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4-06-29陈小燕

文教资料 2024年3期
关键词:新文科大学语文课程思政

陈小燕

摘 要:“大学语文”是高校必修的通识类课程,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文学素质的重要任务。随着新文科建设的推进,“大学语文”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融合其他学科的优势。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协同育人效应。本文在深入分析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优势和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党政思想为引领,突出课程定位;以学生为本位,开展“大学语文”教学;以教学研究为支撑,增强师资力量;以互联网为平台,创新教学模式;以多样化为特点,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的策略,推进课程思政与“大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语文”;新文科

“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启动,标志着我国新文科建设的开始。多学科协同、融入信息技术和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文科的三个重要特征。其中,从学科分化走向学科融合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目的。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并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高人才质量的首要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价值引领作用。思想政治课是对高校内包括教师和学生等成员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各课程实施的根本基础。“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开设的一门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学素养的必修课,也是新文科建设的核心课程之一。促进课程思政与“大学语文”教学的深入融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对两者融合的优势、现实困境和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优势

和其他学科相比,“大学语文”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蕴含着丰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学生具有德育价值。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是将教书与育人完美结合的体现。

(一)共同的教育价值观: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课程思政的教育价值观。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知识、活动或经验之中,把学科课程内容与思政理论紧密结合,化课程理论为人格德性,形成以“美”育人、以“德”育人、以“课”育人的教学范式,突出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体现

“课程思政”的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观和思政观。[1]“大学语文”也是一门育人课程,通过向学生介绍优秀的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并且在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和对其进行价值观教育的目的。而且“大学语文”课程也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看来,课程思政和“大学语文”课程内在的教育价值观是一致的,从本质上说,二者目的是一致的,这为两者相互融合奠定了基础。

(二)“大学语文”教学蕴含着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首先,很多文学经典作品中隐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元素。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精神特色,学习秉持包容的态度,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文学著作中蕴含着爱国情怀的思政元素。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政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培养爱国爱党的社会主义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文学著作“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认知功能,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培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2]例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极富感染力,表达了其深深的爱国之情。学生在阅读这篇文学作品时,爱国之情油然而生,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将爱国之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再次,“大学语文”课程中有丰富的社会责任思政元素。如一系列的红色革命文学作品讲述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革命历程,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最后让人民过上了好日子的历史征程。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学科交叉优势

“大学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课程,“大学语文”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大学语文”教材内容思想深刻,具有时代精神,包含着个人思想品德修养、爱国主义思想和治国理政等方面的内容。例如,

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徐中玉、齐森华、谭帆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将收录的文学作品划分为12个单元,处于同一单元的文学作品都表达了相同的人文主题,这12个主题分别为“仁者爱人、和而不同、以史为鉴、胸怀天下、故园情深、礼赞爱情、洞明世事、亲和自然、关爱生命、浩然正气、冰雪肝胆、诗意人生”。

这些文学作品所提倡的人文精神与思政教育所指向的价值观和现代精神是相契合的,做到了人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思政元素带进“大学语文”课堂中,促进两个学科的有效结合,引导学生在提升自身文学素养的同时提高政治素养。

二、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融合课程思政的优势,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任务,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要。然而,在“大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存在很多障碍,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理念的困境:“大学语文”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性不高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使他们在接受文史哲等方面知识的同时,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最终被培养成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人才。自从国家提出新文科建设的口号后,各大高校重新审视“大学语文”课程的价值,并探索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路径。然而,由于部分高校存在重理轻文的理念,因而对“大学语文”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性不高。首先,就高校办学而言,目前,一些高校存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的不良办学倾向,尤其是职业院校,较多凸显技术主义单兵突进,一枝独秀。[3]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重技术、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的理念影响下,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程度被弱化,出现了“大学语文”教学的课时数不够、开设时间不合理等现象。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本身就是在“大学语文”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课程思政建设,如果“大学语文”课程不被重视,课程思政建设也就失去了基础。其次,这种理念会影响学生对待“大学语文”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学习态度,使得他们更偏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人文素养和政治素养的提升,不利于其全面发展。最后,高校并未在“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中明确课程思政建设与“大学语文”教学的关系,缺少对教师关于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意识和能力训练,使得教师在教学时缺乏主动融入的意识。此外,由于部分教师不注重自身政治素养的提升,难以通过自身的意识和行为影响学生的意识和行为,从而导致“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育人功能的弱化。

(二)教学模式的困境:思政元素找不准、融不进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学模式应该朝着网络化、信息化的方向革新。网络上海量的文学资源可以成为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素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丰富了学生的课堂体验,形式多样的教学工具便于更好地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然而,目前“大学语文”课程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线下大班,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使思政元素难以巧妙地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课堂互动效果差,教师“一言堂”,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其实就是思想、价值观交流的过程,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思想的走向因势利导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第二,“大学语文”教学以理论传授为主,缺乏必要的实践活动。当代“大学语文”教学主要局限于线下大班教学,学生很少有走出教室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教师很难在理论教学中找准思政元素,实际上,实践活动更有利于思政元素的开发和融入。第三,单一的教学手段使思政元素的融入显得生硬。部分信息技术素养较低的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固化,而当代大学生生长在信息化时代,单一的教学手段很难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大学语文”教师以书本为载体、以板书为补充,仅带领学生对课本中的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和诵读,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课程评价机制的困境:未充分体现思政导向

在当前教育实践中,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教育效果不理想,深究其原因,有该课程的评价考核机制未充分体现思政导向的因素。教育部大力提倡课程思政建设之后,各大高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这在“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中都有体现,然而并未制定出能有效体现思政育人价值的考核评价体制。

首先,对课程本身的评价过于形式化。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开展后的效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客观判断。实际评价工作中,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政教育效果评价是以学生的成绩为判断标准,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评价。课程结束后也缺少对课程效果的反馈,不利于后续课程体系的完善。这样的课程评价并不能反映“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实际效果。其次,对学生的评价手段单一。量化的评价方式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客观,当前很多高校都是采用考试的手段检测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掌握程度。考试只能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能检测出学生政治素养、思想品质方面的变化。个体的价值观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具有持续性和不易察觉性,因此,考试并不能实际检测出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效果。再次,对教师的评价指标不完善。现实中,对教师的评价与学生考试成绩挂钩,现有评价机制侧重对教师技术操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教师在课堂中将“大学语文”和思政教育融合能力的评价。很多教师也认为,课堂上只要按照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不出现违反纪律的行为,就达到了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思政修养也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大学语文”课程以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任务,以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文学修养、思想素质为宗旨,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大学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思政教育贯穿教育的全过程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是当前“大学语文”课程革新的重要课题。

(一)以党政思想为引领,突出课程定位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4]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进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贯彻落实教育方针。高校应该大力宣传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加强各学科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达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高校应该加强党政建设,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穿教育实践。其一,在各高校的课程思政改革中,校党委应该发挥统筹作用,加强指导和监督,使课程思政改革落实到位。二级学院的党组织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课程思政改革中要发挥枢纽作用,加强与其他学院和部门的合作,协同创新发展。教师党组织作为课程改革先锋,直接承担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员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先锋示范作用,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党政思想启发学生,促进思政教育与“大学语文”、其他专业课的结合。其二,应该明确“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大学语文”兼具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要在人文性与审美性中体现工具性。人文性是“大学语文”课程的核心功能,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品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涵盖了课程思政的目标,两者相互融合也有助于课程思政的建设。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不再仅仅局限于分析字词句段、朗诵和鉴赏优秀文学作品片段、提升写作技巧等方面,更应该深挖文学作品中的思政元素,将其巧妙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以“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的方式感化学生的心灵,提升其思想品质。

(二)以学生为本位,开展“大学语文”教学

所谓学生本位,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优先考虑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5]学生是教育的客体,按照教育规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育教学。新时代大学生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追求个性与独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他们学习的需求。在制定“大学语文”课程目标时,我们要区分中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和“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突出“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虽然“大学语文”和中小学的语文课程在选文方面具有一定的重合性,但是二者的课程要求存在差异。中小学的语文课程要求侧重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大学语文”课程要求则更侧重提升学生的理解与思辨能力、创新能力、联系实际的能力。另外,在选择《大学语文》教材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对《大学语文》教材选择的意见,从而选择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大学语文》教材。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最终达到启智润心的效果。

(三)以教学研究为支撑,增强师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6]同样,师资水平是影响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要提高师资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应该提升其政治觉悟和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同时教师也要专注于自身政治素养的提升。学校应在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中加入教师政治素养这一项,对表现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和表彰。其次,应提升教师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能力;组建“大学语文”教学团队,开展集体备课,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深入挖掘语文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提升学情分析和教学设计能力。再次,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通过视频剪辑、公众号推文、学习软件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线上沟通和交流,积极推进课程思政与“大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最后,教师应该加强主体育人意识。受到传统语文教学习惯的影响,教师倾向于传授语文知识,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些教师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教师的事情,与语文教学无关,从而弱化了“大学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因此,学校必须强化教师的主体育人意识,使其认识到自身的育人职责,积极探索两者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同时,“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加强与思政教师的合作,促进两个学科的互相理解、协同合作,推进“大学语文”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

(四)以互联网为平台,创新教学模式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了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不能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互联网对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革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和信息咨询等,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二是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可以获取即时的校外资源提供了方便。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转化为短视频以方便传播。三是多媒体教学平台使师生交流更加方便快捷。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发布在教学平台上,学生有疑问时可以通过教学平台获得及时反馈。

以互联网为平台,可以形成“教材编排—知识传授—专题探讨—实地研学—成果展示”链条式教学模式。第一环节是教材编排。教师团队深入挖掘“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按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和编排,形成不同模块,如爱国主义、文化自信、个人修养、国际视野等,实行模块教学。第二环节是知识传授。教师向学生说明课程要求和评价方式,并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呈现相关学习内容,使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第三环节是专题探讨。三到五个学生形成学习团队,通过互联网搜集资料,针对某个实事进行讨论,产生思想的碰撞,如对“你如何看待孔乙己脱不去的长衫”进行讨论。第四环节是实地研学。在这一环节中,教学团队根据学习要求前往某地参观、进行访谈等实践活动。第五环节是成果展示。学习成果形式多样,可以短视频、话剧、调研报告等方式呈现。这样的链条式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升人文修养和思想素质。

(五)以多样化为特点,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完善的考核评价体制是提升“大学语文”思政育人成效的保障。单一、固化的评价机制不利于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因此建立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势在必行。

首先,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和手段应该多样化,可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评价手段。考核部门应该科学制定构成比例,使考核评价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评价方式应该质性和量化相结合,注意过程化考核。考试成绩一般都是量化评价,但是成绩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思想素质的进步。因此,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现场谈话或者线上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思想的阶段性变化,并给出评语。该评语会影响学生今后的评奖评优,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视和学习的积极性。再次,评价主体应该多样化。单一的评价主体导致评价结果片面化,因此必须丰富课程的评价主体,可以采用教师自评为主,教师与教师之间互评、教师与学生之间互评等多主体评价形式。[7]多角度评价能够提升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效果的合理性。最后,进一步丰富教师评价指标。以往教师评价倾向于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评价,忽视了对教师的教学产生的教育效果的评价。然而“大学语文”的思政教育效果体现在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思想素质的提升上,因此教师评价指标应该注重教育的实际效果。同时,学校要为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鼓励教师参加校外学习、学习观摩等活动。

四、结语

学科交叉融合是新文科建设提倡的理念,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是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高校应该继续推进“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政建设,着力提升“大学语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使“大学语文”教学充满“思政味”,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张朝昌.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策略探究[J].汉字文化,2023(4):34-36.

[2]孙放.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46-147.

[3]乔守春.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探析[J].汉字文化,2023(10):34-36.

[4]赵逸琳,胡非凡,李建森.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探析[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86-92.

[5]王志梅,祝成林.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中“学生本位”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6(3):104-107.

[6]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7]丁志梅.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路径研究[J].汉字文化,2023(24):25-27.

猜你喜欢

新文科大学语文课程思政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