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阅读的“测不准原理”说起

2024-07-01杨林柯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4年6期
关键词:考查学习者考试

杨林柯

语文考试结束了。改完试卷,分析成绩,我发现学生在现代文阅读题上得分很低,包括一些语文功底比较扎实的学生。他们可是热爱阅读的学生,可阅读测试题为什么就答不好呢?

这引起了我的深思:在量子力学里,有一个“测不准原理”,阅读测试是不是也存在一个“测不准”的问题呢?

和同组的孔老师交流,他也发现类似的情况,并且激动地告诉我,他当年的语文能力应该是全班最好的,可他最怕的也是阅读题,经常会答错。我自己何尝不是如此,高中阶段还发表过诗歌、小说,可高考时面对阅读题几乎傻眼,大脑一片空白。后来高考成绩揭晓,许多同学的语文考试分数都比我高。

我工作后带过十几届毕业班,此类问题经常引起我和同事的疑惑,甚至有老师感叹:语文考试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按理说,思维素质好、基本功扎实、读书多的学生,语文成绩也应该好,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这恰恰证明我们的语文阅读考查方式存在“测不准”的问题。很多作家答不出根据自己的文章编写的试题,这是业界都知道的笑话。比如,浙江某地的高三考试选用了本地作家羽戈先生的文章,有好事者让作者来答,结果12分的阅读题,羽戈仅得2分,而且这2分也是“看在你是原作者的分上”。这是多么讽刺也是多么值得业界思考的一件事。

为了淡化学生对成绩的过分关注,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在考试后讲题和成绩分析阶段,我经常不得不说“语文成绩不过是语文学习的副产品”一类的话。

我个人的感受是,客观化的阅读试题不仅难以检测出学生真正的阅读能力,而且可能抑制学生的阅读兴趣。考试强化的过程恰恰是阅读兴趣丧失的过程。因为阅读中的思维往往呈模糊状态,尤其是考试的快速阅读,也是一种浅阅读。到底有哪些精神元素能够进入生命里面,考生自己也是说不清楚的。记得康德讲过,知性在模糊不清的状态下起作用最大。对于人们的思维,语言永远是不够用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往往是一种很美好的状态。对这种美好状态的表达则需要语言的精确,写作正好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使思维精确化。为了培养思维的发散,追求内在收获,需要阅读;而要将思维精确化,则需要写作。阅读与写作的结合不失为一种很实用的方法。

所以在高三的阅读训练中,为了克服阅读的僵化,我有意把阅读和写作联通起来。读完文章之后,让学生写读后感悟,或者将由文章中的某句话而触发的思考写下来,可长可短,自由言说,力求表达的真实。比如阅读了《中国青年报》上的《曼德拉:用悲悯的目光看待世界》之后,我让他们写下对问题的思考:“你认为,曼德拉对中国有哪些启示?”“你认为,曼德拉的精神遗产是什么?”这样的写作不仅引发学生真正的思考,而且我发现学生写得真的很好,同时也为学生注入了新的精神养料。

复习中遇到的考试阅读题常常陷阱重重,学生一不小心就掉入了命题人的圈套。这样的考查已经不是为了检验,而是为了阻拦。它的红线不是在高处,而是在脚下。我感到吊诡的是,在一种淡化逻辑而强化意识形态的教育背景下,却要对学生进行逻辑考查,而且这种考查又打上了命题人自己的思维烙印,呈现诸多局限。我在想,学生经过高考的阅读强化,进入大学后不喜欢读书,是否和中学时的这种僵硬的阅读考查训练有着某种关系呢?

我之所以采取这种以写促读的办法进行阅读复习,目的在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减弱应试训练对学生的精神伤害,促使学生把最新鲜的感受用笔写下来。因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精神再创造活动,它遵循自由和发展的原则,带有个体的独特体验。而应试考查的阅读材料是和学生的不自由对话,是命题者对阅读水平的“检验”。它将读者与作者的私密交流变得公开化。因为读者在和作者对话的同时,必须面对一个“第三者”,它还是裁判官,这就是所谓的“标准答案”。虽然美其名曰“参考答案”,但这种“参考”不小心就落入一个思维定式,变成检验的“标准”,所有的答案都要接受这个“标准”的检验。这使得学生的阅读不得不面对一个强悍的“他者”,阅读也是战战兢兢地匍匐在这个“他者”的逻辑强制之下。这种失去平等的对话也使对话失去了意义,因为它有道德强加者的不公平因素,不是发自生命内部的需要,而是应对外界的检验,达到某种“合谋”的目的。学生的顺应性思维、讨好型人格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恐怕和这种强制完成的阅读训练以及考查脱不了干系。这样长期驯化,学生以后怎么会喜欢阅读、喜欢思考?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如何培养出来?

想想我自己,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可能和高中阶段没有刷过这种阅读题有很大关系。因为我们高三后半学期就没有了语文老师,班级几乎处于“无序”状态,高考复习主要靠我们自学。当然也没有几个同学复习语文,因为捞不来分。我在高考前从未做过什么“高考模拟题”,不知道语文会怎么考,因为当时的高考应试还没有现在这么精致。虽然我的高考语文成绩并不怎么样,但我一直保持着对阅读的热情。工作后,我带过十几届高三毕业班,一般也不怎么进行过多的阅读刷题。因为我觉得阅读是无法“复习”的,每则材料都是新的,对学生而言,每完成一篇阅读都是一次新的尝试和新的体验,也是一次精神的冒险。在我看来,语文几乎是不可复习的一门课,因为复习针对的是记忆内容,只有记忆的东西才可以复习。而阅读不是记忆,它植根于每个人的生命体验与文化感知之中。再说,目前的语文考试,记忆考查占比很少,背诵加上成语、文言文实词的使用,也不过十几分。

当下的“课程目标”设计还是很不错的,但通过考试强化来达到这样的目标反而可能会失去它。因为这种强制容易导致学生厌倦阅读,让终身学习成为空想。

阅读的过程应该是主体性建构和强化的过程,而我们现在这种阅读训练与检测恰恰带来了主体性丧失的风险。

阅读是一种对话,新课程理念也强调对话。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认为,阅读学习中的对话有三个维度的关系:一是学习者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二是学习者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三是学习者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学习者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读后写随笔或感想的阅读学习方式不但可以实现学习者与客体(文本)之间的对话,而且可以让学习者与自我之间达到对话与体认,实现二者的合一,还可以在思维训练与写作能力的训练中,随时让学生和母语保持一种亲和关系,甚至可以发挥写作的灵魂自塑作用,达到自我教育和精神整合的目的。

其实语文学习没那么复杂,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语文教育搞得这么功利,似乎都是应试教育闹的,但命题人把语文考试搞得这么花哨,是不是也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语文要干什么?我们的教育要干什么?语文应该考什么?怎么考?我们不能为考而考,过于关注操作性、核心素养以及意识形态的要求,却忽视了考试也是一种手段。如果把考试变成目的,容易导致语文价值的流失和语文精神的分裂。

语文学习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重点就是学会读书、写作。要想学会独立思考,具备现代公民素质,读书是根本。一所好学校应当有书可读,有宽松的读书时间,有从容的思考时间。一个好的教育环境也应该鼓励学生读书,而不是以外在强化的目的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把“我要学”的主体努力变成“要我学”的外在强化,教育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最终南辕北辙。

我以为,阅读是语文教育的命门,抓住了阅读,就抓住了语文的根本。语文阅读和考查要服务于教育的大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考查学习者考试
配合物的常见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