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技艺古技今用之思考

2024-07-04陈林灼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5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非遗

【摘 要】传统制作技艺类非遗项目在国务院已公布的五批10类共计155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占629个,且大多与各民族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是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重点领域。古田红曲制作技艺是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本文以此为引,结合古田红曲传承、保护可圈可点的做法,探讨传统制作技艺在新时代如何创新发展。

【关键词】非遗;古田红曲;制作技艺;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TS2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4)05—046—03

制作技艺类非遗项目作为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智慧结晶,蕴含着特有的思维方式、文化意识、经济价值、精神延伸,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制作技艺要在保存原有生态制作的基础上又要适应现有环境而发展,遭受的冲击前所未有。因此,认真分析与研究制作技艺类非遗项目的生存现状,并相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传承好它所特有的核心价值,思考它的创新发展方向,对激发传统技艺内生动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古田红曲制作技艺为例,对传统制作技艺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发展作些肤浅的探讨。

一、注重源头梳理,讲好非遗故事,营造良好的传承生态环境

珍视传统,着眼未来,当传统元素缺失了时代链接和情感沟通,不过是零散的符号和素材,与时代对话,与产业相融,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1]。由于各项传统制作技艺的民族习俗、地域差异、市场起源、手艺特性等千差万别,要想再度发扬光大,就要针对性地从各项传统制作技艺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制作环境、工艺流程等方面刨根问底,深究其最原始的构成要素。

做好溯源追踪工作是制作技艺类非遗项目发展的根本。通过溯源探究,可挖掘传统制作技艺的历史概况,梳理历史起源、形成条件及演变过程,及时在溯源的过程中找出影响传承的因素,正视发展中所遇问题,寻求新办法、途径或针对传承遗漏点进行补充。古田红曲制作技艺于2009年5月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红曲发源地,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颇负盛名。《本经逢源》云:“必福建制者为良。”福建地方志记载:“红曲出古田县,转鬻四方”。很早以来当地学者专家就开始溯源工作的研究考证。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长林风博士于2017年以新发现的史料,证明了福建省古田县的红曲发源于唐朝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之前,是至今所报道且可查证的有关红曲起源时间最早的记载,以此推断古田是红曲的发源地[2]。随着溯源工作开展的深入,古田红曲在中药、食品、酿造方面的用途被重新打开,引入更多人士关注如红曲霉素、色素、真菌菌群等新的研究领域,为福建古田保持红曲制作技艺和生产规模长期居世界第一奠定了基础。

讲好非遗故事能赋予制作技艺类非遗项目更多的生命。非遗来自生活,背后故事往往精彩,只有让非遗的使用场景与现代生活产生更多的连接,传统技艺的文化和魅力才能再次展现。古田制作红曲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当地造红曲、吃红酒、用红糟的文化、典故及习俗也流传至今,梳理并讲好红曲及红酒、酒糟等衍生品的故事,极大丰富了红曲文化元素。如,把立夏叫犒夏,女人用红曲酿酒剩下的酒糟与男人在农田忙活后顺带回的田螺、泥鳅、鱼、虾等煮成九碗菜,犒劳男人,称立夏九碗糟的习俗;在端午节龙舟赛后,把龙舟翻到上流湍急处清洗叫洗港,喻意鲤鱼跳龙门,并在当晚全村举办龙舟酒席的习俗。等等。这些关于古田红曲的典故和习俗流传为当地所特有,2023年初央视《味道》栏目走进古田探秘非遗“味道”,展示古田传统《九碗糟》的制作过程,生动且接地气,嫁接文化、旅游资源,使红曲非遗故事得到有效传播,大大巩固提高古田红曲的源头地位,吸引更多目光。

二、把握技艺精髓,树立品牌形象,奠定规范保护扎实基础

制作技艺类非遗项目对于保留手工传统,活态传承要求严苛,凸显出人的作用,其非遗文化也直观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过程,具有历史、社会、科技和经济等价值,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留存。而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遗项目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制作技艺濒临消亡,所以,保护好传统技艺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传承,为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提供保证。

抓好制作技艺人才的培养,把握传统技艺精髓,是制作技艺类非遗项目发展的关键所在。随着非遗活态存续面临的困境,需要更多人才加入传承人的队伍,加入保护非遗的队伍,让非遗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创新性发展,为非遗保护传承注入时代新活力。古田红曲传统制作早间记载:“之法用山稻或粮米炊熟拌以醋糟,窑之阴湿不通风之屋内,上盖草策使其发热,时至则成红曲矣。”讲究“一糟、二醋、三关顾”。凭师傅的言传身教和传承人的悟性,近1300年不间断传承。经大浪淘沙,现林长勇、郑道森两位红曲制作省级非遗传承人每年开展两期以上培训教学,对古田红曲生产的历史和发展史、传统红曲技艺三要求、传统红曲基础工艺、现代制曲技艺等进行教徒授艺。同时在传承保护过程中,经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的总结与创新,古田红曲制作也由传统红曲生产技艺(地面制曲)提升至现代制作技艺(通风制曲),不仅保留传统活态古法生产操作过程的十余道程序,而且结合现代技术进行流程优化,在保证关键品质优良稳定的同时,压缩生产周期,提高产量,逐步适应市场需求。

制作技艺类非遗项目获得长足发展的基础,就要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打造良好品牌形象。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创新和发展,目前实践效果最好的策略当推“品牌化”的运营模式[3]。根据非遗项目自身优势、品牌定位,挖掘其文化内涵, 将文化遗产转变为文化生产线,这也是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文化之“魂”。近年来,古田红曲品牌得到当地有关部门积极引导,为避免技艺源头实体厂、坊各自为政,无序发展,把90%的村民都从事红曲生产经营的平湖镇玉源村作为古田红曲生产专业村、生产基地,并成立古田红曲行业协会。2012年12月,国家商标局授予“古田红曲”地理商标标志。2018年古田县被授予“中国红曲之乡”称号。目前有“帝源”“程久”“湖山”“虫友”“鼎源”“鼎辉”红曲产品注册商标6件,红曲龙头企业3家。其中福建屏湖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规模生产红曲、红曲酒企业,生产的“湖山”牌红曲米、红曲粉和“屏湖红”牌红曲酒均已通过国家技术监督机构的 QS认证。系列品牌运作为当地红曲企业的科技研发和工艺技术创新提供动力与空间,品质不断提升,产量占全国市场85%以上的份额,古田红曲基本控制全国酿造用红曲上游市场。

三、深耕技艺周边,集结形成合力,打造创新发展更大空间

制作技艺类“非遗”项目的良性发展需要摆脱“输血救治”性的保护开发,在跨过品控、产能和品牌三道关口,得到“传下去”“活下去”传承保护最起码的条件后,要市场化运作,满足消费升级与文化消费需求,更要拓宽思路,深挖内在潜力与外部优势,营造更大发展空间。下面就浅谈几点思考。

(一)融合乡村振兴,充盈乡愁概念

乡村生活与传统制作技艺总是相伴相生,凝结了中国传统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智慧,承载了中国人民田园牧歌式的乡愁,是保存发展传统制作技艺非遗项目的基因密码。各级党委、有关部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需要兼顾统筹,对制作技艺类非遗项目的保护与发展进行多方融合,保障合理地融入乡村文化建设中,进行内涵补充、提取和挖掘。要综合原本的规划与政策,尽量把乡村文化与非遗项目的发展进行有效布局与计划。比如划定乡村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文化生态博物馆,建设特色文化街、特色小镇等等,这些都是发展制作技艺类非遗项目的重要措施。针对古田红曲核心产区主要集中在平湖镇玉源村的情况,当地有关部门倾力规划建设“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生态”的“红曲特色文化小镇”“中国红曲第一村”,对近40家红曲小作坊按安全、环保、产品质量等要求进行提升改造,适量打造红曲文化空间节点,增添历史文化长廊、红曲文化街区等,以提升文创氛围。通过地方有关部门把非遗项目融入到乡村文化建设的子项目中,重视合理协调,使复兴非遗特色文化与乡村文化振兴相得益彰。

(二)开展院企合作,探究古技新用

院企联袂合作意味着将传统制作技艺创新性开发,开创的新成果、新局面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时期。借力有关部门政策、企业投资和高校学术资源,积极调动各方力量,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与院校科研创新深度融合,通过“非遗传统技艺振兴计划”等活动,落实非遗“产、学、研”相结合,对产品进行创新、功能开发,催生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适应新时代需求,为制作技艺类非遗项目注入新活力。古田红曲早先用于调色、酿酒,后经院企合作,反复研究实验,研发功能性红曲,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选育优良菌种,采用先进的发酵工艺和设备进行生产,提取富含生物活性酶和多种生理活性物质。“红曲菌种资源特性及其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发酵红曲如何提高酶活力”“如何提高红曲色价”等研究课题先后获得攻关,为传统制作技艺注入鲜活血液,反哺企业,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仅福建古田屏湖红酒曲有限公司就开发出酿造型、着色型、药用型3大类20余种产品,年产红曲3500吨。

(三)扩大传承渠道,壮大传习队伍

传承是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多举措、多渠道让更多人参与到非遗技艺的传承中来,才能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才能助推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非遗传承人要利用好公共场馆、学校等优势,建起一大批主题非遗展示馆、传习所、传承点等,通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传统节日等开展非遗展示传承活动, 通过授课、图片展览、实物制作体验、分享成品观感等方式,充分展示非遗文化的魅力,让非遗“基因”得以代代相传。有条件地区要在适当时机,思考非遗传承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培养输送高质量非遗传承力量。古田红曲制作技艺传承氛围浓厚,2017年建成福建省首个红曲主题文化博物馆,通过声像、文物等向群众展示红曲传统制作流程,直观再现红曲发展轨迹。县文化馆(县非遗保护中心)设立“古田红曲非遗展示区”,每年均组织、指导传承人开展两次以上非遗进校园进机关进农村等一系列推广和传承活动,并结合演出、展览等活动,进行非遗项目线上线下展示传习。通过实施“名师带徒”计划,组织传承培训,进一步壮大传习队伍,推动红曲制作技艺活化利用。

(四)利用数字技术,创新进行传播

对制作技艺类非遗项目最为直接的认知方式是观摩与亲身体验。如何把数字化技术和非遗技艺相嫁接,为群众观摩与体验创造更好条件,是我们现阶段要做的事情。随着数字化传播方式加上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非遗的认知传播增添许多新途径。一方面可以创新传播内容,让传承人参与创作数字作品,运用视听语言深掘非遗项目的特点,结合传承人技艺特点,突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主题,形成线上线下的融合互动[4]。另一方面可以创新传播方式,根据制作技艺特点,依靠文献资料、留存文物、产品新况等,充分利用数字化的表现方式展示制作技艺,展现古人的创造、百姓的乡愁以及技艺的愿景,在传递非遗文化的同时又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古田红曲近年来在全域旅游开发工作中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进行源头地、制作技艺的宣传,红曲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当地文旅部门还经常性搭台,举办网络直播、“抖音短视频比赛”等,应用数字化创新非遗展示途径,使群众对红曲技艺的故事渊源和历史传承有更深的了解,促进了红曲品牌宣传,扩大市场影响面,架构起外销网络,提升经济效益,促进红曲产销良性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制作技艺类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积极重视与支持,加大传承力度,进一步继续挖掘传统技艺与文化的双重价值,推进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要与乡村振兴战略同频共振,要与院校合作赋能产品创新研发,要与现代生活相契合,引领相关产业发展文化IP,丰富非遗技艺的内涵与外延,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嘉.寻源头活水,让非遗生生不息[J].纺织服装周刊,2017(46).

[2]林风.福建古田为红曲发源地考证[J].中草药,2017(13).

[3]王天岚.从品牌形象推广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创新和发展[J].大众文艺,2016(5).

[4]刘立云,贺云翱.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发展的三重价值[J].人民论坛,2022(24).

作者简介:陈林灼(1973—),男,汉族,福建古田人,本科,助理馆员(十一级),研究方向为群众文化。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非遗
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苗族鼓舞的传承及发展探讨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浅谈湖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甘肃清水县轩辕鼓舞的风格特征
致力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
“非遗”图像——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拍摄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