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赜索隐 钩深致远
2024-07-03常晓迪
常晓迪
中国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传统文化和智慧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瞩目的焦点。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崛起,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与智慧,如何通过图书出版行业将中国智慧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策划的《中国智慧》,以实现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民族的根和魂,以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
以优质选题呈现文化自信
聚焦文化热点,激活选题策划创意。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我们需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文化支撑。在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作为传播主体的出版行业具有重大的责任和义务。图书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编辑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推手,选题策划则是图书出版的基础,它决定了图书的核心内容和价值。
《中国智慧》以哲学的深度和史学的广度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用以呈现中国的智慧与文化的自信。从“中国”的含义开始解读,讲述了“中国”既是一个国家,又是一个文化的共同体,这一文化绵延数千年而未曾断绝,而“中国”含义的改变、范围的扩大,正是依靠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包容性。继而讲述古圣先贤通过对天与人、人与人、人与心灵、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各种阐述,凝结成独一无二的中国智慧,编织成连通古今、继往开来的纽带。从“兼儒墨,合名法”的杂家,到儒、释、道三教合一,从“中体西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不体现中华文明的兼容并包。搭建内容结构时注重深入浅出,让它既是一部中国文化简史,又是一次全新的思想探索,充分发掘了中国智慧的真谛,为中国文化重塑自信助一臂之力。
关注学术动态,选定最佳作者人选。一本好书,要让最合适的作者写最合适的内容。《中国智慧》的作者王守常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宗教学、佛教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也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学者。他的主要著作有《熊十力著作行年考》《十力语要》《原儒》等,还主编过《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哲学卷》《人间关怀:近代佛教文化论著辑要》《师道·师说——中国文化书院九秩导师文集》等极具影响的文化项目。《中国智慧》正是依托他近十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对其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进行了系统梳理,整合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等方面的丰富内容资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成稿基础。
策划人和责编郭银星介绍《中国智慧》的出版过程时说道:“我与中国文化书院守常院长结识多年,近十年来,守常院长秉持中国文化书院创始人汤一介先生的家国情怀和对中国哲学一力贯彻的传统,一直在全国各地讲授‘中国智慧这门经典课程,听众之广可谓遍及天下。现在,这本书能够把守常院长的学术积淀用一种更适合大众的语言方式呈现出来,圆了我多年的心愿。谨希望《中国智慧》的出版,可以成为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股动力,从而更为充分地展现出文化中国海纳百川的独特魅力。”由此可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研究、德高望重的学者有很多,但讲述“中国智慧”,由王守常先生执笔极为合适。
用优质内容塑造文化自信
精心打磨,优化出版内容。《中国智慧》一书不仅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而且创造性地对古老智慧进行了现代阐释,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特殊价值。
一方面,对原始文献进行了严格筛选,确保每一篇章都能够精确体现中国传统智慧的独到之处。《中国智慧》一书总共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作者对“中国智慧”的宏观认知,从地理和文化两方面对“中国”的含义进行了诠释;第二部分沿着时间轴纵向梳理了儒、释、道文化在中国的传承和发扬;第三部分从百家争鸣的视角将中国文化进行多元化呈现;第四部分通过对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对比树立国人文化自信,提出以中国智慧构建和谐社会。整部书布局合理,从“中国”的含义,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到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再到文化自信中的中国智慧,系统完备地介绍了中国智慧。
另一方面,通过提取其中的思想精华,并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相结合,使书中内容不仅具备历史的深度,还融入了现实的广度,有效拓展了文化自信的辐射领域。正如书中提到的,“中国要成为世界中的负责任大国,不只是凭借综合国力有多强,还要把我们的文化价值观念介绍出去,被其他国家、民族所理解,才可以说是真正的大国”。此外,在优化内容呈现方式上,采用生动的语言和案例、细腻的排版和设计,增强了图书的可读性及其文化表达的力度。
放眼国际,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智慧》汇聚了包含儒家、道家等在内的多个学派的思想精华,蕴含着文化自信和民族智慧。为了达到最佳呈现效果,全面梳理和比较了现有的国学作品,力求体现出创新性和独特性,增强读者对国学经典的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此外,通过科学合理的章节划分、情境设置和内容呈现方式,实现了对《中国智慧》中传统思想的现代阐释和全新解读,在确保传统智慧得以准确传播的同时,亦注入了现代的视角和思考,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并且致力于使之成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面对一本聚焦中国传统文化且兼有国内外读者群体的作品,要充分考虑国内外不同读者的文化差异和阅读习惯,在出版过程中,对内容进行了适度的调整和编排,使之既能准确传达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又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与学术价值。此举让《中国智慧》这一作品不仅获得了更好的市场反响和社会评价,还被翻译成俄罗斯语、印度语、德语等多种语言远销海外。
以有效传播提升文化影响力
出版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担负着弘扬与传播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要通过多样化的推广活动和输出版权,扩大影响力,将图书推广至国际市场,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在营销活动中彰显文化自信。《中国智慧》作为一部集中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与智慧的著作,其在营销活动中也充分彰显了文化自信。
首先选择优质文化活动平台,通过与崇贤馆、三智书院等以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图书机构合作搭建平台,举办文化沙龙、讲座、对谈等活动,充分发挥优质内容与知名学者的双重优势,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和深刻的阅读体验,同时也为书籍的推广提供了更多机会。这种形式的活动不仅仅是单向的传播,更是一种互动和交流,展现了中国文化自信的内涵,提升了传播的效果。
其次,借助书展等大型活动,进一步扩大图书的影响力,展现了中国文化自信的风采。在各类书展中,《中国智慧》得以与其他优秀作品同台竞技,通过展示、推介等方式,吸引了更多读者的目光,进一步扩大了书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书展为《中国智慧》提供了与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各地等多方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合作与发展,为中国文化的自信与自强注入了新的动力。
除此之外,还通过线上平台,将《中国智慧》的内容进行推广和传播,增加了书籍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在版权输出中拓展传播空间。优质的图书需要更广泛的读者。在推动图书发行的过程中重视版权输出,通过与国外知名出版社合作等方式,努力拓宽《中国智慧》的国际影响力。这不仅为中国智慧提供了跨文化交流的平台,也让世界了解到中国在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独有的见解,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对话和深度交流。迄今为止,《中国智慧》已被译为德语、阿拉伯语、俄罗斯语、白俄罗斯语、印地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远销海外。2022—2024年连续3年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和丝路书香工程”。
结语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文化传递者的出版业,应承担起传承文化的使命,增强全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豪感。从《中国智慧》的出版可以看到,出版业在推动文化自信中的贡献。未来,出版工作者要继续承担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不断汲取国际文化的营养,促进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影响力。
作者单位: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