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4-07-04陈秋蓉
【摘要】文章从确定议题、创设情境、组织活动、完善评价机制等角度讨论了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策略,并对“延续文化血脉”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具体开展议题式教学的方法,旨在帮助广大道德与法治教师打造高品质的课堂,更科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陈秋蓉(1988—),女,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高登中学。
近年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重点已从知识传授转向素养培养。《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既要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清楚讲透彻,也要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加以领悟和理解”,并提及教师要“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建构”。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知识、发展核心素养。议题式教学方法是一种相对有趣而又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开展议题式教学时,教师需要通过真实、有意义的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深入思考教学内容,并逐渐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知识,实现知行合一。
一、设计议题式教学活动的思路
(一)确定议题
在开展议题式教学时,确定合适的议题是顺利组织教学活动的前提。
一方面,教师在选择议题时,必须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基础,选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成长需求的话题、事件,以及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够引发学生共鸣的内容,确保学生在讨论与议题相关的内容时愿意主动学习知识、深入思考[1]。
另一方面,教师应选取具有时代特征和社会性的议题,及时跟上社会发展进程,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时效性、新颖性、生动性,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重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逐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二)创设情境
在组织议题式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通过具体、形象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探究[2]。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将抽象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理解与内化教学内容。其次,教师应该在创设情境后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最后,教师应该确保教学情境具有层次性,为此,教师可以根据议题的难易程度,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创设一系列子情境,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探究,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组织活动
在议题式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需要发挥引导作用。教师应该以议题为引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角色扮演活动、辩论活动中开阔视野、提升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四)完善评价机制
在完善评价机制时,教师需要确保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主体多样化。
首先,教师需要采取多种评价方法。除了布置作业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还可以采用观察、口头交流、创作艺术作品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综合评价学生的表现,让评价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3]。
其次,教师需要确定多方面的评价指标。教师应当明白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有所不同,然后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学习态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的评价内容,让学生能够得到合理的建议,知道如何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教师需要确保有多个评价主体参与评价。教师不仅应该及时给学生提供评价和合理的建议,还应该鼓励学生定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后评价同伴的表现,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议题式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下面,笔者以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中的“延续文化血脉”的教学为例,分析在新课标下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策略。
(一)确定议题
考虑到这部分内容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内容相对抽象、分散,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这部分内容,同时也为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教师设计了一个主议题和两个子议题,形成一个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且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议题群,为后续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4]。
1.主议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与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讨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意义,以及学生可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讨论这一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知道如何采取实际行动。
2.子议题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在讨论这一子议题时,学生会接触到各种形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并由此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3.子议题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的关系
在讨论这一子议题时,学生可以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明白不同文明的人是如何相互交流与学习的,以及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和价值,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由此,学生也会意识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5]。
(二)创设情境
在确定议题后,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以情境为基石,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1.针对主议题创设教学情境
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为了引导学生讨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与方法”这个主议题,教师创设了以下两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情境一:庆祝传统节日
在这个情境中,学生需要讨论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以及这些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分享自己过节的经历和感受。在讨论和交流中,学生会逐步理解传统文化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影响。
情境二:了解传统美食
在这个情境中,学生可以了解当地传统美食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以及文化价值,还可以品尝这些传统美食。由此,学生会对传统文化产生更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针对子议题一创设教学情境
为了引导学生讨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这个子议题,教师创设了以下两种教学情境。
情境一:参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在学生进入这个教学情境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中国馆里看到了什么传统文化元素吗?你们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有什么联系呢?大家可以结合中国馆里的设施、装饰说明自己的观点。”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地寻找中国馆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思考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情境二:观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在这个情境中,学生可以了解多种形式的优秀文明成果,教师则据此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让学生扎实掌握这一节的知识。
3.针对子议题二创设教学情境
为了引导学生讨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的关系”这个子议题,教师创设了以下两种教学情境。
情境一:欣赏不同国家的建筑
在这个情境中,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宗教信仰、建筑风格、艺术形式,由此开阔眼界,体会到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对不同文化产生尊重之情和包容之心。
情境二: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成果
在这个情境中,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传播的历史,理解郑和下西洋的重大意义,从而深刻意识到在当今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十分重要。
(三)组织活动
除了创设教学情境,教师还需要围绕议题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课堂更具生机与活力[6]。教师在教授“延续文化血脉”时组织的教学活动如表1所示。
(四)及时评价
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给出多维度的评价。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评、互评,让学生得到足够的帮助与支持。教师评价学生和学生自评、互评时,可以从学习态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价值观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具体评价内容如表2所示。
结语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积极尝试开展议题式教学,通过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议题,并围绕议题组织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扎实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收获丰富的学习体验。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应该及时给出教学评价,并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通过完善的评价体系保障教学的有效性。在实践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仍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不断优化和完善课程组织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志威,浦晓懿.议题式教学的生活化探索:《单音与和声》一课教学谈[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3(11):38-40.
[2]苏璠洁.基于议题情境体验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评价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3(31):117-119.
[3]何小丽.巧用议题式教学,活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浅谈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科研,2023(30):66-68.
[4]王森.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以师生之间为例[J].考试周刊,2023(44):159-162.
[5]钟丽华.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1(30):75-76.
[6]陆鑫.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23(30):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