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课后题之源溯语文教学之形
2024-07-04邹雨丹
【摘要】文章针对如何发挥小学语文课后题作用的问题,分析提出课后题的时机、改编课后题的方法、通过课后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科学评价课后题、拓展运用课后题等教学策略,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构建减负增效的课堂、实现深度教与学的目标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后题;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邹雨丹(1995—),女,江苏省昆山市石浦中心小学校。
语文学科是学生学好数学、历史、政治等学科的基础。小学阶段是筑牢学生语文基础、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挥语文学科作用的关键节点。因此,教师需要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1]。因为小学生活泼好动,在课堂上很容易走神,所以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小学语文教材每篇课文后面都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了课后题,这些课后题对学生的系统学习和教师的高效教学都有很大的帮助。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这些课后题的教学作用,导致无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针对如何发挥小学语文课后题作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一、适时提出,活跃课堂氛围
小学生年龄小,专注力不够强,这容易影响他们的听课效率。因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是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通常,学生注意力涣散的时间节点包括以下三个:第一个是新课刚开始的时候,学生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第二个是遇到难点知识的时候,学生不愿意思考;第三个是快要下课的时候,学生的耐心消耗殆尽。为了解决学生注意力涣散的问题,教师要善用课后题,在学生注意力涣散的时候,提出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可以将学生从单纯的听课状态引入师生互动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活跃课堂氛围。
以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的教学为例。在讲解这一篇课文重要的知识点后,笔者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就以课文后的两道题目作为本节课最后阶段的教学内容。
题一:根据提示,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摸清底细→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
题二:找出第10~14自然段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说说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
学生要想解答第一道题,就要回顾课文,从而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印象;学生要想解答第二道题,就要更充分地了解课文的重点部分。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要结合教学需要,通过课后题活跃课堂氛围,发挥课后题的作用。
二、适当改编,提高课后题质量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后题数量有限,而且部分题目不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要想发挥课后题的作用,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对课后题进行适当改编,从而提高课后题的质量,这也是“双减”政策对教师优化作业设计的要求。教师在改编课后题时,除了可以变化课后题的形式、调整课后题的内容,还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背景,从而满足学生对课后题的多元化需求,发挥课后题的作用。
以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其中一道课后题如下所示。
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内心里想的是什么?
这一道课后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要求学生能探究课文的中心思想。但是,这一道课后题缺少铺垫和启发的作用,对于没有学深悟透课文,或者对于语文知识素养不够的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2]。为此,笔者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这道课后题进行改编。
笔者将这道课后题拆分为几个问题。
问题一:课文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列宁与小男孩?
问题二:心理描写的特点是什么?
问题三: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问题四:列宁和小男孩的心理活动透露出他们各自有什么样的品质?
这样,一道课后题就变成四道层层递进的问题。这对于对课文理解不够、语文素养不够的学生来说具有启发的作用,能引导他们思考探究,从而实现分层化练习、个性化练习的目标。
教材中的课后题是编者按照学生普遍的学习水平、本篇课文可以实现的教学目标来设置的。然而,每个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存在认识和理解上的差异。根据“双减”政策的要求,教师设计的作业要坚持以生为本,契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对大众化的课后题进行个性化改编,有助于提高课后题的质量。
三、引发思考,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及目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背诵、默写、朗读,还要求学生思考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探究作品折射的人性光芒、从作品中汲取成长的力量等。这些都是学生运用语文思维的集中体现。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主动探究,并给学生提供一些思考的线索。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成立合作小组探究课后题,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实现思维的碰撞,从而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思考问题。
以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的教学为例。其中一道课后题如下所示。
读下面两组例句,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然后想想在后面的两个情境中你要怎么说,写下来读一读。
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为什么不能去呢?”
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那是我们中国的地方。为什么不能去呢?”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的原文是“少年周恩来疑惑不解,问道:‘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为什么不能去呢?”学生需要思考,为什么课文原文不用课后题的第二个例句呢[3]?
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两个句子分别有什么好处。经过深思熟虑,学生得出答案:第一个例句是反问句,反问句的语气更强烈,更肯定有力,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更能体现少年周恩来的爱国情感;第二个例句是肯定句,没有反问句的效果[4]。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应善用课后题,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加强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四、科学评价,深化课后题的练习成效
评价是教学活动必须经历的环节。教师在利用课后题开展教学的时候,需要对学生的思考情况进行评价。为了通过评价深化课后题的练习成效,教师要实施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在过程性评价中,教师要将学生练习课后题的习惯、态度、思维、能力、结果纳入评价范围,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探究课后题。在多元化评价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掌握情况、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相互学习中实现共同进步。此外,如果课后题安排在家庭作业中,教师还要请家长对学生的作业完成过程及结果进行补充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这样多角色、全流程的评价,可以推动学生更高效、更扎实地完成课后题,充分发挥课后题对学生深度学习的推动作用。
以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其中一道课后题如下所示。
你眼中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这一道课后题具有明显的延伸性,可以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审美素养。为了充分发挥这一道课后题的作用,笔者对学生完成练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主要评价学生能否结合《乡下人家》这篇课文中用到的写作手法、写作思路来谋篇布局,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评价学生能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将梦想中的乡村景致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一道课后题没有标准答案。在学生完成写作之后,笔者组织开展互评活动,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写下的话。一方面,笔者引导学生担任小评委,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另一方面,笔者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作品,谈谈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对于学生的优秀作品,笔者通过合适的途径将其展示出来,包括展示在学校的宣传橱窗中、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中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让他们更主动地学习。
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笔者建立跟踪性评价档案,对学生完成课后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持续性评价,从而不断帮助学生纠正做题的习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做题技巧。
五、拓展运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后题可以作为德育的重要资源,从而引导学生在反思和实践中实现内外兼修。教师拓展运用课后题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在引导学生完成课后题的时候,教师要发掘其中的德育要素,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领悟和汲取其中的德育力量。此外,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将所思所悟应用到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为例。笔者要发挥其红色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因此,笔者避免单纯地讲解灌输,而以课文的课后题为德育资源,实现德育目标。这篇课文其中一道课后题如下所示。
读读下面的“阅读链接”,查找资料,体会它与《圆明园的毁灭》表达感情的相似之处。
这是一道具有开放性、拓展性的课后题。通过这道课后题,学生能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家遭受的欺辱,意识到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在此基础上,笔者利用课后时间带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感受祖国母亲经历的艰辛,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从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借助课后题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时,要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学习、实践、领会,推动学生深刻感受历史的脉动,汲取奋进的力量。
结语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后题主要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二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三是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可以看出,课后题是学生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支撑。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课后题在小学语文教与学过程中的作用,推动课后题的应用研究,实现深度教与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丽.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览室语文阅读的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2]周军贝.“带着问题默读”教学略谈: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9(25):50.
[3]张会敏.统编版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的教学[J].江西教育,2022(28):55-56.
[4]马前进.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语文园地”的应用价值与实践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3(18):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