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

2024-07-03梁鸿鹰

新阅读 2024年5期
关键词:报告文学文学创作现实主义

梁鸿鹰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是勉励我们对待学问、对待阅读的态度要诚心诚意,追根溯源,不走形式。这也对我们创作高质量作品、办好阅读大会、做好全民阅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殷切希望。

在全民阅读事业中,出版是阅读的上游,如不能为全社会提供高品质的作品,全民阅读的质量便无法提高。就文学而言,大众对文学阅读的关注度高,但也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创作生产水平,仍然是首要工作。

● 文学创作要小切口、大格局,贴近现实、提供精神力量

文学的一个独特作用是对被遗忘或忽略的存在进行探究,帮助人们认识纷繁复杂的世界,揭示晦暗处的真相,避免生活盲区,拓宽人们认知,增长见识和学问,增强重新探寻世界的信心,从而认识自我,获得精神上的解放,就如马克思说的那样,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用自己的眼睛格物致知,以真诚的心意端正创作态度,将对世界的认识寄寓在鲜明的具体的形象中,聚焦于人的心灵,困境、逆境、顺境、成功、失败、憧憬和回望,回应现实世界提出的问题,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给人们提供精神力量和精神指引。我们经常倡导要小切口、大格局,杰出的作家总是能够瞩望代表人类文化进步的方向,站在民族发展的高度看问题,不断提高观察社会、领悟生活的能力,如果与社会大众距离疏远,放弃独立思考,就会导致视野狭窄,只见眼前不见长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遵循文学创作规律是文学界的普遍共识,其中一条就是,不是简单地从主题和概念出发,而是从生活出发,贴着人物去写,如果作家脑子里想的全是“主题”,就会拼命去取悦那些主题,让人物变形、思想扭曲、感情虚假。现在有不少的文学创作中出现了简单的主题先行新苗头,从某个主题出发,再去找人物,构思故事情节,启动创作的目的性十分单一,过于放大主题;有的报告文学作品过于急切地与主题挂钩,书名追求“大”“强”“全”,希望通过书名表达得奖的焦虑与愿望;有的报告文学作品,书名把冒号与破折号同时都用上,比通俗理论读物的题目都长,想在题目上告诉人们的越多越说明创作者心里没底。

● 文学需要人间烟火,也需要重大主题

文学要关注时代,反映重大题材,突出新时代主题,文学选题中要有事关国家战略规划、国计民生、“一带一路”、生态建设、科教兴国、乡村振兴等题材的书写,同样要有对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反映,人间烟火、家长里短、子女教育、孝老敬亲等,都已纳入了作家的视野,要向着生活的纵深处开掘,以个性化的表达,记录社会生活前进的步履,人们的彷徨、挣扎和奋起。对作家而言,始终存在题材选择离自身经验近还是远的问题,个人经验是个富矿,远去的童年经验,自身的当下经验都是很牢靠的源泉,如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笔下的陕西商州等。但个人经验之外也可以写出好作品,报告文学作品大多属于非个人经验题材,如斯诺的《西行漫记》、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王树增的战争系列等就是很好的例证,作家需要不停顿地学习、在路上、在创作。即使大题材同样可以从一些小角度入手,比如女性的角度,乔叶的《宝水》,讲乡村巨变的生活对女性的治愈;比如儿童的角度,葛竞的《宇宙的梦想》,写航天人后代眼中的宇宙与未来;左昡的《我的世界》,讲外卖骑手子女暑假在北京的洗礼周;小枫的《我的名字叫阿吨》,以动物为主人公,反映主人公由对冰墩墩的羡慕膜拜,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弘扬奥运精神等。

● 文学要勇于直面现实问题

积极发扬现实主义精神,需要得到强调。现实主义的一个应有之意是及时反映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以唤起人们“疗救的注意”,问题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传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如鲁迅的《阿Q正传》对国民性的批判,赵树理以农村问题观察者与思考者的身份写的农村题材小说,意在找到中国农民农村的症结加以表现,发挥文学助力解决阻碍农村进步的问题,他笔下那些有绰号的人,如小腿疼、三仙姑,都是有问题和毛病的人,写出来进行善意的批评,为的是加以纠正。莫言、贾平凹、李佩甫等作家的大量作品,李洱的《应物兄》,石一枫的《漂洋过海来送你》等,也都有较强的现实主义担当,文学作品因触及社会问题而受到更多读者的关注。现在的文学创作给自己设了不少人为的“雷区”,认为只能歌颂、弘扬、礼赞,不能揭露、抨击、批判,或者二者不能兼而有之。部分作家和编辑不自觉地认为只要是反映正面的、说好话的,就是保险的,可以保证创作出版平安无事,导致触及社会矛盾、揭示社会问题、揭示行业内幕的选题比较少,即使有也得不到支持和关注。在报告文学、纪实文学领域尤为突出,过去还有赵瑜揭示体育问题的《马家军调查》《兵败汉城》,朱晓军对中国医疗问题的反思,杨晓升等对中国失独家庭的调查等。像丁燕的“工厂三部曲”,黄灯的《我的二本学生》等具有问题导向的作品比较少,报告文学要发挥短、新、实、特、优的传统,包括要敢于直面问题,以现实主义的勇气、短小精悍的篇幅,迅速回应社会生活。触及社会问题的文学创作呼唤社会包容度,也包括有关管理部门要有一定的包容度。

● 要以多种形式推荐优秀作品

现实主义是创作方法,是创作精神气质,不是对题材的定义或限定。现实题材可以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历史题材创作同样也可以体现现实主义精神。现实生活,特别是近距离的现实,可以作为文学创作的主攻方向,现实题材优秀作品同样是大量存在的,《繁花》《人世间》《雪山大地》《惊蛰》就是例证,要号召作家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扩大生活面,不断开拓新的创作领域,从当代火热现实中汲取营养,弥补我们的盲区、缺项和短板,如目前比较短缺的海洋题材、大制造题材、科教题材、科学家精神题材、外交家题材等,都需要填补。同样,我国历史文化资源丰厚,贯彻“两个结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知古鉴今,历史题材书写不能废弃。历史照亮现实,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莫言在其散文《两座灼热的高炉》中说道:“过去的历史与现在的世界密切相连,历史的血在当代人的血脉中重复流淌,时间像汽车尾灯柔和的灯光,不断消逝着,又不断新生着。”历史题材,既要有对历史事件的书写,也要有对历史人物的书写;既要有对帝王将相的书写,也要有对文化名人的刻画。比如,对徐霞客、沈括、郦道元等古代科学家、人文学者题材,罗贯中、蒲松龄、吴敬梓等作家,大多从历史传记角度加以表现,小说其实也可以发挥独特作用。

提高全民阅读质量,推动文学创作出版高质量发展,需要协调阅读、推介、研究、评论与创作的关系,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

猜你喜欢

报告文学文学创作现实主义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梅卓文学创作论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新法律现实主义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阵痛与激情:1979—1989年的灾难报告文学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浅析如何写好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