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网络新兴语气词“嘟”

2024-07-04赤梦真

新楚文化 2024年15期
关键词:语用功能网络流行语

【摘要】一般认为,“嘟”是动词、象声词或叹词。随着网络流行语“尊嘟假嘟”在网上流行,“嘟”从象声词逐渐演变成了“的”的谐音词,承担语气助词的功能,逐渐成为新兴语气词。本文在广泛收集语料的基础上,将新兴语气词“嘟”分成了四种类型:“形容词+嘟”、“动词+嘟”、应答语、“颜文字+这是+嘟”。不同类型中的“嘟”表达不同的语气功能,分别为:加强喜悦或可爱语气、加强勉励支持的语气、标注核心信息或应答以及在句尾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具体意义由整句决定。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嘟”;新兴语气词;语用功能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15-0093-04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15.026

一、引言

先看下面几个例子:

(1)雪地小宝,边撒雪边嘟嘴,别太可爱!(微博,博主小雷吃橘子,2024年3月11日)

(2)小猪佩奇原型不是猪?尊嘟假嘟?快来看看这位博士怎么说!(公众号标题,中国大学生在线,2023年10月22日)

(3)早上好!今天冷冷嘟,要多加衣喔!您没有大毛袄,不要硬抗喔!(微博,博主“伯恩山又在嘀嘀咕咕”,2023年11月6日)

(4)嗯嘟。明明我每天事也挺多的,但我真的就挺容易开心的!(微博,一只皮仔仔,2024年02月25日)

(5)啊?这是尊嘟假嘟O.o?(微信公众号标题,南开大学团委,2023年10月6日)

(6)我嘟新帽子,最爱渔夫帽了。(微博,博主“漂亮小俊啊”,2023年12月14日)

“嘟”原意为嘴向前突出,撅着,多为叹词或象声词,如例(1)。最近,随着例(2)中网络流行语“尊嘟假嘟”一词流行,“嘟”渐渐成为如例(3)中谐音于“的”、类似于如例(4)中谐音为“哒”的语气助词。并且与颜文字搭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网络语言景观,如例(5)。且“嘟”有逐渐泛化为结构助词的趋势,如例(6)。其在流行过程中的结构可以提炼为“×嘟”,构件“×”可以为形容词、动词,也可以为一整个句子,在表达中蕴含着不同的情感。先前学者对“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宁夏方言中“胡嘟”一词的探索[1],对“嘟”作为新兴语气词等方面的探究尚为空白。本文从“嘟”的语义演变历程、构成结构及语义功能等方面展开探析,旨在对网络流行语的趋势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嘟”的发展历程

(一)“嘟”的原意

《新华字典》对于“嘟”的解释是嘴向前突出,撅着。一种用法是引申为叹词,做“申斥”义[2]。如:

(7)嘟!你身为七品知县,竟然殴打国公的差官。(京剧《海瑞背纤》)

“嘟”也可做象声词,嘟嘟声,模仿管乐器(如喇叭)发出的短促的声音。如“汽车喇叭嘟嘟响”[3]。从构词中可以看出“嘟”大多是象声词,没有实际语义,但参与构词。

(二)“嘟”的流行缘起

“嘟”的流行起源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网络博主“伯恩山bot”带火了这个词语,是一种模仿小猫小狗说话的可爱文案,因可爱有趣的口音在网络上迅速传播。

另一种说法是“嘟”源自娱乐圈黑粉,因为有些艺人有口音,所以常常会发错一些音。黑粉便将这些词汇用到日常交流中,以示讽刺。经传播,被为数众多不明真相的路人所接受。最流行、最著名的莫过于:“天了噜”,还有“嘟”“奴”“厚”“轰”“惹”等词。最近因某明星在大陆进行巡演,其黑粉又开始狂热使用该语言。这次演唱会产生了一种半公开的“社交网络骄傲游行”的效果。发布演唱会照片和使用“尊嘟假嘟”表情包,成为小红书之类的社交网络平台的新风尚,助推了“尊嘟假嘟”的流行。

(三)“嘟”的语义泛化历程

“尊嘟假嘟”是“真的假的”的谐音,其中“嘟”谐音为“的”。因为“的”用法较多,是重要的语气助词。随着“尊嘟假嘟”的大规模流行,网络上出现了诸多“x嘟”用法。“嘟”作为语气助词,构成如下图所示的几种格式。最基本的是“单音节形容词+嘟”,如“好嘟”。使用者为使表达更加可爱,与其搭配的单音节形容词也有谐音化现象,如“尊嘟”。而双音节形容词也与“嘟”搭配,如“开心嘟”。叠词与谐音现象也出现在了与“嘟”搭配的双音节形容词中,如“冷冷嘟”“米米嘟”。“嘟”还与动词搭配或者在句末担当语气助词的功能,如:“就算生活再差一点,也是可以接受嘟!”

三、“嘟”作为语气助词的分布

根据搜集到的“嘟”的语料,笔者发现“嘟”既可以和形容词、动词搭配,也可与句子、颜文字搭配,位于句末。这些新词多用于网络交际和口语交际中,笔者将这类新词根据语法分布分类,其主要搭配与特征如下表:

(一)形容词+嘟

“嘟”是“的”的谐音,而“的”的重要用法就是与形容词搭配充当各种句子成分。因此“×嘟”构式中,构件“×”常为形容词。在“嘟”充当语气助词的典型代表是“尊嘟假嘟”、“真嘟”等,即单音节形容词+“嘟”,它们都是对某人或某事用可爱诚恳的语气表达赞美或赞叹之意,突出情感的表达。

重叠式形容词与“嘟”搭配,如“累累嘟、萌萌嘟、冷冷嘟、蠢蠢嘟、暖暖嘟、呆呆嘟、傻傻嘟、酷酷嘟”等词。构件“×”为带有温暖、可爱、宠溺意味的形容词。而重叠式形容词也会受“嘟”谐音化的印象,也在使用中出现了谐音化的现象。如“米米嘟”(谐音“美美的”)。

除了重叠式的双音节形容词,一般的双音节形容词也有与“嘟”搭配的现象,如“开心嘟”。双音节形容词大多为欢喜积极义的形容词。

(二)“动词+嘟”与独立语

与动词搭配时,“嘟”大多与表示态度的词搭配,如“接受嘟”“变好嘟”,表达或许过去有些许不如意,但是对未来怀揣积极乐观的态度。“嘟”也与常见的语气词共同构成新的应答语,如“嗯嘟”和“好嘟”。

(三)颜文字+这是+嘟

字符表情形态的“颜文字”是一种表情符号,特指利用特定字符编排其组合次序,形成的新型美术作品。而“嘟”在流行过程中与符号“O”和“o”结合构成了新的颜文字搭配,并出现了衍生表达。

四、“嘟”的语用功能

(一)加强喜悦或可爱的语气

“嘟”用在形容词后时,大多加强喜悦或可爱的语气。如:

(8)小学生:一眼假。大学生:这是尊嘟假嘟?(微博,橘子桔子味的风,2024年1月21日)

(9)好嘟,我们按时间顺序排一下。晚发没关系,发了就是好汉。(微博,博主“yiitaaaaa”,2024年3月3日)

(10)(某明星在视频中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好嘟!祝你美梦成真!(微博,呆橘花胖子,2023年12月26日)

其中,“尊嘟假嘟”是“真的假的”的谐音化,一般与颜文字搭配使用,显得说话人更为可爱。例(8)中,借小学生和大学生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反应,表明大学生单纯善良的特点。“好嘟”谐音为“好的”,应答对方,有一种幼儿的可爱之态,表达说话者友善的态度。例(9)中说话者的对晚发者的宽慰,“好嘟”既是一种承诺,也是一种宽慰。例(10)中“好嘟”是对自己钟爱明星的鼓励与肯定,同时较为可爱的语气也显得更为亲近。“嘟”对于“的”语气助词功能的替代,可以让说话人语气显得更加可爱亲切,使说出口的话语更有亲和力。

“嘟”与双音节形容词搭配时,双音节形容词也呈现出鲜明的特点。说话者在话语交际中选择“的”谐音化为“嘟”的策略,隐含着说话者此时内心较为童真愉快的心理,同时也带有对描述对象宠溺的意味。因此,当“嘟”做语气助词与形容词搭配时,形容词往往是带有宠溺或开心意味的词。如:

(11)(白天)累累嘟,现在满血复活了!(微博,博主今天也很饿鹅,2023年10月26日)

(12)真的完蛋了,这样的阿云我也觉得萌萌嘟!(微博,博主蘑菇睡着了,2023年11月9日)

(13)mv拍得真好看,我老婆米米嘟。(微博,博主冰美式要加奶加糖,2023年11月8日)

(14)好乖噢,(妹妹回老家)像小企鹅一样一直在挥手,回家了就是开心嘟。(微博,把泥闷豆吃叻,2023年12月31日)

例(11)中“累累嘟”,说话者对小孩子口吻的模仿中,流露出其自身开心享受当下的心理状态。例(12)中说话者用“萌萌嘟”来形容描述对象阿云,流露出对阿云的喜爱,并带有一种宠溺的语气。而“嘟”前的形容词也可能出现谐音化现象,例(13)中,“米米嘟”谐音“美美的”,表达对描述对象美丽的由衷赞美。例(14)中,“开心嘟”形容妹妹回老家时开心快乐的状态,言语间蕴含着说话者对妹妹的宠溺之感。

(二)加强勉励支持语气

“嘟”用在动词后时,大多加强勉励支持的语气。当“嘟”与动词搭配时,动词也往往是带有向好方向发展的意味,如:

(15)认识了特别好的朋友,喜欢了特别好的偶像,就算生活再差一点也是可以接受嘟!(微博)

(16)往前看吧,一切都会变好嘟!(微博,昼川是理想型,2024年1月27日)

例(15)中,结合语境可知,说话者可能遇到了一些不称心如意之事,而认识好朋友,喜欢好偶像让说话者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因此说话者说“生活再差一点也是可以接受嘟”来勉励自己珍惜当下的点滴美好。例(16)中,说话者表明自己向前看的生活态度,相信一切都会“变好嘟”,是对自己的一种勉励。“嘟”在此处加强积极向上的语意。

(三)标注核心信息或应答

话语是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巴赫金(1998)指出任何话语都具有“内在对话性”,都“希望被人聆听、让人理解、得到应答”在这种对话性存在的基础上,说/写者必须时刻表现对受众的关注[5]。“嘟”也与常见的语气词搭配构成新应答语,此时“嘟”是和听话者的一种互动,往往起标注核心信息或应答的作用,如“嗯嘟”和“好嘟”。“嗯嘟”也常见于各种社交平台,主要是对所说内容进一步肯定。如:

(17)最近吃东西考虑很多健康因素。嗯嘟,健康最重要。(微博,我推主义,2023年3月3日)

(18)老公问:“你上班就背这个袋子啊?”我说:“嗯嘟,你记得这个是什么袋子吗?”“不知道啊!”“是当初装喜糖的袋子啊,你没有心啊!”(微博,麦乐送阿豪,2024年3月1日)

例(17)中,“嗯嘟”位于句中,上承自己最近考虑健康因素的原因,下启“健康最重要”的观点表达,为自己观点的表达缓冲,起到强调观点的作用。如例(18)中,说话者以“嗯嘟”向提问者表明自己肯定的答案。“嗯嘟”可以起到提示并缓冲核心观点的表达,及表明自己肯定态度的作用。

语气词的意义不是具体的实在的词汇意义,而是一种用来表达主观情感的语气意义。汉语应答语“好+语气词”在具有词汇意义的同时附着了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主观情感[5]。“好嘟”常作为应答语,出现在话语交际中,多用来表达对上文提及内容或观点的肯定,蕴含着作者的支持之意,如:

(19)#京东物流被曝将招聘上万人#好嘟,快去,好多人找工作呢!(微信,Ohno-富贵儿,2024年2月29日)

例(19)中,“好嘟”是对京东招聘这件事的肯定,过渡到后文号召大家去。

(四)强化整句语气

句末的“嘟”有语气词的意义,表示对所形容状态的感叹与强调。“嘟”并不影响整句意义的表达。在“整句+嘟”结构中,“嘟”类似于句末语气词,整句的语气意义由“整句”的句类决定。

“嘟”表示强调语气的功能,在与颜文字搭配时尤其明显。“O”和“o”组合象征人的眼睛,并产生一系列衍生颜文字。如:

(20)O.O这是尊嘟!(微博,七野Jingscui,2024年1月16日)

(21)o.o这是假嘟!(微博,七野Jingscui,2024年1月16日)

(22)警训教官很贴心?尊嘟假嘟O.o?(微信公众号标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3年8月25日)

(23)O.●这是偷看哥哥洗澡被揍嘟!(微博,七野Jingscui,2024年1月16日)

例(20)中“O.O”,两个眼睛睁得大大的表示震惊,原来这是真的;例(21)中“o.o”则表示两个眼睛平淡非常,意为没什么好惊讶的,这是假的;例(22)中“O.o”,两个眼睛一大一小表示真假未知,不知道;例(23)出现了“O.●”,意为偷看哥哥洗澡,结果一只眼被揍肿了。“是……嘟”在此处谐音为“是……的”结构。“嘟”用在句尾表示加强语气,这里有可爱之感。

五、“嘟”逐渐成为新兴语气词的原因

2023年,“嘟”风靡网络,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尊嘟假嘟”成为抖音2023十大流行语之一。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配对体,“嘟”作为网络用语,它的流行首先与其自身的语言特点密不可分,同时与语言的社会属性紧密联系[4]。社会语言学主张从语言本体与社会发展角度共同考察语言变化,研究语言与社会间的互动关系与发展趋势。语言的使用也离不开使用者说话心理与语用策略的选择。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其在网络上流行的原因展开分析。

(一)语言本体——语言模因的类推

道金斯(Dawkins)提出了“模因”(meme)这个术语,它是储存于人脑中的文化的信息单位。强势语言模因通过复制和传播,在言语交际者的交际中得以强化。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可以分为重复(直接套用、同义异词)和类推(同音类推、同构类推)这两种方式[5]。“嘟”一词因与“的”谐音,可以用在“的”所用的各个场合。根据网络流行语“嘟”构成的“形容词+嘟”“动词+嘟”等语言结构特征,可以复制出“认真嘟”“萌萌嘟”“越来越好嘟”等新的语言结构。类似在网络言语交际环境中除了“精神小伙”,还有“精神小弟”“精神小妹”“精神大爷”“精神大妈”“精神男神”等。

(二)外部因素——群体心理童稚化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发展、大众心态、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会反映和体现在语言之中。当下,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虽然得到极大改善,但各种社会压力、人际关系的复杂、竞争的日益激烈带给人们的感受也是真切的。许多现实中不便或者无法当面表达的情绪,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人们可以畅所欲言甚至无所顾忌。于是,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情感,通过网络平台得以释放,人们渴望自己回到无忧无虑的儿童状态,这种心理体现在网络语言上就是如“尊嘟”“萌萌哒”等童稚化的语言表达。当博主使用这一词语,符合了大众的心理期待,因此“嘟”得到广泛应用与野蛮生长。另一方面,当下社会成员间的从众心理,又加速了它的快速走红与被竞相模仿使用。童稚化的群体心理倾向是“嘟”迅速发展的外在动因。

六、余言与小结

“嘟”是“的”的谐音词,而“的”用法广泛,除常用作语气助词外,也常用为结构助词[6]。而“嘟”在作为新兴语气词的同时,也出现了作为结构助词的泛化,如:

(24)笑死,他还戴出了几分生动感,每年嘟春晚吉祥物!(微博,博主没关系是册品啊,2024年2月9日,评央视主持人撒贝宁春节戴帽子)

(25)谢谢大家!我嘟生日有四面八方、天南海北妹们的祝福,我就是最幸福快乐的!(微博,-个moment就足够,2023年10月22日)

例(24)中,说话者将戴帽子的央视主持人比作“每年嘟春晚吉祥物”,这既是调侃也是喜爱,“嘟”在这里是积极的语义,流露出说话者欢喜的心情。例(25)中,说话者在生日当天收到了诸多祝福,因此说话者形容为“我嘟”生日,表明了对这个生日的喜爱,以及收到祝福的开心。“嘟”相比“的”,更能表达说话者喜爱的态度。“嘟”用作结构助词,大多可加在名词、代词或其他词组之后,作定语,表修饰。“嘟”作为“的”的谐音词,其用法有诸多可深究之处,本文篇幅所限,只对“嘟”作为新兴语气词的用法展开探究。

“嘟”本义是嘴向前凸,可用作动词、象声词和叹词。因“嘟”较为可爱的发音口型以及与“的”相近的口音,“嘟”在一些本该使用“的”的场合被广泛应用,并且逐渐成为新兴语气助词。因其特点,“嘟”主要用于加强喜爱或可爱的语气、加强表示鼓励支持的语气、标志语气停顿或核心信息、或根据整句内容强化整句语气。“嘟”的使用也日益泛化,还被用作“结构助词”,日后可能会进入汉语常用词汇。总之,“嘟”的流行符合人们的现实需要,被大众广泛接纳与使用,是人们对语言的创新,也是现代汉语活力的一种体现。

参考文献:

[1]张成材.西宁方言的程度副词“胡嘟”[J].青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1):97-98.

[2]中国社科院研究所.新华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中国社科院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4]张海涛,赵林晓.修辞构式“X式Y”的生成过程及互动机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2(02):103-112.

[5]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四卷[M].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6]刘晨.汉语应答语“好+语气词”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6.

作者简介:

赤梦真(2003.2-),女,汉族,河南许昌人,天津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际中文教育。

猜你喜欢

语用功能网络流行语
从目的论角度谈网络流行语的英译
《蒙古秘史》被动语态的语用分析
网络流行语言的变迁及其特点
浅析英语教学中的模糊语教学
语用失误与外语教学
浅析网络流行语及其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归化与异化
浅谈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分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