合作,并发挥自己的独特价值。培养合作素养的关键环节与人的基础思维模式紧密相连。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就应开始培养这种素养。在这个阶段,幼儿正处于构建思维和观念的时期,如果能够让他们理解合作所带来的优势,并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积极采用合作手段解决问题,将有助于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效率。
二、幼儿园亲子活动培养幼儿合作素养的价值
(一)扩大教学活动设计范围
相较于由幼儿园独立创设的培养合作意识的教学活动,亲子活动由于有家长的参与,可以有效扩大其设计范围,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有了家长的参与,可以减轻教师看管幼儿的压力。以往由于缺乏监督手段而无法开展的活动,如使用剪刀等存在危险因素的道具进行美工制作或进行户外活动时,家长可以承担起照顾幼儿的职责,从而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此外,由于这些活动开展的频率较少,幼儿对其的兴趣基础相对较高,因此可以有效保证活动的参与度。除此之外,通过家长的参与,还可以提升活动的难度和复杂性。在幼儿园独立开展的合作活动中,教师需要考虑幼儿整体的能力限制以及他们面对困难时普遍会选择转移注意力的特征。因此,教师所安排的小组合作活动往往较为基础,导致难以有效发挥教学价值。然而,在家长的辅助下,面对难以解决的问题,家长可以提供必要的辅助,与幼儿共同攻克难题,这种做法客观上提升了幼儿合作素养的培育深度。
(二)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
在合作素养的培育过程中,幼儿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差异,对教学活动的需求也同样呈现出个性化特征。正常情况下,在幼儿园教师构建的活动中,部分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普遍较低。而在亲子活动的过程中,家长可以作为活动的参与者和幼儿园教师的辅助者,能够深入了解幼儿的独特需求,并及时反馈给教师寻求解决方案。这种参与模式使幼儿的整体参与度得到了充分的保证。另外,亲子活动的形式恰好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个性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合作素养的培养效果。在幼儿成长的道路上,家长与幼儿园教师的合作尤为重要。家长参与亲子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得合作素养的培养更具针对性,进一步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改变家长的幼儿教育观
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作用缺一不可,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幼儿家长常与幼儿园就幼儿教育发生冲突,一方面原因是幼儿家长不认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认为其以游戏活动为主的教育模式,以及不重视应试教育的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另一部分原因是家长对幼儿园教学模式缺乏了解,同时由于幼儿表达能力有限,难以向家长讲明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容易造成家长对幼儿园的误解。
亲子活动是家园共育的重要形式,表面上接受教育的是幼儿,实际上幼儿家长亦能在此过程中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偏向应试教育思维的家长能够在活动过程中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价值,理解应用亲子活动培育幼儿合作素养的必要性,从而在此过程中改变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在未来独自进行合作素养的培养教育时,亦能构建起具有明确价值的活动项目;与幼儿园因缺乏交流而产生误会的家长则可以在定期开展的亲子活动中,对幼儿园的教学环境、教师的个人能力、幼儿的表现反馈建立明确的认识,进而减少与幼儿园产生争端的可能,并在未来主动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提供辅助作用。
三、幼儿园亲子活动培养幼儿合作素养的原则
(一)家长需明确自身的定位
在亲子活动中,家长具有双重身份,其一是活动的参与者,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中,以幼儿视角对活动内容进行思考,与幼儿共同解决问题;其二则是活动组织的辅助者,家长应当将教师所安排的教学内容,以适合幼儿理解的方式向其进行转述,并且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及时根据幼儿反馈及教师的指引,构建后续的活动形式。因此,在亲子活动开展时,家长应当明确自身的身份,既不能脱离于活动之外,亦不能仅承担幼儿教育合作伙伴的责任。
(二)活动需体现合作概念
在培养幼儿合作素养的亲子活动中,应当明确体现合作的概念,即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家长的表现,明确家长是自己的辅助者,而非在更高的立场指挥幼儿进行活动,家长更不能独自包揽大部分活动,让幼儿错误地认为自己是协助者。换言之,家长在亲子活动中的定位应当与幼儿处于同一层级,即便家长在提出活动目标时已确定好了解决方法,也应表现出与幼儿共同思考解决方法的行为,使幼儿能够在观察家长的行为后,主动参与思考的过程。
(三)教师应做好设计与引导
教师同样是亲子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担负着设计活动与实施引导的责任。在设计方面,教师应当创设完善的活动框架,从形式上使其具备培育合作素养的基本功能,从内容上保证其符合幼儿的兴趣模式,并且具备一定的自由度和可变性,以便于在实际执行中根据幼儿的个性化需求及时调整。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引导者的作用,当特定亲子组合出现困难时,及时介入并提供辅助,或者当部分家长未能发挥作为合作者的作用时,教师也应提醒家长,保证亲子活动顺利开展。
四、幼儿园亲子活动培养幼儿合作素养的策略
(一)预先做好家园沟通,明确亲子活动模式
为了提高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教育价值,家长参与是非常关键的。然而,很多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并不顺利,主要是由于家长参与过程中的沟通不足和角色定位不明确。幼儿园应该提前与家长沟通,明确活动形式和家长需要承担的责任,这样能够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实现合作素养的培养目标。因此,幼儿园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自己的角色,以确保亲子活动的有效开展。
此外,幼儿园应该给予家长足够的时间来了解活动,并在活动前提供详细的活动介绍,让家长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和参与。同时,幼儿园应该与家长共同制订活动计划,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家长的参与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亲子活动的质量,还可以增强家长和其孩子之间的互动和情感联系,从而更好地实现亲子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应与家长建立集体性的沟通渠道,如利用互联网平台搭建群聊,在正式开展亲子活动前,将教师所设计的亲子活动呈现给家长,并告诉家长在活动中他们需要承担的责任和注意事项。以美工活动为例,教师需要提醒家长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他们做出拿着美工道具奔跑的危险行为,对一些高风险的活动也需要家长进行监督。对家长而言,也需要认识到自己的定位,提前规划好在活动过程中如何与幼儿进行合作,哪些部分需要由自己和幼儿共同完成,哪些部分需要幼儿独立完成。教师完成活动内容与形式的陈述后,也应当鼓励家长根据自己对幼儿的理解,对活动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部分进行修改,使其更符合幼儿的兴趣模式和发展需求,如指出幼儿对制作花纹窗花的兴趣相对较低,应当将图案更换成小动物等,以保证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教师预先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不仅可以提高亲子活动的效果,也可以增强活动设计的合理性。
(二)拓展亲子活动形式,激发合作意识
培养合作素养应当开展长期且频繁的亲子活动,若开展的频率较低,难以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实际素养。为此,幼儿园应当拓展亲子活动的形式,将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中所接触到的游戏活动,以亲子活动的形式呈现,保证幼儿能在完成亲子活动教育的过程中,逐步生成且完善自己的合作意识,认识到在诸多环境中均可以应用合作来解决问题,以便在未来面临各种多元化的问题时,能主动运用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也应拓展亲子活动的形式,避免幼儿对同一游戏活动产生倦怠感和抵触心理。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模式划分活动类型,积极拓展亲子活动的开展形式,将不同类型的亲子活动穿插进行,使幼儿每次都能体验到不同的游戏活动。以户外运动为例,幼儿需要与家长组成双人团队,与其他的队伍进行比赛,使用诸如接力跑等形式来培育幼儿的合作意识。该活动可帮助幼儿认识到在体育运动中,通过应用合作手段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在完成户外运动的亲子活动后,下一次的亲子活动主题可以设置为亲子共读绘本,由教师选用情节相对较为复杂、包括少量陌生字词的绘本,在家长与幼儿共同阅读的过程中,当幼儿难以理解特定情节或出现阅读障碍时,由家长进行解答。在完成阅读后,家长亦可佯装自己没读懂故事,需要幼儿的帮助,引导幼儿复述绘本内容。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幼儿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学会借助他人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三)开展综合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合作行为
在亲子合作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应当尊重幼儿的主体性,避免采用被动说教的方式来让幼儿掌握特定的合作行为,而是应当通过构建环境后进行适度引导,使幼儿自发地应用合作行为来解决问题。在该模式下,幼儿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合作能力,同时能更好地理解应当在何种情况下应用合作行为。
幼儿园在亲子活动的设计阶段,应当设置综合化的主题,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究,并根据幼儿自身的理解,主动选择与家长进行合作。如在户外运动类的亲子活动中,教师可以安排幼儿难以独自跨越的塑料墙,需要家长的协助幼儿才能成功翻越。在活动开展前,教师应提前告知家长,不要直接采取行动,而是要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解决问题。面对无法独立翻越的塑料墙,幼儿会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借助家长的力量实现跨越。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了主动思考并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而不仅仅是被动地享受合作所带来的优势。这样的模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并在未来的生活中根据具体需求选择特定的合作行为。
综上所述,亲子活动应当成为培育幼儿合作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当保证活动设计的合理性,通过与幼儿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强化亲子活动的具体培养价值。此外,教师还要拓展亲子活动的具体形式,使幼儿意识到应用合作手段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并在探究活动主题的过程中,完成合作行为的开发与能力的锻炼,认识到应当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何种合作行为,强化合作素养的培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秦园园. 如何在亲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素养[J]. 青海教育,2017(04):51-52.
[2]罗相珍. 多元化亲子活动促进家园共育[J].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6(11):55-56.
[3]朱芹. 在亲子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素养的实践研究[J]. 科普童话,2019(17):87-88.
[4]孔垂洁. 开展亲子活动对促进幼儿和谐健康成长的影响[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12):198-200.
(责任编辑: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