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丑小鸭”的人生也可以反转

2024-07-03蔡文姬李超玲陈康军

社会与公益 2024年4期
关键词:小晨丑小鸭小姨

蔡文姬 李超玲 陈康军

服务对象小晨(化名)出生于2009年,女,15 岁,与母亲共同生活(单亲家庭),家庭无劳动力无收入(母亲二级智力障碍)等多重不幸,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由其小姨担任小晨的法定监护人,有关方面也给予其政策上的指引,帮助她和母亲成功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金以及残疾人补贴。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晨对家庭开始产生了怨念: 为什么自己要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妈妈为什么和别人的不一样?小晨甚至多次表达出想要轻生的念头。

评估需求和风险

社会工作者与小晨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家里。狭小的房子,环境阴暗、潮湿、通风差,家中仅有简单的桌椅、床榻、无家居电器,小晨蜷缩身子,披头散发地窝在椅子里,衣服邋遢、身上不时散发出难闻的味道,性格内向、敏感。

社会工作者通过联动志愿者进行多次入户探访、一对一与小晨接触交流,而后得知:小晨妈妈因智力缺陷,仅能够为小晨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例如洗衣做饭等,难以在情感或家庭教育方面给予小晨支持。监护人小姨的管教方式较为强势,彼此关系疏离。在学校方面,小晨基本不与老师 、同学接触,有不自信、回避、退缩等行为。因其原生家庭的不幸,小晨多次表达想要轻生。

因此,社会工作者评估到小晨的服务需求及存在的风险如下:

一是生命安全需求。小晨多次表达自己不想活,对家庭有怨念。

二是自我形象管理需求。小晨长期披头散发,不爱洗漱和换洗衣服,身上散发出难闻的味道。

三是情感支持需求。由于小晨性格较为内向、敏感,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其次母亲智力二级障碍、小姨较为强势,均难以给予情感支持与家庭教育。

四是家庭支持网络薄弱。小晨可动用家庭资源薄弱,父亲再婚重组家庭,母亲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

紧急介入,解除轻生信号

社工通过街道、居委会等多方联动来收集资料。采用紧急介入、个案管理的模式,干预服务对象的社会网络资源,一对一针对性聚焦案主的需求。联动多方资源,共同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辅导、形象改造与实质性救助帮扶、改善居家环境等服务。

在社会工作者多次心理辅导后,小晨从局促不安、眼神躲避到逐渐开始表达。第一阶段面谈过程:社会工作者会营造宽松的会谈氛围,引导小晨自由地表达感受,运用专注、倾听、鼓励等支持性技巧及时给予回应。在倾诉中,小晨控制不住悲伤情绪大哭起来,会质问自己的出生、自己的不幸。第二阶段:社会工作者通过反映感受和识别的检查技巧,让小晨描述自己的情绪、行为及各种感受,帮助她了解、识别情绪和行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以及这些非理性信念与情绪、行为 困扰之间的联系。小晨认识到导致自己“一无是处,是个可怜虫、倒霉蛋 ”的非理性信念,而非家庭本身。社会工作者重点聚焦引导小晨与家人一起面对生活的困难与挑战,帮助小晨发现这个年纪该有的美好。

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这个世界

随后,社会工作者和小晨一起确定了共同改善的目标:形象管理,改善居住环境,增强支持网络。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积极联动相关资源,成立帮扶联动微信群,从多个方面介入。

首先是形象管理。“丑小鸭 ”形象折射出小晨自我认同感低,进而影响了身边人的印象与评价,不利于小晨的心理健康成长与人际交往。为了增强小晨对自我的认同感,社会工作者从形象管理、学习能力提升以及社会交往三个方面综合介入。首先是培养小晨的卫生健康意识,养成勤梳洗、讲文明、讲卫生的习惯。其次社会工作者定期邀请小晨参加联和街“双百工程 ”社会工作服务站乐学空间课业辅导服务,为小晨搭建人际互动的平台。与此同时,与小晨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形成一对一帮扶模式,提升学习能力的同时兼顾朋辈群体的融入。持续的服务输入后,社工发现小晨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也顺利与其他小伙伴建立了友谊,自我认同感与价值感也有所提升,出现负面情绪的频率逐渐递减。

家庭是幸福的终点,也是起点

其次是环境改善、增强支持网络。小晨的问题来源于家庭,家庭的改善才能有效巩固小晨的行为改变与持续地健康成长。为了改善小 晨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社会工作者依托联和街“双百工程 ”社会工作服务站,积极联动联和街道办事处、广州市慈善会、街道计生协会、辖区爱心企业、社区慈善基金等多元主体,最终整合社会资源约12000元用于小晨家庭生活的帮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晨家庭的经济窘境。此外,社会工作者联动党员志愿者,定期上门探访,邀请小晨一起参与打扫卫生、归整物品活动,帮助她掌握力所能及的家务技能,例如洗衣、做饭、扫地等,有效减轻小晨妈妈压力,逐渐培养了小晨独立生活与自我照顾的能力。后期,小晨很自豪地和社会工作者表达,现在能够分担家务了。

最后是家庭支持方面。社会工作者辅导小姨(小晨监护人)正面管教家庭教育知识,鼓励小姨通过亲子阅读的方式改善与小晨的沟通方式。在亲子共读中,小姨学习了正面管教的理念,转变了以往强势的教育观念,还带动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小晨的鼓励和肯定。家庭日常的交流也逐步向正向表达转变。因此,家庭支持功能得到增强。

“丑小鸭 ”蜕变成 “ 白天鹅 ”

社会工作者发挥专业优势,运用“个案管理 ”的服务策略,帮助小晨识别非理性信念,拓展社会支持网络, 同时增加情感陪护,营造安全的环境,促进其心理和行为的正向改变,促进小晨更好地融入社区和学校,自杀危机得以解除。此外,社会工作者充分发挥了资源联动作用,积极联动街道办事处、学校、居委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和社会慈善等多方资源,切实有效增强了服务对象家庭的抗逆力,家庭角色分工有了正向的改变,积极地看待生活的困难和挑战。

督导评语:“丑小鸭 ”的故事给了我们如何看待困境儿童群体的视角。每一个困境儿童犹如现实中的“丑小鸭 ”,虽然无法改变自己 的出生,但可以努力克服命运的不公,而社会工作者在这辅导过程中虽担任不一样的角色,但始终发挥至关重要的功能,协同她们蜕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

(作者单位:广州市中大社工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小晨丑小鸭小姨
传说中的小姨,要回家过年了
小姨来我家
如果只有26年,要怎样才能过得好这一生
读书真快乐
因“头痛”不去上学的孩子
年轻人的任性
丑小鸭的蜕变
《丑小鸭》后传
《丑小鸭》续编
灰灰鼠要娶丑小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