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教材习题设计数学建模活动

2024-07-08桂小兵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

桂小兵

[基金项目]本文系合肥市教育规划课题“‘四能视角下高中数学新教材习题的拓展研究”(HJG23122)、安徽省教育规划课题“‘三新背景下开展高中数学建模活动的实践研究”(JK23091)的阶段研究成果。

[摘 要]借助人教A版高中数学新教材中的两道习题设计数学建模活动,通过设置层层深入的问题,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处理方式,帮助学生发现情境中的数学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数学运算、数学建模素养。

[关键词]教材习题;数学建模活动;高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14-0001-04

数学·教学研究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素养[1]。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习题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相较旧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新教材习题内容更加丰富,且主要分布在“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个栏目中,能够逐层递进地实现知识的巩固应用。特别是“拓广探索”栏目,习题情境多样,且贴近生活,是很好的数学建模载体。借助教材习题设计数学建模活动可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结合人教A版高中数学新教材中的两道习题进行说明。

一、建模活动设计案例

[案例1](必修第一册P58第10题)购买同一种物品,可以用两种不同的策略,第一种是不考虑物品价格的升降,每次购买这种物品的数量一定;第二种是不考虑物品价格的升降,每次购买这种物品所花的钱数一定。哪种购物方式比较经济?你能把所得结论作一些推广吗?

1.层层引导,抽象问题

这个购买物品问题与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有所体会且易于理解,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问题1:就本题而言,多次购买同一种物品时,不断变化的是什么?

生(全体):物品价格。

追问1:怎么知道购物方式是否经济?

生1:两种方式购买的总量不同,那就要看平均价格。

追问2:你能用符号语言表述两种购买策略的平均价格吗?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引入字母参数来表示价格、购买量、购买金额和购买次数,并用表格来直观呈现(见表1和表2)。

2.建立模型,逐步求解

问题2:你能表示这两种购买策略的平均价格吗?

结合表格数据进行运算易得策略一的平均价格为:

[P=p1a+p2a+p3a+…+pnana=p1+p2+p3+…+pnn],

策略二的平均价格为:

[P′=nbbp1+bp2+bp3+…+bpn=n1p1+1p2+1p3+…+1pn]。

追问:那如何比较[P]和[P′]呢?

学生能想到用作差法比较大小,但由于算式复杂,计算能力不强,因此不能顺利推导出结果。笔者以此为契机,设计两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一步步解决问题。

探究活动1:购买次数为2的情况。

策略一的平均价格:[P1=p1a+p2a2a=p1+p22]。

策略二的平均价格:[P2=2bbp1+bp2=21p1+1p2]。

生2: [P1-P2=p1+p22-21p1+1p2=p1+p22-2p1p2p1+p2=(p1-p2)22(p1+p2)≥0],当且仅当[p1=p2]时取等号,即购买策略二的平均价格不超过购买策略一的平均价格。

生3:[P1-P2=p1+p22-21p1+1p2=(p1+p2)1p1+1p2-421p1+1p2=1+p1p2+p2p1+1-421p1+1p2≥2p1p2·p2p1-221p1+1p2=0],当且仅当[p1p2=p2p1]即[p1=p2]时取等号。

探究活动2:购买次数为3的情况。

策略一的平均价格:[P3=p1a+p2a+p3a3a=p1+p2+p33]。

策略二的平均价格:[P4=3bbp1+bp2+bp3=31p1+1p2+1p3]。

师:你有什么样的类比猜想?你能证明吗?

生4: [P3-P4=p1+p2+p33-31p1+1p2+1p3=p1+p2+p33-3p1p2p3p1p2+p1p3+p2p3]

[=(p1+p2+p3)(p1p2+p1p3+p2p3)-9p1p2p33(p1p2+p1p3+p2p3)=]?(运算受阻)

生5:[P3-P4=p1+p2+p33-31p1+1p2+1p3=(p1+p2+p3)1p1+1p2+1p3-931p1+1p2+1p3]

[=3+p2p1+p1p2+p3p2+p2p3+p3p1+p1p3-931p1+1p2+1p3≥2p2p1·p1p2+2p3p2·p2p3+2p3p1·p1p3-631p1+1p2+1p3=0],当且仅当[p1=p2=p3]时取等号,结论与购买次数为2的情况一致。

师:你发现哪种运算方式具备一般性?你能借助它来探究购买次数为4的情况吗?试一试 。

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践,完成购买次数为4时两种平均价格的比较,并猜想更一般的结论。

师:那现在我们来探究购买次数为[n]的情况。

[p1+p2+p3+…+pnn-n1p1+1p2+1p3+…+1pn][=(p1+p2+p3+…+pn)1p1+1p2+1p3+…+1pn-n2n1p1+1p2+1p3+…+1pn]

对于[(p1+p2+p3+…+pn)1p1+1p2+1p3+…+1pn],展开式有[n2]项,即[p1p1+p2p1+p3p1+…+pnp1+p1p2+p2p2+p3p2+…+pnp2+…+p1pn+p2pn+p3pn+…+pnpn]。通过重新组合,使得两两积为定值、和有最小值2,可得

[(p1+p2+p3+…+pn)1p1+1p2+1p3+…+1pn≥n22·2=n2],当且仅当[p1=p2=p3=…=pn]时取等号。

模型结论:一般情况下,如果多次购买同一种商品,按第二种策略购物比较经济。通常,对于[n]个正数[p1,p2,p3,…,pn],我们称[p1+p2+p3+…+pnn]为它们的算术平均数,称[n1p1+1p2+1p3+…+1pn]为它们的调和平均数。因此,[n]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调和平均数。

讨论话题:药理学研究中,通常利用小白鼠进行实验。在一次实验中,给10只小白鼠使用一定剂量的某镇定药物,然后监测它们的睡眠持续时间(min),记录数据分别为20,24,29,31,33,37,49,58,28,200。你能表示这10只小白鼠的睡眠持续时间的平均水平吗?

学生合作交流,结合已学的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思考用哪一种表示方法比较合适。

[案例2](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91第11题)某单位有10 000名职工,想通过验血的方法筛查乙肝病毒携带者。假设携带病毒的人占5%,如果对每个人的血样逐一化验,就需要化验10 000次。统计专家提出了一种化验方法:随机地按5人一组分组,然后将各组5个人的血样混合再化验。如果混合血样呈阴性,说明这5人全部阴性;如果混合血样呈阳性,说明其中至少有一人的血样呈阳性,就需要对每个人再分别化验一次。

(1)按照这种化验方法能减少化验次数吗?

(2)如果携带病毒的人只占2%,按照[k]个人一组,[k]取多大时化验次数最少?

1.问题初探,计算辅助

设每个人需要的化验次数为[X]。将携带病毒的人占5%转化为每个人携带病毒的概率,且视每个人化验结果相互独立。 对于问题(1),学生能轻松解决。

[E(X)=15×0.955+65×(1-0.955)≈0.4262],每5个人一组总平均次数约为[0.4262×10000=4262],[4262<10000],所以能减少化验次数。

师:如果按6人一组、7人一组、8人一组进行分组,化验次数是不是还可以减少?

生1:6人一组时,[E(X)=16×0.956+76×(1-0.956)≈0.4316];7人一组时,[E(X)=17×0.957+87×(1-0.957)≈0.4445];8人一组时,[E(X)=18×0.958+98×(1-0.958)≈0.4616]。

学生利用计算工具可以一直进行分组,并且容易发现5人一组时化验次数最少,最合理。

类比迁移,携带病毒的人只占2%、[k]个人一组时,[E(X)=1k×0.98k+k+1k×(1-0.98k)=1k+1-0.98k]。

学生利用计算工具对[k]取1,2,3,…逐一计算,容易发现当[k]取8时,化验次数最少。

师:我们不可能一直计算下去,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问题是携带病毒的人只占2%、[k]个人一组时求[k]取何值时[E(X)]最小,学生容易想到函数角度,即令[f(k)=1k+1-0.98k], [f '(k)=-1k2-0.98kln0.98],但是最值求解遇到困难,教师给予指导。

途径1:借助GeoGebra软件作出[f(k)]或[f '(k)]的图象,从图象上直接得出结果,直观但是不够严谨。

途径2:先求[k]的必要条件,需要满足

[1k+1-0.98k<1,-1k2-0.98kln0.98=0,]代换[0.98k=-1k2·1ln0.98],可得[k<-1ln0.98≈49.5],再对[k=2],3,…,49进行计算验证。

显然途径2具备严谨性,由此建立更一般的数学模型。

2.建立模型,逐步完善

师:这种分组化验在生活中经常遇到。我们能否建立一个更一般的数学模型来刻画这一类问题?问题中有哪些相关的量?

生2:被检测群体的总数,每个人的化验不合格率以及每组的人数,可以依次设为[N,p,k],其中[p∈(0,1)],[k∈N*],记每份样本的化验次数为X,易得到[E(X)=1k×(1-p)k+k+1k×1-(1-p)k=1k+1-(1-p)k],故[N]份样本的平均化验次数为[1k+1-(1-p)k·N]。

联系生活可知,如果[p]值比较大,那么分组的意义不大,并不能减少化验次数,所以模型需要进一步优化。对此,教师抛出两个探究问题。

探究问题1:分组的目的是减少化验次数,对于[p],是否有一个范围来指导分组,体现出分组的必要性?

探究问题2:在必须分组的情况下,对于每一个[p]值,是否都存在[k]值使得平均化验次数最少?如果存在,如何求这个[k]值?

为了便于学生进行探究,笔者提前利用GeoGebra软件绘制函数[f(k)=1k+1-(1-p)k]的图象,设置参数[k,p]的滑动条进行动态分析(如图1)。学生利用GeoGebra软件,围绕两个探究问题开展数学实验。

学生通过GeoGebra软件动态分析并计算发现,当[p>0.4]时,[E(X)>1]恒成立,这就失去了分组的必要性,同时得出[p]取1%~10%时,化验次数最少时对应的[k]和[E(X)]值(见表3)。

这说明给定[p]值,存在[k]值使得化验次数最少且分组有意义。

师:很好!以上为实验数据,那能否用代数方法来解释呢?

学生从一元函数角度出发,利用导数来分析函数的单调性,由于[f '(k)]较为复杂,因此在求解[f(k)]最值时受阻。教师引导学生结合[k∈N*]调整运算策略,先说明分组必要性的要求,即[1k+1-(1-p)k<1],等价于[k(1-p)k>1]。

令[g(k)=k(1-p)k-1],[g'(k)=(1-p)k1+kln(1-p)],当[k∈0,-1ln(1-p)]时,[g(k)]单调递增;当[k∈-1ln(1-p),+∞],[g(k)]单调递减。

故[g-1ln(1-p)=-1ln(1-p)·(1-p)-1ln(1-p)-1>0],即[-(1-p)-1ln(1-p)

令[u=ln(1-p)],[1-p=eu],则不等式变形为[-(eu)-1u

再说明存在最合适的分组[k]值,即存在使得[f(k)=1k+1-(1-p)k]取得最小值的正整数[k]。[f '(k)=-1k2-(1-p)kln(1-p)],极值与单调性分析比较困难。换一个思路,说明当[k>-1ln(1-p)]时,[f(k)>f-1ln(1-p)]恒成立,这样,由于[k∈N?],在区间[0,-1ln(1-p)]内必然存在使得[f(k)]取得最小值的[k]。

即证:[1k+1-(1-p)k>-ln(1-p)+1-(1-p)-1ln(1-p)],[k>-1ln(1-p)]。

即证:[1k1-k(1-p)k>-ln(1-p)-(1-p)-1ln(1-p)],[k>-1ln(1-p)]。

即证:[1kk(1-p)k-1<-ln(1-p)-1ln(1-p)(1-p)-1ln(1-p)-1],[k>-1ln(1-p)]。

即证:[1k·g(k)<-ln(1-p)·g-1ln(1-p)],[k>-1ln(1-p)]。

由于[k>-1ln(1-p)],[g(k)

师:结合以上的模型分析,你能作一下总结吗?

生3:对于分组化验,当[p<1-e-1e≈0.3078]时才能减少工作量。采用分组化验方法后,计算[f(k)=1k+1-(1-p)k],其中[k∈k∈N*k≤-1ln(1-p)],当[f(k)]最小时对应的[k]值就是最合适的分组[k]值。

二、数学建模活动设计反思

案例1的教学对象是高一新生,他们刚刚学完不等式、基本不等式等内容,数学抽象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都还不够强,而这两种能力恰恰是数学建模的基础能力。教学中教师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由易到难的方式,设置层层深入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案例2的教学对象是即将学完高中课程的高二学生,他们的数学抽象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都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建模过程中的字母运算、函数分析等工作他们都可以完成,教师只需在难点处进行点拨。同时,学生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复杂运算,开展数学实验,自主发现一些数字特征、变化规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综上,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数学建模活动中,学生通过数学抽象、数学表达、模型建构、数学运算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建模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是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力抓手[2]。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习题资源设计数学建模活动,并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和运算能力,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建模素养,真正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王世朋,钱良辰,汪煦.课本习题实施探究活动教学的路径及建议:以人教2019A版数学第一册教学为例[J].数学通报,2022(8):41-45.

(责任编辑    黄春香)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
对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策略的思考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设计研究
试卷讲解有效实施的冷思考和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