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汤联合手法复位外固定对老年上肢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4-07-05吴龙章黄建
吴龙章 黄建
【摘要】目的 分析益气活血汤联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应用于老年上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老年上肢骨折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容县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50例老年上肢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与康复训练)和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清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及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以及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清sICAM-1、TNF-α、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血清ALP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和SF-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益气活血汤联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应用于老年上肢骨折患者,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疼痛,提升生活质量,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老年上肢骨折 ; 益气活血汤 ; 手法复位外固定 ; 炎症因子
【中图分类号】R68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4.10.0074.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0.024
骨折是指因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长期劳损等因素诱发的骨骼结构的完全或部分断裂,多发于中老年人及儿童。四肢骨折是临床骨外科发病最多的骨折类型,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有肢体局部变形、疼痛肿胀、淤血和运动障碍等,若未及时有效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甚至可能导致患肢完全坏死和终身残疾。手法复位外固定是目前临床治疗四肢骨折的常规方法,对患者患肢骨骼的生长恢复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治疗周期较长,且老年患者术后更容易出现针道感染、骨折愈合不良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整体疗效一般。中医学认为,骨折的本质为骨断筋伤,气血内损,淤血阻滞且经脉失畅;骨折愈合的关键在于祛瘀和新生,调理气血通畅和疏通经脉[1]。益气活血汤药方中联用的红花、川芎、续断等可共同发挥化瘀活血、止痛消肿及强壮筋骨的功效,能加快患者骨折的愈合进程。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益气活血汤联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应用于老年上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容县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收治的50例老年上肢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60~77岁,平均(68.96±3.12)岁;发病时间0.6~13 h,平均(6.42±0.91) h;高处坠落伤10例,车祸伤8例,跌倒伤7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61~79岁,平均(69.68±3.14)岁;发病时间0.6~14 h,平均(6.49±0.97) h;高处坠落伤8例,车祸伤10例,跌倒伤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⑴符合中医《中医骨伤常见病诊疗指南》 [2]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并辨证为气虚血瘀证,临床体征为患肢肿胀、瘀斑,疼痛拒按;面色萎黄,纳差乏力;舌脉弦细,舌尖瘀暗或泛红;⑵符合西医《中国开放性骨折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版)》 [3]中关于上肢骨折的相关诊断标准;⑶均为闭合性骨折;⑷年龄 ≥60岁。排除标准:⑴伴有多发部位严重骨折;⑵伴随血管神经损伤;⑶伴有严重脏器或循环功能障碍;⑷伴有凝血功能障碍等手术禁忌证。本研究经容县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伦理委员批准,且患者或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与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术前行局部麻醉,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头部偏向健侧,采用1%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072,规格:5 mL∶0.1 g)和0.25%的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381,规格:10 mL∶75 mg)在桡神经沟处浸润麻醉,并完成手术区域消毒、铺巾。松弛骨折端肌肉,减轻肌肉对骨折端的牵拉。待麻醉生效后,调整患肢90°,握住患者肘部和腕部,持续牵引,纠正患肢移位;骨折部位复位后,借助夹板和扎带辅助固定并调整松紧度;近端固定完毕后,握住骨折远端,以适合的力道向近端靠拢并进行持续牵引。固定后,患者需抬高上肢,调整舒适的体位,促进血液循环,防止粘连,并进行常规抗感染和抗炎治疗。叮嘱患者定期到院复查,并依据病情恢复程度指导患者适当进行康复训练。
观察组患者联合益气活血汤治疗。患者于术后次日开始服用益气活血汤,方药如下:红花、川芎、续断、丹参、黄芪及淫羊藿各20 g,熟地黄、白术及山萸肉各18 g,山药、当归、甘草、没药、乳香各15 g,上述药物均用水煎服,并根据患者术后时间进行辨证用药。术后1~2周以复原活血为主,可适当增加红花、黄芪10~15 g;术后2~4周以接骨续筋为主,可酌情调整淫羊藿、续断用量在10~15 g。将以上药物清洗后放进药锅中,用大火煮开再调节为小火,持续熬制20 min,分早晚各温服200 mL。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1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⑴炎症因子水平。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抽取两组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以3 5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后提取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⑵日常生活能力、疼痛及生命质量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4]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总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强);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5]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总分1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疼痛越严重);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 [6]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⑶并发症。对患者进行1个月随访,记录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关节粘连、骨愈合不佳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为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经S-W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用( 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sICAM-1、TNF-α、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血清ALP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疼痛及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和SF-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活动不便等因素更容易发生上肢骨折,且老年人基础代谢率较慢,骨骼愈合周期较长,一旦发生骨折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会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手法复位外固定是临床治疗上肢骨折的常用方法,通过手法复位和牵引矫正骨骼位移,从而起到缓解疼痛和促进骨折部位愈合的作用,但治疗周期较长,加之在基础疾病和护理不当等因素的影响下,易引发局部肿胀疼痛和骨折不愈等并发症,风险性及创伤性较大,临床疗效有限,患者预后较差。
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是老年骨折的重要诱因,老年上肢骨折发病的内因是肝、脾、肾和气血亏虚,筋脉损伤、筋骨失养;外因是发力失当或跌扑损伤,造成骨断筋伤,气滞血瘀,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肢体活动受限等症状,因此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益气壮骨是治疗该病的关键原则[7]。益气活血汤作为常用的中医汤药,方药中,红花和丹参能发挥活血通经和散瘀止痛功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气和祛风止痛作用;续断能发挥强筋壮骨功效;黄芪能发挥利水消肿和生津养血功效;淫羊藿具有强筋骨和补肾阳作用;熟地黄能发挥补血滋阴和益精填髓功效;白术具有健脾益气和燥湿利水作用;山萸肉可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没药和乳香具有散瘀定痛、消肿生肌之功。诸药共奏滋脾补肾、消肿止痛及活血生津的功效[8]。本研究中,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和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和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这提示益气活血汤联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能改善老年上肢骨折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生命质量,缓解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炎症因子水平对老年上肢骨折患者的病情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中,sICAM-1会诱导炎性细胞黏附而引发炎症反应。TNF-α是一种主要由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的促炎细胞因子,机体出现异常病理状态时,血清TNF-α会异常升高。IL-6则会促成白细胞合成,是评估机体炎症反应的重要指标。ALP是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种酶,广泛分布于人体各个组织,主要由肝脏或骨骼细胞分泌,是检测骨关节愈合的重要敏感指标。本研究中,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ICAM-1、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ALP水平高于对照组,这提示,益气活血汤联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能有效改善老年上肢骨折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益气活血汤中的川芎具有止血、消炎镇痛及促进组织再生、阻滞钙通道和扩张血管等功效[9];熟地黄可促进血红蛋白造血功能恢复,其中的有效成分地黄多糖能够发挥积极的抗炎作用,抑制细菌生长,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10]。因此益气活血汤中的中药成分具有抗炎镇痛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进而达到减轻机体炎性反应、缓解疼痛的目的。
综上,益气活血汤联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应用于老年上肢骨折患者,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疼痛,提升生活质量,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是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少,且观察时间较短,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刘宝玉, 李向阳. 老年四肢骨折患者采用益气活血汤与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对其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J]. 贵州医药, 2022, 46(2): 288-289.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 34-41.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创伤感染专业委员会, 等. 中国开放性骨折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版)[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9, 21(11): 921-928.
侯东哲, 张颖, 巫嘉陵. 中文版Barthel指数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 临床荟萃, 2012, 27(3): 219-221.
孙兵, 车晓明.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2, 28(6): 645-645.
逯金金, 林谦, 农一兵, 等. 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生存质量量表与SF-36简明健康状况量表信度、反应度对比研究 [J]. 中医杂志, 2011, 52 (10): 837-840.
李智, 曾凡伟, 徐利军, 等. 逐瘀汤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及局部微循环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29(13): 1391-1395.
夏中尚, 邓家刚, 陈章美, 等. 基于数据挖掘中药复方治疗下肢骨折用药规律探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23(6): 191-195.
管咏梅, 蒋成, 臧振中, 等. 川芎挥发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中成药, 2024, 46 (3): 873-880.
张副兴, 裘生梁, 祝雨田, 等. 熟地黄多糖提取技术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3 (2): 153-154.
作者简介:吴龙章,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骨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