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非物质遗产研究

2024-07-04许琴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5期
关键词:发展创新

许琴

【摘 要】现阶段的非物质遗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同时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非物质遗产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同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担任重要的角色,为了在今后的文化产业和地区发展上做出科学的转变,应加强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并且在非物质遗产的推广过程中要与地方规划、经济建设、文化项目有效的结合起来,挖掘非物质遗产的潜在价值,树立良好的非物质遗产形象,获取更多的支持与肯定。对于非物质遗产而言,各个地方的重视程度比较高,但是对于非物质遗产的利用率比较低,除了基础宣传手段外,并没有给出其他的发展策略。为此,每个地方应明确非物质遗产的具体形象定位,根据市场需求、产业需求、发展需求,重新包装非物质遗产,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促使非物质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

【关键词】非物质遗产;发展创新;传承推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5—061—03

当代非物质遗产引起的话题和舆论比较多,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非物质遗产,但是有些地方的发展水平比较高,有些地方的发展并没有进行系统化的拓展,各项工作的实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非物质遗产的特殊性在于文化和历史的不同,还与地方的经济人文存在密切的关系,一般能够将非物质遗产广泛推广的区域,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并且人文体系比较完善,因此能够在非物质遗产中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各个地方对于非物质遗产的研究、推广、传承,不能按照单一的方法去实施,应坚持在非物质遗产的形象上重新建立,并且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国家政策,以及地方规划进行调整,对非物质遗产的各个模块进行逐步的完善,既要提高非物质遗产的发展水平,也要得到社会的认可。

一、非物质遗产的现状

(一)重视程度高

现阶段的客家非物质遗产发展得到了地方的高度关注,不仅对非物质遗产的历史文化积极研究,同时在非物质遗产的具体表现方式上不断的完善,希望能够将非物质遗产快速的推广,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客家非物质遗产产业打造的时候,很多机构都在积极的参与,尤其是社会上的一些企业,从非物质遗产当中看到了新的发展机会[1],希望借助文化产业的大浪潮得到更好的发展。另外,相关部门对于非物质遗产的相关项目组织也在积极的调查研究,争取获得更加详细的信息和资料,最大限度减少客家非物质遗产的局限性,坚持在非遗工作的开展上得到较大的突破。非物质遗产的重视程度正持续提升,社会各界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网络上的话题也比较多[2]。

(二)发展速度慢

对于客家非物质遗产而言,当前的发展速度并不快,而且很多产业、项目、经济等,并没有创造出较高的价值,虽然重视程度较高,但是在实践工作的开展上并不能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导致非物质遗产的发展遭受到较多的制约。客家非物质遗产的形象建设并不完善[3],当代非物质遗产的类型非常多样化,客家非物质遗产的优势并不明显,而且很容易被新的文化所冲击,只有在大型节假日或者是重要活动的时候,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其他时间表现出默默无闻的问题。客家非物质遗产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获取足够的支持,无论是资金上的支持还是资源方面的支持,都表现出短暂支持的问题,尤其是商业方面的开发力度比较低,难以对地方的生产生活进行全面的改善[4]。

(三)传承体系不完善

由于客家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体系不完善,因此在非物质遗产的综合价值表现上并不突出,如果在未来工作的开展上没有加强新的方法应用,有可能导致客家非物质遗产被埋没,这对于地方的发展建设造成了较多的阻碍[5]。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体系打造,依然按照陈旧的经验落实,很多重要的非物质遗产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传承人方面,对于当代年轻人而言,他们更愿意接受新颖的文化类型,虽然很推崇客家非物质遗产,但是并不能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实际价值,所以他们对于客家非物质遗产仅仅停留在精神支持方面,付出的实际行动非常少。客家非物质遗产的传承,未能够从长远的角度思考,依然停留在孤芳自赏的状态下,相比其他影响力比较大的非物质遗产,并不具备较高的吸引力和竞争力[6]。

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方法

(一)加强文化宣传

现阶段的非物质遗产保护与利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想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应结合客家非物质遗产的特点,积极开展文化宣传,逐步减少传统保护利用的局限性,持续提高非物质遗产的价值。文化宣传方面,要将客家非物质遗产的特点有效的展现出来,吸引较多的关注。

比如,厦门理工学院师生到姑田镇开展非遗文化体验活动,2021年11月25日,来自厦门理工大学的60余名师生到姑田镇连史纸传习中心开展非遗体验活动,亲身体验连史纸和姑田游大龙的非遗文化魅力。活动中,连史纸非遗传承人、姑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邓金坤为师生详细介绍非遗文化,耐心讲解非遗知识,并手把手教学,引导学生在参观、体验过程中加深对连史纸、姑田游大龙非遗文化的认识和体验。

(二)结合文旅产业

从非物质遗产的角度分析,应积极的结合文旅产业进行发展建设,一味的停留在固有的文化内容中,不仅无法创造出较高的价值,还有可能因此造成较多的损失,届时产生的问题也比较多。非物质遗产与文旅产业结合以后,一定程度上可以打造全新的非物质遗产形象,很多游客可以通过非物质遗产的特色体验项目得到较好的感受,并且在文旅产业的帮助下,非物质遗产的宣传范围更加广阔,能够减少非物质遗产的局限性。另外,很多文旅活动的塑造以及文旅演绎项目等,都可以加强非物质遗产的融合,相比传统的商业活动和商业演绎模式,非物质遗产的吸引力更高一些,可以对地方的特色文旅发展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三)打造非物质遗产经济

现如今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利用意识比较高,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应从长远的角度思考,尤其是要努力打造非物质遗产经济,通过经济项目、经济产品的经营,改善非物质遗产的发展路线,挖掘非物质遗产的价值,对非物质遗产的长期传承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比如,福建“非遗”技艺:传承400多年,72道工艺,制作出“纸中丝绸”。“连史纸是‘竹丝天然漂白工艺与高超的‘捞纸法完美结合的产物,是明清时代的纸中珍品。”连史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邓金坤表示,清末鼎盛时期,姑田镇当地有480个纸槽,上万人从事造纸行业。这里出产的连史纸,曾数百年远销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连史纸”采用嫩竹做原料,碱法蒸煮,漂白制浆,手工竹帘抄造,有72道工艺,道道精湛。

(四)利用非物质遗产实现乡村振兴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利用要与地方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客家非物质遗产的基础比较雄厚,国家也在大理推广乡村振兴,利用非物质遗产可以增加乡村振兴的力量,并且在客家地方发展方面拥有更多的选择,相比传统的振兴模式,非物质遗产可以更好的带动乡村发展建设,减少乡村发展的局限性。

2009年10月,连城宣纸制作工艺入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次年,邓金坤入选第二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根据连史纸的不同用途,他在原有连史纸的基础上,相继开发出学生专用的拓印纸、空白印谱、梅写笺等纸品,逐渐在国内手工纸市场占据一席之位。为了守护住连史纸古法手工制作这项技艺,邓金坤还手把手将每一道工序传授给他的儿子,也就是连史纸“美玉堂”第十二代传承人邓君华。

三、非物质遗产的发展策略

(一)明确保护主体,实现统一保护

随着客家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利用体系完善,未来应继续对非物质遗产的发展进行创新,尤其是要明确保护主体,并坚持按照统一保护的方法去创新,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传统保护的问题。比如,客家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在于加强文化保护,应确保所有的文化、所有的技艺、所有的产品得到发扬光大,如果完全停留在古法传承方面,势必会导致很多非物质遗产被现代产品所取代,而且观念老旧的情况下,并不能得到更多的关注。所以,非物质遗产的保护要与现代技术、现代生产加工理念结合起来,调动相关部门、社会、民间的力量共同实施保护,一方面要将产业化建设体系不断完善,另一方面要对非物质遗产的内涵更好的丰富。

(二)加强传承建设,扩大传承群体

对于非物质遗产传承而言,如果不能在未来创新传承方法,很有可能导致客家非物质遗产走向没落,同时也会影响到地方的综合发展建设水平。建议对非物质遗产的传承模式有效革新,要积极的扩大传承群体,逐步减少固有传承的局限性。非物质遗产的传承,应面向社会广招传承人,既要加强客家非物质遗产的培训指导,也要在传承人的队伍建设上不断扩大,选拔优良的传承人,并且给传承人更好的薪资待遇,改善他们的生活,拥有一定的物质保障以后,才能帮助非物质遗产的传承获取更多的优秀人才。非物质遗产的传承群体扩大时,应面向社会招生学习培训,引导更多的人去了解非物质遗产,由此对传承人的培养和选拔产生了较多的好处,便于挖掘出非物质遗产的新价值。

(三)完善非遗制度,创设非物质遗产项目

对于客家非物质遗产而言,未来的发展制度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应结合客家非物质遗产的具体情况,努力创设非物质遗产项目,确保在项目经营方面得到更多的保障,减少传统经营方法的局限性。非物质遗产的制度建设,要加强非物质遗产的管理,比如对既有的客家非物质遗产内容进行分析,加强价值分类,结合产业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着重发展有价值的非物质遗产项目,对于一些有待培养的非物质遗产进行一定的调整,注入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对小型非物质遗产有效的整合,由此才能在发展过程中得到更多的资源,避免在未来造成新的挑战。非物质遗产的管理制度方面,应进一步把握好制度的实施情况,针对恶意破坏非物质遗产的问题,一定要交由相关部门严肃处理。

(四)改善非遗管理,挖掘非遗潜力

随着非物质遗产的发展进步,很多地方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提升,各类问题的解决也得到了较好的成果,整体上的进步空间比较大。未来,应继续对非物质遗产的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要积极挖掘非物质遗产的潜力。比如,非物质遗产管理阶段,禁止按照噱头的方式去宣传,一定要注重文化宣传和实际技艺的宣传,如果出现了虚假宣传的问题,不仅会遭到较多的质疑和抵触,还会对客家非物质遗产的形象造成严重的破坏,未来的经营发展势必面临较多的挑战,最终造成的问题是难以弥补的。非物质遗产的潜力挖掘时,应加强历史考察和文化资料对比,还要对各类民间艺人积极的走访,只有得到较多的非物质遗产依据,才能在潜力的挖掘和利用中得到更好的成果。

四、非物质遗产的发展趋势

现如今的非物质遗产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客家非物质遗产不仅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体系,还可以在长期规划建设中得到较多的参考,一系列问题的处理能够朝着新的方向去努力,整体上的工作部署拥有较多的保障。要继续对非物质遗产的发展路线、方法进行全面的调整,持续减少隐藏的问题。非物质遗产的发展时,应坚持建设属于客家自身的品牌,尤其是要对地方的商业资源有效利用,通过非物质遗产创造较高的效益,改善传承人的生活条件,并且要在地方发展过程中打造特色产品,这样才能对非物质遗产的发展给出更多的助力。非物质遗产的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思考外部的质疑,对网络上和现实生活中的各类质疑,要通过传承人进行正面解答,还要加强各类史料的展示分析,要让更多的人利用正面的眼光来看待非物质遗产,由此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更好的成绩,避免在未来的发展上遇到新的挑战。

五、结语

我国对非物质遗产的重视程度较高,各个地方的工作安排,不仅减少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还可以在具体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给出较多的依据,一系列手段的应用,不仅减少了非物质遗产的发展局限,还可以在长期工作中创造出较高的价值,整体上得到的发展空间比较大。未来,应继续对非物质遗产的价值深度挖掘,加强非物质遗产的科学推广,与地方的优势产业结合起来,将非物质遗产具象化,要坚持在传承的过程中落实新的方式、方法,积极与新兴产业结合起来,提高非物质遗产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伍松,袁青怡.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探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4(14).

[2]相金星,赵玉颖,郭振华.社会资本视域下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动力机制及路径[J].体育文化导刊,2024(4).

[3]李勇,李秋梦,侯园园.京杭大运河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路径研究[J].武术研究,2024(4).

[4]张中旭,胡正敏.数字技术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觉传播研究——以同江市赫哲族口头文学为例[J].今古文创,2024(16).

[5]班守猛.江淮分水岭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以凤阳凤画为例[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2).

[6]曾祥淦.社交跨境电子商务新模式:AI赋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J].商展经济,2024(7).

猜你喜欢

发展创新
中国农村金融产品发展创新的几点思考
市场发展趋势下的电子商务运营教学研究
物流化背景下物流货运险的发展与创新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品牌打造与发展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实践中的发展创新
加快农村文化发展 助力新农村建设
分析强化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创新的对策思路
陕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策略
新开发银行的发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