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解题中化归转化思想的妙用
2024-07-01刘二雄
刘二雄
摘 要:论述了高中数学解题中化归转化思想的运用意义,并结合具体解题案例,探究了高中数学解题中化归转化思想的巧妙运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化归转化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4)13-0074-03
新时期的高中数学解题继承了以数学思想方法为基础的理念.化归转化思想是高中数学解题中不可替代的思想,贯穿了未知向已知转化、多元向一元转化、数字与图形的转化过程.将化归转化思想应用到高中数学解题中,可以促进高中数学解题效果的优化.因此,探索高中数学解题中化归转化思想的巧妙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高中数学解题中化归转化思想的运用意义
1.1 全面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化归转化思想是以获得原问题的答案为目标,借助特定转化手段,将待解决问题归结为另外一个解决难度较小或者已解决的问题.化归转化思想是众多数学思想方法的统领,包括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构造法、反证法、分类讨论思想等.化归转化思想不仅仅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而且可以统筹多数数学研究策略,如高次向低次、运算向逆运算、空间向平面、无限向有限等.
1.2 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生成
化归转化思想贯穿了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全程,体现为数学运算素养、数学建模素养、逻辑推理素养等.具体到高中数学解题中,图形变换、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变换、坐标变换、复数表达形式变换等均是逻辑推理、演绎运算的过程.
2 高中数学解题中化归转化思想的巧妙运用
2.1有机整合数学模型与化归转化思想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学科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确保学生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会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基于此,教师可以从化归转化思想的应用视角着手,有机整合数学模型与化归转化思想,促使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和求解模型”“检验和完善模型”“分析和解决模型”几个过程.在上述过程中,学生可以正确认识基本数学模型中的化归转化思想,并在发展化归能力的基础上,生成数学建模素养[1].
例1 求函数y=x+1x+2的值域.
解析 函数y=x+1x+2的反函数为x=1-2yy-1,x=1-2yy-1的定义域为y≠1的实数,则函数y=x+1x+2的值域为y|y≠1,y∈R.
例2 求函数y=-x2+x+2的值域.
解析 由-x2+x+2≥0,知y=-x2+x+2的定义域为x∈[-1,2].
此时,-x2+x+2=-(x-12)2+94∈[0,94].
所以0≤-x2+x+2≤32.
所以函数y=-x2+x+2的值域为[0,32].
2.2 关联逻辑推理与化归转化思想
逻辑推理是构建数学体系、获得数学结论的有效方式,更是数学严谨性的重要体现.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教师应立足数学问题作为有机体的特点,围绕数学问题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引导学生紧扣问题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联系,对问题进行适当转化,构建纵向与横向交错的题目推导解析网络[2].
在逻辑推理过程中,明确转化的一般原理是前提,掌握基本的化归转化思想和方法是关键.因此,教师应有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问题条件、图象特征、求解目标的结构形式,搭建“条件—结论”的桥梁,探明数学问题逻辑及分析思路.在实践中,教师应启发学生紧盯化归要素,聚焦化归对象、化归目标、化归策略三个基本模块,确保化归转化思想与问题解决逻辑、推理过程的有效联系.
例3 已知点M(4,4),圆C:(x-p)2+y2=5(p<3)与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E:x2a2+y2b2=1有一个公共点J(3,1),F1为椭圆左焦点,F2为椭圆右焦点,直线MF1与圆C相切,求椭圆方程.
解析 因为J(3,1)在圆(x-p)2+y2=5(p<3)上,所以(3-p)2+1=5(p<3).
所以p=1,圆的方程为(x-1)2+y2=5,圆心为(1,0),半径为5.
设椭圆左焦点F1(-c,0),直线MF1的方程为y=44+c(x+c),因为直线MF1与圆相切,所以圆心C(1,0)到直线MF1的距离为半径5,所以c=4.
又因为J(3,1)在椭圆上,所以9a2+1b2=1.
又因为a2+b2=c2,解得a2=18,b2=2.
所以椭圆方程为x218+y22=1.
2.3 挖掘化归转化思想中的科学精神
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可知,通过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树立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领会数学科学精神是化归转化思想应用的核心主旨.所以教师应主动带领学生挖掘化归转化思想中的科学精神,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反思、质疑、求实,进一步加深理解概念、巩固基础知识、生成数学方法技能.随后根据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个性心理发展的需要,教师可贯彻生本方针,鼓励学生与同伴共同探索数学问题转化的合理性、必然性以及转化过程中的科学精神.“一题多解”是化归策略多样性的具体体现,也是挖掘化归转化思想中的科学精神的有效方式.
例4 如图1所示,在等腰RtABC中,AB=BC=2,点P满足PA·PB=0,则PC的取值范围是.
解法1 (向量法)
设∠PBC=θ,因为PA·PB=0,所以PA⊥PB.
所以PB=ABcos(π2-θ)=2sinθ.
因为PC=PB+BC,
所以
PC2=(PB+BC)2=4sin2θ-4sin2θ+4=-4sin2θ-2cos2θ+6=6-25sin(2θ+φ).
因为θ∈(0,π),所以PC2∈[6-25,6+25].
故PC的取值范围是[5-1,5+1].
解法2 (坐标法)以BC所在直线为x轴,AB所在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图2中,A(0,2),B(0,0),C(2,0).
设点P(x,y),则PA=(-x,2-y),PB=(-x,-y).
因为PA·PB=0,所以x2+y2-2y=0.
化简,得x2+(y-1)2=1.
所以点P在以点M(0,1)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上运动.
因为CM=(2-0)2+(0-1)2=5,
所以PCmin=5-1,PCmax=5+1.
故PC的取值范围是[5-1,5+1].
图3 例4解法3图
解法3 因为点P满足PA·PB=0,所以点P在以点AB中点M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上,如图3.
由勾股定理,得CM=12+22=5.
所以PCmin=5-1,PCmax=5+1.
故PC的取值范围是[5-1,5+1].
因为∠APB=90°,所以点P到AB中点M的距离为12AB,当点P与A,B重合时也满足,所以由圆的定义也可以得出点P在以点M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上.
2.4 梳理化归中的运算逻辑
数学运算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强调学生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思路.而化归中的运算涵盖了等价化归运算、非等价化归运算.等价化归运算强调转化期间前因、后果均是充分且必要的,即:转化后结果为原问题结果;非等价化归运算则是转化期间前因、后果其一非充分.
例5 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a≠0),其中△=b2-4ac,x1,x2为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且x1<x2.求ax2+bx+c>0(a≠0)的解集.
解析 在a>0时,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开口向上,若△>0,解集为{x|x>x2或x<x1},若△=0,解集为{x|x∈R且x≠-b2b},若△<0,解集为R.
当a<0时,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开口向下,若△>0,解集为{x|x1<x<x2},若△≤0,解集为.
3 结束语
化归转化思想是高中数学解题中不可或缺的思想,将化归转化思想运用到高中数学解题中,可以全面渗透多种数学思想方法,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达成.因此,教师应借助数学解题契机,巧妙探索化归转化思想的运用途径,充分利用化归转化思想,促进学生生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穆聪敏,张玲梅.化归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38):42-44.
[2] 王震.结构化视域下高中数学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培养[J].数学通报,2023,62(05):7-11,41.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