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考衔接”背景下的作文命制探索
2024-06-30徐艺荣
徐艺荣
摘要:针对近十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历史变化,结合新高考新教材时代“教考衔接”大背景的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中与学生切磋琢磨的交流,笔者对作文命制进行了相关的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教考衔接 高考作文 原创作文题
作为备战2024年高考的高三教师,笔者一直在思考和研究作文教学这一重要课题。通过梳理2004年至今这20年的高考作文命制,笔者发现其呈现出明显的防套作、宿构的趋势,由一开始的话题类作文走向材料分析、任务驱动、组合立意、辩证思考等多种命题形式,有效地避免了押题和死记硬背。同时,因为全国各地使用的教材不统一,在试题命制方面会特意避开与教材相关的内容,以照顾高考的公平性、客观性。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考评价体系的出台、统编教材的使用,我们发现,近年来,高考作文命制又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教考衔接”开始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2019年6月的高考作文话题为“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而9月开始施行的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第二单元的单元主题即为“劳动”。这一单元学习任务一提出了围绕“劳动的崇高与美丽”“劳动的价值与意义”等四个方面的专题研讨。随后几年的高考作文真题更是不断辐射着与教材、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强烈信号。
这一变化给广大一线教师以莫大的安慰,多年来教考分离使课堂教学与考核评价很难形成正反馈,在教学实践中考试评价的标准也很难把握,从而对教学产生的导向性不强。在“教考衔接”的大背景下,高考作文命制拥有了更扎实的土壤、更广泛的空间,笔者也试着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探讨这一教学专题新的可为空间。
一、桴止响腾溯真题,教材为源
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前后,全国卷高考作文和教材产生关联的例证随处可见,如2020年全国卷作文要求在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中选择感触最深的人物,写一篇发言稿。这个故事的叙述原型与旧教材的选修教材《文章写作与修改》的《包容》一文中第一段大量重合。
再看2020年新高考全国Ⅲ卷作文——“带你走近 (填写一个地名)”。学生如果结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的学习活动,在充分了解家乡的人和物,深入认识家乡、关注家乡的文化与风俗的基础上,就比较容易完成这样一篇极具挑战性的作文。
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材料出自《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我们知道,新教材改革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将《红楼梦》和《乡土中国》两部书的整本书阅读作为必修内容纳入教学体系中,而在高考中如何考查?2022年高考命题命制者借助新材料作文给出了一种思路,也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种启示。
二、枝头春意胜花担,教中撷芳
到了高三复习备考的最后阶段,我们应该回归到教学的本质,教会学生如何“不于卖花担上看桃李”,而是回到“树头枝底”去采撷最美的芬芳。基于这样的理念和以上第一点的启示,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作文训练。
(一)教材课文的整理和衍生
笔者多年前就听过合肥一中凌洋老师的一节《鸿门宴》作文素材挖掘课,印象极深,受益颇多。从那以后,笔者就比较注意从教材中多角度地挖掘作文素材,并在实际教学中着意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和运用。比如《送东阳马生序》不仅可以用于勤学励志,也可以用于虚心求师;《游褒禅山记》不仅可以用于阐释求学之道,也可以用于印证王安石的改革的魄力与艰辛;《项羽之死》不仅有垓下悲歌、英雄意气,也有人心向背、春秋笔法……新教材的编排显然更是力图打通长期以来单篇教学的壁垒,建立文本间多重组合的可能性,这对我们从主题角度建立教材素材库更有裨益。如:必修下册第八单元四篇政论文,都可彰显古代士人的责任担当、民本思想、文化风骨、格局视野,等等,甚至可以做跳出单元的联读思考。必修下册的《谏太宗十思疏》和选择性必修下册的《五代史伶官传序》可以作为“居安思危”的正反两面的论证素材。从选择性必修下册的《氓》到选择性必修中册的《玩偶之家》,我们看到古今中外的痴情女觉醒的心路历程都是那么坎坷。在这样长期的训练之后,到了高三,学生会自动进行分主题的素材整理。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再要求学生形成更高的思维——作文命制思维。学生甚至能自己结合众多模考试题进行作文命题的尝试。比如有学生在研读《中国建筑的特征》后产生了对中国建筑的兴趣,我们进行了一番交流后,发现这个话题其实可以辐射到很多方面。在笔者的鼓励下,她形成了如下三道原创作文题:
(1)梁思成说:“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请结合《中国建筑的特征》和《苏州园林》两篇课文,以及你在课外对中国建筑的了解,思考“中国建筑”与“我民族性格”“我艺术及思想”的关系,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2)纪录片《园林》解说词说:“人一方面无法摆脱人生的束缚,另一方面热爱自然乃至模仿自然,园林就是这一矛盾的产物。”实际上许多建筑都反映了某种矛盾。请选取某个给予你深刻印象的建筑作为写作对象,可以是名胜古迹,也可以是你身边某座平凡的小楼、电话亭等,围绕“矛盾”这一话题,就其历史、现实意义或审美价值,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3)红楼梦第十七、十八回有大量对大观园内园林、屋舍等建筑的描写,而结合整本小说的内容,不难发现各人的居所的建筑特征,其实与屋主人的性格契合,而一些情节发生的场所也暗示了故事的走向。建筑作为一类可以反映精神气质、审美倾向的空间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和书籍一样,能塑造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思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学生能在一天之内产生如上作文题的构思,可见她对教材是做了深层次阅读的。三则不同材料的取用和三个命题方向的拟制,反映了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的思考,这种主动阅读、深入思考、质疑探究的学习品质十分值得肯定。其中第二题的材料虽然来自纪录片,但可供写作的空间很广,既可以利用生活的直接经验书写真情实感,也可以结合教材中的间接经验进行迁移。当然,需要指出的是:题目限定太多,对于写作者难度太大。限定了“建筑”这一写作对象和“矛盾”这一写作话题后,防套作、宿构的命题要求基本已经达到,那么后面“历史、现实或审美意义”的主题词可以不再限定。
(二)整本书阅读和配套读本的开发利用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位于新课程中18个学习任务群之首,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得不到扎实的贯彻,在高考考查中也很难找到客观公平的考查方式。2022年全国甲卷的作文题大胆地借用了《红楼梦》作为素材来源,这种带有创新探索意味的考查方式是一种很好的思路,既照顾了高考的公平性,也体现了推进新课程改革尤其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决心。我们以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为例,如果教师从高中伊始就带领学生朝着学习目标努力推进,那么到高三时学生对书中的内容就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诸多特征就有了一些了解,从而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体验作出属于自己的判断和阐释。
笔者所带班级语文课代表杨同学知识面广泛,他读完《乡土中国》后很有感触,写了几篇感想。笔者鼓励他把感想和同学们分享,并且形成一些可供讨论的话题,他根据其中一个话题拟出了以下作文题: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中国社会是‘熟悉的社会。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而西方社会学家西美尔认为:“‘陌生人是群体的有机环节。”对于很可能即将离开熟悉的校园和家庭而进入一个陌生环境的你来说,“熟悉”和“陌生”意味着什么?请结合以上材料和你的理解感受,在下列各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A.写一封不少于800字的信给熟悉的亲友,倾诉你的心里话。
B.作为新人代表面对新环境(大学、单位、团队等)做一篇演讲,不少于800字。
C.谈谈你对“熟悉”和“陌生”的社会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创作于七省适应性考试之后的作文题,形式上有明显的模仿适应性考试安徽卷“文化遗产”主题作文的痕迹。但难能可贵的是杨同学能在整本书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自述自己在课外读到西方社会学“陌生人”理论时想到这个话题的可对比性),做出跨文化视域的思考。而这一思考是即将由熟悉的被保护的家庭和校园环境走向陌生广阔的社会环境的绝大部分考生很快要面临的。从这个方向去命制作文题,也符合高考评价体系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和人才选拔“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具体要求。
(三)单元学习任务和18个学习任务群的探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一书中对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做了结构整理,分成了18个学习任务群,同时说明了“鼓励学校创造性地重新对课程进行科学的安排和布局,为学生提供更为适切的课程结构和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确实根据实际情况在不断调整学习任务群的落实方式和程度,到高三的复习备考阶段,我们反顾游目就会发现,还是会有很多遗漏的角落。这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覆盖式复习,利用命制作文题或研讨作文题的方式对任务群进行专题研讨。比如笔者所带班级邢同学在课外阅读中看到一道作文题目:“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比如‘一字,从古至今,字形最为简单恒定,意蕴却不断丰富拓展。它可以象征创造、团结、力量……身处当今时代的青年,面对未来的发展,‘一字引发你怎样的思考,给你怎样的启示呢?请结合材料,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他把这道题和同学们分享,大家集思广益,得出如下结论:
“一”可以象征创造。如《道德经》中曾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寓意为万物的孕育都是从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此可见,一个想法、一个举动,看起来简单甚至微不足道,却可能开天辟地、开基创业。勇敢迈出的第一步正是新时代创造精神的一种象征。
“一”可以象征团结。“万众一心”“一呼百应”等含有“一”字的成语,背后是无数个体聚成一堆火、拧成一股绳的同一信念,而这一信念背后凝聚的正是中华儿女聚沙成塔、万壑归流的伟大团结精神。“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朴素道理,“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的金玉良言,都昭示着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国文化。
“一”可以象征力量。“虽千万人吾往矣”意为纵然面对千万人的阻止,我亦勇往直前,它折射出的正是中华民族拼搏进取的大无畏精神。“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内核,也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不倒,生生不息的源头。还有“抱一守初”的初心不改、“一以贯之”的坚持如恒……邢同学最后拟定文章的思路结构为:抱元守一明本心,梦为马、趁年华;专精一处定本原,试为我、歌金缕;青山一道同云雨,望千里、共明月。这一思路结构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在这节课上借助对汉字中最简单的一个字“一”的研讨,学生不仅完成了一篇作文的构思,更激发了对汉字之美的理解和热爱。“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要求学生“通过文言文阅读,把握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既能沟通古今词义的发展关系,又要避免用现代义理解古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能够准确理解”。“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任务群则要求学生“发现与汉字、汉语有关的某些问题,如词汇意义的系统性”。这道作文题将两个任务群的任务进行了关联,并结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对学生从审美到能力、从思维到文化情感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受此启发,学生在课余自己挖掘某些汉语语素或词汇的特性和系统性,如“书”“文”“正”等,并试图通过作文命制的方式来完成对某一汉字的深层解读,激发了对于母语更深的兴趣和热爱。
三、别裁伪体亲佳题,思维养成
在高三最后复习迎考阶段,我们必然会面临层出不穷甚至光怪陆离的模拟作文题,是带着学生辗转于汪洋题海中,大量背诵复制一些千人一面、面目模糊的“预制菜式”作文,还是帮学生提高思维品质,试着自己去辨别哪些才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好作文题,在一个好作文题下去作出自己对于母语教育最真实的反馈,去展现自己十二年来所有汉语学习的成果?“物物而不物于物”,作文教学中如果能试着让学生自己去占有、去挑选,甚至去创造,那么也许我们就真的能完成高考选拔的重要任务——让“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的新的国之重器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中国建筑的特征[J].建筑学报,1954(1).
[2](德)盖奥尔格·西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M].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丁 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