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传与三国名人有关的美食

2024-06-29魏舒闲

餐饮世界 2024年5期
关键词:蟠龙黄鱼泥鳅

魏舒闲

在《三国志》所描述的三国时期,饮食文化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特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地理环境、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因素。三国时期主食的种类非常多样化,在南方地区,由于水稻的种植普遍,米饭成为人们的主食;而在北方地区,则以面食为主,包括馒头、面片等。此外,为了满足饥饿和口味的需求,人们也开始尝试吃野味、山珍、海鲜等食物。

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三国时期的人们对于鱼肉的依赖度较高。在江南地区,水域资源丰富,鱼肉成为人们的重要食材。人们喜欢将鱼肉制作成各种各样的菜肴,口感鲜美,深受欢迎。而在北方地区,由于水域资源的匮乏,人们则更多地依赖养殖的家禽、牲畜等。

馒头

馒头,古称“蛮头”,别称“馍”“馍馍”“蒸馍”等,为“包子”的本称,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是中国传统面食之一。

馒头起源于野蛮时代的人头祭,相传为诸葛亮征孟获时所发明,形状为人头形,尔后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逐渐改为禽肉馅,但是中国人吃馒头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事物绀珠》记载“秦昭王作蒸饼”,后世萧子显在《齐书》中亦有言,朝廷规定太庙祭祀时用“面起饼”,即“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面起饼”可视为中国最早的馒头。三国时,馒头有了自己正式的名称,谓之“蛮头”。

《三国演义》中写道:“诸葛亮平蛮回至泸水,风浪横起兵不能渡,回报亮。亮问,孟获曰:‘泸水源猖神为祸,国人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波浪平静境内丰熟。亮曰:‘该今班师,安可妄杀。吾自有见。遂命行厨宰牛马和面为剂,塑成假人头,眉目皆具,内以牛羊肉代之,为言‘馒头奠泸水,岸上孔明祭之。祭罢,云收雾卷,波浪平息,军获渡焉。”即讲述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之后,过江受战死冤魂之阻。诸葛亮面对此景心急如焚,想来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惩魔,保佑生灵,诸葛亮不忍用人头祭祀,而发明馒头为替代品。于是命杀羊宰猪,包成面团,投于水中以示供奉。后来民间习此风俗。这大概是“馒头”的起源。“馒”通“蛮”,“馒头”即意为“蛮头”。在江南地区,在制作时加入肉、菜、豆蓉等馅料的此类面食都通通叫做馒头,而无馅的馒头叫实心馒头。味道可口松软,营养丰富,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口味不同,做法各异,由此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馒头,如玉米面馒头、菜馒头、肉馒头、生煎馒头、油炸馒头等,叫法也不尽相同。

曹操鸡

曹操鸡又称“逍遥鸡”“古道芍花鸡”,始创于三国时期,该菜品为安徽省的一道地方传统名菜,属于徽菜系。千百年来,淮河水系的涡河奔腾不息,孕育了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亳州。作为“中国药都”和“长寿之乡”,亳州养生文化厚重,以曹操鸡为代表的特色药膳让人赞不绝口。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从都城许昌率领83万大军南下征伐孙吴。相传曹操屯兵庐州逍遥津时,因军政事务繁忙,操劳过度,曹操头痛病再度发作,卧床不起。行军膳房厨师遵照医嘱,选用当地仔鸡配以中药、白酒,烹制成食疗“药膳鸡”。曹操品尝后,感觉味道不错,就一连吃了不少,不知不觉地感到头痛病轻多了。为了尽快将病治好,曹操令厨师们每顿都做这种鸡给他吃。他接连吃了数天,身体渐渐康复,数日后便下床了。从此以后,不论部队开到哪里,只要有条件,曹操都要吃这种“药膳鸡”。这道菜由此流传开来,被人们称为“曹操鸡”。

曹操鸡系经宰杀整型、涂蜜油炸后,经配料卤煮入味,直焖至酥烂,肉骨脱离而成。出锅成品色泽红润,香气浓郁,皮脆油亮,造型美观。骨酥肉烂,食后余香满口。

曹操鸡的配料其实非常值得借鉴。作为药膳的曹操鸡,融合了天麻、杜仲、香菇、冬笋及花椒、桂皮等18种中药材,兼备健脾养血、益气宽中的功效。其中的天麻为方中君药,具有平肝、祛风、解痉的功效,对眩晕、血管性头痛、中风后遗症、神经衰弱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杜仲具有强肾健骨的功效。药用价值高,配方除有持续高效降压作用外还能补肝肾、强筋骨。抵抗力差的人群还可以加入一些黄芪,提高抵抗力。

貂蝉豆腐

貂蝉豆腐是一道来自民间的传统风味名菜,又名泥鳅钻豆腐、汉宫藏娇、玉函泥等。老百姓以泥鳅比喻奸猾的董卓。泥鳅在热汤中急得无处藏身,钻入冷豆腐中,结果还是逃脱不了被烹煮的命运。恰如王允献貂蝉,使出美人计一般。这典故的出处已不可考。

“泥鳅钻豆腐”的名字据说起源于河南周口圈神庙街,说是一个叫邢文明的渔民,以捕捞鱼虾为生,他在捕鱼的时候,却常常捕到一些泥鳅,往往较大的泥鳅卖掉后,剩下的小的无人问津,每次只好带回家里自己烹食。有一次,他为调剂口味翻翻花样,索性把小泥鳅在家放水盆里吐净了泥,并从街上买回一些豆腐和葱、姜等调味佐料,因泥鳅小不易拾掇,便捞放锅内盖上锅,用姜蒜同豆腐一起煮。待煮后揭盖看时,发现小泥鳅都钻进豆腐中去了,只是尾巴留于外。此法很快便在当地民间传开,即名之为“泥鳅钻豆腐”。

貂蝉豆腐的豆腐洁白,味道鲜美带辣,汤汁腻香,是筵席饮宴上的一大名菜。做法是先把泥鳅放在容器里,倒入清水并放入少量食盐,喂养一夜后,再将泥鳅倒入有嫩豆腐的锅内加热,并加葱花、味精、生姜末等佐料。

蟠龙黄鱼

蟠龙黄鱼是一道历史悠久的名菜,背后有着三国时期刘备和孙尚香的爱情故事。这道菜以大黄鱼为主料,蟠龙黄鱼经过烹调后味道清香可口,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相传在三国时期,东吴都督周瑜想要除掉刘备,吞并蜀国。他别出心裁想出了个美人计,要将孙权之妹嫁给刘备为妻,诱骗刘备前往东吴相亲,伺机将其杀害。孙权的母亲不知周瑜用的奸计,欣然同意这门亲事,很干脆地答应将自己女儿孙尚香嫁给刘备。婚后,刘备被吴兵围困宫中,终日焦虑不安,闷闷不乐。孙尚香对刘备一见钟情,百般体贴照顾,经常亲自下厨为夫君烹制美味佳肴。有一次她做了一道菜,名曰“蟠龙黄鱼”,请刘备品尝。刘备尝后,觉得味道不错。孙夫人温和地问道:“夫君难道不能从中品出什么别的味道来吗?”刘备百思不解,便问坐在一旁的赵云。赵云忙说:“黄鱼龙也,龙者主公也,夫人亲自制作此菜,不光是要您品尝一下美味,更重要的是要以此安抚主公,要您为国家和自己的妻子,暂且屈尊东吴。”孙夫人在一旁听了连连点头表示赞许,并说:“东吴虽不是主公久留之地,但为国为妻还得暂且忍耐,如蛟龙蟠卧于此,以待时机,另谋大计。”刘备听了夫人的劝告,安下心来,留在东吴。后来他们寻找机会,设计走脱,气得周瑜捶胸顿足,气急败坏,仰天叹曰:“周瑜妙计定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在三国时期,蟠龙黄鱼虽然已经开始流传开来,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这道菜的做法还是颇为简单的。除了葱、姜、蒜等物进行调味以外,大多数情况下,其滋味主要是依靠大黄鱼本身的鲜味来提升,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龙蟠黄鱼的发展。

到了宋朝,这一菜式才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铁锅大行其道后,煎炒烹炸为新菜式的出现和旧菜式的改良提供了契机。龙蟠黄鱼制作过程中多了煎炸这一步骤,炸至金黄的大黄鱼再配合粉芡和鸡蛋汁,对于酱汁的吸收就变得更加迅速和彻底。

时至今日,一些新的作料和辅助食材也被人们用作蟠龙黄鱼的制作,比如火腿丁、海鲜料、鸡精、味精,虽然有人觉得这样的做法不如原汁原味的黄鱼正宗,但是也可能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吧。

猜你喜欢

蟠龙黄鱼泥鳅
锅塌黄鱼
一期一会黄鱼馔
泥鳅笼
一期一会黄鱼馔
一期一会黄鱼馔
龙之中华 龙之砂土——《蟠龙壶》创作谈
捉泥鳅
捉泥鳅
一起去捉泥鳅吧
IN THE BELLY, THE BE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