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国演义》中东吴人物塑造异化研究

2024-07-04肖凌枫

长江小说鉴赏 2024年11期
关键词:鲁肃东吴周瑜

[摘 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家喻户晓的经典著作,以历史演义的形式再现了汉末三国鼎立、群雄争霸的历史画卷。不少人对于三国的了解始于《三国演义》,但由于小说创作与历史年代相隔较远,加上作者罗贯中“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小说中各势力集团的塑造存在不同程度的刀削斧凿和艺术化处理,与真实历史存在出入。在学界重点关注的蜀汉和曹魏集团人物研究之外,游离于两方之间的东吴集团人物塑造也在罗贯中笔下发生了有趣的异化。本文以东吴集团代表人物周瑜和鲁肃为例,探究《三国演义》虚构和异化塑造的特点和规律,分析罗贯中的创作心理。

[关键词]《三国演义》  东吴  “尊刘贬曹”  周瑜  鲁肃

[中图分类号] I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4)11-0003-06

一、形象异化的背景——《三国演义》的特殊性

1.《三国演义》的成书源流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罗贯中创作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值得注意的是,《三国演义》的成书并不完全脱胎于真实历史或某本史书,而是世代累积,经历了石昌渝先生所形容的“滚雪球”[1]过程才最终形成这样一部史诗。

论及《三国演义》的成书源流,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至西晋时期陈寿编纂的《三国志》。虽然其位列“前四史”之一,地位可以与《史记》《汉书》相媲美,但由于三国时期可借鉴的史书材料良莠不齐;陈寿生活的西晋早期与三国历史紧密相连,使得作者不得不在敏感历史上“曲笔”以求自保;加之陈寿本人文风简洁干练,“在史实材料取舍上也十分严慎”[2],种种原因使得《三国志》相比其他史书删减过多,过于简略,缺少一些重大史实的描述,人物塑造也不够翔实。到了南朝刘宋时期,裴松之奉宋文帝之命为《三国志》作注,把重点放在了“补阙”——即补充史实之上。他通过访问遗址、听年长者回忆和讲述、查阅古书等方式,补充了不少三国时期历史细节和奇闻轶事,“所补助史料已超过《三国志》原书数倍,其引用的史书更是多达上百种”[3],裴注后的《三国志》丰富性和可读性都大大加强了。

然而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三国的历史开始蒙上传奇色彩。不少人物如关羽、诸葛亮的事迹被神化,一些事件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被移花接木;大量细节的真伪混杂在一处,难以考证。同样因为传奇性,三国故事不仅受到后代文人的青睐,也得到了民间百姓的喜爱,在后世广为流传。三国时期的典故和人物广泛出现在唐代及以后的咏史诗中;到了宋金元时期,“说话”艺术的兴盛使得三国故事大量被搬上舞台,元杂剧中就有近三十部演绎三国故事的作品;元代中后期出现了民间传说三国故事的“汇编本”《全相三国志平话》(平话是在说书人使用话本的基础上进一步书面化的形式,更具可读性和娱乐性[2]),从内容和结构上来看已经粗具《三国演义》的雏形。也就是说,《三国演义》在成书之前基本已有系统,为罗贯中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条件。元末明初,罗贯中作为“滚雪球”的集大成者,在《三国志》及裴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了《三国演义》,在明朝嘉靖元年刊刻出版;后又经多次刊刻、修改和补注,形成了当代人所见的《三国演义》版本。

2.《三国演义》对东吴人物塑造异化的成因

三国故事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是曹操、刘备、孙权三大集团的角逐,正如苏东坡笔下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形容的那般。最初,陈寿编纂的《三国志》恪守史家立场,在描画三国人物形象时都依照真实历史,在评价各集团人物时也相对客观公正;但随着时代变化,三国故事在“滚雪球”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这与自汉武帝接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历朝历代都以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意识形态是密不可分的。在历史上,刘备建立自己的集团依靠的是“匡扶汉室”旗号和自己的皇叔身份,代表的是汉室正统,外加刘备本人虽然是平民出身,但是身具仁德,“能够礼贤下士、宽厚待人、谦让不争”[4],与儒家提倡的仁爱、忠义等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十分契合,受到后人的喜爱和尊崇。反观曹操是宦官后代出身,为后人所不齿,并且在争天下时也采取“挟天子以令诸侯”等不够光彩的做法;其子曹丕更是废汉称帝,终结了四百余年的汉朝,这些行为在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名分思想的儒家看来无疑是大逆不道,自然需要贬抑。除此之外,民间对关羽、诸葛亮根深蒂固的信仰,以及曹魏政权身处北方攻打象征汉朝正统的刘备集团的行为,容易让时人联想到蒙古族入主中原、奴役汉人的情状,这些都成为元末明初罗贯中“尊刘贬曹”思想基调的促成因素,可以说是历史发展中的民心所向。

在忠奸分明的曹刘两集团之外,东吴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东吴先后以吴(苏州)、京口(镇江)、建业(南京)等地为都,但政治和经济中心始终位居东南江浙一带,与当时华夏民族的中心即群雄必争的中原地区隔着一道长江天险,处于进可入中原、退可自保的灵活状态。更重要的是,东吴集团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既不像刘备以及后来的蜀汉坚持打着汉室正统旗号,与曹魏集团势不两立,也没有曹操的狼子野心,试图快速统一中国,而是“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5]。因此对于曹刘两集团来说,东吴经济发达、人才济济,实力不容小觑,是一个可以争取的合作对象。在客观上,东吴集团不断游离于刘备和曹操两大集团之间,甚至可以说东吴的选择是制衡另外两国,维持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力量。因此,对于东吴这一介于“忠”“奸”之间的制衡者,罗贯中在塑造相关人物时的态度是十分暧昧的。他在创作时深深受到“帝蜀寇魏”[6]思想的影响,以蜀汉和曹魏作为衡量标准,将东吴放在了一个中间人和陪衬者的地位上。为了突出刘备集团的忠义仁德和曹操集团的残忍狡猾,东吴君臣的功过相较于历史上有所弱化和劣化,叙述的篇幅也没有刘、曹集团那般详细和连贯。具体而言,吴蜀结盟为友时,东吴群臣的形象相对正面;而当孙曹合作、吴蜀为敌时,东吴的形象则会丑化失真,这是小说中引人注目的一种叙事取向。

总体来看,罗贯中在塑造东吴集团时因个人偏好和民间选择产生了独特的规律,细化到孙权、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东吴代表人物上也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异化。不过罗贯中并不是一味作否定或贬低,而是选择性地进行保留、调整,塑造出与历史真实形象有所区别的文学形象。本文选取周瑜和鲁肃作为研究对象,探寻其在正史与《三国演义》中形象的区别,以及发生了怎样的异化,试图从此角度解读罗贯中的创作心理。

二、周瑜:从“雄姿英发”到“量窄小人”

周瑜这一人物形象在民间素来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作为东吴“智将”的代表,人们津津乐道他与诸葛亮之间的博弈,比较他和后者的才能。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周瑜虽然颇有才华,为东吴的崛起立下汗马功劳,孙权更是称其有“王佐之资”,但是当他遇上诸葛亮时才智每每落于下风,且其量窄善妒、暴躁多变,最后三十六岁就被诸葛亮“三气周郎”而死。这一形象的深入人心无疑是因为《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力,更源于罗贯中笔下的周瑜形象既采用了《三国志》中的正面形象,又融汇了民间戏曲和《三国志平话》中被贬低、扭曲的负面形象,最终“把他刻画成既符合历史又背离历史的截然不同的二重性形象,出现了性格分裂”[7]。下文将对周瑜形象的二重性进行具体分析。

1.《三国演义》中周瑜的正面形象

在《三国志》中,周瑜的第一大特点是相貌英俊,年少有为,“瑜长壮有姿貌”[5];《三国演义》也没有将此省略,用“资质风流、仪容秀丽”[8]称赞他的外貌,不过相比刘备、曹操、诸葛亮等人初次登场时大篇幅的描写,周瑜初次登场时的描写较为简洁。周瑜才能出众,多谋善断,精于兵略,在政治上富有远见卓识,而且对于孙氏集团乃至整个东吴忠贞不贰,这些优点在《三国演义》中得到继承,在孙刘联盟合力抗曹的赤壁之战部分还得到突出表现。

周瑜军功卓著,为东吴的建立和壮大奠定基础。周瑜与小霸王孙策同年,追随后者征战江东,主要起到后援和智囊作用。毛宗岗评论“孙郎之下江东,周郎之功居多”[9]所言非虚,周瑜两次在乱军中接应孙策,为其攻占江东献上多条计谋,展现出不凡的军事才能。孙策英年早逝,死前嘱咐群臣“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8],可见孙策对周瑜的信赖。孙权继任东吴集团之主后,周瑜也继续尽心辅佐,振兴江东。赤壁之战时,周瑜被任命为大都督,在事实上是孙刘联军的总指挥。东吴大将程普原本不服周瑜,大敌当前称病不出,让儿子代替自己;周瑜亲自发表战前动员,并将东吴大军分为六队,水陆并进,“动止有法”,其能力令程普刮目相看。《三国演义》写道,“普大惊曰:‘吾素欺周郎懦弱,不足为将,今能如此,真将才也!我如何不服!”[8]赤壁之战过程中周瑜对阵曹操两次小胜,但周瑜认为时机尚未成熟,并不恋战,对战局的观察相当透彻。在决战时,周瑜调遣十二路军队,路路接应,有条不紊,用五万吴军就击溃了曹操八十万大军。小说正侧面相结合,充分写出了周瑜作为东吴“外事”骨干的杰出才能。

周瑜目光长远,洞察时局。建安七年曹操击败袁绍成为北方之主,令孙权遣送质子入朝,妄图牵制东吴。张昭认为如果孙权不从,曹操可能会大举进犯江东,“势必危矣”。周瑜在这时尽显冷静和坚定的风采,他认为“将军承父兄遗业,兼六郡之众,兵精粮足,将士用命,有何逼迫而欲送质于人?”[8]主张不送质子,“徐观其变”。果然曹操虽然不满,却无暇南征,给了东吴进一步壮大的机会。几年后曹操率大军南下直指江东,东吴内部分裂成文官投降派和武将主战派,两派相持不下,孙权也犹豫不决——整个东吴的战与降都由周瑜定夺。不同于其他人的慌乱无措,周瑜“自有定议”,主战之心成竹在胸。他“言议英发”,慷慨陈词,向孙权痛陈利害,说明绝对不能投降的道理;又结合实际,分析了曹操声势浩大的背后有四大不利条件:北土留患、不习水战、不服水土、补给不足。孙权这才有了极大的信心,当即决定力战曹操,不再言投降二字。由此可见周瑜的政治洞察力和口才之高。

周瑜才识一流,计谋高妙。东吴决心联合刘备共同抗曹,周瑜亲自前往偷看曹操营寨,探听得知曹操麾下水师的指挥官是荆州的蔡瑁、张允,二人“深得水军之妙”,是东吴破曹的一大阻碍。正值曹操派周瑜的老同学蒋干劝说周瑜投降,周瑜便顺水推舟施反间计,佯装酒醉,让蒋干偷走了一封伪造蔡瑁、张允投降东吴的密信,借曹操之手除掉了二人。周瑜还展现出卓越的表演能力,通过与老将黄盖联手施苦肉计,成功将后者安插进曹营;又利用蒋干让庞统为曹操进献连环计,使曹操一步步走进圈套,最后被孙刘联军的火攻彻底击溃。在周瑜施计佯装刻薄的时候,手下的将领大多能猜出他的目的并密切配合,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周瑜的声望之高。赤壁之战中的周瑜作为总指挥,惊才绝艳,是战事胜利的首要功臣。

除此之外,周瑜还善于选贤任能,为东吴团结了一批能干的文臣武将。他对孙氏和东吴的忠心至死不改,从未想过投降与背叛,这些都是《三国演义》周瑜与历史上的真人一脉相承之处,值得称道。

2.《三国演义》中周瑜的负面形象

在治理东吴内部和对抗曹军的时候,周瑜的才华和魄力得以充分展现。但《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还给人留下了另一种印象:才能平庸、暴躁易怒、频频失态有失气度,并且气量狭小、嫉贤妒能,不论是才华还是人品都朝着小人的方向发展。这方面的形象大多没有史实根据,是三国故事在后世改编和流传过程中的民间杜撰。清代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时,在其中也加入了不少贬低和丑化周瑜的主观注解,使周瑜的形象更加失真。结合前文对罗贯中“尊刘贬曹”的论述,以及大众的审美倾向,读者们可以猜出:周瑜受人诟病,高大形象被强行削弱的时候,往往是沦为陪衬者,衬托更具正统意义、“众望所归”的诸葛亮和刘备等人。

周瑜才能平庸,智力逊色。这一点不得不提到《三国演义》中周瑜临死前感叹的“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在历史上没有出处,为《三国演义》的虚构。即使在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周瑜的才智也是一流,后人之所以得出他才智平庸的结论,是因为罗贯中频频将其与诸葛亮对比。孔明在客居东吴期间,不仅以旁观者身份洞悉了周瑜的所有计谋,甚至能完成“草船借箭”、借三天三夜大风等周瑜力所不及的事,令周瑜自叹不如。赤壁之战后,周瑜施美人计试图软禁刘备讨还荆州,被诸葛亮用三个锦囊妙计化解,让周瑜弄巧成拙,“赔了夫人又折兵”。在小说文本中,周瑜总是各方面被诸葛亮领先,客观上给人逊色之感,毛宗岗甚至直接给出周瑜不及孔明“远甚”的判断,让周瑜才华横溢的一面受到贬抑。

周瑜暴躁易怒,频频失态。这主要体现在他与诸葛亮斗智的过程中,面对后者时周瑜全无“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气概,总是被诸葛亮一点就着。据统计,周瑜因诸葛亮有五怒五惊,每次发怒都使他作出赌气的举动,有失“儒将”的气概。后两次发怒更使他“因怒气冲激,疮口迸裂,昏绝于地”[8],最后直接被诸葛亮气死。《三国志》中记载周瑜“道于巴丘病卒”[5],真实的死因与诸葛亮无关。《三国演义》如此设置周瑜结局,无疑还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才智,给周瑜安上了心态和气势上的弱点,最后甚至让他背上了失败者的骂名。

周瑜不顾大局,量窄善妒。《三国演义》中周瑜令人印象深刻的记忆点就是“气小量窄”,人品卑下。其实,周瑜三次想杀掉诸葛亮并不是嫉妒诸葛亮的才华高于自己,而是认为诸葛亮不愿为东吴所用,“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8]。周瑜视诸葛亮为威胁本没有错,但表现出杀意的时机是在曹操南征的危急关头,孙刘同仇敌忾之时,就显得毛躁短见、不顾大局。周瑜甚至不听鲁肃“再三劝谏”,设下鸿门宴试图除掉刘备,这更是一出昏招,连诸葛亮都没料到周瑜如此疯狂。毛宗岗对此点评“不怀好意”“何其狠也”,将周瑜塑造成心狠手辣之徒。但周瑜最终却因为关羽陪在刘备身侧而“大惊,汗流满背”[8],心生畏惧不敢下手。笔者认为这件事是对周瑜最大的丑化,不仅体现出不顾大局的一面,又衬托“武圣”关羽,显示出欺软怕硬之相,实在是与历史上的周郎相去甚远。

综合来看,小说中周瑜正应了毛宗岗的评语“众才衬一才”“一才压众才”,在江东内部和力抗曹操时周瑜无疑是大才,可面对诸葛亮,周瑜的形象只能被打压。除此之外,毛宗岗有意删减了嘉靖本《三国演义》中称赞周瑜的诗篇也是周瑜形象从正面向负面异化,甚至被当成奸邪小人看待的重要原因。

三、鲁肃:从文武全才到庸碌老实人

鲁肃,是东吴集团除了周瑜之外另一个为读者熟知的人物。他既不与张昭等文臣谋士为伍,也不与程普、黄盖等武将同列,他更像是孙权的“首席秘书”和传话人,从登场频次和与刘备、诸葛亮等人的密切联系可以看出,鲁肃在东吴的地位仅次于周瑜。鲁肃在《三国演义》中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角色,极少成为叙述的主体,而总是扮演“老好人”,与其他才华出众的人物比起来,他显得庸庸碌碌、敦实平庸。但历史上真实的鲁肃绝非庸人,而是一位出色的股肱之臣。

1.正史中的鲁肃

鲁肃慷慨大方,胸怀壮志。《三国志》记载鲁肃“家富于财,性好施与”[5],不惜钱财也要扶危济困,并趁机结交名士,在乡里颇有名望。周瑜任当地县长时慕名拜访鲁肃,请求他资助粮食,鲁肃直接将一半的粮食赠予周瑜,“瑜益知其奇也”[5],于是和他结为好友。鲁肃原本在袁术手下做官,认为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5],于是携带老幼辞官投奔周瑜,后来和周瑜共事江东。这是鲁肃的早年经历,十分清晰地看出他乐善好施、志向不凡的特点。

鲁肃顾全大局,有过人的洞察力。孙权十分赏识鲁肃,不顾张昭等文人的诋毁和轻慢而重用他。孙权曾经与鲁肃“合榻对饮”,问他天下局势,鲁肃展现出不凡的眼界,他说:“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5]这番言论为东吴发展前景做出了有理有据的规划,令孙权深深折服,感慨其已经超出了自己能力所及。后来孙吴集团的确按照这样的发展路线一步步壮大,足见鲁肃的谋略深远。荆州刘表死后,鲁肃也是第一个提出“联刘拒曹”主张的人,并且愿意亲自前往游说刘备,最终主导了孙刘联盟的建立,其才干和胆识可见一斑。

此外,鲁肃能文善武、治军有法、临危不乱等特点也散见于《吴书》等史料中,足以判断真实的鲁肃才智超群,无愧于东吴集团的得力干将。

2.《三国演义》中的鲁肃

如果说《三国演义》中周瑜的形象是被劣化、小人化,那鲁肃则是被淡化、庸人化了。如今民间对鲁肃的记忆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形象,而不会将“残忍”“奸诈”“弄巧成拙”等适用于小说中周瑜的帽子扣在鲁肃身上。这一方面说明《三国演义》中的鲁肃在道德上没有被反面改写,仁德宽厚的一面得以保留,另一方面也说明鲁肃的才能和胆识被大幅贬抑,连“弄巧”的能力都失去了,沦为群雄中一个优柔寡断之人。

小说中的鲁肃仍有不少可取之处,例如主张孙刘结盟,并担当两集团的中间人,这是与正史一脉相承的。在曹操大军来犯,东吴文官集团商议投降的时候,鲁肃也是坚定的主战派,还能为孙权着想:“如肃等降操,当以肃还乡党,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降操,欲安所归乎?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也。将军宜早定大计。”[8]可见其对孙权忠心耿耿。在周瑜多次感情用事,想杀掉诸葛亮甚至想除掉刘备时,鲁肃一方面“不忍杀之”,另一方面也顾全大局,理性地劝阻周瑜的出格举动。赤壁之战后,鲁肃也痛陈利害,再一次劝止周瑜攻伐刘备、夺取荆州的想法,防止孙刘联盟破裂,可见其洞察力仍然是值得赞许的。

但小说也体现出鲁肃平庸笨拙甚至胆小的一面。在孙刘联合时,除去上述“高光时刻”,鲁肃大多数时候只是瑜、亮两人的“跟班”,往往需要后者指点才能看懂二人的博弈,否则便蒙在鼓里。赤壁大战结束之后,东吴站到了刘备集团的对立面,鲁肃又作为使者来向刘备讨要荆州。这次他先是被诸葛亮的严词说得“缄口无言”,后又被孔明以主动打破孙刘联盟相威胁,稀里糊涂答应了刘备“图得西川,那时便还(荆州)”[8]的条件,在文书上签字画押。直到被周瑜指点,鲁肃才猛然醒悟刘备是在耍赖、拖延时间,只能“跼蹐不安”[8],无奈吃下哑巴亏。等到刘备取下西川,仍然以镇守荆州的关羽“性急,极难与言”[8]为借口不愿归还荆州。鲁肃这时出了昏招,摆下酒会试图说服关羽。在“单刀会”上,鲁肃一方面据理力争,占据道德制高点,指责刘备“贪而背义”,让关羽只能推脱不答,可另一方面鲁肃却不能震慑关羽、讨回荆州,反而被关羽利用自己老好人的特点胁迫作人质,被吓得“魂不附体”“如痴似呆”[8],暴露胆小的本性。这段故事亦可见于《三国志》中,但正史中的鲁肃同关羽一样单刀赴会,且态度极为强势,大义凛然地“责数羽”[5]。面对关羽侍从的反驳,鲁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5],成功让刘备一方退让,归还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不论是从过程还是结果来看,《三国演义》中的鲁肃都被有意平庸化了。

总体而言,小说中的鲁肃不再是正史中“文武全才”的形象,被改写为一个德行宽厚但才能平庸的老好人。至于为何鲁肃没有像周瑜那般被反向塑造,或许是因为绝大多数时候他都对刘备集团抱有好感和诚意,主张孙刘结盟,以及他在东吴集团中缺少周瑜的核心话语权,没有直接发动对“正统”刘备集团的征讨,使罗贯中在塑造鲁肃时“笔下留情”。但不可否认的是,鲁肃形象的平淡化、边缘化,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后人正确理解这位足以留名青史的“王佐之才”。

四、结语

《三国演义》中东吴人物形象塑造的异化,与其市民文学的基本性质、“滚雪球”式成书过程和民间“尊刘贬曹”的总体倾向是密切相关的。正是这三大因素,使《三国演义》的创作脱离了《三国志》正史严肃、客观的原则,用文学对历史进行再创造,也融汇了罗贯中本人的主观意识,让新造的文学形象发生异化。对于正统的刘备集团而言,人物塑造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美化,刘备、诸葛亮、关羽、赵云等人甚至出现了被神化的趋势,而曹操集团以及本文论述的东吴集团,则均有所贬损和丑化。

对于这一现象,笔者认为世人需要理性看待。文学毕竟只是脱胎于历史,可以有自己的创作需要。当代作家二月河曾阐述自己对文学和历史真实的见解:“在历史真实和艺术之间,我尽量做到两者的结合……但是如果……这个(历史)事件对这个人物的性格不利……不符合艺术的真实,我宁可让历史的真实为艺术的真实让步。”[10]况且《三国演义》的脍炙人口使周瑜、鲁肃等文学形象家喻户晓,客观上也有利于促使更多人去了解历史上这些真实的英雄。总之,如何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为异化的人物正名,恢复被扭曲的东吴人物形象,则是学者们需要思索的命题。

参考文献

[1]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2] 束强.《三国演义》成书过程与形象塑造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22.

[3] 邵长春.陈寿与《三国志》[N].海南日报,2023-07-31(B11).

[4] 陈詠贤,李理.《三国演义》“尊刘贬曹”思想倾向及成因[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6).

[5] 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 符丽平.论影响《三国演义》君主形象塑造的因素[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

[7] 邱少成.《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周瑜形象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8] 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9] 罗贯中,毛宗岗.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6.

[10] 卫庶.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访二月河[J].社会科学论坛,1999(2).

[11] 王旭晨.历史人物形象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的当代意义——以《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塑造诸葛亮形象为例[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2,43(4).

[12] 张卫红.《三国演义》中鲁肃形象的嬗变及其成因[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3).

[13] 迟羽西.《三国演义》东吴人物论[D].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020.

[14] 纪建秋.《三国演义》中鲁肃形象演变史[D].锦州:渤海大学,2019.

(责任编辑  夏    波)

作者简介:肖凌枫,暨南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鲁肃东吴周瑜
乱世豪杰
东吴·名家
鲁肃的深谋远虑
一气周瑜(二)
一气周瑜(一)
三国军师争锋之鲁肃:三国最被低估的富二代
当涂县“天子坟”东吴墓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成果
羊祜以德服人
鲁肃机智调解
未来面临的挑战:语言学与中国——在常熟理工学院“东吴讲堂”上的讲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