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导师制的分类演进、逻辑架构与经验启示
2024-07-12吴伟平刘雨宁陈子归
吴伟平 刘雨宁 陈子归
摘 要:20世纪初期发轫于欧美大学的导师制被引入中国,成为当时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如何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模式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文章在对高校导师制模式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系统地比较了全程导师制、多层次导师制和精英导师制三种导师制模式的逻辑架构、发展脉络以及应用实践与启示,为国内高校推进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支撑。
关键词:导师制;分类演进;逻辑架构;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7-0028-04
在高等教育的历史长河中,导师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英国。20世纪30年代,一部分从牛津大学归国的学者将导师制引入中国,当时这一制度并未得到广泛推行[1]。后来,我国计划经济的深入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机制造成了严重冲击。因此,截至目前,全国大多数重点研究型大学已经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而普通院校也逐渐尝试并在某些院系开始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然而,这一制度在大多数高校仅仅是对教学管理的一种补充,难以全面引导学生在学习、科研和思想方面取得全面进展[2]。因此,比较高校不同模式本科生导师制,探究其存在问题和难以发挥作用的根源,对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质量至关重要。高校导师制通常是为了提供更全面的学术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实现个人发展目标。根据全程指导、学业发展、职业规划、心理支持和精英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差异性,可将导师制归纳为全程导师制、多层次导师制、精英导师制三种类型。下文针对各类型导师制的逻辑架构、发展脉络、应用实践及启示进行解析。
一、全程导师制
(一)逻辑架构
全程导师制意味着在本科生的整个大学学习历程中,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位指导教师,为他提供专业指导,并在思想、生活、心理等各个方面给予关怀和引导,旨在全面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3]。全程导师制要为每个学生配备导师,这需要高校配备充足的教师资源,同时,全方位的辅导也需要导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导师选聘是全程导师制的重要环节,高校对于本科生导师的选择有一套严格标准,通常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综合素养,涵盖政治方向、师德、责任心、关怀、教学经验和教育观念等,不同高校规定会有所差异;另一方面是硬性标准,对导师的学位学历与职务资历有所限制,通常需要达到硕士以上学历以及副教授以上职务(图1)。在师生配对方面,绝大部分的高校都实施了“一对多”的个别导师制度,或者是“多对多”的班级导师制度和导师团队模式,导师与学生之间定期接触交流与沟通。全程导师制将本科生为期四年或五年的学习周期划分为不同阶段进行指导。多数高校通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大一和大二,而第二阶段则包括大三和大四。
(二)发展脉络
全程导师制源自14世纪的牛津大学。20世纪初,全程导师制被作为西方先进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引入中国大学。2000年,清华大学热能系率先推行了导师制,随后建筑系、水利系、自动化系、化学系、环境系等也相继采用了这一制度。虽然清华大学各院系没有明确提出“全程导师制”,却将导师制贯穿整个大学生涯。浙江大学是第一个正式提出并开始实行全程导师制的大学,2001年开启了一场围绕全程导师制的创新教学改革。南开大学哲学院紧随其后,2002年开始在全院范围内实行全程导师制。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也于2008年开始了全程导师制的试点工作。2009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在特定的院系或专业中实施全程本科生导师制度。2011年后,全程导师制在我国部分高校开始全校推行(图2)。我国的全程导师制发展呈现出两个显著特征:一是由某些高校、特定院系开始,逐渐向全国高校拓展,并在部分高校中得到了广泛推广;二是导师的指导内容逐步拓展,从最初的选课指导扩展至学术或科研指导,进而演变为全方位的综合指导[4]。
(三)应用实践与启示
以牛津大学的全程导师制为例,每8周为一个学期,学期内导师需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和生活情况。牛津大学配备了多位导师以辅导学生参与不同科目(图3)。对于文科专业的学生,导师指定每周需阅读的文献和著作,指导学生编写阅读报告,定期开座谈会进行交流;对于理工科的学生,由于其必修课程较多且需要进行各种实验,因此需要多位导师共同辅导。
由于其明确的教育观念,牛津大学实施了全程导师制,规范了教学原则、方法与组织形式,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模式和特色。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三点:首先,个别指导构成了主导的教学策略。在早期,导师以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形式进行教学,每周组织1~4名学生进行深度讨论与提问。其次,启发式教学是其核心组织形式。关于牛津大学的授课制度,传授式与启发式教学相互统一、相辅相成。导师制主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通过与学生合作来启迪学生思维。最后,创造平等、自由的学术环境。牛津大学将导师制视为促进师生共同进步的平台,强调师生之间平等交流、民主讨论。这种以合作为基调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个人思想得到关注的机会。
许多国内高校并没有理解导师制的本质,将导师的职责局限于论文、就业和生活指导,然而本科阶段的学习不应局限于专业研究领域。导师制的本质在于引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思考方法,启迪学生学术思维。因此,要深入理解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核心意义就需要跳出目前狭隘、刻板的观念,根据各校具体情况构建合适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这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多层次导师制
(一)逻辑架构
多层次导师制按导师职责可划分为四个层次:科研导师制、思政导师制、事务导师制、行业导师制(图4)。
科研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旨在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等科研活动,从而提升其学术创新水平。导师在本科生的科研旅程中扮演引路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科学素养和研究技能。科研导师制旨在提升学生的科研水平,这要求导师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和学术造诣。
思政导师制的目的在于建立个人联系,使得任课教师与班级学生、特定教师与若干学生能够进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辅导。在这一体系下,导师的核心职责是积极地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并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此外,导师还致力于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身心素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智力和体魄的综合发展。因此,思政导师需具备“有爱国爱民情怀、思维新颖、视野开阔、自我约束、正直品格”的特质。思政导师着力构建“导学”关系,引导学生学会思辨、判断是非,自觉抵制错误观念和思潮,成为道德引领者和宣扬者[5]。
与思政导师制相比,事务导师制更注重日常的心理辅导和事务管理,辅导员和助理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思想教育,确保学生成才。辅导员不仅是教师,也是行政管理者。他们的工作范围涵盖了班级各类活动的安排,日常考勤、选课和评教等多方面。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辅导员扮演着学生人生导师和亲密伙伴的角色。助理辅导员由那些在高年级表现出色、具备一定职业技能、在学生群体中享有较高声誉,并且愿意帮助同学的学生担任。助理辅导员作为“师兄”“师姐”的代表,更容易获得信任,学生倾听学生心声和对学院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行业导师制是一种基于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创业和就业。学业导师常年深耕于学科研究与教育事业,缺乏企业运营实践经验。行业导师作为学业导师的补充,负责提供就业与择业指导、创业规划与可行性建议以及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随着本科生教育模式的发展,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行业导师的角色重要性日益凸显。
(二)发展脉络
2002年,为了顺应教育部培养21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宁波大学生命学院最早开始施行科研导师制,三年实践经验表明,采用科研导师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风建设。2005年,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在高年级学生中实行科研导师制,同年浙江理工大学在生命科学学院实行科研导师制。2010年后,延边大学医学微生物学、沈阳师范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劳保系等均开始试行科研导师制。
湖南株洲职业技术学院首次在高等教育机构和高等职业学院引入思政导师制。在传统的辅导员体制基础上,该学院进一步挖掘了行政教师和任课教师的教育潜力,从课下和课堂对学生的思想和人格做全方位指导。紧随其后,中国计量学院大胆地探索了将“思政导师制”融入大学生思想指导的可能性,并将思政导师分为三个不同的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由公共政治理论研究所的教师担任首席思想导师,负责整体思政课课程及思想内容的把关;第二部分则由专职的思政课教师担当,负责思政课具体的课程讲授;第三部分是辅导员,负责处理学生日常的思想问题。河北师范大学从2009年起启动了名为“思想导师制”的教育实践项目,并在2010年10月正式开始执行这一制度。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下,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思想教育,借助思政导师制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理解其魅力和内涵。
2002年,全国职专报考率和毕业生就业率呈现双低的趋势。为解决这一问题,石家庄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提出校企融合,学校与企业共建专业,把企业技术骨干请到学校做兼职教师,这是最早的行业导师。华南电力大学于2005年在MBA专业试行双导师制,聘请近40名企业负责人担任MBA学生兼职社会导师。近十余年来,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塔里木大学等多所高校均聘请行业导师指导学生就业,培养行业所需人才。
(三)应用实践与启示
本科生辅导要遵循学生成长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差异性、阶段性和全局性特点,明确各个阶段的导师和学生的责任。开展梯度式引导,具体实行办法如下。
在大一年级,学生面临着高中到大学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行为的重塑以及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在这一时期,思政导师的引领作用尤为重要,树立学生爱国观念和理想信念是实现为国家培养人才这一教育目标重要前提。因此,在整个学生培养过程中,尤其是大一,思政导师的配备至关重要。必须坚持将爱国主义作为核心的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另外,事务导师的配备也必不可少,大一阶段的事务导师在教学和辅导中需“共情”,理解学生的迷茫,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大学学习和生活模式。
科研导师在二年级本科生的学习中担任主导角色,多数高校通常采用启发式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来培养学生。启发式教学即根据学生兴趣,确定不同研究方向,为学生量身定制阅读文献和书目,定期组织学术研讨活动,加强其科研知识储备。任务驱动式教学即安排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培训,通过实际任务学习,强调自主合作,培养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三年级阶段根据学生升学和就业需求的不同,为其分配不同类型的导师。对于选择就业的本科生,安排行业导师指导实习,在实习过程中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和标准,亲身感受工作内容和要求,明确未来职业方向。行业导师还可以传授学生面试和求职技巧,从企业用人的角度告诉学生社会需要具备哪些技能和素质的人才。对于选择升学的学生,开展个性化创新训练,加入科研导师的项目组。学生和导师在项目中合作,各有任务分工,在打磨润色文字的过程中提高科研素养。毕业阶段,行业导师、科研导师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助力学生顺利达到毕业条件,实现“培养后备力量输入—高质量创新人才输出”的使命。
许多高校存在导师职责划分不明确的问题,导师通常难以同时兼顾指导学生的科研工作、协助学生提升就业实际技能、指引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等多重任务[6]。而现今的学生对导师抱有过于理想化和期望过高的印象。导师常常被形容为真理的代表以及社会道德和良知的榜样。然而,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变迁,导师若被过度神化,将会超出其承受范围。因此,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目标,需要重新定义导师的角色,根据不同的角色来定义导师的工作。多层次导师制将学生的培养过程按照不同的时段和不同发展需求划分成多个层次,职责的细分大大减少了工作量,使得各个导师的职责内容明确、操作性强、配合密切,达到共同育人的效果。这种有针对的个别辅导能够真正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不仅在科研、就业、成长和个别化学习上给予指引和帮助,更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感潜移默化融入育人过程,真正将“育德”与“导学”结合起来,达到全方位育人的效果。
三、精英导师制
(一)逻辑架构
所谓精英导师制的核心是一种旨在培养社会各领域精英人才的教育理念。这种本科生导师制是针对综合素质高的新生,其目的就是培养具备创新能力、良好品格的新型人才[7]。这一导师制度采用双向选择机制,招募在校内和校外都具有高学术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师德修养的教师,从而为优秀学生匹配合适的导师。重点在于导师的选拔、管理、评价制度建设和培训,以充分发挥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这一体系旨在使优秀学生得到学校最佳资源和最杰出的导师指导。
(二)发展脉络
为了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高校需满足一系列基本的要求。本科生导师制的特征表明,担任导师的教师需要给予本科生全方位的指导,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给予个别指导。导师能够频繁与学生交流,这也是由于指导的学生数量有限。然而现实是,20世纪末,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步伐不断加快,大学规模迅速扩大。学生人数的激增远远超过了学校设施的建设,从而使得生师比持续扩大。鉴于短时间内难以迅速改善教师队伍状况,我国本科生导师资源的不足成为全面推行的障碍。通过观察我国各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最明显的方法是在一些大学(部门)或特殊群体中试行,以便积累成功经验,并在条件成熟时加以推广。最常见的方法是引入精英导师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重点高校尝试开展了优秀生单独培养的工作,例如,北京大学设有“文理实验班”,南京大学“大理科基地班”,东南大学“强化班”这为高校在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2000年左右,这种实验班培养模式经历了新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清华大学的“基础科学班”、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以及东南大学的“吴健雄学院”等经过若干年的实践,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方面,精英导师制的实践模式得到了各方的基本认同,并发挥了作用(图5)。
(三)应用实践与启示
在2001年,北京大学推出了一个以校长蔡元培为名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验班,实行精英导师制,并挑选了20余位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教授,一起组成指导委员会,共同指导元培班的优秀学生的专业选择、学习方法、课程选修等方面。由于导师来自不同院系,实验班学生可以接触多元学科知识,为他们逐步进入相对稳定的专业学习奠定了扎实基础。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基础和广泛的导师指导,围绕特定的社会现象或科学问题展开。运用多方面知识探索解决方案。这种做法不仅启迪了大学融合课程与广域课程的新思路,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元培实验班学生可自主选择学制、修习课程、上课时间和教师,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选择专业。这种宽松环境有利于他们发现兴趣,得到多位导师的引导,为未来职业道路和个性发展做出选择和安排。这种安排有助于学生建立综合广泛的学科基础,促进个性发展,并激发创造力[8]。
首先,在大多数高校中,学生过早进入专业知识的学习,缺少对学科基本素养的培养。随着专业领域的不断细分,专业基础不牢固的学生的研究潜力将大打折扣。而精英导师制能较好地解决这一弊端,来自不同院系的导师不仅指导学生广泛接触各科知识,打下坚实基础,而且注重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导师带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科学研究,在实践过程中检验旧的知识,并得到新的知识。其次,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因面对庞大的学生团体,只注重共性的训练缺乏对学生个性的挖掘,对于本科生的培养也以必修课为主,忽视选修课课程的开设和质量的把关。精英导师制可以给学生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学生可以在广泛的选修课程中自主选择,这种相对宽松的环境更有助于学生发现兴趣爱好,在导师的指导下成长发扬,根据个人特征以兴趣为导向规划未来发展,有利于学生飞得更高,走得更远。最后,由于精英导师制选拔的都是综合素质较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仅成绩优秀,学习态度也勤恳认真、坚持不懈,学生之间可以形成既合作又竞争的积极学习氛围。在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够克服自身偶尔懈怠散漫的弊端,向更优秀的人学习,长此以往,带动整个学校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和追求卓越的学习氛围。
四、结语
中国本土化的本科生导师制呈现出多样化的运行模式。目前,我国许多重点高校和部分普通院校分别选取了不同的本科生导师制模式,然而,某些高校因对自己的教学目标和独特性认识不足,而盲目地选择了某种不适合自己的导师制度,从而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必要浪费。我国各个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师资情况、学科特征以及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酌情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房广顺,赵楷夫.近代大学导师制中国化的历程及启示[J].
湖南社会科学,2023(2).
[2] 房广顺,赵楷夫,刘振宇.共同体视域下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困
境探赜与应对[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
[3] 朱玉洁,杨仁树,韩学周.“三全育人”背景下“33”六位一
体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23(18).
[4] 张毅,杨仁树.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内涵、运行模式、育
人特色及积极作用——基于北京科技大学推行本科生
全程导师制的实践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22(2).
[5] 李朋,李志扬.高职教育双导师制的实施困境与纾解策
略[J].教育与职业,2022(24).
[6] 刘文,应斯斯,刘岩.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双导师制”到“三
导师制”实施的探索与展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6).
[7] 张恩祥,陈雄鹰,霍罡,等.“三全育人”理念下应用型大学
本科生导师制“四位一体”育人模式[J].北京联合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
[8] 曾洁,刘铁芳.“导师制”班级管理改革如何推进?——
软权力理论视角下校长与教师关系的透视[J].教育科学
研究,2023(2).
收稿日期:2024-03-04
作者简介:吴伟平,湖南工商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学业导师制助推经管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逻辑机制与路径研究”(HNJG-
20230780);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工科+新商科交叉融合下经贸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2210058
75122848);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艺术设计卓越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23080587528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