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戏曲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渗透

2024-07-12陈恂恂

家长·中 2024年6期
关键词:戏曲戏剧传统

陈恂恂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音乐跨越了地理界限,变得全球化,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面临着挑战与机遇。我国的戏曲艺术以新的面貌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成为一种流行现象,这反映了在基础教育层面,对于戏曲这一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视日益增加,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对戏曲教育的强化,目的是传承并弘扬传统音乐文化。如何在小学阶段有效渗透和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概述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分析如何从多样教学模式、音乐实践活动、戏曲的演唱实践以及“比较”教学等方面渗透传统音乐文化。研究发现,通过看、听、唱、演等教学方法,结合戏曲伴奏、戏服、脸谱等元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和兴趣,使其深刻理解并体验到传统音乐的深层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传承和弘扬。

一、传统音乐文化的丰富内涵

早期农业社会的民间艺术家们不仅在从事农业劳动时保持了音乐的传承与创新,还借此表达了深层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看法。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向前发展,居民区的扩大和不同民族之间的频繁交流,促进了民族音乐的广泛传播和繁荣。各国都拥有各自独特的音乐传统,这些传统不仅在历史上被传承下来,而且其作品中还承载了文化智慧,这种智慧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世界并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传统音乐不仅涵盖了特定的作品,还包括了特定的音乐形式,不同民族音乐的形式和特色各不相同,它们的发展历史也展现了多样性,在探讨民族音乐的发展时,我们不能忽视现代音乐文化的影响,避免陷入割裂历史的思维误区。

传统音乐作为各民族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精神遗产,不仅展现了各民族的信仰和智慧,而且构建了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确保了它在全球音乐舞台上的独特地位。传统音乐作为一种历史与文化的结晶,实质上反映了不同文化群体在历史的长河中的相互交流、学习和影响。同时,外部音乐文化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土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变革,使传统音乐在其内涵和表达上呈现出独特的丰富性与多元性。

在教育领域,教师必须深刻理解传统音乐的独特价值和深层意义,确保其能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有效传承和弘扬,促进人们精神层面的进一步提升。

二、多样教学模式中的传统音乐文化渗透

(一)拓宽视野,现场教学与传统音乐文化融合

在教育的早期阶段,教师通常结合自己的基本音乐才能和专业知识,向学生展示音乐作品。面对传统视频教学方法未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挑战,尤其是在戏剧学习中,许多学生因难以理解内容而缺乏耐心,相比之下,教师的现场表演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奇的体验,有效地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沉浸在学习环境中。在这种互动式学习模式中,教师利用戏曲的各种道具,包括面具、服装和伴奏音乐等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理解戏曲的各个方面。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将传统音乐文化呈现给学生,还为他们打下了一个坚实的文化基础,便于他们进行深入探索。

(二)倾听,戏剧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度体验

在戏剧艺术的教育过程中,掌握戏剧的文体成了一大挑战。戏曲的旋律与普通歌曲明显不同,它融合了众多戏种独有的音乐风格。例如,昆曲与豫剧在旋律上的差异显著,包括旋律走向、节奏和速度等方面的区别。将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融入音乐鉴赏教学,是音乐美育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系统的听力训练,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各种曲调的特性,如欣赏典型作品,学生能够把握京剧中“西皮”和“二黄”的艺术风格。

(三)唱响传统,戏曲演唱教学与音乐文化的融合

在戏曲演唱学习中,除了必须熟练掌握音高和节奏基础外,对于戏曲唱腔的特定发音技巧和唱腔风格的把握也至关重要。因此,在戏曲演唱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探索并应用多样化的演唱技巧,以提高演唱技能的精确性,深入理解唱腔的独特性,体验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掌握戏曲艺术的精细之处,使传统文化精髓得以在每一次发音中得到传达和体现。

(四)演绎经典,戏剧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沉浸式体验

在戏剧艺术教学过程中,仅仅依赖歌唱是不足够的,因为戏剧艺术的表现形式涵盖了歌唱与肢体语言。其中,“演”成为展示戏剧艺术文化的关键手段,即使不发一言,一个艺术家也能仅通过身体语言传达深刻含义,这是戏剧与其他音乐艺术形式区别的显著特点。因此,将歌唱与表演相结合,构成了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戏剧中的每个动作和姿态都承载了特定的意义和标准,在这样的“表演”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便构成了一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三、音乐实践中的传统音乐文化深度体验与传承

在小学音乐与戏剧教育中,仅仅依赖教师的讲授是不足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作为教育的核心参与者,应当积极进行探索和建立自己的舞台。在开始创作之前,学生需要建立坚实的演唱基础。教师应鼓励学生基于这个基础发挥创意,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独立创作。而且,学生也应该自主探索如何管理舞台布置、道具使用和伴奏选择等方面。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相关技能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将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融入自己的思维和实践中。

(一)传统音乐文化的“节奏审美”在戏曲伴奏中的体现

在学生的个人探索活动中,他们能够对不同种类的乐器及其独特属性有所了解,初步掌握“唱腔”与“伴奏”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应利用听觉、视觉和实际演奏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接感受到中国古典音乐文化中“散板”的美学特质。即便是使用最基本的打击乐器,也足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戏曲音乐的节奏变化,如“由缓至快”的过渡和“有板有眼”的节奏特色。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能够深刻体验到音乐中的节奏美感。

(二)戏服、脸谱与道具:传统音乐文化中的“色彩美学”体现

音乐教育中,教师常采取的一种教学策略是鼓励学生通过联觉、听觉、视觉以及色彩感知来表达音乐中的情感。在戏剧艺术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探索戏剧服装、面具等元素,如通过颜色象征(红色代表忠诚,白色象征邪恶,绿色和蓝色分别表示异类和勇猛,黑色和黄色代表刚烈和智慧等)来塑造不同的角色形象。传统戏剧利用基本五色(红、黄、绿、黑、白)及次级五色(紫、蓝、粉红、绛红、湖蓝),并结合特殊色彩如皎月色、古铜色、秋香色等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通过色彩运用来绘制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

(三)戏曲剧种与传统音乐文化的交融

戏曲艺术这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综合性舞台表演形式,融合了民间舞蹈、叙事歌唱以及喜剧演出等多种艺术手段,孕育出众多知名的音乐文化精品。

1.戏曲种类方面的融合。

中国幅员辽阔,多样的地形和丰富的语言环境孕育了戏曲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各具特色的戏曲形式应运而生,展示了文化的多元化。据概览,中国共有戏曲种类超过三百种,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介绍各种戏曲剧种,能够有效地向学生传递和弘扬音乐文化的精髓。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第八单元是关于戏曲学习的章节,课程内容精选介绍了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基本元素,包括角色行当“生、旦、净、末、丑”,表演技巧“唱、念、做、打”,以及主要唱腔“西皮”与“二黄”。通过实际的戏曲表演或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教师能够有效地向学生展现京剧的独特魅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一剧种。

针对不同地区的学校,教师可以引入本地流行的戏曲剧种,从而丰富学生对戏曲艺术的认识,推广地方特色的戏曲文化。例如,在川渝和云贵地区,教师可以特别强调川剧的独特性,与京剧的唱腔和表演风格进行对比,彰显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在皖南地区,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黄梅戏这一与京剧齐名的“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探讨其花腔、彩腔和主调等腔系的特色与吸引力。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旨在传承并促进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培养学生对戏曲多样性的欣赏能力和平等多元的价值观。

2.艺术表现方面的融合。

戏曲艺术的核心表现手法涵盖了唱、念、做、打四个方面。其中,“唱”特指演唱戏曲中的唱段。这些唱段伴随着特定的曲调和乐器演奏,构成了戏曲的歌词部分。在戏曲语境中,这样的歌词被称作唱词,它与通常意义上的歌词相似,但具有特定的戏曲文化内涵。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应深入介绍唱词的独特属性,明确区分唱、念、做、打各个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探索其中的文化精髓和音乐美感。

以《甘洒热血写春秋》为例。在讲解这首曲目背后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情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饱满而略微加快的节奏跟随演唱,体验杨子荣深入敌后、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从而在每次演唱中感悟到角色的决心与信念。对唱词的深入解析和模拟演唱,不仅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正面人格,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3.戏曲“行头”方面的融合。

在表演戏曲的过程中,不仅演员的精湛歌唱展现了独特的音乐文化魅力,使用的道具和服饰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戏曲歌曲,教师还需向学生介绍戏曲表演中必需的各类道具,使学生通过多样化的表演元素感受到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教师利用直观的教学方法,结合听觉和视觉体验,引领学生探索京剧中不同角色类型“生、旦、净、末、丑”的脸谱设计和角色服装、头饰的搭配细节,深入理解戏曲色彩使用的特殊含义。

以歌曲《唱脸谱》教学为例。教师讲解“红色象征忠诚,白色代表邪恶,绿色暗示异类,蓝色表示勇猛,黑色和黄色分别象征刚烈和智慧”的色彩对比技巧;组织实践活动,如触摸和演奏戏曲中使用的乐器,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戏曲音乐的节奏感和表演的团队协作精神,如音乐的渐快节奏和节拍的精确性,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戏曲艺术的感知和理解。

(四)戏曲演唱实践中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度融入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小学音乐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力、欣赏力、表达力及创新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实践体验、模拟、探索和团队协作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音乐和美学的基本素养。教师的任务不限于传递戏曲的传统音乐和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戏曲的魅力,让学生在学习唱戏和表演的过程中深入体验传统音乐的文化浸润。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如组织以戏剧表演为主题的校园活动,邀请不同年级的学生观看,这样不仅能让更多学生体验到戏曲的文化魅力,也有助于跨年级的文化交流。课堂上,让学生合唱《唱脸谱》,组织戏曲动作表演的练习,共同演绎《智取威虎山》等戏曲经典,这类实践性活动不仅促进了戏曲文化的传播,也弘扬了古代传统音乐的深层人文价值。

四、传统音乐文化在比较教学中的融合与传承

(一)多元艺术对比,彰显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丰富性

戏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其表现手法、使用的道具以及音乐伴奏等元素构成了传统音乐的根基。戏曲独特的表演艺术,以唱、念、做、打四大特色为主体,与西方的单一演唱风格形成鲜明对比。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和体验“打”的艺术性和舞台表现力,使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戏剧的声音魅力,还能领略到它作为视觉艺术的独特美感。

(二)跨艺术审美比较,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写意之美

戏剧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在世界各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东西方戏剧在表现形式和审美追求上与中国传统音乐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写意”与“写实”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写意”是中国戏曲的核心美学原则,追求的是通过程式化的表演和虚拟化的舞台呈现,用以传达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体验。例如,京剧中的“赶车”场景,演员只需通过简单的步伐和手势,就能生动地表现出马车的行进状态和人物的赶车动作。这种写意的表现手法留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使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剧情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写实”则是西方戏剧的主要追求,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現。舞台场景、服装道具、人物表演等都力求逼真,以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观剧体验。例如,西方戏剧中的“马车”场景会使用真实的马车道具,并通过灯光、音效等手段来模拟真实的场景环境。这种写实的表现手法可以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剧情发生的环境和氛围。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写意”与“写实”的概念可能比较抽象,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和比较具体的作品,帮助学生理解两者的区别。例如,将京剧《霸王别姬》与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进行对比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两部作品在舞台呈现、表演风格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所反映出的东西方戏剧文化的不同特点。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小学音乐戏曲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音乐文化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指出在现代教育环境下,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组织实践活动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实证研究表明,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音乐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使传统音乐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注:本文系南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新课程标准下闽南传统艺术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NG1453-176)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戏曲戏剧传统
有趣的戏剧课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老传统当传承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