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核心员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

2024-07-01陈子梅

商场现代化 2024年12期
关键词:优化对策国有企业

摘 要:核心员工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是企业竞相争夺的稀缺资源。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体系的中坚力量,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和深入,国有企业对标国际一流企业需要不断完善治理体制机制,需要更多素质过硬、业绩优秀、能力突出的核心员工。如何吸引、培养、使用、保留核心员工,成为国有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作者工作实际和经验,通过研读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国有企业核心员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从核心员工甄选、薪酬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管理和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提出国有企业核心员工管理优化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核心员工;优化对策

核心员工是企业的核心关键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战略资源,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体系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国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任。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和深入,国有企业对标国际一流企业需要不断完善治理体制机制,需要更多素质过硬、业绩优秀、能力突出的核心员工,如何开展核心员工管理成为国有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作者工作实际和经验,通过研读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国有企业核心员工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索国有企业核心员工管理优化对策。

一、核心员工的定义和特征

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公认的“核心员工”定义,归纳总结现有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核心员工是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掌握了企业核心技术、从事核心业务、在关键岗位任职,对企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员工。

核心员工一般具备以下特征:

一是稀缺性。按照帕累托法则,核心员工是为企业创造了80%价值的20%关键员工,具备稀缺性和短时间内不可替代性。

二是较强的自我实现追求。核心员工对个人职业目标有较高期望,关注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处于较高的需要层次。

三是高流动性。核心员工的稀缺性,决定了其在市场资源配置过程中,成为各市场主体重点争夺的对象,外部更高的薪酬待遇、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大的发展空间,对核心员工有强吸引力,使其具备高流动性。

二、国有企业核心员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效得到提升,但对核心员工的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

1.对核心员工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国有企业对核心员工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核心员工甄别机制,对核心员工的甄别,多从领导认可、员工评价、工作经历、工作业绩、学历和毕业院校、专业技能等级等较主观的层面进行,较少运用人才测评工具,核心员工的有效识别率较低。

二是缺乏对核心员工的充分授权,国有企业的管理仍存在重视行政级别、强调论资排辈的现象,职位的晋升才能获取相应的职权。因此,处于非领导岗位的核心员工,较难获得充分的工作自主权。过少的工作自主权、过度的工作汇报,影响了核心员工的工作效率,削弱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易使其产生不被信任的想法。

2.缺乏有效的薪酬福利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多采用行政管理模式,内部薪酬按员工岗位和职级核定,岗位和职级的晋升才能够带来较大幅度的薪酬水平上涨,部分核心员工因岗位数量限制无法通过晋升提高个人薪酬水平;绩效奖金能够与业绩挂钩,但联系不够紧密,未能充分体现核心员工的贡献度和个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核心员工的创造积极性。受管理模式和工资总额的限制,国有企业核心员工的薪酬水平未能对标市场,外部竞争力较弱,对关键、稀缺人才不具备强吸引力。

国有企业的管理能够做到合法依规,按规定给予员工五险二金、工会福利、带薪年休假等法定福利,保障了员工的权益。但在浮动福利方面,仍采用普惠式福利方式,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未能充分考虑到核心员工对追求自我进步、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等高层次的需要。

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逐步向现代先进企业看齐,对核心员工的保留和中长期激励提出更高要求,开始尝试引入股权激励、超额利润分享、项目跟投、福利及声誉类中长期激励措施,但缺乏完善的激励方案和有效保障措施。

3.缺乏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机制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指标参照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指标设定,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缺少关键业绩考核指标,核心员工鲜少参与个人绩效指标的确定,缺乏工作成就感,对组织和个人绩效提升作用有限。

绩效缺乏全流程管理,关注绩效考核环节,忽视了其他绩效环节,轻视和忽略绩效辅导沟通作用,绩效管理工作多终止于绩效考核环节,未开展绩效沟通反馈,未形成工作闭环。绩效结果仅用于薪酬调整,对绩效改进计划制定、个人培训内容确定、职级晋升及岗位调整等方面的应用不足。

4.缺乏完善的培训管理机制

国有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强调普适性,侧重于企业管理制度宣贯、通用知识培训和管理知识培训;而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等培训,则以应急式培训为主,定制化培训内容较少,未能充分满足核心员工的个性化培训需求。培训方式较单一,以传统的课堂授课形式为主,讲师与学员的互动较少,学员接纳课程内容的主动性较低。培训评估方面,国有企业多停留于反映评估层级,关注学员的培训满意度,对培训内容、培训教师、培训方法、课程资料、培训场地及设施等进行评价,缺乏有效的培训后续跟踪,对培训结束后学员的学习效果、行为改变及培训对企业经营效果的改进关注较少。

5.核心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有待完善

国有企业对核心员工的岗位确定和晋升方向规划,仍以企业领导人的经验和绩效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未能开展核心员工职业兴趣评估和引导工作,存在部分核心员工职业发展方向模糊、发展路径混乱、人岗匹配程度较低等问题。

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方面,多采用单一模式,以管理为主,因领导岗位有限,部分核心员工无法得到晋升,很快达到职业生涯瓶颈,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核心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消极怠工的想法和行为,如个人职业发展长期得不到满足,将导致核心员工向外部寻求发展,造成人才流失。

三、国有企业核心员工管理对策优化原则

国有企业由国家对其资本拥有所有权或者控制权,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其管理具备一定行政性。开展国有企业核心员工管理对策优化,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党建引领原则

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开展国有企业核心员工管理,要坚持党的领导,以党建工作引领企业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2.坚持战略导向原则

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开展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引导核心员工将个人职业生涯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相结合,实现二者发展方向一致、相辅相成,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培养更多高忠诚度的核心人才。

3.坚持差异化原则

开展核心员工管理,应考虑核心员工个性特征、职能、岗位的差异性,在坚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进行差异化管理,根据不同岗位、职级核心员工职业发展需要,制定不同的核心员工发展路径,促进核心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满足核心员工较高层次、个性化需求。

四、国有企业核心员工管理的优化对策

1.构建职位体系,甄别核心员工

(1) 开展职位分析与设计

通过科学规范的分析,对职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形成职位说明书,明确职位的工作职责、任务、工作联系、绩效标准、职位权限、任职资格条件等,快速、有效识别企业核心关键岗位,为甄别核心员工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核心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建立核心岗位胜任素质模型,帮助核心员工了解个人能力与企业发展要求间的差距,激发其学习动力和干事创业的精神。

(2) 开展人才盘点

通过人才盘点,全方位评价各级人才,能够有效识别国有企业关键岗位现有核心人才和高潜人才,为搭建核心人才梯队提供有效依据,同时统一管理者评价标准,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相结合。

2.优化薪酬体系,探索长期激励

(1) 引入宽带薪酬,提高内部公平性和差异性

国有企业中领导岗位有限,在传统等级薪酬结构中,若领导岗位无空缺,核心员工则无法通过晋升职级职位获取高薪酬。引入宽带薪酬,同一薪酬级别内,浮动范围较大,且不同薪酬级别间有重叠部分,核心员工通过专注提高工作绩效和个人能力,即使职级未晋升也能够实现个人薪酬水平较大提升,甚至超越部分领导岗位,提高了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和差异性。

(2) 对标市场,提高薪酬外部竞争力

开展国有企业核心员工薪酬管理,应注意提高其外部竞争力,关注行业薪酬水平变动,开展外部薪酬调查分析,采取领先战略或跟随战略,并制定各类相关政策措施,从待遇、工作、情感方面留人,提高国有企业对核心人才的吸引力。

(3) 实行个性化福利计划

实行核心员工个性化福利计划,采用普惠性福利与浮动福利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充分保障核心员工依法享受五险二金、带薪休假等法定福利。其次,通过分析核心员工差异化福利需求,定制企业个性化福利菜单,核心员工的个人绩效贡献、专业技能、服务期限等条件,换算成福利分值,自由兑换福利菜单上的项目。对于表现特别突出、贡献特别大的核心员工,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享有外出考察、交流学习的优先选择权。

(4) 探索利益共享中长期激励机制

核心员工对国有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中长期激励不足,易导致其短视行为,过分看重眼前利益,做出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相悖的行为,因此,有必要开展核心员工中长期激励。中长期激励形式,以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为主。国有企业核心员工持股应坚持合法依规、公开透明的原则,确保规则、程序、结果公开,杜绝暗箱操作,严防国有资产流失;核心员工以自愿为前提加入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担市场竞争风险,进一步激发核心员工主人翁意识。

3.优化绩效体系,实行全过程管理

(1) 实行战略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促使员工为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承担责任。开展核心员工绩效管理工作,要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加强组织绩效与核心员工绩效的衔接,将企业绩效目标分解到部门、员工,确保各层级员工对绩效目标、标准的认识达成一致。核心员工应深度参与绩效目标分解、绩效计划制定等工作,切实将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绩效目标统一,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双赢。

(2) 优化绩效考核内容与标准

绩效考核内容包括关键绩效指标(KPI)和行为绩效指标(BPI)。KPI是用于衡量核心员工工作业绩的量化指标,来源于企业战略目标分解、岗位重点工作等;BPI包括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等定性指标,主要来源于核心员工岗位胜任力模型。确定考核内容和指标后,应遵循SMART原则,设定指标考核标准。

(3) 实行绩效全过程管理

实行绩效全过程管理中,首先,国有企业管理层应提高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履行绩效管理领导、监督职责;其次,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履职尽责,做好绩效各环节工作的组织、督导、服务工作;被考核部门和员工积极配合,做好绩效目标的分解、制定绩效计划,加强绩效沟通与反馈,重视辅导与改进。部门负责人尤其应该关注核心员工的绩效执行情况,考核周期末与核心员工开展绩效面谈,就绩效完成情况、存在不足、下一周期改进计划进行深入谈话并达成共识,形成绩效面谈记录表,报备人力资源部门。将绩效考核结果充分运用于核心员工提拔晋升、岗位调整、薪酬标准调整、绩效薪酬发放、培训等各方面,为核心员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导。

4.优化培训体系,加强人才储备

(1) 构建有效的核心员工培训体系

以国有企业战略为导向,立足于企业的核心需求,兼顾核心员工多层次培训需求,构建有效的培训体系。第一,开展核心员工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基于调查结果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做到培训内容重点突出、联系实际;第二,根据核心员工个性特征,选择合适的培训教材和培训方式,做到因材施教;第三,开展持续性培训评估,将评估侧重点后移至学习评估、行为评估和成果评估层级,促进培训效果的转化,提高培训的投资回报率。

(2) 组建内部培训师团队

国有企业除关注核心员工的个人成长、满足其培训需求外,还应关注核心员工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承和发扬。通过组建内部培训师队伍,吸纳核心员工加入,形成具有国有企业特色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多方面内部培训课程体系。为保证长期、持续的输出,国有企业应关注内训师队伍和核心员工讲师的成长,组织开展TTT培训,帮助内训师从行为层和技术层完善课程内容。

(3) 建立核心员工培训档案

建立核心员工培训档案,包括个人学习档案和内训师授课档案。个人学习档案记录核心员工的培训需求、培训计划及完成情况、培训成果转化情况,形成核心员工的学习地图,发现核心员工培训不足之处,为改进培训规划提供依据。内训师授课档案记录核心员工开发的课程教案、授课情况、改进计划等,促进核心员工不断优化和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5.完善核心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体系

(1) 构建职业发展双通道

构建管理型和专业技术型纵向职业生涯发展通道,并设置双通道间的双向横向通道,实现人才交流,提高人岗匹配度。管理型职业生涯通道用于为公司选拔和培养具备管理、领导潜能的核心员工,为公司管理层储备人才;专业技术型职业生涯通道用于培养技术专家,引导技术型核心人才不断完善专业理论体系、提高专业技能。当员工沿着一个通道发展阻力过大时,可通过横向通道尝试另一个职业发展方向,通过设定过渡期,帮助核心员工确定个人职业发展方向。

(2) 开展核心员工职业规划

开展国有企业核心员工职业规划,通过运用科学的职业兴趣测评工具,帮助核心员工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和特点,充分考虑测评结果和个人意愿,结合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和人力资源规划,引导核心员工将个人职业发展与国有企业发展相结合,做到目标、方向一致,实现个人与国有企业的双赢。

(3) 开展多种形式的内部人才交流活动

对处于职业探索期的核心员工,可通过提供跨部门、跨职能的岗位轮换,帮助核心员工确定个人职业锚,同时促进国有企业内部人才交流,培养一专多能的核心员工。对处于职业上升期和成熟期的核心员工,可通过工作扩大化和丰富化给予核心员工更多工作挑战、工作自主权和决策权,提高其工作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刘琦.C公司核心员工激励机制的优化设计[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22.

[2]冯福如.企业核心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及其实施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20(7):104-105.

[3]王进.国有企业核心员工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盐业,2020(18):19-24.

[4]任钊辉.我国企业核心员工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管理学家,2014(14):185.

[5]薛亮,孙丽敏,庄鑫雁.核心员工的特征及管理策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9):47-51.

作者简介:陈子梅(1987.03— ),广西南宁人,广西交投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业务主办/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侧重研究员工培训、招聘管理、绩效管理。

猜你喜欢

优化对策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推进“科改示范行动”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浅析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战略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风险控制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
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