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赛融通模式在网络组建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4-07-09袁竞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15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袁竞

关键词:课赛融通;网络组建;教学改革

0引言

近年来,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已成为职业院校教学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在此背景下,将竞赛要求、竞赛规则、竞赛内容等融入日常的专业课程教学中,以此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逐步形成了课赛融通的教学模式[1]。网络组建技术课程是职业院校计算机学科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其教学重点在于要求学生掌握各类网络连接设备的连线方式、配置命令以及网络拓扑结构的构建思路。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职业技能。由于技能竞赛“网络搭建与应用”项目的推动,网络组建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将技能竞赛的内容与要求融入课程中已成为网络组建技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2]。

1“课赛融通”模式框架的构建路径

1.1修改课程培养目标,构建课赛融通体系

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要求是运用行业前沿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项目,在竞赛过程中具体展示专业技术与相关技能的运用过程。因此,技能竞赛的开展不仅直接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还间接推动了职业院校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进而促进了整个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同时,技能竞赛的竞赛要求、竞赛内容等可以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是否科学、合理、有效的标准[3]。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以技能竞赛的相关内容为导向,以行业的人才需求为依据,将人才培养方案与技能竞赛需求、岗位能力需求相结合,构建课赛融通的培养体系,是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途径。

“网络搭建与应用”竞赛项目要求学生在给定项目环境下进行网络规划与配置,完成网络搭建与部署、配置服务器的相关服务、完成网络设备的相关配置,并在此过程中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因此,在课赛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网络组建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首先需要树立全局意识和整体观念。从技能竞赛和专业教学融合实践的角度出发,将课程内容整合划分为若干个小型工程项目,并遵循由简到难、由浅入深的实践内容设计原则,建立竞赛考核点与教学关键点的对应关系。

1.2调整教学与考评环节,打通教学与竞赛间的壁垒

“网络搭建与应用”竞赛内容涵盖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反映了计算机专业对职业岗位或职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因此,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构建课赛融通的模式,即将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过程与企业的项目开发过程相结合,以技能竞赛的评分要点、内容模块为依据,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小型项目。每个项目由若干子任务组成,每个子任务针对不同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网络组建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网络规划、网络设备配置、服务部署、无线网络搭建、网络安全配置等。对照“网络搭建与应用”竞赛项目的竞赛内容,可以将课程内容大致划分为4个工作项目、15个子任务,其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除了在教学环节的融合外,教学评价环节也需要打破竞赛与日常教学之间的隔阂,建立与竞赛评价指标相契合的教学评价机制。传统的教学评价环节通常以考试形式为主,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在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考评却显得较为薄弱,往往无法准确反映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水平,更难以体现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与技能竞赛的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网络搭建与应用”竞赛项目着重考核的是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理解后,通过实践技能解决项目问题的能力。因此,将技能竞赛评分标准引入日常教学过程中,构建课赛融通的考评体系的关键在于考查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运用情况。在具体的教学考评过程中,可以基于项目与任务的完成情况,采用过程化的考核方式,考查学生在各个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实践技能掌握与应用情况。这种过程化的考核应从定量与定性两个维度进行,定量考核主要评价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职业技能的运用水平,而定性考核则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职业素养。

1.3转化竞赛资源为教学资源,调整整体资源布局

教育部于2014年颁布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资源转化办法》,其中提倡将赛事的技术文件、竞赛用软硬件平台、竞赛试题库等各类资源转化为共享的职业教育教学资源[4]。对于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任课教师需结合竞赛项目的具体内容,深入分析行业动态,及时对专业课教学资源的布局进行调整。以“网络搭建与应用”竞赛项目的竞赛内容为依据,网络组建技术课程的教学资源建设可以从三方面进行。首先,“网络搭建与应用”竞赛项目的竞赛点通常紧扣网络技术发展要点来组织命题,因此网络组建技术课程应根据计算机网络行业的新动态来调整教学资源的建设布局。例如,近年来IPV6的广泛应用以解决IPV4地址数量不足的问题,在“网络搭建与应用”竞赛项目中越来越多地出现有关IPV6的题目;行业服务搭建中,Rocky版本的Linux系统逐步替代CentOS版本,在竞赛中Linux服务器配置的部分也主要以Rocky版本为主。因此,在网络组建技术课程的授课与教学资源搭建过程中,需要加大相关内容的比重。其次,网络组建技术课程应以计算机相关企业文化为参考,调整教学资源中蕴含的专业素养。例如,“网络搭建与应用”竞赛项目的设备供应商在提供赛事支持服务的同时,注重网上学习平台、教学互动课件的开发,为专业课教学提供教学资源与技术支持。因此,网络组建技术课程在进行教学资源构建的过程中,应将企业的相关要素纳入资源建设环节,对课程实训室进行项目工程化包装,用企业项目的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范对课程实训项目进行包装,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职业认同感[5]。第三,在课程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课程竞赛的相关流程与操作办法,将技能竞赛融入课堂,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课堂竞赛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实验实训教学竞赛,将技能竞赛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嵌入到日常教学中;另一类是专业层面的学科竞赛,以行业标准衡量具体的竞赛内容。两类课堂竞赛的实施流程、实施办法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打磨,以适应课程、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形成相应的操作流程,作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

2教学案例设计

2.1教学目标设计

以网络组建技术课程最后的综合案例——小型企业网络组建项目为例,该项目旨在让学生综合运用课程前期所学的实践操作技能。虽然学生已经通过前期各个小规模项目的学习与实践,基本掌握了所需的各项实践技能,但所积累的操作经验仍较为有限,与技能竞赛的操作要求、操作规范尚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基于该阶段的学生情况以及课赛融通教学模式下对学生技能掌握的各项仿竞赛指标要求,该项目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深入理解网络拓扑结构,熟悉小型企业网络构建的基本流程,培养学生通过团队协作进行小型企业网络搭建的能力,掌握多种网络连接设备协同运行过程中的连接与配置方法,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为学生适应具体的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2.2教学过程设计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将课赛融通的教学模式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需要按照课赛融通的框架模式要求,以子任务的方式推进案例项目的实施,以课堂竞赛的模式推进教学内容的实施。小型企业网络组建项目可以划分为7个子任务,各个子任务的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在教学形式的组织上,将教学班级进行分组,各组依次完成项目的各个子任务。分组实施项目子任务,首先可以让学生提前体验类似企业项目的开发环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职业岗位意识;其次,可以使学生经历完整的项目开发流程,参与项目开发的各个环节,使其实践技能得到丰富和全面提升;第三,这也是课赛融通模式下至关重要的一点,分组实施的形式可以仿照技能竞赛的模式,以技能竞赛的评价标准来评估各组各个子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而进行组间竞赛,将竞赛模式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

2.3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环节是教学的关键步骤之一。在课赛融通模式下,教学评价需要模拟类似于技能竞赛的评分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前,应制定案例项目每个子任务的参考答案,并在参考答案中明确考核要点及相应分值。教学评价的实施应采取过程化考核的方式,每小组完成一个子任务后,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定量与定性的考核评价。定量评价主要评估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依据教师提供的参考答案,对各个子任务的考核要点进行评分,并给予相应分值;定性评价则侧重于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意识的成长情况,包括子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团队协作情况、项目文档撰写的规范性等。定量评价的分值作为各小组的得分依据,课堂竞赛将根据该分值进行各组的各个任务排名和项目总得分排名。除了排名外,定量评价的分值还可以反映各小组在项目各个阶段操作技能掌握的水平,教师可根据分值反馈加强相应的实践训练。定性评价作为额外加分项,在项目总得分排名后,可由教师组织引导,以组间互评的方式决定是否加分,以调整最终的小组排名。

3结束语

技能竞赛对网络搭建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具有积极且深远的影响。将技能竞赛的相关内容融入日常的网络组建技术课程教学中,能够提升该专业职业教育的总体质量,加强课程体系的优化,突显职教改革的创新性与实效性。当然,在落实与完善课赛融通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教学模式、完善课堂竞赛的机制流程、融入新技术新规范,从而切实实现以技能竞赛为牵引,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