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

2024-07-09顾阳

拳击与格斗·上半月 2024年6期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损伤

顾阳

摘 要:运动损伤已成为制约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文章在分析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损伤类型与特点的基础上,从生物力学因素、训练负荷、身体素质、场地器材等方面探讨了引发损伤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合理控制运动负荷、加强专项体能训练、优化运动器材及场地设施配置等对策,以期为青少年运动员的健康成长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损伤;损伤预防

1 青少年运动损伤的类型与特点

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由于他们的骨骼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肌腱韧带抗拉伸能力较弱,神经控制与本体感觉能力欠佳,导致其运动损伤呈现出一些特殊性。常见的损伤类型有肌腱韧带损伤、关节软骨损伤以及骨骼损伤等。以足球运动为例,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下肢关节扭伤发生率较高,其中踝关节、膝关节与髋关节是较容易受伤的部位。此外,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中,肩袖损伤、髂胫束损伤等上肢与核心区域的损伤也时有发生。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运动员的损伤修复能力虽然很强,但是,由于其训练负荷大、比赛频繁,加之部分人康复意识淡薄,导致部分损伤未能得到及时恰当的处理,逐渐演变为慢性损伤,给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与心理健康带来了潜在的不利影响。可见,青少年运动损伤呈现出发生率高、好发部位集中、类型多样、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应引起教练员、运动员以及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 青少年运动损伤常见原因分析

2.1不合理的训练方式

青少年运动员的骨骼、肌腱韧带等组织结构尚未发育成熟,生物力学特征与成年人存在显著差异。然而,在实际训练过程中,部分教练员对青少年运动员的生物力学特点认识不足,往往照搬成人的训练模式,采用不合理的训练方式,导致运动损伤频发。以体操运动为例,部分教练员为追求高难度动作,过早让青少年运动员进行高强度、大负荷的上肢力量训练,容易引发肩袖损伤、肱骨外上髁炎等问题。

2.2 过度训练

首先,部分教练员对运动负荷的监控意识淡薄,未能根据青少年运动员的个体差异性、训练周期等因素进行负荷调控,导致青少年运动员长期处于高负荷训练状态,身体得不到充分的恢复,最终引发慢性运动损伤。其次,部分教练员在制订训练计划时,未能充分考虑比赛日程的影响,赛前训练负荷过大,使青少年运动员在比赛中容易出现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急性损伤问题。最后,部分教练员盲目追求训练效果,采用超负荷的训练手段,如不间断的高强度无氧训练、力量训练等,使青少年运动员的生理负荷超出其承受范围,导致他们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增加了运动损伤风险。

2.3 肌肉柔韧性与核心稳定性不足

肌肉柔韧性是指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这些软组织在运动过程中对关节起到保护作用。青少年运动员由于受到激素水平、肌肉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其肌肉柔韧性的发展相对滞后。若青少年缺乏有针对性的拉伸训练,肌肉的伸展能力就难以满足专项运动的需求,其在剧烈运动中容易出现肌肉拉伤。另外,部分青少年运动员的核心肌群力量薄弱,稳定性欠佳,难以适应专项运动中的旋转、快速变向等高强度动作,导致其膝关节、髋关节等部位容易受到损伤。

2.4 运动器材与场地设施存在隐患

在青少年体育训练过程中,运动器材与场地设施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安全具有重要影响。首先,部分训练器材存在设计缺陷,未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特征,容易对关节、肌腱等部位造成压力,引发劳损等问题。以技巧类项目为例,高低杠、平衡木等器械若高度、弹性等参数设置不当,就会增加青少年运动员肩关节、踝关节损伤的风险。其次,部分训练器材缺乏定期的维护与更新,存在安全隐患。例如,竞技体操训练中,助跳板、弹床等器材的弹性系数会随使用时间的增加而下降,若不及时更换,就会影响发力与缓冲效果,加重对下肢关节的冲击力,引发软骨损伤。最后,部分场地设施不达标也是导致损伤的重要诱因。例如,若篮球场地地面过硬、防滑性能差,运动员就容易在做急停、转身等动作时发生踝关节扭伤;若游泳池水深不足、池壁过陡,则会增加青少年头部、肩关节撞伤的概率。

3 青少年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

3.1 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

第一,教练员应全面评估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评估结果将其划分为不同的训练组别,实施分级管理。在此基础上,结合运动项目的特点,制订阶段性的训练目标与计划,合理安排各训练阶段的强度、密度与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盲目提高训练负荷。例如,在体操项目的翻腾训练中,可采用分级递进的方式,初级阶段以基本动作为主,中级阶段逐步增加组合难度,高级阶段再过渡到高难度动作,使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适应能力与技术水平同步提高,降低损伤风险。

第二,重视生物力学原理在训练中的应用。教练员应掌握运动技术动作的受力特点,优化动作技术,减少关节等薄弱部位的应力集中。例如,在跳水训练中,可通过生物力学测试,分析不同难度动作的身体姿势、入水角度等参数,找出影响身体受力的关键因素,进而提高动作技术,预防腰椎、肩关节等部位的损伤发生。

第三,加强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的配合。青少年在进行技术训练的同时,应针对性地开展力量、柔韧等体能训练活动,以提高关节稳定性、肌肉协调性,预防运动损伤。例如,在网球训练中,可结合专项技术,进行上肢、核心等部位的功能性力量训练,增强肩关节、腰椎的稳定性,预防网球肘等损伤的发生。

3.2 合理控制运动负荷

第一,教练员应全面监控青少年运动员的生理、心理负荷,综合考虑年龄、性别、体能水平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负荷控制方案。可利用心率监测、血乳酸测试等手段,客观评估运动员的疲劳程度,动态调整训练强度与密度。例如,在长距离游泳训练中,教练员可通过心率遥测技术实时监测运动员的生理应激水平,一旦发现心率异常升高、恢复延迟等过度疲劳征兆,则应及时调整训练计划,降低负荷强度,避免过度训练综合征的发生。

第二,要注重训练负荷的合理配置,遵循渐进性原则,避免单一的高强度训练。可采用“高—低—中”的训练负荷模式,在高强度训练后安排适当的低强度恢复性训练,促进身体机能的超量恢复。例如,在田径短跑训练中,教练员可每周安排1—2次高强度无氧训练,其余时间进行低强度的技术、体能训练,使青少年运动员的神经肌肉系统得到充分恢复,降低损伤风险。

第三,高度重视赛后恢复,加快体能与心理的恢复进程。比赛期间,青少年运动员的生理、心理负荷剧增,若缺乏科学的恢复措施,则容易引发急性或慢性运动损伤。赛后应合理安排被动休息与主动恢复相结合的恢复策略,采用放松训练、物理治疗、心理疏导等多元化手段,加速疲劳感的清除,修复损伤的微观组织,使青少年运动员以最佳状态投入下一阶段的训练中。

3.3 加强专项体能训练

第一,应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柔韧素质训练方法。例如,在体操项目中,可采用静态拉伸、动态拉伸、PNF等多种拉伸手段,重点提高髋关节、脊柱等部位的活动范围,提升肌肉的伸展能力,预防韧带损伤、肌肉拉伤等问题的发生。在实施拉伸训练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从小幅度、短时间的拉伸开始,逐步提高强度与增加持续时间,避免因拉伸过度而引发肌肉组织损伤。

第二,加强核心区域的稳定性训练。核心是连接上下肢的枢纽,在运动中起到传递力量、维持平衡的关键作用。可采用悬吊训练(TRX)、瑜伽球、波速球等不稳定训练器材,激活腹横肌、多裂肌等核心深层肌群,提高本体感受能力,增强脊柱的稳定性,预防腰背部损伤。如在高尔夫挥杆动作中,旋转力量主要来源于核心区肌肉的剪切力,若核心肌群无法同步协调发力,则会造成腰椎过度前屈或旋转,从而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等损伤。

第三,将核心训练与专项技术相结合,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战性。例如,在跆拳道训练中,可将平衡木、波速球等器材纳入踢击、拳击练习,以激发核心肌群参与身体的维稳与协调,降低下肢关节的损伤风险。

3.4 优化运动器材与场地设施配置

第一,要加强器材设施的设计与开发,充分考虑人体工效学特征,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例如,在设计体操器械时,应以运动员的身体尺寸、关节活动范围等参数为依据,优化器械的高度、角度、弹性系数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关节、肌腱的非必要应力。同时,要引入新材料、新工艺,提高器材的缓冲性能与抗冲击强度。例如,在跳高垫的制作中,可采用记忆海绵、纳米材料等新型缓冲材料,有效吸收撞击的力量,降低踝关节、腰椎的损伤风险。

第二,建立完善的器材管理与维护制度。定期检查器材设施的磨损程度、牢固性,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部件,消除安全隐患。例如,在体育舞蹈训练中,应定期检测训练场地的木地板,评估其平整度、回弹性等性能指标,一旦发现大面积老化、变形,则应及时对其进行修缮或更换,以保障运动员的落地缓冲与运动安全。

第三,场地设施的规划布局要突出功能性与安全性。合理划分运动区与缓冲区,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例如,在游泳馆的设计中,应严格控制池水的深度,在入水区铺设防滑垫,在跳水区增设安全绳等,最大限度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总之,运动器材与场地设施的优化配置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设计、生产、管理等多部门通力协作。只有建立严格的质量标准,执行精细化管理,完善配套的硬件设施,才能为青少年运动员营造安全、高效的训练环境,最大限度地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4 结语

预防青少年运动损伤的发生需要从训练方式、负荷管理、身体素质、硬件设施等多方面入手,制定科学系统的预防策略。只有在教练员、管理者、科研人员等的共同努力下,不断优化训练模式,完善管理机制,提高训练条件,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青少年运动员的损伤风险,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推动青少年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宫朝铭.试谈高校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与恢复策略[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22):53-55.

[2]管蓉,黄磊.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防范措施探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3(1):142-144.

[3]吴军鹏.学校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思考[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8):23-25.

[4]周正,谭吟月.论高职院校体育训练中的防伤害策略[J].健与美,2022(7):144-146.

猜你喜欢

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损伤
浅谈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
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培养制度的解构与建构路径
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途中跑训练手段方法
大学生网球运动损伤成因及预防策略
云南师范大学网球专项本科生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研究
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损伤分析与对策
高校大学生羽毛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田径训练运动中损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
青少年运动员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策略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