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教材悟本质 立足思维提素养

2024-07-08李振林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中考题素养思维

李振林

[摘 要]中考试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文章通过一道中考题回归教材,从教材中找到其母题并进行深度研究,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通法,深刻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回归教材;思维;素养;中考题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14-0014-04

“回归教材悟本质,立足思维提素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理念。“回归教材悟本质”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立足思维提素养”是教学的核心目标。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与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思维和提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化、个性化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从2023年起,广西实行全区中考统一命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全区初中课堂教学的基本走向。《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使学生获得“四基”。通过分析近几年广西中考数学试题发现,“切线的性质与判定”“利用直角三角形求线段的长度”的考查较为集中。因此,在中考复习中,笔者通过一道中考题回归到教材的基础知识点,再借助教材例题的示范,引导学生经历模仿、迁移、提高的过程,掌握相关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在通法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四能”得以提升,高阶思维得到培养。下面笔者针对一道中考题进行探讨。

一、例题讲解之通法

通法是指适用解决一类或几类问题的方法。通法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在教材例题的讲解过程中强调通法,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本质。通过通法的学习,学生可以把握知识点间的关联,看透问题的本质,形成一般的解题策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第24.2节例1)如图1,△[ABC]为等腰三角形,[O]是底边BC的中点,腰AB与⊙O相切于点D。求证:AC是⊙O的切线。

分析:要证明[AC]是⊙O的切线,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由点O作AC的垂线段OE,只需要证明OE是[⊙O]的半径,而已知点D为切点,连接OD就是[⊙O]的半径,因此只需要证明[OE=OD]即可。

切线的性质与判定是初中几何的重要知识点,它涉及几何和代数的基础知识。在解决切线问题时,首先需要了解圆的基本性质,如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等,这些知识是解决切线问题的基础;其次需要理解切线的定义、性质和判定定理;最后需要运用代数方法进行计算,这可能涉及解方程组、不等式的证明等。比如在求切线的长时需要利用勾股定理求第三边;在证明切线的性质时需要应用代数方法进行推导。

[通法归纳]圆的切线的两种证明思路:一是作垂直证半径;二是连半径证垂直。

[例2](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第27.2节例2)如图2,Rt△[ABC]中,[∠C=90°],[AB=10],[AC=8],E是AC上一点,[AE=5],[ED⊥AB],垂足为D。求AD的长。

分析:方法一,通过证明△AED与△ABC相似,求[AD=AC·AE]/[AB];方法二,通过三角函数得[cos A=ADAE=ACAB]。

在中学阶段,求线段长度常用的方法主要有:(1)勾股定理。适用于直角三角形,通过已知的两边求出第三边的长度。(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它们的对应边的比例是常数,可以通过已知的一边和比例来求其他边的长度。(3)三角函数。对于锐角或直角三角形,可以使用三角函数来求边的长度,以及使用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或正切函数来求某一边的长度。(4)等面积法。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则面积相等或者同底等高则面积相等。求线段长度的方法多种多样,通常需要结合具体的几何图形和已知条件来选择和运用。

[通法归纳]求线段长度常用的方法有:找直角三角形依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找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成比例、利用等角或同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应用等面积法等。

二、聚焦中考之真题

[真题](2023年广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第23题)如图3,PO平分∠APD,PA与⊙O相切于点A,延长AO交PD于点C,过点O作[OB⊥PD],垂足为B。

(1)求证:PB是⊙O的切线;

(2)若⊙O的半径为4,[OC=5],求PA的长。

分析:第(1)问:证切线。方法一,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存在的问题是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证明时条件不全,缺少另一个垂直条件。方法二,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证明线段相等,存在的问题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不对,或条件不全,或角表达不对。

平时的训练题型经常以“连半径证垂直”出现,而“作垂直证半径”较少。第(1)问打破了长期以来的固化问题模式。为了应对这样的改变,学生就要把握证明切线的两个条件“半径”和“垂直”,以及两个解题思路“连半径证垂直”和“作垂直证半径”。学生只有明确问题的本质,才能避免思维定式,从而准确地解决问题,激活创新思维。

[通法归纳]证明切线的两种思路;一是连半径证垂直,二是作垂直证半径。

第(2)问:求线段。方法一,利用勾股定理,存在的问题是默认[PA=PB],或者把5当作AC的长度,从而导致算错或列出带根号的方程。方法二,利用相似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函数,存在的问题是找错三角形,找△OBC和△OBP。方法三,等面积法。找△OPC或△APC。存在的问题是找错△OPC的高。方法四,延长BO,交[⊙O]于点[E],使[OE=OC],证△OBC ≌△OAE,P、A、E三点共线,在Rt△PBE中用勾股定理。存在的问题是默认P、A、E三点共线。方法五,AC与⊙O相交于点F,连接BF,[∠OBF=∠BOP],[BF∥PO],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性质定理。存在的问题是图中线段多,易混淆。

第(2)问是求线段的长度,解法、思路较多,可以多解类比化归。常见的解题思路有两种:一是用勾股定理找到其他两边,列出方程求解;二是通过四边的比例求第三边,通过角相等找相似三角形或者利用相等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这两个思路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通法。当然,还可以打开思路,拓展思维,通过三角形的等面积法、构造全等三角形、代换线段、平行线构造相似等实现方法的迁移。多种方法的出现,有利于学生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对图形的特点、解题的方法进行对比,再通过方法反思让思维从发散到集中,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路径,完善通法。

[通法归纳]求线段长度最高效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找直角三角形依据勾股定理列方程;二是找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成比例。

三、同质问题之模仿

在几何证明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相似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相同的本质和解题思路,可以通过类比模仿,轻松掌握解题方法。同质问题的模仿,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几何定理和性质。通过比较不同问题的解法,学生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共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几何知识的本质,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解决相似问题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探索更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通过不断尝试和创新,可以逐渐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问题]如图4,在△ABC中,D是AC边上一点,以AD为直径的⊙O与边BC相切于点E,且[AB=BE]。

(1)求证:AB是⊙O的切线;

(2)若[BE=3],[BC=7],求⊙O的半径长。

分析:连接半径OE,依据切线的性质有90°,再连接BO,构造全等三角形,从而通过“连半径证垂直”解决切线问题。求圆的半径时,可通过证明半径所在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再用勾股定理求解;也可以通过半径所在的三角形相似,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线段求解。

[通法归纳]求切线最常见的方法——“连半径证垂直”。求线段长度可找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求解或通过证三角形相似,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线段求解。

基于以上通法的学习,提供同质问题的模仿题目,从已知条件、图形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用通法成功解题的喜悦,进一步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加深学生对通法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技能。

四、变式问题之迁移

初中几何证明题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几何证明教学中,一些教师会给学生呈现一系列有梯度的例题和习题,让学生去模仿,以掌握基本的几何证明方法。这种教学会导致学生只会机械地套用公式和定理,而缺乏对几何证明本质的理解。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变式问题教学方法。

几何证明的变式问题是指对原有问题进行一些变式,如改变条件、结论或图形,从而形成新的问题。几何证明的变式问题可分为三类:一是条件的变式。改变几何图形的已知条件,比如将等腰三角形变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二是结论的变式。改变几何图形的结论,比如将求证两角相等变为求证两线段相等或求证两角的关系;三是图形的变式。改变几何图形的形状或位置,比如将平行四边形变为矩形或正方形。

[问题]如图5,AB与⊙O相切于点B,AO交⊙O于点C,AO的延长线交⊙O于点D,E是[BCD]上不与B、D重合的点,[∠A=30°],点[F]在AB的延长线上,且[AF=2AB]。

(1)求证:DF与⊙O相切。

(2)若[OD=3] ,求DF的长。

分析:1.“连半径证垂直”的变式,同样是切线的证明,但涉及的知识点更多,知识点的联系更丰富,有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圆周角定理、等腰三角形和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构造等。常规解法是构造三角形全等,证明90度角,进而得证垂直。通过线段的倍数关系,联系中线的性质,判定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从而证明垂直。

2.“利用直角三角形求线段的长度”的变式,解题思路更广,可以用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方法灵活多样,知识点联系密切,让学生更熟悉解题思路,巩固解题通法,实现思维优化。

五、综合问题之解决

数学综合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综合运用数学概念、解题技巧和解题经验。因此,教师要确保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要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使学生学会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识别所关联的知识点,构建清晰的解题思路,找到解题的方法。

[例1]如图6,在⊙O外有一定点P,过点P作一条直线与⊙O相切,并证明所作直线是⊙O的切线。(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分析:如图7,连接[OP],作线段OP的中点A,以A为圆心,以AO为半径作⊙A,与⊙O交于Q和R两点,连接PQ、PR、OQ、OR,则∠OQP和∠ORP为直角。依据切线的判定定理,直线PQ、PR分别是⊙O的切线。直径对应的圆周角为直角,作以OP为直径的圆,那么两圆的交点就是过点P的直线与⊙O相切时的切点。

[通法归纳]“连半径证垂直”的变式迁移,题型变为作图证明题,构造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关键是找到圆心。

[例2]如图8,已知△ABC内接于⊙O,AB是⊙O的直径,∠CAB的平分线交BC于点D,交⊙O于点E,连接EB,作∠BEF=∠CAE,交AB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EF是⊙O的切线。

(2)若[BF=10],[EF=20],求AD的长。

分析:第(1)问是“连半径证垂直”通法的巩固提升,通过角的代换证明[∠OEF=90°]。第(2)问中存在的数量关系较多,应从复杂的图形中捕捉到基本图形,把握相关知识点:圆的基本性质、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角的三角函数。通过证明△BEF与△EAF相似,先求出[AF=40],[AB=30];再通过在Rt△ABE中用勾股定理求线段BE、AE;接着用同角或等角的三角函数或相似关系,求出线段DE;最后求线段[AD=AE-DE]。

[通法归纳]线段AD所在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不能直接求,可转换成直角三角形的边,间接求。

六、教学回顾之启示

(一)回归教材悟本质

2023年广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和“双减”实施后的第一次学业水平考试,有很多试题来源于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的例题、习题的知识网络关系,注重例题研究,引导学生对教材的习题进行由浅入深的剖析、变式。一个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可以通过多层次的例题、真题以及同质问题、变式问题和综合问题来实现。教师可通过对问题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关联,构成知识体系,再将问题涉及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解题通法,最后将问题涉及的思想进行提炼推广,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实现学生思维的高阶发展。

(二)立足思维提素养

让学生经历一题多解、多解归一的探索过程,形成解题的通法、模型,逐步把握问题的本质,通过思维训练,明确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解题教学不仅要讲解法、通法,还要让学生掌握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达到“做一题、会一类、通一片”的学习效果。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通法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

综上可知,在践行“回归教材悟本质,立足思维提素养”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的本质内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紧跟时代步伐,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教育服务。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朱杰,易良斌.依据课程标准命题 指向核心素养评价:2022年浙江省初中数学学业考试部分地区试题评析[J].中学数学教学,2023(3):66-70.

[3]  张春莉,李思奇.试论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考试评价[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3(5):5-7.

[4]  陈殿光.基于信息化的初中数学“四基”教学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责任编辑    黄春香)

猜你喜欢

中考题素养思维
一道中考题的多种解法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从一道中考题的三种解法说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