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Rood技术的共享照护计划在脑卒中后病人吞咽感觉促进中的应用

2024-07-11刘馨张莉华钱静兰

循证护理 2024年11期
关键词:吞咽障碍缺血性脑卒中生活质量

刘馨 张莉华 钱静兰

作者简介 刘馨,主管护师,本科在读

*通讯作者 钱静兰,E-mail:109300808@qq.com

引用信息 刘馨,张莉华,钱静兰.基于Rood技术的共享照护计划在脑卒中后病人吞咽感觉促进中的应用[J].循证护理,2024,10(11):2008-2012.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多感觉刺激技术(Rood技术)的共享照护计划在脑卒中后病人吞咽感觉促进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2021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122例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匹配法分为传统组和试验组,各61例。传统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基于Rood技术的共享照护计划,观察两组病人吞咽功能改善、营养与食欲、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传统组,简化营养食欲问卷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基于Rood技术的共享照护计划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提高其营养与食欲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优势,可对病人总体康复与转归起积极作用。

关键词 Rood技术;共享照护计划;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营养与食欲;生活质量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4.11.021

缺血性脑卒中(cerebrovascular accident,CVA)是指脑部血液供应受阻或中断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的病症,在脑卒中类型中占85%[1]。吞咽障碍为该病急性期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为22%~65%,多由脑卒中后脑部损伤导致吞咽神经和肌肉功能丧失所致,常表现为吞咽困难、咀嚼/吞咽疼痛、唾液分泌异常等,容易造成吸入性肺炎、误吸、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影响病人整体康复与预后[2]。早期吞咽筛查和康复治疗是临床该类病人的康复重点,但常规的康复护理较为被动,且吞咽功能训练无法满足病人个体化需求,导致康复依从性和效果欠佳[3]。多感觉刺激(Rood)技术用于改善神经肌肉系统受损或功能障碍病人的康复疗法,核心理念是通过刺激感觉系统来影响和改善运动系统[4]。基于Rood技术的共享照护计划是指针对病人吞咽障碍现象,利用多感觉刺激技术为病人制定全方位的康复照护计划,目标是通过刺激不同的感觉通路,促进大脑皮质的重组,促进吞咽相关肌肉力量和吞咽器官感觉的恢复,提高吞咽器官协调性[5]。本研究将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实施基于Rood技术的共享照护计划,观察其应用价值和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2021年6月—2023年6月122例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诊断标准[6];2)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洼田饮水试验法(Water Swallow Test,WST)[7]2~5级;生命体征稳定;3)病人与家属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2)非首次发病;3)非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吞咽障碍;4)严重的精神、心理疾病;5)中途退出或不配合者。采用随机数字匹配法分为传统组和试验组,各61例。传统组中,男37例,女24例;年龄为48~75(65.58±8.34)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8]评分:重度12例,中度30例,轻度19例;WST分级:Ⅱ级21例,Ⅲ级或Ⅳ级32例,Ⅴ级8例。试验组中,男38例,女23例;年龄为47~72(64.87±7.56)岁;NIHSS评分:重度11例,中度33例,轻度17例;WST分级:Ⅱ级23例,Ⅲ~Ⅳ级31例,Ⅴ级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传统组

实施常规护理。1)入院对家属进行知识宣教,讲解疾病发病原因、影响因素、治疗方式、注意事项等;2)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血压、心率、体温)及瞳孔、心电图,并做好常规用药、排痰处理、并发症预防、呼吸道管理、体位护理、卫生护理、遵医用药等护理指导;3)病情稳定后指导病人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即从单音字节逐渐过渡至多音字节的发声训练,以及点头吞咽、转头吞咽、空吞咽为主的代偿性训练;4)出院后定期随访,鼓励病人居家坚持训练,并定期复诊,共随访3个月。

1.2.2 试验组

实施基于Rood技术的共享照护计划,流程如下。

1.2.2.1 成立共享照护小组

组内成员包含康复治疗师1名、护士长1名、主治医生1名与责任护士4名,其中医生负责病人病情的评估与诊治,吞咽功能障碍的监测和处理病人异常情况;康复治疗师负责病人吞咽功能相关的康复指导训练;护士长负责干预过程的协调工作以及护士培训工作,资料整理与收纳工作;责任护士分别负责康复计划的具体实施,以及问卷发放和回收工作。并对组内成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包含本干预方案的内容、实施方法、自身职责等,共2次,每次60 min,培训后分别进行效果考核,以确保培训效果。

1.2.2.2 构建基于Rood技术的共享照护计划

小组成员通过检索和分析国内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康复护理与Rood技术的文献[9],明确干预形式、干预内容、干预周期和结局指标等框架,最后再结合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病人吞咽功能障碍程度和病情发展基础上,制定涵盖吞咽障碍筛查、综合康复与Rood技术康复3个方面的照护计划,见表1。

1.2.2.3 实施基于Rood技术的共享照护计划

该护理计划由小组成员在病人病情稳定后开始实施。1)创建共享渠道:建立微信群,邀请病人家属加入,用于其健康教育和信息共享。并在群内推送图文视频,对家属进行基础健康教育以及专业康复教育,基础健康教育包含疾病知识、治疗知识、吞咽障碍的原因、危害、本研究目的和共享照护计划清单与流程、进度;专业康复教育包含康复期的周期、康复重点以及吞咽康复的意义与项目,以及家属配合事项。将各阶段病人康复进展和计划同步给家属,提高家属的照护积极性。2)实施照护计划:由小组成员根据计划表进行开展,其中Rood技术康复内容作为贯穿本研究的重点,也是吞咽障碍病人康复期的重点,在病人病情稳定后24 h内开始,每天1次,每次60 min,具体干预内容和流程见表2。训练期间需密切监测病人脉率波动情况,及时调整或终止,出院时发放康复手册以及康复训练相关的每日核查表,在病人每次接受干预后核查是否完成每个训练内容,并评估其掌握程度、记录其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并答疑解惑,确保参与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1.3.1 吞咽功能改善情况

采用WST[7]测定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给予疗效评定。让病人喝下30 mL左右的水,观察并记录喝水时间与状况,分5级。Ⅰ级:1次喝完无呛咳;Ⅱ级:2次喝完无呛咳;Ⅲ级:1次喝完有呛咳;Ⅳ级:2次喝完有呛咳;Ⅴ级:无法喝完,呛咳频繁。吞咽功能无变化为无效、吞咽功能提高1级为有效、吞咽功能提高2级及以上为显效。

1.3.2 简化营养食欲问卷(Simplified Nutritional Appetite Questionnaire,SNAQ)

采用SNAQ[10]评价病人营养与食欲状况,包括食欲、饮食量、对食物味道的评价3个维度,共有6个条目。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71,采用Likert 5评分法,评分<14分代表该病人存在体重减轻高风险且伴随着营养状况低下风险。

1.3.3 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Swallowing Quality of-Life Instrument,SWAL-QOL)

采用SWAL-QOL[11]评估两组病人干预后生存质量,该量表包括进食时间与意愿、食物选择、吞咽负担、饮食恐惧、语言交流、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疲惫、睡眠、吞咽障碍症状频率11个维度,共44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总分为44~22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见表3)

2.2 SNAQ评分(见表4)

3 讨论

3.1 基于Rood技术的共享照护计划能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后病人吞咽功能

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是预防相关并发症、提高其营养支持有效性及优化生活质量的基础。本研究显示,干预后,试验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表明基于Rood技术的共享照护计划能更有效地改善病人吞咽功能。分析原因为:常规的康复护理多根据病人主观意愿开展,通过刺激病人的吞咽动作和相关肌肉,促进吞咽协调性和肌肉力量的提高,但干预形式较为单一且被动,病人参与度较低[12]。而本研究基于Rood技术的共享照护计划、重视病人早期吞咽功能评估,并以评估结果为依据,根据病人病情发展和康复目标制定相应的照护计划,其中Rood技术康复模块中,融入图片视觉刺激、器官运动训练,能对病人吞咽功能产生以下积极影响。1)激活大脑:图片视觉刺激中的运动想象训练可激活大脑中与吞咽相关的神经通路,通过想象吞咽动作并与刺激同时进行,促进神经重塑和恢复吞咽功能。2)促进神经肌肉协调:运动想象训练可帮助病人恢复吞咽时的神经与肌肉协调性,提高吞咽的协同动作,从而改善吞咽功能。3)增强肌肉力量:通过运动想象训练,病人可模拟鼓腮、缩唇、伸舌、咀嚼、吞咽等动作,刺激大脑皮质的功能重塑,使大脑和身体之间的信号传递更加顺畅,有助于刺激相关的肌肉,提高吞咽肌肉的控制能力,增强吞咽肌肉的力量和活动性,减少吞咽困难[13]。4)促进吞咽机械性的改善:运动想象训练可帮助病人改善吞咽时的机械性问题,如吞咽动作的协调性、咀嚼和咽喉运动等方面的改善。5)产生吞咽动作:病人可通过想象喜欢的食物,从听、嗅、味觉入手,刺激相应脑区的激活,促进受损的神经功能重建,从而产生相应的吞咽动作,对改善脑卒中病人的吞咽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孙莉敏等[14]发现,对吞咽障碍的脑卒中病人实施6周的常规康复联合运动想象训练后,能有效改善病人的吞咽功能,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3.2 基于Rood技术的共享照护计划能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病人营养、食欲及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SNAQ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这表明了基于Rood技术的共享照护计划的优势和价值,分析得出该结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提升吞咽功能:基于Rood技术的康复可通过肌肉的激活和协调训练,提升病人的吞咽能力和协调性,改善吞咽障碍,有助于病人更好地咀嚼和吞咽食物,提高饮食效率。2)增加营养摄入:通过改善吞咽功能和食欲,可帮助病人更好地摄取食物和饮水,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量,从而有效避免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等问题。3)提升食欲:基于Rood技术的康复通过刺激和调节病人的口腔感觉和咀嚼反射,增强食物的味觉和咀嚼体验,从而提升食欲,改善口腔干燥、味觉变化等问题,增强病人对食物的兴趣和食欲,有助于病人更愿意摄取食物[15]。4)减少呛咳和窒息风险:通过Rood技术的训练和康复护理,病人的吞咽协调性和肌肉协调性得到改善,能有效减少食物误入气道造成呛咳和窒息风险。

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干预后试验组SWAL-QOL评分也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该结果与李梦洁等[16]研究相似,但高于其干预效果,原因与基于Rood技术的共享照护计划具有以下优势与特点有关。1)康复护理的全面性:以往临床针对病人康复护理内容和层面较为单一,而本研究以综合性康复为主,重视病人的全方位康复,结合病人吞咽功能障碍程度和病情发展,制定涵盖吞咽障碍筛查、综合康复与Rood技术康复3个方面的照护计划,使病人的照护服务更为全面和个体化。2)提高饮食多样性:吞咽障碍会导致病人食物选择受限,只能摄入软食或半流质食物,通过实施相应的照护和康复护理,病人吞咽功能的改善,饮食多样性增加,使病人具有更丰富的饮食选择和更好的口味感受,提高生活质量[17]。3)增加社交参与:吞咽障碍可导致病人避免在社交场合吃饭或参加聚餐活动,限制社交参与,通过康复护理,吞咽功能的改善可使病人更自信地参与社交活动,并享受与他人共同进餐的乐趣,提高生活质量。4)降低焦虑和抑郁:吞咽障碍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加,主要是担心吞咽困难而导致窒息或误吸,通过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吞咽功能的改善可减轻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18]。5)恢复自信和独立性:吞咽障碍会导致病人的自信心和独立性降低,使其对日常活动感到局促不安,而本研究目标是通过恢复吞咽功能和提高肌肉控制,帮助病人恢复自信心和独立性,并重新获得对吞咽活动的控制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4 小结

综上所述,吞咽障碍为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常见不良症状,且与病人营养与食欲状态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本研究实施基于Rood技术的共享照护计划能有效改善病人吞咽功能,有利于疾病早期康复。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量有限,虽然证实了基于Rood技术的共享照护计划在改善吞咽障碍中的作用,但其长期效果和安全性仍需要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这也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编写组.《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概要[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0,17(5):272-281.

[2] 吴文秀,余见苍,周雪珍,等.脑卒中后不同程度吞咽障碍患者的表面肌电图特点[J].浙江医学,2020,42(15):1618-1623.

[3] 肖静怡,谢小华.脑卒中吞咽障碍识别与管理循证护理实践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20,27(10):32-35.

[4] 徐兰,邱笑玲,卢梅兆.Rood技术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30):179-181.

[5] 薛芬,杨付连,鲁娟娟,等.Rood技术联合经口间歇胃管置管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23):27-28.

[6]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66-682.

[7] WAKASUGI Y,TOHARA H,IIDA T,et al.Water Swallowing Test as a screening for aspir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spiration pneumonia[J].Geriatrics & Gerontology International,2008,8(4):215-221.

[8] 蔡业峰,贾真,张新春,等.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中文版多中心测评研究——附537例缺血中风多中心多时点临床测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7):494-498.

[9] 王攀.Rood技术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2,6(19):24-27.

[10] WILSON M M G,THOMAS D R,RUBENSTEIN L Z,et al.Appetite assessment:simple appetite questionnaire correlates with 24-h caloric intake and predischarge requirement prediction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2005,53(8):1270-1274.

[11] 谭嘉升,丘卫红,刘中良,等.中文版吞咽生命质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9):669-673.

[12] 李聪.吞咽功能障碍评定及康复措施[J].特别健康,2020(35):220-226.

[13] 曲斯伟,宋为群.运动想象联合优化运动技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0,35(2):151-155.

[14] 孙莉敏,杨浩,孙长慧,等.运动想象联合常规康复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fMRI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0,42(6):493-499.

[15] 柴菊爱,徐秀萍,方红叶,等.Rood技术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治疗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44-47.

[16] 李梦洁,朱宏伟.吞咽器官功能训练在老年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改善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8):1064-1068.

[17] 黄军军,曹常娥,张雷,等.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21,38(4):563-565.

[18] 韩容,曹小琴.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干预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1):130-132.

(收稿日期:2023-10-28;修回日期:2024-03-15)

(本文编辑薛佳)

猜你喜欢

吞咽障碍缺血性脑卒中生活质量
雌激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早期肠内营养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结局的影响
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不同训练方法的疗效观察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中风复元方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持续负压吸引防止老年人吸入性肺炎临床研究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吞咽障碍患者对其功能训练的知晓率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策略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
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行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研究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