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问题情境 落实“三会”目标
2024-07-05童云飞
[摘 要] 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能力、掌握数学研究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促进“三会”目标的达成,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生活经验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的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三会;问题情境;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育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让学生在问题发现、探索、解决和表达过程中逐步提高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以“发现者”“探究者”“参与者”“创造者”的身份融于数学课堂,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逐步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借助生活经验,让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入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以此有效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内容的本质,提高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等素养.
例1 探寻“基本不等式”.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不妨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促进学生认知体系的建构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教师可以引入这样一个情境问题:已知b克糖水中含有a克糖(b>a>0),如果往糖水中继续添加m克糖,糖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问题给出后,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很容易得到“糖水变甜了”这一结论.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顺势思考:在这个现实生活情境中,你是否发现了数学的身影?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达蕴含其中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它吗?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容易提炼出不等式<(b>a>0,m>0). 通过经历上述过程,既为抽象的数学式子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抽象美、简约美.
其实,上述问题情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拓展.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①若将3杯甜度相同的糖水混合在一起,糖水会变甜吗?如何用数学式子来表达?
②若将2杯甜度不同的糖水混合在一起,糖水甜度会如何变化?用数学式子又该如何表达?
③将2杯甜度不同的糖水混合在一起,糖水的混合浓度与其平均浓度相比,是怎样的数量关系?
对于问题①和问题②,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能直接给出答案“===(其中a<b,i=1,2,3)”和“<⇒<<(其中a<b,i=1,2)”. 而对于问题③,是挑战性结论——比较
+
与(其中a<b,i=1,2)的大小.
这样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出发,通过对问题拓展延伸,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让数学课堂更具生机和活力.
关注数学理解,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问题
数学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实际问题,以此通过加强数学语言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2 认真分析以下三件事,说一说它们分别与图1中的哪个图象的吻合度最高?剩下的一个图象,你能否用一件事来表述?
(1)周一早晨,我刚离开家,发现胸卡落在了家里,于是我回家取好再上学.
(2)我离开家后一直匀速向学校行驶,不过中途遇到一个红灯耽搁了一些时间.
(3)今天阳光明媚,我骑着自己的爱车离开家,缓缓加速,向公园行驶.
问题给出后,学生结合现实情境很快给出了答案:第(1)件事与图D对应,第(2)件事与图A对应,第(3)件事与图B对应. 接下来,学生给出许多精彩的事件来表达图C. 例如,今天离开家的时间较早,路上的时间比较充裕,我缓缓减速行驶,欣赏路上的美景.
例3 构建一个问题情境,使其中变量关系能用二次函数解析式y=ax2(a>0)来描述.
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学生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还原”解析式,有的学生联想到自由落体运动:物体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是h=gt2(下落高度h是下落时间t的函数);有的学生联想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对于给定锐角A的Rt△ABC,令Rt△ABC的面积为S,角A与直角的夹边长为x,则S=x2tanA. 通过经历问题情境的建构过程,不仅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还增强学生的建模意识.
这样引导学生用图形、数学表达式来刻画现实问题,通过经历数学语言的“抽象”与“还原”,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去表达现实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重视数学探究,让学生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问题
“用数学”是数学教学的起点和落脚点,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问题,以通过“用数学”来感悟数学学习价值,调动学习动机.
例4 如图2所示,小岛与海岸线最近的点P的距离是2 km,点P的正东方向12 km处有一小城镇.
(1)某人从小岛出发,先是驾驶小船以3 km/h的速度到达岸边,然后以5 km/h的速度步行到达城镇. t(单位:h)表示他从小岛到城镇的时间,x(单位:km)表示小船停靠处与点P的距离. 请将t表示为x的函数,并写出其定义域.
(2)若小船停靠处到点P的距离是4 km,则他从小岛到城镇需要多少时间?(精确到小时)
解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将图2抽象成图3,以便学生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问题. 设点A为城镇,点B为小岛,点C为小船停靠的位置. 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后,学生很容易写出函数t(x)=+(0≤x≤12). 当x=4时,t≈3(h). 其实,对于该问题的探究不能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 当船停靠在何处时,最省时?
学生通过思考、探索、交流,求导得t′(x)=-=. 由此可知,t(x)在区间
0,
内单调递减,在区间
,12
内单调递增,所以当船停靠在距P点1.5 km处时,最省时.
问题2 如果步行速度和小船速度相同,均为3 km/h,此时函数t(x)=+(0≤x≤12)的最小值是什么?
若解题时从单纯的函数性质的角度去思考,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存在一定难度. 但是将其融于实际背景,问题就简单了许多. 观察图象,通过思考可知,上述问题的几何意义为(BC+CA)≥BA,即当x=12时,函数t(x)=+取最小值. 当然,对于这一结论要用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加以证明,这里不再赘述. 因此[t(x)]=t(12)=.
问题3 你能根据问题2的探究经验,求出t(x)=+的最小值吗?
如此设问,就是从问题的实际背景出发,利用几何关系求函数的最小值. 由于t(x)=
+=(BC+AC),若能将AC转化为一条线段的长,问题即可获解. 将AC转化为一条线段的长,不妨从满足CD=AC的点D的轨迹入手. 在AP上任选一点C,以点C为圆心,AC为半径作圆,则圆上所有的点均满足CD=AC. 通过取不同的点C,可以获得一组拥有共同切线AH的圆(如图4所示). 由此,原题可以转化为求BC+CD的最小值. 解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图5所示的简图. 至此,原题就转化成了学生熟悉的问题,最终求得[t(x)]=t
=.
在上述探究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先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然后用数学思维去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直观想象和数学抽象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此过程中,教师利用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建立数与形的联系,通过问题解决感悟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的重要价值,教会学生用数学思维去思考,用数学语言去表达,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机会和时间给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去发现、去提炼、去应用数学知识,以此感悟“学以致用”的本质,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