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政社协同下专业实习对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及调适策略
2024-07-03高丽赵仁铎
高丽 赵仁铎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是各个高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街道、社区等具体场域中接受社会工作实务训练和专业价值观培植的实践过程。根据多数高校对专业实习的规定来看,学生在完成社会工作硕士(MSW)教育中需接受不少于800小时的专业实习。可见,实习实践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尚处于发展阶段,实习教育仍是薄弱环节,这也直接影响到社会工作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从而进一步影响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接纳度与归属感,及其未来从事社会工作的可能性。
所谓专业认同(professional identity),其与职业认同(occupational identity)具有相同的意涵,是学生本身对所学专业的承认,即对社会工作专业持有正面评价,且有意愿从事社会工作职业。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尚不成熟,学生普遍对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较低,所建立的专业情怀、价值理念及其使命感较弱,且对从事社会工作的选择意愿不强,进而形成了“学社工而不做社工”的情形。本文将“专业认同”界定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承认、对专业实践的正面评价,以及对从事社会工作职业的意愿。从本质上来讲,专业实习作为一种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既是帮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方法加以在地化实践的有效方式,也能让学生在实践情境中感知并回应服务对象需求、提升服务技巧,增强专业使命感。那么,社会工作在改善民生福祉、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情形下,为何社会工作学生在接受专业实习后却对专业认同发生了转变呢?
一、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前后专业认同的转变
(一)对专业的认知:从“肯定”到“怀疑”
在实习前,通过在学校大量理论知识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熟知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方法,认可并肯定其专业应用价值,并想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方法来回应社会需求。专业实习则成为学生将专业知识在地化运用的重要路径。但经大量访谈却发现,大部分社会工作学生在实习后却对专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怀疑”。
绝大部分被访者谈到报考社会工作专业的动机时,均频繁提到“好考”“有用”“有意思”等类似表述:“好考”是多数被访者报考社会工作的重要原因,“有用”表明学生肯定、承认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方法,而“有意思”则体现了学生愿意学习和对专业本身的满意程度。但是,由于很多接受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的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前并未参与过相关实践,较多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书面想象,且刚进入机构实习时往往不会被安排专业服务工作,导致实际工作内容与志愿者工作无较大差别,进而出现了“怀疑”态度。有受访者表示,“通过之前备考自学和课堂教师讲授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我对社会工作价值观、方法这些,内心还是很认可的”。但专业实习时却发现:“现实与自己所想、课本所学的根本不一样,服务效果也是一般”,再加之报考公务员时因专业所限只有少量岗位可选,致使对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进一步下降,进而对社会工作专业认知出现了从“肯定”到“怀疑”的转变。
(二)对专业实践的理解:从“积极”到“无力”
基于对多个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调研,发现社会工作学生实习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实习机构专业化水平低和实习时长不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工作学生对专业实践的理解从“积极”转向“无力”。
一方面,从实习机构的专业程度来看,多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仍处于生存发展阶段,专业人才少、社会服务项目可持续弱、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这直接影响社会工作学生的实习体验及其效果。在调查中,除个别被访者感觉自己所在实习机构比较专业外,多数被访者均认为“在实习机构所从事的专业服务与想象中或课程所学‘相差甚远‘专业知识根本用不上”,甚至质疑社会工作者回应服务对象需求的有效性。因此,专业实习结束后,不少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服务无力感”“专业无力感”“效能无力感”明显增强。
另一方面,就学生的实习时长来讲,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大多遵循不少于800小时的专业实习,且有校内外督导的专业支持。而就实际情况而言,多数被访者表示“这一标准在自己学校具体执行时往往‘打折扣,所谓的实习证明多是流于形式,不过是‘找个单位盖个章嘛”。这种“形式化”实习造成了实习时长的明显减少,进而所带来的实习体验与结果也直接导致学生对专业实践的态度从“积极”变为“无力”。
(三)对就业的看法:从“挤入”到“逃离”
通过前期深度调查,大部分社会工作学生在专业实习后对就业的看法从考研及研一时期的“挤入”到专业实习后的“逃离”,其原因主要与薪资待遇和发展前景密切相关。
关于薪资待遇问题,被访者在获得硕士学位后,要凭借硕士学位和所学的专业获取一份体面工作,即“含金量”较高的工作,且目前多数学生毕业找工作首先是看薪资。但是,无论是在郑州或其他北方城市,社会工作行业的薪酬待遇普遍偏低。所以,每当社会工作学生听到、看到或想到社会工作行业的薪酬时,他们对专业的看法就会转向“逃离”的境地。一位即将毕业的社会工作学生表示:“如果社工(社会工作者)的本科月薪五千左右、研究生月薪七千左右的话,那我立马去从事社工(社会工作),也乐意认真学这个专业,但现实是工资太低,毕业后怎么养家?”因此,从事社会工作行业所获得薪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看法。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社会工作学生都潜存着这种观点:名校毕业且拥有较高学历的人,理应获得高工资和舒适的工作环境,如果毕业后获得的工作还不如那些比自己学历更低的人,则会觉得非常“没有面子”。那么,在以薪酬待遇为标准的“价值链”里,拥有高学历但收入低的群体比拥有低学历低收入的群体更容易被“标签化”。而当大多数被访者将近毕业面临这种境地时,他们往往会从“挤入”转向“逃离”社会工作行业。
二、增进高校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认同的调适策略
(一)引导学生做好专业实践的“行动者”
针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实习中认同度降低的问题,一方面,要改变专业培养的方式,加强专业教育中实践教学的比重,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社会工作实务的机会。另一方面,提高学生要在专业实习中的主体自觉,不要将专业实习简单地视为“满足学分要求的一项任务”,而是回归专业本身,在实践中遵循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借助初期对机构内行政事务的参与来建立起信任关系,为后续展开专业服务实践奠定基础,进而从自身层面做好专业实践的“行动者”。另外,从学校实习制度规划层面,可根据学生实习的实际情况,适度增加实习时间,并要及时设置指导教师做好学生实习的专业督导,安排学生阶段性地回校反馈实习进度,及时调整实习方式,提高实习质量,推动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逐步转化为专业服务技能,切实增强学生参与专业实践的“行动力”。
(二)倡导政府部门做好专业共识的“助推者”
政府对社会工作的承认首先是要承认社会工作的价值,并为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发挥创造有利的现实基础。作为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政府部门要做好专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与专业共识的社会宣传,加强对社会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切实将社会工作服务作为回应中国式现代化下民生福祉难题的关键力量,为高校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专业实践、学生参与一线服务等提供有力的支持。首先,要营造适合社会工作发展的环境,鼓励社会工作学生多领域开展专业实习,包括民政部门、街道社区、慈善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加强跨学科合作交流,增强实践主体的多元化与协同度,以进一步增进学生的专业认同。其次,政府要引导公共媒体加强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舆论宣传,增进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专业及其服务实践的知晓度与承认度,塑造良好的专业形象与理性的行业发展前景,从而为提升基层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奠定基础。再次,相关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社会工作服务的财政投入,提高社会工作行业的薪资待遇,并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联动高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共同成立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专项资金,在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实习质量的同时增进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进而为本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储备与培育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三)推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做好专业发展的“引领者”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开展专业服务实践的重要平台,其理应为学生实习提供实践空间与专业督导,而机构本身的专业程度直接影响了实习的质量及效果,也影响着学生专业认同感的转变。因此,首先要明确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指导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生的责任与义务,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践行专业实践的机会。由于机构不可能满足学生的所有期待与要求,所以机构有责任在学生实习前告知其工作的具体内容,以便使得学生提前熟悉实习目标与内容,增进实习效果。其次,机构要尽可能为实习生配备专业督导,发挥社会工作督导的行政、教育、支持等功能,做好社会工作服务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指导与情感疏导。再次,要充分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专业服务实践中的独特优势,在校-政-社合作模式下协同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做好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与特色发展的“引领者”,以更好地培育更多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三、结语
2023年《中央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明确提出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对“社会工作”之于中国特定治理情境予以新的阐释,这就进一步要求加强对社会工作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着力推进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进程。从本质上来讲,在高校加大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认同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动力与实践意愿。而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普遍面临着“高考第一志愿报考率低”“入学后学生转专业比例高”“毕业后对口行业的就业比例低”等现实招生与培养困局。那么,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新的社会发展特征和重大战略要求社会工作专业发挥更积极作用,而如何在高等教育培养框架内加强校政社的互通联动、创新社会工作教育教学的培养方案及其课程体系,进一步增进学生对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推动本土专业人才的培育、构建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路径,则成为全国各个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亟需破解的重要难题。
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21SJGLX120Y);202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河南省群团组织与社会工作的协同机制与优化路径研究”(2022-ZZJH-36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高丽,郑州轻工业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工作系系主任、硕士生导师;赵仁铎,郑州轻工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