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病人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

2024-07-11洪建旭何璟梁爽

循证护理 2024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弹性护理

洪建旭 何璟 梁爽

作者简介 洪建旭,主管护师,本科

*通讯作者 梁爽,E-mail:liangshuangshan@126.com

引用信息 洪建旭,何璟,梁爽.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病人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J].循证护理,2024,10(11):2084-2086.

摘要 目的:探究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病人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病人,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PCL-C)评估病人PTSD的发生情况,并收集相关资料,分析该类病人术后发生PTSD的影响因素。结果:106例病人中发生PTSD者15例,发生率为14.15%。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的受教育程度、疾病不确定感、家庭关怀度、心理弹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疾病不确定感是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病人发生PTSD的危险因素(OR>1,P<0.05),家庭关怀度、心理弹性是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病人发生PTSD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病人发生PTSD主要受病人受教育程度、疾病不确定感、家庭关怀度及心理弹性等因素影响。

关键词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创伤后应激障碍;疾病不确定感;家庭关怀度;心理弹性;护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4.11.036

卵巢囊肿发病早期病人多无明显症状,随着囊肿体积增大,病人会出现腰酸、下腹坠痛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囊肿破裂、休克等[1]。目前,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可有效剥离囊肿,减轻病人的病症,是治疗该疾病常用的微创术式[2]。但该术式毕竟为有创手术,且手术部位关系较特殊,部分卵巢囊肿病人术后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长期如此极易诱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TSD为病人面对意外事件所产生的延迟出现的精神障碍[3]。PTSD会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病人的思维方式、情感、价值观等产生负面影响,加重其生理与心理不适感,影响其术后康复进度。尽早明确该类病人发生PTSD的影响因素,对临床预防PTSD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病人发生PTSD的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110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病人,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1)均符合卵巢囊肿诊断标准[4];2)病人均首次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3)手术均顺利完成;4)病人术后意识清晰,有读写能力。排除标准:1)就诊前6个月内遭遇亲人去世、离异等重大负性事件者;2)恶性肿瘤者;3)合并子宫肌瘤、阴道炎等其他妇科疾病者;4)合并心、脑、肝、肾等脏器疾病者;5)精神疾病或认知异常者;6)术前存在PTSD者。病人年龄为28~45(34.89±3.50)岁;囊肿最大直径为5.60~9.68(7.60±0.75)cm。

1.2 方法

1.2.1 PTSD评估

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平民版(PCL-C)[5]评估病人PTSD发生状况。该量表包括反复体验(5个条目)、警觉性增高(5个条目)、回避/麻木(7个条目)3个维度,共17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总分为17~85分,总分>38分为发生PTSD,得分越高,表明PTSD越严重。

1.2.2 基线资料

收集病人资料,包括:年龄、体质指数、囊肿最大直径、病灶类型(单侧囊肿、双侧囊肿)、是否生育、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专科及以上)、医疗付费方式(医保、自费)、疾病不确定感[以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6]评估,共22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总分为22~110分,得分与疾病不确定感成正比]、家庭关怀度(采用家庭关怀评分[7]评估,共5个条目,采用Likert 2级评分法,总分为0~10分,得分越高,表明家庭关怀度越好)、心理弹性[以中文版康纳-戴维森心理弹性量表(CD-RISC)[8]评估,包括坚韧(13个条目)、乐观(4个条目)、力量(8个条目)3个维度,共25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总分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弹性越好]。

1.2.3 质量控制

研究者调查前已按纳入与排除标准抽取20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病人进行预实验,PCL-C量表、MUIS量表、CD-RISC量表等有效性及试验可行性均已证实。调查前,研究者须主动告知病人调查目的、意义、方法等,经其同意后发放相关问卷,由病人自行作答。待病人填写完毕后,研究者须当场回收问卷。本次共发放问卷110份,有效回收问卷106份,有效回收率为96.36%。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病人发生PTSD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TSD发生情况

经PCL-C量表评估,106例病人中,发生PTSD者15例(14.15%)作为发生组;未发生PTSD者91例(85.85%)作为未发生组。

2.2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病人发生PTSD的单因素分析(见表1)

2.3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病人发生PTSD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自变量赋值情况见表2,将PTSD发生状况作为因变量(发生=1,未发生=0),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疾病不确定感是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病人发生PTSD的危险因素(OR>1,P<0.05),家庭关怀度、心理弹性是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病人发生PTSD的保护因素(OR<1,P<0.05)。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106例病人中发生PTSD者15例,发生率为14.15%,低于何秀娟[9]对子宫肌瘤病人子宫切除术后PTSD的发生率(16.67%),可能原因为本研究纳入对象为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病人,与何秀娟[9]的研究对象不同,但两者均为妇科手术病人,此研究结果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提示临床需重视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病人术后PTSD的发生风险,积极采取措施来预防PTSD的发生。

3.1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病人发生PTSD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疾病不确定感、家庭关怀度、心理弹性是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病人发生PTSD的影响因素。分析原因如下。1)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学历的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病人对卵巢囊肿相关知识的认知度较低,病人对手术的安全性、疗效、术后并发症情况及应对措施等处于恐惧、焦虑的状态,且这类病人获取疾病相关知识的渠道较少,极易对术后生育能力、健康状况等产生过度担忧,进而增加其PTSD的发生风险[10]。2)疾病不确定感。疾病不确定感较高的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病人对卵巢囊肿的了解程度不够,对手术效果及手术是否会影响自身生育能力等方面存在疑问,而这会降低病人的治疗信心,使其更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病人产生较高警觉性、持续性回避等症状,提高PTSD发生率。3)家庭关怀度。家庭关怀度低下的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病人无法获得家人较多的关心与鼓励,病人常需自行面对卵巢囊肿的威胁及术后疼痛等,极易产生焦虑、孤独、悲伤等负面情绪,发生PTSD的风险较高[11]。4)心理弹性。心理弹性为病人面对意外事件或困境时能够积极应对的潜力,心理弹性较低的病人面对卵巢囊肿手术时极易产生恐惧、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使其无法理性面对术后疼痛,对生育能力存在极大的担忧,发生PTSD风险较高[12]。

3.2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病人发生PTSD的预防措施

1)护理人员强化对该类病人的健康宣教,利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宣传手册、图片展示等为病人宣传疾病相关知识,并主动添加病人微信,将其加入相关病友群内,每日于微信群内发送卵巢囊肿相关知识,以提高其疾病认知度。2)护理人员主动告知病人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相关事宜,了解病人对手术的看法,对疾病不确定感较高的病人予以心理疏导,通过讲述治疗成功案例来证实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以便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预防PTSD的发生。3)护理人员主动告知病人家属家庭关怀对病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叮嘱病人家属多陪伴、关心病人,多与病人谈论其感兴趣的话题,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需求,使其感受到家人的关爱,进而提高其治疗信心。4)护理人员可为病人播放轻柔的音乐,指导病人深呼吸,并以语言引导病人想象自身处于阳光下、绿地上或花海中,使其放松身心,降低其PTSD发生风险。

4 小结

综上所述,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病人发生PTSD主要受病人受教育程度、疾病不确定感、家庭关怀度及心理弹性等因素影响,临床可采取措施来降低病人PTSD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巩晓红.循证护理模式对卵巢囊肿手术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2):307-308.

[2] 韩晖,张静,孔庆铎,等.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0,20(2):107-110.

[3] 张庆花.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后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3):213.

[4] 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14-316.

[5] 王孟成,隋双戈,李捷华,等.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平民版在地震灾区初中生中的信效度[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6):566-568.

[6] 叶增杰,佘颖,梁木子,等.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的重新修订及其在中国恶性肿瘤病人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9):1091-1097.

[7]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106-118.

[8] BEZDJIAN S,SCHNEIDER K G,BURCHETT D,et al.Resili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J].Psychological Assessment,2017,29(5):479-485.

[9] 何秀娟.子宫肌瘤病人子宫切除术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J].全科护理,2022,20(26):3698-3701.

[10] 李莉莉.巨大子宫肌瘤根治术后病人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21):8-11.

[11] 孟庆春.前置胎盘孕妇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家庭支持度的相关性[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34):6422-6425.

[12] 王梅芳,王相茹,李小妹.产妇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及与心理弹性关系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16):1-7.

(收稿日期:2023-08-03;修回日期:2024-05-17)

(本文编辑薛佳)

猜你喜欢

心理弹性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与养生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幼儿教师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烧伤患者伤残接受度及心理弹性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
乳腺癌患者心理弹性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心理弹性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心理弹性”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