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探析
2024-07-10王鹏吴豫阳
王鹏 吴豫阳
摘 要: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农村数字化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有其合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农村在数字化技术的融合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农村数字化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文章基于河南省Q县H村的调研分析,发现农村数字化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现实困境,基于此,本文针对部分问题提出实现路径,以期推动在数字化技术下实现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探索数字赋能乡村振兴之路。
关键词:农村经济 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 乡村振兴
数字技术已然成为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时代新阶段农村数字化发展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农村数字化是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要深入实施以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整体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数字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而农村的高质量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如何继续维持并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了新时代农村亟待解决的问题。现阶段,数字化技术正逐渐向农村产业渗透并与农村发展机制相融合,本文基于对河南省Q县H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力图提出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途径。
一、数字化背景下H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分析
(一)H村经济发展概况
H村位于河南省Q县,地处Q县城区东部,面积6.68平方公里,耕地6331亩。H村“两委”创新农业发展模式,调优产业结构,积极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带领本村农民结合本地蔬菜、水果种植特色和区位优势,探索出一条以“大棚经济+特色水果”为主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路子,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积极打造特色产业,农业不断朝规模化发展。积极进行招商引资,龙山建材、百胜建材等10余家新型建材企业集群式进入产业现代化示范园,建材产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商贸餐饮娱乐酒店等服务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二)H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
1.打造试点,示范引领
在H村农业示范区,利用物联网云平台技术对接监控设备,农户能够通过手机终端实现对大棚蔬菜、果树全过程的管理;借助空间地理信息和物联网技术,农民能够提高种植全过程的监测、预警和自动化农事操作等数字化管理水平,增强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风险的应对能力。此外,该县还引进了菜鸟智能产地仓,自动化分选系统可根据果径、克重、表面瑕疵等因素进行智能分拣,使分拣速度更快、分拣更精确。引进智能设备的举措推动农户和种植基地实现数字化设备进行标准化种植,从源头上帮助农户增加产量和收入。数字化转型带来了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使农民能够更便捷地管理和监控农作物的生长过程,提高预警能力和自动化农事操作的效率。同时,引进智能分拣系统提升了水果的品质和竞争力,从而改善水果价格和市场销路。这些举措共同推动农业农村的转型升级,促使农民实现增产增收,助力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
2.提升硬件,建设平台
H村数字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尤其在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改善信息基础设施,Q县积极推广数字乡村信息服务应用试点,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质量,让农民能够充分享受数字化发展带来的红利。通过“一村一屏”平台,既能观看电视节目和浏览政务信息,又能提供家庭教育、中高考、书画等教育内容。此平台使得群众可以在家中及时了解村里动态,村干部也能够及时推送各类信息,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传达到每个家庭。近年来,该地区不断提升村镇的光纤网络、无线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覆盖水平,已经实现了全市范围内人口聚居的自然村光纤和4G网络的覆盖。这些举措共同推动了农村地区信息服务的普及和提升,让农民能够更便捷地获取信息,更好地融入数字化社会。
3.数字赋能,激发活力
近年来,乡村数字经济建设在Q县迅猛推进,农村电商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不再单纯依赖山区资源而是积极发展电商,村民由外出务工逐渐转变为在家创业,成为以果苗电商闻名的村庄,带动本村和周边500多户村民参与,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成功转变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另外,Q县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商,线上线下全方位推广特色农产品。该县被选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河南省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培育了许多电商经营主体,打造了多个知名的电商品牌。通过实施一系列数字乡村项目,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不断缩小,乡村生产和生活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今后,Q县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的作用,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农业的数字化生产力,建立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实现高质量高效益,让乡村成为宜居宜业之地,让农民过上富裕美满的幸福生活。
二、数字化背景下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技术设施支撑不足
目前,H村数字化发展的相关配套设施和政策、财政都尚未完全落实,技术设施也未全面完成建设,限制了数字化技术在农村中的实际应用。此外,财政投入技术设施建设的资金不足,社会资本和农村资金的投入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农村数字化发展未吸引到足够的社会和农村资金,相关企业家关注度低,村民入股参与、成为农业基建合伙投资人的趋势也不明显,技术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因此愈发严峻。
(二)数字化专业技术人才短缺
农村劳动力结构改变缺少优质劳动力,更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相比城市对数字化技术的高需求和高消费,农村招揽人才显然具有劣势。面对与城市薪酬和环境的差异,农村数字化发展难以吸引到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这势必大大降低了价值和可使用度。此外,除少数大型农业企业易接受数字化技术的融入之外,对于H村大多数小型农户而言,由于受经营规模和经济水平能力等方面的多重限制,对于新型数字化技术的融入接受度较低。农户对一些前沿技术知之甚少,需求低,缺乏主动参与相关技术应用的积极性,更难接受数字化技术与已有传统产业的融合。
(三)数字化技术与产业发展融合度低
现有的数字化技术更多是建立在城市的发展条件上形成的,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条件存在明显的差距。因此,数字化技术向农村的渗透有限,在实践中,H村原有的数字化技术与农村具体产业以及治理体系之间存在较大“缝隙”,不能直接衔接融合。显然,数字化体系正处于发展阶段,对于各不相同的应用场景,体系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乡村数字化水平偏低,技术与农村产业融合程度低,难以发挥出数字化技术能够带来的真正效益。
(四)数字化水平发展不平衡
数据显示,近些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数字基础设施规模能级大幅提升。2021年全国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达到39.1%,其中东部地区为42.9%,中部地区为42.5%,西部地区为33.6%①。除了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同样较为明显。中国社会科学院2022年开展的一项关于中国乡村数字素养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的数字素养比城市居民低了37.5%,其中,农民在电脑使用、电脑工具价值开发、数字化增收能力方面的差距尤为突出。尤其是数字乡村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中部地区H村,相较于工业数字化,农业在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营销、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建设比较落后。
三、数字化背景下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加快政策和财政的落实和平衡
督促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切实开展各地数字农村建设。同时,监督财政拨款和补贴的层层下达,保障资金的精准投入和设施设备的顺利建设,补足农村的发展动力。另外,还可以大力宣传农村数字化建设的有关政策,以此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此外,推动从各级干部到基层群众了解此次数字化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促进村民入股参与数字化建设。除此之外,在制定县域政策时,注重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同时也需要与国家数据平台进行有效衔接,避免重复规划和建设,形成“上下互动”的发展机制。只有确保财政资金真正到位,并将其有针对性地投入乡村建设发展中,才能有效提升数字化发展水平,推动农村实现高质量发展。这需要不断加强政策协调与落地执行,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并取得实效,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数字化发展环境和条件。
(二)培养相关人才和数字素养
加强和院校联合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和激励机制以鼓励和吸引专业人才返乡和创业,增加人才供给,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很多创新创业驱动的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案例显示,它们多是通过创新人才返乡、下乡和留乡带动实现了农村经济发展。例如,辽宁省木头城子镇的一个村党支部就充分利用乡情,吸引和支持大学生返乡,靠其抓住电商机遇创业,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生产销售模式,推动了农村在数字化技术下的高质量发展。除专业技术人才带领村庄发展外,参与建设发展的村民也同样需要提高数字素养和技能。应先重点强化对村干部等领导人的数字素养培训,再通过专业人才向参与的村民教授数字化技术的基本技能,进而推动全村积极参与到农村数字化发展的实际建设中去,提高村民对数字化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三)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
农业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融合以及夯实产业基础的重要方式。政府推动改革创新数字化技术,提高技术的灵活性和可适应度。要致力于解决创新主体数量少、融合层次低、要素活力不足问题,切实让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过程成为资金、人才和技术等要素优化组合的过程,农业跨界融合、跨区域联合、跨产业结合的过程。结合农村实际条件和发展状况,开发农村专用型传感器、智能农机装备和物联网等,打造完善智能农田管理系统、农业无人机、智能浇灌等新技术,形成农村的数字化治理体系和产业链分析管理系统。由此促进农村产业和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相关产业网络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转型,实现农业数据联动管理和统一指挥,为农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助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平衡区域间数字化发展水平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数字化技术在农村的应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极大助力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进程。除了要推动数字化在农村的落实和发展,平衡区域间农村数字化发展水平不平衡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各地区各级政府要提高对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重视,对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精准帮扶农村数字化发展,逐步缩小区域间数字化和农村发展水平的差距。利用农村数字化平台实时收集、分析和监测农田的数据信息以及农产品产业链的流程动向,实现农村治理体系科学化和产业管理精细化,保障农村产业高质量高效率输出,增加农民收入。在推广经验的基础上,需要探索出更符合农村地区实际情况的包容性和平衡发展路径,以确保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实现。
四、结束语
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实施不仅将打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新局面,更是今后加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数字化技术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新的突破口,为农村的产业系统、治理体系和数字素养等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开展。而在数字技术加快向各地农村渗透的同时,仍有诸多痛点难点亟待破解。及时寻找正确的对策路径解决已有的现实困境,实现数字化与农村发展的深度融合,才能将数字化潜力更高效地释放到农村发展中去。
参考文献:
[1]唐文浩.数字技术驱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2):1-9.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3]王瑾.2020年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达37.9%[N].中国财经报,2021-12-23(008).
[4]文丰安.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意义、问题及实施路径[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3,(03):111-120.
[5]李浩燃.乡村兴则国家兴[N].人民日报,2019-03-09(03).
(作者单位:河南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