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民兴陇背景下甘肃特色民俗文化外宣翻译分析与思考

2024-07-04黄娜娜王莹

新楚文化 2024年14期
关键词:外宣翻译

黄娜娜 王莹

【摘要】富民兴陇是甘肃转型跨越的根本目标,甘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交融聚居的历史进程,造就丰富多元、魅力极高的民俗文化,搭建该地区民族文化外宣翻译体系,是国内外认识甘肃社会文化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富民兴陇背景下,根据甘肃文化形象的外宣翻译现状,提出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优化路径,推进特色民俗文化外宣翻译建设。

【关键词】富民兴陇;甘肃特色民俗文化;外宣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14-0067-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14.019

【基金项目】2021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基于DéjàVu翻译技术平台的南梁革命历史文化译介语料库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21B-266);2022年甘肃省高等院校外语教学研究项目“国际传播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全球胜任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GSSKB22-02);2022年庆阳市科技计划项目“双减”背景下的庆阳市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项目编号:QY-STK-2022B-134)。

甘肃省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和悠久灿烂的民俗文化深深地吸引着大量的海内外游客前来娱乐、参观及学习,这就需要发挥文化外宣翻译作用,高度浓缩和概括甘肃特色民俗文化,塑造文化传承,建立旅游业发展的纽带,使外界人士更好地了解中国,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弘扬出去。在富民兴陇的理念下,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工作更应该受到重视,在严格遵循相应翻译原则的前提下,深入解析甘肃文化体系,传承和弘扬非遗民俗文化。

一、外宣翻译的重要性及原则

(一)外宣翻译的重要性

外宣翻译(C-E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Materials),即为将中国各种信息透过语言文字翻译成外文,依托于网络、期刊、广播电台等多种媒介,加以对外发表和传播的整个过程[1]。只有为优秀的文化体系创建外宣翻译渠道,才能打开文化输送和传递的窗口,使国内外人士感知具有无限魅力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等,从而更好地促进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是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下提出的发展理念,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日益加剧,外宣翻译是对外宣传的主渠道,提升外宣翻译的效果能帮助构建我国对外形象。结合甘肃地区发展状况,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更是“中国故事、中国形象”的组成部分,应在外宣材料翻译中体现主体性,以甘肃文化体系为主线,构建起物质文明与精神问题结合的有机载体,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呈现内外兼顾、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良好格局。由此可见,外宣翻译意义重大,关系到国家、民族、地区的形象及命运,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进。

(二)甘肃非遗文化外宣翻译原则

甘肃特色民俗文化外宣翻译,应借鉴生态翻译学理念,强调和突出地方特色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的外宣翻译工作,应从当地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出发,译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及素质,基于非遗传承视角,切实发挥翻译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甘肃非遗文化外宣翻译原则的把握与运用,应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如太平鼓舞的介绍,赋予形象化和生动化的外文语言,渗透和传递太平鼓舞的色彩魅力,引领人们深刻体会这一舞种与其他音乐舞种的区别。

甘肃非遗外宣翻译需要译者根据生态翻译学指导,形成语言思维、文化思维和交际思维,灵活运用多样化的翻译方法,在对本国家和民族文化形成高度的文化自信基础上,懂得选择和适应性转换,将零翻译、直译、音译等策略相互结合,合理取舍并处理特殊性的文化负载(或是文化专有项),保障整个翻译的均衡性。外宣翻译是文化建设中的门面工作,能体现出国家及地区的对外交流和人文水平,并影响经济项目的推进。外宣材料翻译不能逐字逐句地翻译,需要从受众情况的兴趣爱好和心理接受程度出发,采用大量的编码及翻译策略,使译文生动直观、简单明了,积极发挥外宣材料翻译的作用。

甘肃非遗文化的翻译过程中,除了多角度、全方位推进外宣翻译工作外,还要收集广大读者群体的反馈性意见,经过不断地调整与改进,营建积极健康、和谐共生的翻译生态体系。译者初步完成相关翻译工作后,需要及时将翻译出的文本供读者欣赏及阅读,鼓励和倡导读者提出反馈性意见,加以优化和改善。此外,译者还要与相关翻译研究人员相互交流学习和切磋经验,与读者、评价者采取相互协作的方式,促进对译文质量的完善。甘肃特色民俗文化外宣翻译应坚持目的性、连贯性、忠实性等原则,既突出受众感受,又传递文化传播。然而,由于专业翻译人才的相对匮乏和民俗作为“说话文化”本身的复杂性,目前对甘肃民俗文化翻译的实践和理论探索都极为有限。未来甘肃民俗文化译介需要培养专业的民俗文化翻译人才,丰富民俗传播手段,保持甘肃民俗文化原有异质性,并注重目的语的文化语境和接受心理的原则。

二、甘肃特色民俗文化

甘肃奇特的地理位置和民族融合聚居局面,造就文化的多样性,人文景观、民族特色等层出不穷,使得文化的辐射与吸收日益频繁,呈现出交流融合、又独自发展的特征。所谓民俗是国家及民族历史演化进程中的文化产物,是指民间遗留和发展下来的风俗习惯,能表现出社会民生的千姿百态。甘肃南北地理跨度大,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态环境,在历史上这里曾是“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更是我国连接东欧、西亚等国家及地区的枢纽,在经济、文化、战争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这里汉族与少数民族聚居共存,在文化方面也是如此,集边疆游牧文化、中原农耕文化、南方渔猎文化等于一身,其民族和地方特色显著。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甘肃花儿、甘南藏戏等,均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记录在册[2]。兰州太平太鼓、天水的伏羲祭典、秦安小曲、庆阳皮影戏等为甘肃汉族的民俗风情;临夏砖雕、东乡擀毡技艺、藏族民歌、敦煌曲子戏等为少数民族的独特的民俗活动。甘肃当地的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展现出丰富多样的文化面貌,其中颇具盛名、享有海内外美誉的“丝绸之路”是陇原大地段的象征,是衔接东西方地域文化的窗口。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文化战略的构建与实施,作为具有宏观文化发展战略意义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应创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和谐共存的甘肃特色民俗文化外宣翻译原则及渠道。

三、甘肃特色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现状

在文化自信理念下,甘肃结合富民兴陇战略目标,积极推进以当地特色民俗文化为主的外化外宣翻译工作,经过一系列改革与创新,取得显著的文化成果,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甘肃特色民族文化外宣翻译,从整体上看集中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对全省特色民俗文化描写性的外宣翻译,如《西和乞巧歌》等,包括西和乞巧民俗风情,将剪纸图案与语言巧妙结合,向外界传递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文化。二是以甘肃经济和文化交流为主的对外翻译资料,与民俗文化的翻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译者发挥着沟通桥梁的角色作用。三是对甘肃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理论研究,需要依托于先进的技术优势,赋予文化符号更多形象及特点,使之转化为真正的文化生产力。《丝绸之路经典之旅》《走遍中国——甘肃卷》等,都是极其宝贵的文化翻译外宣资料,但在实际的文化建设中,也显现出一些矛盾和不足,尤其表现在当前甘肃省的书面纸质外宣翻译资料相对较少,经考察和收集整理现有的英文翻译资料,基本上存在以下问题。

(一)单词拼写及语法错误

无论是哪种语言的文化外宣翻译,均应以准确性为首要原则,单词拼写及语法错误属于低级错误,这种文化“硬伤”(学者段连城先生指出)需要额外注意避免。比如,在中国兰州网的新闻资料中,“night life”被译者写成“nigh life”,虽然是一个微小字母的差别,却会造成文化理解的偏差[3]。

(二)中式英语普遍、不合乎英语规范

中式英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表达错误,其译文用词和结构不恰当,造成语言逻辑性差,这与英语语言规范相背离。汉语语言及修辞手法深受六朝骈体文影响,再加上历朝政治与文化,使得汉语修辞更讲究辞藻华丽和含蓄浓缩,还借助大量的比喻、隐喻等意象,生动描绘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壮丽景观及民俗风采。关于对高度浓缩与概括语言文字的外宣翻译,若是语言表达不准确,无法再现深刻的文化意象及意境,译者在句子时代把握上会出现模糊不定的现象,直接表现为比较严重的语法错误。

在对句子的翻译上,一味地使用逗号用来连接和停顿,会引发大量词汇堆积;若是连接词缺少或使用不当,整篇文章给人以晦涩难懂、捉摸不透的感觉,对此应规范语法使用,改进和调整句子结构。

(三)文化缺位和文化错位

从本质属性上来说,文化空缺即缺少具体表达的语言信息,呈现出一种无法翻译的状态;而文化错位是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来阐述。比如,针对西汉民族英雄霍去病,文献资料中有这样一段生动描述:“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大局……大渗透、歼灭战。”运用英文语言来翻译为:“Huo boasted a good command of various martial skills like horsemanship,archery and swordsmanship.”虽然看起来字面意思相差不大,但缺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

四、甘肃特色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的困境

关于甘肃特色民俗文化外宣翻译,多民族性是最为典型的特色,这也是其译介的重难点。特别是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饮食习惯等明显的文化负载词,这类集中表达某种文化差异的词组或者习语,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独立存在的行为方式。这样一来,当地各民族文化中的文化负载词的运用,在翻译中具有一定困难。比如,西和乞巧歌中的“阿公”“阿家”等俗语,使用普通话语言表述为丈夫的父母,若是采取直译的方式,翻译为“father-in-law,mother-in-law”,会具有非常官方的特点,无法体现乞巧的形象化和口语化;再如回族小吃——馓子,采取音译、直译、意译等方式,虽能有效传递相关词汇的含义,但无法产生国内外同等的文化效果。

特色民俗文化本身属于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有着文化的共性特征,又显现出民族性和地方性,尤其是有着自身特点,如民族文化中有着许多方言词汇,因国内外文化内涵差异影响,在外宣翻译中无法体现出语言功能。从甘肃民俗方案情况来看,整个方言体系繁琐复杂,张家川“花儿”中有着生动活泼的陇中方言,如“黄昏墙上画马哩,谁的真心有假哩”中“哩”字在句子结尾的出现往往没有实际含义,但增加说话者的委婉表达,还具有押韵效果,在外宣翻译中,无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4]。

五、优化甘肃特色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的路径分析

(一)源语语篇的多模态整合

从动态属性上划分,甘肃特色民俗文化基本上散布在民间,除了祖辈人的传承外,还面临消退的危急状态,供人们参观阅读的文献资料所剩不多。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下,当地有关部门基于国家文化自信宏观战略,创建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译介形式。比如,河西宝卷是一种民间口头的说唱艺术,集儒、释、道三家所长为一身,传递着“劝人向上”的价值理念,这与国外的艺术说唱形式差别很大,我国官方译为“Hexi Scroll”,利用色彩鲜明的图片及生动性的语言,将各种源语语篇的文化加以整合,配以图形和背景解说,极易引发人们的共鸣。

陇东剪纸主要起源于本省的庆阳和平凉地区,属于一种历史久远的传统手工技艺,其艺术形象生动,采取夸张和粗犷的手法,取材于民间生活、戏曲戏剧等,《百寿图》《百猫图》《踏雪寻梅》等,都是十分著名的剪纸作品名称,其中《百猫图》根据猫在民间具有吉祥征兆,如辟邪、大吉大利等,可根据俗语“猫有九条命”,采取名称联合注解的方式,创建多模态语境,“A cat which is no matter black or white is useful”,结合图像和语言解说,以此增加人们的受众心理。

(二)目的语语篇的多模态意义生成

甘肃特色民俗文化富有独特丰富内涵,为表现出语境及意义,应善于运用多模态的构建手法,当地民俗文化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傩戏、傩舞戏等风俗无法借用外来语言直观表达,但使用增加或删减的翻译手法,会使得语篇意义不完整。根据民俗文化,发掘内在属性及特征,创建多模态的预警,集中分析难以表达的语言信息,借助于图像、音频等变换方式,将语境进行整合和重组,这对于形成目的语意义尤为重要。比如,甘肃陇东地区一直流传着“挂锁”的风俗习惯,其对象主要有刚满月的小孩和订婚的男女,分别象征“长命百岁”和“爱情圆满”的美好寓意,仪式需要在“八仙桌”上进行,运用英文翻译成“Eight-immortal table”,使人无法理解桌子的特点,可利用多模态的符号,插入大量图画,引起人们感官系统的刺激,便于理解。

(三)外宣推广的路径

构建甘肃特色民俗文化外宣翻译需要培育具有专业能力并能肩负起地域文化传承使命的译者团队,建立甘肃外宣语料库系统,加强对当地风俗文化的学习和研究,规范使用多模态的翻译手法,形成外宣推广的创新路径[5],从而更好地推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徐雪英,赵柏锜,郭洺菲.外宣翻译与国家形象塑造研究——以二十国集团峰会习近平主席讲话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9(08):108-112.

[2]傅姝婧.修辞劝说理论视角下的济南外宣英译文本分析——以《济南的冬天》施晓菁译本为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2,37(04):150-156.

[3]刘洋,索成秀.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红色旅游景区外宣文本多维翻译研究——以红旗渠为例[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7(02):87-91.

[4]何春燕,王鸿.富民兴陇背景下甘肃特色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研究——以陇东红色歌谣的翻译为例[J].科技传播,2020,12(16):48-49.

[5]苗莉珺,杨建新.城市形象视阈下的河西走廊旅游外宣翻译研究——以河西走廊旅游宣传口号翻译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03):151-152.

作者简介:

黄娜娜(1986.2-),女,汉族,甘肃庆阳人,硕士,陇东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英语教学。

王莹(1978-),女,汉族,甘肃西峰区人,陇东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外宣翻译
生态翻译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
国际传播视阈下的外宣翻译特点探析
浅析高校简介英译中“认同”的建构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英语实用翻译研究
顺应论视阈下的中国政府网外宣翻译研究
外宣翻译中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
汉英外宣翻译中的本土化顺应策略
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指导下的河南省旅游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