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
2024-06-30马艳萍
马艳萍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历史老师需要考虑和探讨的重要问题。历史老师要打破传统应试教学的藩篱,不断提高初中生的历史素养。鉴于此,本文从情境教学、问题导向、合作学习、多元化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为初中历史有效教学提供方法借鉴。
关键词:初中历史 有效教学 策略 合作 评价
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对于学生培养历史素养和了解国家、社会的过去有着重要的意义。怎样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情怀,提高历史素养是值得研究探讨的教学问题。缘于此种情况,本文积极探讨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也在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情境教学作为一种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从情境教学的基本概念、实施方式、实践案例三个方面来探讨初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的开展。
(一)情境教学的基本概念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出与历史事件、人物、背景等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历史文化,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情境教学是一种以形象为主体的、带有感情色彩的教学方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情境教学的实施方式
1.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声音、图文结合等多种信息融合在一起,为学生呈现出更加生动、形象的历史画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如影视作品、图片、音频等,将历史事件、人物、背景等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种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历史事件中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或参与历史事件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故事讲述
故事讲述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历史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教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语调、表情等手段来增强故事的感染力,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记住历史事件,可以采用“要素记述法”——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有什么历史意义或影响。
(三)情境教学的实践案例
下面以“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为例,介绍情境教学的实践过程。
(1)创设情境: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展现出来,如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诸侯国的形势图和战争场面,同时配以相应的音乐和解说。
(2)提出问题:在这个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那么为什么还会有诸子百家的繁荣呢?这些思想家们的出现对当时的社会有什么影响呢?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可适当地引导和提示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4)角色扮演:让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思想家进行角色扮演,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和文化背景。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对学生们在讨论和表演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也要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给出改进建议。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和诸子百家的繁荣情况,同时也可以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思考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非常有效。问题导向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以下是问题导向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的几个方面。
(一)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问题导向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图片、视频等手段,创设与历史事件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历史知识的热情,提高他们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唐朝盛世时,可以播放一段有关唐朝的纪录片,让学生感受到唐朝的繁荣和辉煌。然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唐朝为什么能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问题链
设计问题链是问题导向教学的关键。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系列具有逻辑关系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思考和理解历史知识。例如,在讲解明朝灭亡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链:
(1)明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2)明朝灭亡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什么关系?
(3)明朝灭亡对后世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思考明朝灭亡的原因和影响,帮助他们形成对历史事件的系统认识。
(三)组织探究活动
组织探究活动是问题导向教学的核心。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诸子百家的思想及其影响。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体系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这样的探究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总结评价与拓展延伸
总结评价与拓展延伸是问题导向教学的必要环节。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例如,在讲解完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思想家?如何才能成为一位有影响力的思想家?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将历史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文化素养。
以问题为导向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问题链、组织探究活动以及进行总结评价与拓展延伸等。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进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三、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初中历史课堂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历史意识的重要场所,应当积极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合作学习能力。
(一)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合作为关系、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协作、互相促进、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的学习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明白团队的力量大于个人,培养其集体荣誉感;其次,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最后,合作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其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二)合作学习的开展方式
1.合理分组
合作学习的关键一环是合理分组。应根据学生的历史学习力、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爱好及自身的性格特点等因素进行分组,确保每位组内成员能够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任务,灵活调整分组情况,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合作学习。
2.制定任务
制定合理的合作学习任务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关键。教师应当根据初中历史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挑战性和可行性的合作学习任务。任务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同时又能够促进他们进行团队合作和交流。
3.引导讨论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讨论是增强团队精神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或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引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同时,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促进不同观点之间的交流和碰撞。
4.评价反馈
评价反馈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及时、合理的评价反馈,教师可以协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进步情况,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评价反馈应当以鼓励为主,同时也要指出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以促进他们不断进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还是提高其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积极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通过合理分组、制定任务、引导讨论和评价反馈等手段,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断进步和提高。同时,教师也应当不断探索和创新合作学习的方式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
四、多元化评价,全面了解学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多元性评价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多元性评价旨在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下面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三个方面,探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多元性评价,以更好地了解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一)评价内容多元化
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忽略学生学习历史其他方面的发展,这是初中传统历史课堂教学的弊端,是多年的应试教育导致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采取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应该多元化,主要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
1.知识掌握情况
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是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基础。可以采用课堂提问、小测验、考试等方式来检测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学生历史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笔记记录的详细情况进行抽查等途径来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2.能力发展情况
除了知识掌握情况,评价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等能力的发展情况。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学习、情境角色扮演等活动,明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从而评价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评价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情况。例如,可以观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态度、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等,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情况。
(二)评价方式多元化
除了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也应该多元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来全面了解学生。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可以采用课堂观察、作业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来进行形成性评价。通过形成性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一种结果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可采用考试、作品评定等方式来进行终结性评价。通过终结性评价,可以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3.自我评价和互评
自我评价和互评是一种学生自我反思和互相评价的评价方式。通过自我评价和互评,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在学习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促进自我发展。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评价主体也应该多元化。除了教师作为主要的评价主体外,学生、家长等也可以成为评价主体。
1.教师评价
教师是历史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成为关键的评价主体。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分析、考试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同时,还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与家长沟通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其他方面的情况。
2.学生自评和互评
学生自评和互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评价方式。通过自我评价和互评,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促进自我发展。学生间的互评,不仅能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同学心中的形象,还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他人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3.家长评价
家长作为学生的重要监护人和教育者,也是重要的评价主体。家长可以通过与教师交流、观察孩子的表现等方式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下一步教育提供参考。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与孩子交流等方式来了解孩子其他方面的情况。
综上所述,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情境教学、问题导向教学、合作学习和多元化评价等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学习成绩,最终达到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智.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教学,2015(3):4546.
[2]陶晓雪.中学班主任有效管理班级的尝试与探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6):113.
[3]关希龙,魏田燕.新课改下时空观念对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分析[J].家长,2021(26):105106.
责任编辑:黄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