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现代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2024-06-29孙佳

文教资料 2024年3期
关键词:现代文背影德育

孙佳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在初中语文现代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当前语文学科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语文现代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初中语文现代文中蕴含的德育元素以及在当前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并以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背影》的实际教学为例,从跨学科学习、情境化学习以及实践性学习三个方面提出德育渗透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德育;初中语文;现代文;《背影》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事业、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简称《新课标》)课程理念也要求,语文课程必须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2]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决定了它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取了大量蕴含德育价值的现代文作品作为教学篇目,语文教师应当基于教材“双线组元”的特点,挖掘德育元素,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在教学时,不仅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丰富的语文知识,同时也注重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熏陶。

一、初中语文现代文中的德育元素

现代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优秀材料。

首先,现代文涵盖类型广泛,风格多变。不同类型的文本蕴含不同的德育元素,例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意在唤醒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杨绛的《老王》旨在让学生理解、尊重底层百姓,朱自清的《春》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道德情操。现代文中丰富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

其次,现代文思想内涵丰富,情感真挚。现代文的创作背景、人物形象以及表达的情感都是具有德育价值的。通过学习课文学生可以了解时代背景,加深对主旨的理解,例如鲁迅的《孔乙己》就是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了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将孔乙己的生活与现在的社会生活相对比,可以让学生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当家作主的幸福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学生也可以感受伟大人物的人格魅力,例如杨振宇的《邓稼先》中,邓稼先的非凡气质和伟大品格,可以让学生理解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学生也可以体会到作者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例如《秋天的怀念》中,史铁生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不仅能使学生感同身受,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敬爱之情。

再次,现代文语言通俗易懂,更加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语言文字为表,思想内容为里,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主要是通过学生对文本思想内涵的理解来实现的,语言的难易程度影响着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初中语文现代文的教学篇目以白话文为主,语言形式简单明了,相较于文言文的复杂深奥,现代文更方便学生自主阅读。例如,郑振铎的《猫》与蒲松龄的《狼》同是引导学生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文章,《猫》为现代白话文,而《狼》则为文言文。相比较而言,《猫》更通俗易懂,更容易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深意。

二、当前初中语文现代文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德育过程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我国教育学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认为德育过程是一个“知—好—乐”的序列。[3]他强调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对培养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而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在德育渗透方面的弊端让德育过程产生了问题。

(一)单一重复的教学过程不利于道德认识的获得

一方面,传统语文教学大多不进行文体、内容的区分,按照同一教学模式进行。具体流程为:梳理文章内容—赏析写作手法—体会作者情感。这种模式的课堂重复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

另一方面,教师缺乏对教材文本的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缺乏创新点,教学设计重复前人的案例,授课内容与市面教材并无区别,这让语文课堂失去了魅力。

语文是一门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升核心素养,养成良好品德的课程。但由于单一的课堂模式和重复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对语言文字失去了探求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有意义的教学就难以继续,作者想透过文字传递的社会价值观也无法被学生接收,不利于学生道德认识的获得。

(二)师讲生听的教学方法不利于道德情感的形成

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动力因素,“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获得情感认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发的行为,学生有内在的愿望想去主动探索和求知,传统教学中老师是主体,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样的方式违背学习的本质。[4]学生没有亲自思考领悟,一直被迫接受教师灌输现成的知识和观点,无法深入思考作者表达的深意。学生与作者之间无法产生共鸣,对作者通过文章表达的良好社会道德观念无法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更难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韩军老师在《背影》的公开课中,将整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对生命、死亡命题的思考上,将生与死的生命教育融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有意识地探究文章的深层内蕴。[5]

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很独特的,但其教过于强调“朱自清的人生哲学”,这些内容是偏离于学生学习水平之外的。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缺乏对“生与死”命题的思考与体验。

若只是单纯地教师讲学生听,不仅很难真正地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道德情感的形成。

(三)教学与生活相脱离不利于道德行为的养成

德育的最终还是要落实于学生的行为,判断一名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品德,不是看其具有多少道德认识或者体验多少道德情感,而是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传统语文教学只注重课本知识和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人品行。这种偏颇认知让很多学生虽然是成绩上的“好学生”,却是生活中的“新学生”。教学与生活相脱节,是很多“高分低能”“知行不一”的问题学生产生的重要原因。

从《背影》一文来看,良好的道德行为养成应当体现在对父母的态度和行为上。但应试教育下繁重的书面作业让学生根本无暇顾及,且家庭生活也多以“学业为重”,长此以往,必定会导致学生亲情观念淡薄,缺少人情味。

三、现代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施建议

教学是教育的实施途径,教育是通过教学展开的。语文教学可以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影响。

(一)完善文本内涵,构建“跨学科学习”

《新课标》首次提出“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概念,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领域;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6]将跨学科学习融入文本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保障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学生也较易认可接受。

“跨学科学习”的“跨”表现为不仅可以通过语文学科学语文,也可以通过其他学科一起来学语文。[7]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学科,和历史、思政学科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人文性学科在育人上有先天优势,教师要深入研读文本教材,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语文素养提升为核心,引入创新理念,发掘文本中可以与其他学科融合的“跨点”,有机结合其他学科内容,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文史不分家,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离不开历史的大背景,只有基于全面了解作者生平以及创作背景的前提,文本解读才会更深入,情感体验也才会更加深刻。以《背影》为例,情境导入创作背景后,教师可以借用历史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全文第一句话不禁让人生疑“父子为何不相见已二年有余”“父子之间有何矛盾”。若结合文章写作的历史背景来解释,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问题。朱自清所接受的是“民主”与“科学”的新思想的教育,但他的父亲却一直坚持封建传统思想。他无法忍受父亲纳妾、代领他工资等“封建大家长”的行为,父子二人之间有着很深的隔阂。归根结底,朱自清与父亲之间的矛盾是新、旧思想之间的矛盾。《背影》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三课,而《新文化运动》是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历史背景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父子之间新、旧思想的对立,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父子之间“隔膜”的爱。

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与思政学科有异曲同工之处。[8]语文课文大部分是人文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认识。写社会、写人物、写景物的过程,无不倾注了作者的爱与憎、好与恶。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可以以文中蕴含的高尚思想、道德情操拨动学生的心弦,既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表达情意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又使其受到文中情和理的影响,达到良好的德育渗透效果。《背景》第六段描写父亲买橘子的片段,通过一系列朴实生动的直接描写,将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刻画得淋漓尽致,父亲的艰难动作、努力行动的背影让作者难以忘怀,也让读者深受感动,更能激发学生对“父亲”的敬佩和尊重。推己及人,学生可以联系到自己的父亲,感受父爱,学会理解、感恩父亲。

(二)再现情景表象,实施情境化式学习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9]

情境教学法将抽象的教学内容融入形象情境之中,通过提醒、暗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影响,德育渗透也是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二者在本质上有相似之处。所以初中语文现代文教学德育渗透可以将情景教学法运用其中。

一方面,教师要学会利用实物来创设情境。语文课堂受到场地的限制,无法深入到生活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片、音频、模具等设计教学情境,使枯燥的文本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情感体验。例如,在《背影》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播放音频《父亲》,让学生沉浸于音乐之中,唤醒内心对父亲的依恋之情;在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时,插入父亲为“我”买橘子而翻越栏杆的图片或视频,增加直观性,引导学生寻找刻画父亲行为的句子,并从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角度进行赏析,全面、深刻地理解父亲形象,体会父亲藏于小细节中的大爱。

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用课堂演绎的方式来创设情境。初中阶段的学生多乐于自我表现,内心有强烈的表演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分角色朗读、情景剧表演等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体会作者表达的深意。例如,在《背影》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请学生上台表演父亲和“我”在火车站送别的片段,还原现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父爱情深。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包含大量的高情感水平的现代文作品,这为情境教学法的开展奠定了丰富的原料基础。在一定的情境下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调动生活阅历的感知,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产生道德情感上的共鸣,也有助于促进对学生的德育渗透。

(三)勾连课堂内外,开展实践性学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德育渗透的最终结果还是要帮助学生实现从获得道德认识到实施道德行为的递进。课堂上所获得的道德认识、形成的道德情感都是短暂的,只有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落实到行为,才能真正培养良好品德。而学生行为的改变必须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教育者要引导和要求学生在学习、劳动中,认真履行课本中所传递的社会规范。另外,实践不仅是促进道德认识

变化为道德行为的关键,也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进行道德交往、积累经验,才会产生道德情感。虽然生活经验的积累对于学生掌握道德情感来说是事半功倍的,但一定的道德直接经验也是必须要有。[10]课堂上,教师帮助学生获得直接道德经验是不容易的,课堂教学时间、场地、人员等条件有限,只能实现学生认知上的理解和情感上的体验,实际的操作体验要在课外完成。

教师可以通过个性化作业的布置、家校联合等方式,保证德育渗透的连续性与一贯性,促使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以《背影》为例,教师可以做以下安排:首先,完成习作《写给父亲的一封信》,要求表达真情实感。其次,教师也应当布置部分实践作业,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不应该只停留在心里或者纸上,也应体现在行动上,但青春期的少年往往羞于表达,所以教师可以借助这个契机,让学生有表现的机会。教师可以让学生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一件事,例如倒一杯热水或者帮父母捶捶背。再次,教师应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是否发生了具体的行为改变,对做出具体道德行为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勉励其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保持,习惯成自然。

四、结语

初中语文现代文教学德育渗透不仅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当深入研读文本教材,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创新教学活动,将德育培养渗透到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品行端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霍小光,张晓松.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J].人民教育,2016(18):6-9.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储培君,等.德育论[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114.

[4]袁赛丹.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德育的启示[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5]邹花香.背影情深万变不离生本:语文名师于漪、黄厚江、韩军、潘庆玉《背影》教学课例的比较分析[J].读写月报,2018(33):8-14.

[7]王崧舟,崔丽霞.生活即语文 世界即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跨学科学习”解读[J].语文教学通讯,2022(36):20-26.

[8]周启勋.“课程思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合应用:以《孔乙己》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3(2):62-65.

[9]韦志成.语文情境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25.

[10]张一然.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道德情感教育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23.

猜你喜欢

现代文背影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两个背影
背影
背影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