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到趣点让文言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2024-07-01张晴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文言文创新课堂

张晴

摘 要 九年级阶段选入课本的文言文普遍较长,按照传统的上课思路,课堂又冗长又枯燥,课堂氛围沉闷,学生沦为记笔记的机器,课堂效率不高。针对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应该找到文章的趣点,让课堂活起来。以三篇文言文的片段教学“用智慧之眼看陈涉”“用‘八卦之心读宋濂”“用巧妙道具赏滁州”为例,阐述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探索。

关键词 文言文 枯燥 趣点 创新 课堂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第四学段(7-9年级)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积累,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训练学生感悟和运用,提高他们的欣赏品位。然而文言文的教学现状是,九年级阶段选入课本的文言文普遍较长,如《陈涉世家》《送东阳马生序》《出师表》《醉翁亭记》等,如果按照传统的上课思路,单是翻译就会又冗长又枯燥,课堂氛围沉闷,学生也会沦为记笔记的机器,课堂效率不高。即使采用文言共生的授课方法,没有好的问题,一样会枯燥无趣,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中课程实施教学建议的第2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明确提出,“注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避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减缓坡度,降低难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作为一线教师,任何课型都不能成为课堂死气沉沉的借口,教师应该以生为本,研究课堂内容,研究课堂环节,让课堂中的学生行为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兴趣燃起来。

因此,找到文章的趣点,让课堂活起来,长篇的文言文也能上出精彩、上得快乐,让学生在收获文言知识的同时,也能训练思维、提升能力。本篇拙作,以三篇文言文的片段教学为例,阐述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探索。

一、 用智慧之眼看陈涉

在研读完课文《陈涉世家》的第一段后,接下来的两大段文字,该用一个什么样的巧妙的问题让枯燥的文言“活”起来呢?

首先发问,陈涉为佣耕,是不是目光短浅、空有壮志实为鲁莽蠢笨之人呢?学生回答并不是,相反,他很有智慧。一节课在热闹的讨论中,紧扣“智”字,抓起筋骨,连出一片。学生围绕课文二三两段,积极学习注释,理解句子,梳理情节,这一过程无需老师带领圈画,学生便能主动解决。

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分析文中五处精彩的陈涉富有智慧的表现。一是冒充队伍有讲究。从“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可知,扶苏和项燕口碑好,得民心,最关键的是很多百姓不知扶苏已死,而项燕生死未卜,冒充他们,不会引起民众的怀疑,也容易号召更多人,使起义队伍壮大。这体现了陈涉的智慧。

二是他虽出身佣耕,但不迷信,还利用他人的迷信思想制造舆论,为起义奠定了思想基础。“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最终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此招,妙哉!

三是起义的时机恰到好处。先是利用吴广的好人缘,吴广在“将尉”醉酒头脑不清醒又容易激动时故意激怒他,被将尉责罚,以苦肉计成功激怒众人,然后趁机杀了将尉,成功地让这一群佣者变得群龙无首。然后在众人慌乱之时,设身处地地分析当时的形势:“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把所有的可能告诉众人,言外之意是,只有死路一条,问题是怎么个死法,引发大家的思考。然后再说“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燃起他们心中的不平之气,激起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勇气。热血青年的志气,合适的反抗时机,便促成了起义的成功。

四是起义打仗有水平,不蛮干。“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课文注释中“徇”解释为 “招抚”,即便是起义打仗也有策略,其智商真是了得。

五是称王极其自然,顺理成章。自己称王则野心太过明显,还不体面,陈涉“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这几个人物的身份颇有讲究,“三老”是掌管教化的乡官,“豪杰”是当地有势力有地位的人。三老和豪杰德高望重,权力、势力、影响力兼具,由他们来推举陈涉为王,有底气,又体面。

由此可知,这场历史上有名的农民起义非一般人可为,陈涉虽出身佣耕,其智力、胆识绝对在线。而这篇篇幅较长的文言文,在有趣的探讨中,课下注释、句子理解、人物形象等教学重点都解决了。

二、 用“八卦”之心读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教学中最难最枯燥的部分当属新教材补充的内容了,怎么教才能化枯燥为有趣、变被动填鸭为主动探索呢?让我们用八卦之心走近宋濂和马生。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这么多学生,为何宋濂偏偏给马生写信呢?你能通过《送东阳马生序》八卦出宋濂的那些信息呢?走进文章后半部分,一起来找寻答案吧!”学生一听说要八卦,顿时兴致满满。他们一个个化身侦探,积极去寻找关于宋濂的信息,把八卦之乐趣发挥得淋漓尽致。

地位上,短短几句“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学生从“承天子之宠光”中解读出宋濂地位很高,很受皇帝欣赏宠爱;从“缀公卿之后”中解中解读出宋濂官职在公卿之后,且官职很大;从“日侍坐备顾问”中解读出他的工作是在皇帝身边侍奉,随时接受皇帝的请教询问,受皇帝尊重信任。

学生总结道,宋濂十分谦虚谨慎,如此官高位重,受天子信赖,他却一直说“四海”对他的才名是“谬称”,虽饱读诗书,博学多才,位居文臣之首,却称“才之过于余者”,这可看作是谦虚,也能读出伴君如伴虎的战战兢兢。

接着让学生再去挖掘文章的最后一段。文章最后一段中宋濂不厌其烦地解释原因:“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只为道出为何只给东阳马生写信,生怕没有解释清楚,授人把柄,遭人诟病。文章最后一句:“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更是谨慎考虑到文章写后可能的结果,用提前预判的结果来抵众铄之口,可谓谨慎也!

同样的,也可以“八卦”之心读东阳马生。比如从“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和“言和而色夷”中,可见马生对宋濂的诚恳求教和搭上关系的方法之精当,显出其极高的情商;而书信中东阳马生“辞甚畅达”,又可看出其才学。最后学生总结出,马生是一位集情商和智商于一体大有作为的后生。宋濂在京师的同乡肯定不是只有东阳马生一人,但是能让宋濂这样的低调谦逊、行事谨慎之人为他写一篇赠序,这绝不是偶然。马生此人还可大做文章,如从字里行间解读马生的个性、学习条件等。但这不是本课的学习重点,课堂上并未过多展开,但是学生已得解读人物的要领,此处略谈。

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八卦之心的驱使下,积极探寻,一句句生涩的语句化难为易,一节常规的填鸭课变被动为主动、化枯燥为趣味,这节课可谓有趣味、有深度。

三、 用巧妙道具赏滁州

学习《醉翁亭记》第一段中的环境描写,如果只是简单地直接翻译,这篇经典之作也便索然无味。这次不探讨也不八卦了,上道具,学生需要新鲜感。

课前笔者准备了一个摄像机的道具,学生一下子就对这节课有了新奇感和期待感,课堂教学有时候也是一场演出,制作的摄像机就是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道具。笔者拿着道具开始说本节课的第一句台词:“滁州市宣传委带着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想请我们班同学给他们拍一个短视频宣传片,今天我们就围绕《醉翁亭记》第一段,来挑战完成这个任务。”这就是当下流行的情境教学法。但是久经沙场的九年级学生怎会如此轻易地被调动,笔者再次加码,明确任务:一人当摄影师,全班找茬。具体玩法为一位同学做摄影师,负责在拍摄时运转镜头,其他同学为导演来找茬。

于是,在拍与导的争鸣中,滁州城市宣传片拍摄的第一步就完成了。锁定镜头,化抽象思维为形象运镜,学生一下就通了,因为“环滁皆山也”定是远景,全景方能拍出效果,镜头不高不远则拍不出来。同理,接下来镜头转向“西南诸峰”,并随着“山行六七里”引出酿泉,最后“峰回路转”引出泉水之上的醉翁亭。台上那位摄影师同学在被找了几次茬后,终于找准了镜头的运转方向。如此,移步换景、由远及近的写景顺序在学生体验摄影师与导演找茬的过程中清晰地显现,无需教师多讲了。

然后细化拍摄。拍摄的每一帧若想出彩,要抓住关键,于是再次回到文本。学生研讨出,每一帧只突出一个重点,比如“环滁皆山”,要拍出环绕连绵的山之形,“蔚然深秀”“林壑尤美”,要拍出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苍翠之色,酿泉要拍出潺潺流动、动感活泼的泉之声。每一帧都有突出的重点,形色声均有。学生又提议,再来一老翁,苍颜白发于亭中悠然畅饮、自在洒脱,好了,点睛之笔也有了,确实是完美。

至此,摄影师交上了一张完美的答卷。可是其他导演组的学生不答应,他们提出,只有完美的构图拍摄还不够,没有旁白就是无声的宣传片了,不妥不妥。旁白组为导演提供了两种方案:一是直接朗诵课文的文本,但是对旁白的朗读有要求,比如文句中有虚词“而”“者”“也” ,因此朗读时要读得舒缓自如,读出滁州城的悠然之美,似乎有道理。二是不再沿用旧有的文本,而是进行再创造,因为滁州城市宣传片用文言文会和观众产生距离感,增加理解难度,这似乎更有道理。课堂超出了教师的预设,学生要为宣传片配旁白,创作热情高涨。

下课铃响了,那就留下课后作业,课后由导演们共同定夺采用哪位同学的文案,相信经过这节课对文本的解读,他们定会火眼金睛,挑出最佳版本。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早已忘记这是枯燥的文言文,文本中的重难点知识也在教师预设及超出预设的活动中被解决、被攻克了,甚至有了超出预期的理解与提升,文言文课堂教学“活”了起来。

四、总结

文言文教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比如《出师表》的七八两段,至今一直没有更好的教学方式,还是简单地沿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式,没有进展突破;又如《岳阳楼记》的三四段写景文笔清丽,但是上得不好,如此参差错落、行云流水的文段因为没有更好的教法,导致学生的兴趣缺缺,这都是未来要继续努力的方向。不管课程如何改革,关注学生的上课状态,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在享受课堂中潜移默化地提升素养,是教师应坚持的修行。前路漫漫,探索不止,不忘初心,继续修炼。

猜你喜欢

文言文创新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