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悲音
2024-07-01孟红娟
孟红娟
“琴遇知音始可调,卓非善听亦徒劳。早知应聘终罹祸,罪死何如节死高。”
哎,若能预先知道,接受董卓的聘请终归遭受灾祸,获罪而死倒不如守节义而死来得高尚。这是南宋学者徐钧对你罹祸的痛惜和感叹。
一、悲音
你一生经历汉顺帝、汉桓帝、汉灵帝和汉献帝四个时期,你因为担任过中郎将的官职,人们又称呼你为蔡中郎。
蔡中郎,你年少就博学多才,你爱好辞章、术数、天文,精通音律。你才华横溢,不愧为兖州、陈留间人人都画像而称颂的东汉名士:作为儒士,你正定儒家六经文字,书丹于碑,镌刻后立于太学门外;作为书法家,你是独步古今的汉代书法理论之集大成者;作为琴家,你创作了现存最早的琴学专著;作为人臣,你弹劾奸臣,以致身陷囹圄;作为人子,你照顾病母,七十天不解衣带地侍奉;作为人父,你培养了一代才女蔡文姬。然而,你因为董卓被杀稍稍流露出一丝惊叹之意,便被指认为同党而被处以极刑。
你三次出仕,但仕途皆不顺意。第一次是因为宦官们听说你琴技高超,召你入朝鼓琴,结果你中途称病返乡,闲居在家十多年。第二次是被司徒桥玄召为幕府,先拜郎中,后在东观研究并修撰史书,在朝九年,遭到朝中宦官程璜诬陷,举家流放到荒凉的朔北。被免罪后,又对当地宦官势力五原太守不客气,因而再度受到迫害,流亡江湖,浪迹吴地十二年。第三次是在五十七岁那年,被董卓强命召入朝中,做官四年,召为祭酒,迁尚书,拜左中郎将,封高阳乡侯。董卓被诛杀,你也被治罪,冤死狱中。
纵观你的一生,可谓坎坷不平、怀才不遇。在国家和自身的双重困境中,你倾心于琴,寄情于琴,通过琴来抒发不幸的遭遇和内心的悲音。你在琴的天地里,写琴赋,著琴操,斫焦尾,识琴音,创五弄,它们见证着你的音乐才华和天赋。在汉代琴界乃至中国古琴历史领域,你都可谓独树一帜。
轻轻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你虽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里,但我要拨去迷雾,从逝去的繁花丛中,以一位当代琴人的身份向你致深深的敬意:蔡中郎,你不愧为旷世的逸才。
二、书音
身怀逸才的你,是东汉末期的文学领袖和最后一位辞赋家,你写过一篇充满了文学之美的《琴赋》:
言求茂木,周流四垂。观彼椅桐,层山之陂。丹华炜烨,绿叶参差。甘露润其末,凉风扇其枝。鸾凤翔其巅,玄鹤巢其岐。考之诗人,琴瑟是宜。爰制雅器,协之钟律。通理治性,恬淡清溢。间关九弦,出入律吕,屈伸低昂,十指如雨。尔乃清声发兮五音举,奏宫商兮动徵羽,曲引兴兮繁弦抚。然后哀声既发,秘弄乃开。左手抑扬,右手徘徊,指掌反覆,仰按藏摧。于是繁弦既抑,雅韵复扬。仲尼思归,《鹿鸣》三章,《梁甫》悲吟,周公《越裳》,青雀西飞,别鹤东翔,饮马长城,楚曲明光,楚姬遗叹,鸡鸣高桑。走兽率舞,飞鸟下翔。感激弦歌,一低一昂。
这篇250字的《琴赋》,抛开文学上行文的流畅、对仗的工整、文辞的雅逸及气韵的流动,单从音乐角度看,你对弹琴动作、琴音作用、古琴正音和悲音气质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看,你如此描写弹琴动作:“屈伸低昂,十指如雨;左手抑扬,右手徘徊,指掌反覆,仰按藏摧”。屈伸、抑扬、徘徊、反覆、仰按,这一系列动作,为我们展现了左右手的并用,也体现了双手的分工,让我们看到了你弹琴时的神态和心情、五音和谐的关系,更展示了你琴技的高超。透过这些动作,我似乎看见你左手大指和名指的短吟与长猱,以及右手四个手指轻灵的托、劈、抹、挑、勾、剔与打、摘,它们之间的过渡衔接就像你写的草书,是那么的连贯与流畅。这些动作呈现的是“出入律吕”“清声发”“五音举”“动徵羽”的音乐效果。你双手在琴弦上的挥洒和行走似行云若流水,三尺六寸的琴弦是你艺术的山水,你在这方山水里获得了灵魂的自由和精神的飞扬。
在这篇赋中,你对雅音予以高度重视:“繁弦既抑,雅韵复扬”,这体现了你浓厚的儒家思想。儒家倡导雅乐,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儒家思想把雅乐纳入体系中,孔子重视雅乐移风易俗的教化作用,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尽善尽美”,他把音乐与治国相结合。你也把雅乐作为至上的追求:“爰制雅器,协之钟律。通理治性,恬淡清溢。”作为汉儒的一员,你更加体会到雅乐对于匡正社会的意义,所以你提倡雅乐,希望“雅韵复扬”,以“通理治性,恬淡清溢”,陶冶性情,从而提升个人的修养和水平。而这些都是你从古琴的音质与弹奏技巧中摸索总结出来的。
关于古琴的音质,“清音”历来是它的正音,“清”是古琴音声的根本。宋代贤相范仲淹问琴家崔遵度:“何为琴?”崔公答:“清厉而静,和润而远。”这是古琴正音千古不变的观点。历代琴论琴文,都以古琴“清音”为尚。魏晋时嵇康在《琴赋》中,通篇文字述“清”的有很多处,文末他这样论琴音:“若论其体势,详其风声,器和故响逸,张急故声清。”明代徐青山在《溪山琴况》中总结琴学精要,将“清”作为古琴大雅的根本以及古琴妙音的主宰,他写道:“故清者,大雅是源本,而为声音之主宰。”之后数百年,虞山派作为古琴正宗领袖琴坛,高标“清微澹远”的宗旨,“清”居首位。可见“清”在古琴声音中的核心地位。
而你早就提出了古琴的“清”音:“尔乃清声发兮五音举,奏宫商兮动角羽,曲引兴兮繁弦抚。”这里抑扬起落的审美概括,开启了你对古琴艺术审美探讨的先河,你将礼乐思想与审美意识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标志了汉代古琴文化的成熟,在这以后的发展中,古琴既被作为道统思想的象征,同时也作为审美艺术表现的乐器。
你还写悲音,认为悲音更可以起到移情作用:“哀声既发,秘弄乃开”。你生活的汉朝末年,宦官专权,朝政混乱,社会矛盾激化,汉王朝随时有灭亡的危险,这使你充满了浓重的忧患意识和悲音气质。
三、识音
你的忧患意识是你正直为人的显现,你做官时办事公正,敢于直言,却因此遭到邪恶势力的谗言诬害,举家被朝廷流放到千里冰封的遥远北国。后来,朝廷大赦,你才带着全家老小离开荒凉的雪原,回到自己的故乡陈留。
乡亲们听说你回来了,都很高兴,因为你为他们做过好事,你在他们心中一直有很高的威信。因而你一到家乡,亲朋好友便轮番请你到家中叙聊家常和国事。饱尝流浪生活的你,被乡亲们的热情深深感动,久久积压在心头的愁绪似乎慢慢地消解了。
一天,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听说你回乡了,特意准备了一桌酒席,请你到家中作客。老朋友的盛情难却,你应约了。
当你兴致勃勃走到朋友家大门外时,突然停止了脚步。原来屋里有人在弹琴,琴声引起了你的注意,他站在门外倾听。起初,琴声悠扬,轻快流畅。不一会儿,琴声变得沉重、浑浊,有一种排山而来的紧迫感。你蓦地听到琴声里隐隐地透露出一股“杀”气。你本能地愕住了。多年来风里雨里的亡命生涯,使你对任何一种细微的不祥之兆,都有灵敏的感觉。你突然警惕起来:“老友请我赴宴,为什么琴声里隐藏杀机?莫非多年不见的朋友变了,心怀鬼胎,也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狼狈为奸?今日请我赴宴是假,伺机谋害是真?”想着想着,你感到非常可怕。再一听琴声,呀!杀气不但未减,反而更加紧张急促了,仿佛就在生死存亡之际,你猜想“莫非他们要立即下毒手了?”想到这儿,你急忙转身就走。
这时,另一位应邀赴宴的客人迎面走来。他见你神色异样,回身离去,不知出了什么事,连忙拦住你问道:“蔡兄到哪里去?怎么到了门口不进去呢?”你好像什么也没听见,仍然急匆匆地往外走。
于是仆人赶紧报告主人,说:“蔡君刚才来了,到门口却又离开了。”
当老友得知你到了门口却转身离去,感到莫名其妙。心想,今日是专程款待老朋友,他为什么不领情呢?老友以为是自己没有好好接待你,有失礼的举动,伤了你的自尊心,以致你觉得受到了怠慢,才生气离去。于是老友急忙追上去,问你为什么要匆匆离去。
当你一五一十详细地把自己刚才听到的情况告诉他时,在场的所有人没有不吃惊的。那个弹琴的人是老友的弟弟,他听后大笑道:“我刚才弹琴时,看见一只螳螂在捕蝉,蝉儿意欲离开却没有飞起,螳螂随着它一进一退。我内心也很紧张,担心螳螂逮不住蝉儿,心里想帮它一起捕杀,于是发出了这样的琴声。难道这是杀心显露在琴声中吗?”
你听后也大笑起来,说:“这足以称之为杀心啊!”你认为“惟乐不可以为伪”,你认为音乐是不会作假的。误会顿时消除。
从这个误会里,老友对你的了解更深入了,你这位久别的老伙伴该是经受了多少折磨、身心受到了多少伤害,才会有此惊弓之鸟般的惊悸。一场误会,大家莫不惊叹你听琴的本领和欣赏琴乐的能力。
你这则听琴的故事被范晔记录在《后汉书·卷六十下·蔡邕列传第五十下》。这件事足见你有着超强的乐感,能抓住琴声的内涵和弦外之音,这种能力不是普通人能轻易达到的,要具备这种欣赏能力,必须懂得古琴的音律,而你就是精通音律的音乐家。你不愧有一双音乐家的耳朵。
由于你在家乡时对当地宦官势力五原太守不太客气,结果再度受到迫害,你从此再次带着一家老小“亡命江海,远迹吴会”。你在吴地流亡避祸达十二年之久,也在当地传琴十多年,吴国丞相顾雍就是你的得意门生。
你在吴地十二年, 发生了著名有关焦尾琴的故事。一天,有个吴人用桐木烧火做饭,桐木在火中爆裂的声音被你听到了,你立马辨认出这是斫琴良材。于是用这个木头斫了一张琴,果然音乐效果极其美妙。由于木头尾部被大火烧焦,人们便把这床琴叫做“焦尾琴”。焦尾琴与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你这段慧眼识良材的斫琴故事也成为中国古琴史上最著名的旷世传奇。
你遇害后,焦尾琴保存在皇家内库中。据说齐明帝在位时,曾取出焦尾琴请古琴高手王仲雄弹奏。王仲雄连续弹奏了五天,并即兴创作了《懊侬曲》献给明帝。后来焦尾琴传到南唐中主李璟手中,后又赠给大周后。大周后之后又传到了写“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南唐后主李煜身边。李煜死后,焦尾琴归宋室所有。据传,明朝昆山人王逢年曾收藏过你制造的焦尾琴。之后焦尾琴跟它的主人一样,渐渐地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被人遥念。
在吴地时,你曾于不同季节去山中访问鬼谷先生,结果都没遇见。你遂游览岩石山谷,在山中的清溪边休息赏景。山谷里有五个弯处,每一处都有幽静的住所和神灵的遗迹。既来之,则不负这里的一山一水。于是你用三年时间为每一弯处创作了一首乐曲,它们便是著名的琴曲《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人称《蔡氏五弄》。你给马融和王允等人看,他们看后都非常惊异。
这五弄,乐曲结构虽短小却精悍,风格恬静隽永,节奏规整,属音多韵少之曲。它们历经各代,成为千古名曲。有人说你创作的五弄,传授给太史令单飏,自单飏传了十七世至赵耶利,赵耶利传给濮州的马氏,后又传给宋孝臻,孝臻去世后,世代师承的琴音就此灭绝。
如今我正在学习的浙派古琴教程已将你的五弄编入教材,我现在看到的曲子是新浙派古琴传承人徐君跃先生依据谢琳的《太古遗音》打谱,并于2009年在你的故乡河南首演,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录播,获得好评。我想,假如你九泉有知,该会感到欣慰吧?
《琴议》说:“隋炀帝以嵇氏四弄、蔡氏五弄,通谓之九弄。”九曲古琴被隋炀帝列为文人科举的必考。唐朝诗人李白、李贺、王维等都曾借你五弄的题目作诗。宋人朱长文说:“伯喈所以寓其哀思者,盖在此五曲,特假物以名之耳。”朱长文认为你是以写景来寄托哀思,以忠诚的言论与雅正的乐音,规劝讽刺凶暴残忍的行为,以达到拯救百姓的目的,可是你的遭遇却如此不幸。
四、论音
蔡中郎,历史不能重写,生命不会重来,你身处汉末,纵有满腹才华却无处施展,相反几次三番遭人陷害,流浪的生涯致使你郁闷难消。人生不如意,然而生活必须继续。在吴地时,你斫琴器,访鬼谷,你将精力投向弹琴和古琴历史研究,并取得重大成就,这个成就就是著作《琴操》的诞生。这部作品是你耗尽心血、介绍早期琴曲作品最丰富而详尽的专著。
你的《琴操》有两卷,分四类,编录了四十七曲,包括五首歌诗、九引、十二操和二十一章河间杂歌,这些作品分别记述了琴曲作品的作者、立意、创作背景或与作品有关的故事等,有的还附有歌词。这部著作体现了你儒道兼修的思想,是你卓尔不群的音乐才华及宦海沉浮、坎坷人生综合作用的产物。
第一类的五曲歌诗是:《鹿鸣》《伐檀》《驺虞》《鹊巢》《白驹》。
第二类的十二操是:《将归操》《猗兰操》《龟山操》《越裳操》《拘幽操》《岐山操》《履霜操》《雉朝飞操》《别鹤操》《残形操》《水仙操》《怀陵操》。
第三类的九引是:《列女引》《伯姬引》《贞女引》《思归引》《辟历引》《走马引》《箜篌引》《琴引》《楚引》。
第四类的二十一章河间杂歌是:《箕山操》《思亲操》《龙虵歌》《杞梁妻歌》《聂政刺韩王曲》等。
此外,还有少数琴曲有题无解,如《鹊巢》,以及最后的《流澌咽》《双燕离》。
在《琴操》中,你首先描述了琴的作用和形制。
围绕琴的作用,你这样写道:“昔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琴道以儒家思想为基本,而释、道两家思想,也是琴道的重要内容。刘向在《琴说》中论琴的作用中提出:明道德、感鬼神、美风俗、妙心察、流文雅等,这都属于儒家思想。班固的《白虎通》承袭的也是儒家《乐记》的思想,他说:“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而到你的《琴操》,则增加了“修身理性,反其天真”的内容,这具有道家借琴以达到修身养性、返本归真的琴道观。唐代薛易简在《琴诀》论鼓琴的作用中,则有道家绝尘出世的思想:“琴之为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魂,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可见得,关于琴的作用,自你开始,已不再局限于儒家领域。
关于古琴形制你如此描写:“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日也;广六寸,象六合也。文上曰池,下曰岩。池,水也,言其平。下曰滨,滨,宾也,言其服也。前广后狭,象尊卑也。上圆下方,法天地也。五弦宫也,象五行也。大弦者,君也,宽和而温。小弦者,臣也,清廉而不乱。文王武王加二弦,合君臣恩也。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这段文字中,你对古琴形制的解读充满了儒家思想的光辉,你将君臣关系、长幼尊卑和事物等与古琴的五音相联。
接着你对书中每首作品的有关故事和内容作了介绍,这些故事带有浓厚的民间传奇色彩,全书汇集的五十多首作品,绝大多数是先秦的题材,只有两、三首是西汉题材。仔细分析你的这些作品,可以看出它们并非各种材料的简单罗列,本书的编撰体例和材料取舍无不体现你的审美理念,比如《箕山操》中的许由和《庄周独吟处》中的庄子,他们是你塑造的道家理想人物;《周太伯》《文王受命》《文王思士》《仪凤歌》等,歌颂了周朝历史上扮演圣君良辅的人文角色;《思亲操》《曾子归耕》《梁山操》中的舜和曾子是儒家伦理道德中孝的典型;《龙蛇歌》的介子推、《楚明光》之楚明光、《信立退怨歌》之汴和、《谏不违歌》之史鱼等,歌咏了历史上的名臣贤士;《聂政刺韩王》中聂政刺韩王的故事和《芑梁妻歌》之孟姜女的故事,演绎的是经典的明间故事;《霍将军歌》《怨旷思惟歌》歌咏了当时的历史人物。在书中,有关宣扬儒家思想和伦理道德的作品占了绝大部分,同时,另外一些作品则反映了道家思想和阴阳五行说,这与你序言中提出的“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的以儒家思想为主、辅之以道家思想来取舍材料是相吻合的。
蔡中郎,你冤屈而死,天下莫不为你惋惜,好在你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和深远影响,你是中国琴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你一方面承续了儒家雅正立德的琴道论,另一方面又引进了道家返本归真的琴学观。你死后,单说汗魏之际,在你的故乡陈留,就先后出现了阮瑀、阮籍、阮咸等以琴见称的名士,可谓才人荟萃,而他们身上定留有你飘洒才子的影子。
宋代词人陆游曾这样作诗写你:“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看来,在说书人口中,你只是一位上不能闻达于庙堂,下不能全身于乱世的可怜又可悲的文人。至于你后来成为明朝高则诚《琵琶记》戏曲里的书生负心汉,被天雷活活劈死,那是另外一回事,此处不作展开。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你:“蔡邕意气之士也,始而以危言召祸,终而以党贼逢诛,皆意气之为也。”常说祸从口出,你的遭遇或许就是性格决定命运的例证吧。
千年之后,鲁迅先生如此评论你:“蔡伯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吊客,他敢于对国人都说该杀的董卓表示哀悼之情,这种敢于逆众人之口的勇气,正是世人所缺乏的。”
哎,蔡中郎,不论名人还是大咖如何评论你,你都是一位载入史册的奇才和悲剧人物。
身为当代琴人,看了《琴史》上关于你的人生轨迹和际遇后,内心澎湃不平,无以为表,谨作此文以示纪念,呜呼,痛哉!
■责任编辑 包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