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民族音乐实现高校美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的三重向度

2024-06-29李哲立

文教资料 2024年3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思政教育美育

摘 要:利用民族音乐实现高校美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可以同时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拓展高校美育工作的功能。民族音乐由于其鲜明特征,对实现高校美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相辅相成有着独特作用。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民族音乐对高校美育和思政教育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充分利用民族音乐实现高校美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实现民族音乐应有的教育价值,需要高校、专业教师、学生团体等的共同努力,要让民族音乐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创新音乐表现形式,构建相应体制机制。

关键词:民族音乐;高校;美育;思政教育

高校美育和思政教育具有高度的辩证统一性,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民族音乐不仅是一种天然的美育资源,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是实现美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桥梁和枢纽。然而,目前学术界和教育界关于利用民族音乐实现高校美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的研究还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相关研究成果几乎没有以美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为视角,探讨民族音乐具备的独特教育价值及蕴含的重要教育资源的;其二,当前相关研究成果往往仅把目光投向高校课程教学,对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相关体制机制的构建等方面有所忽视。因此,深入探讨本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利用民族音乐实现高校美育和思政教育同向而行的意义、规律与路径。

一、价值向度:利用民族音乐实现高校美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有助于二者同向而行

虽然高校美育和思政教育在教育主体、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外在表现方面上不尽相同,但是二者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在思政教育中增添美育元素能够提升思政教育的效能,在高校美育中注重融入思政教育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可以丰富美育的教育价值。因此,实现高校美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同向而行,能产生“1+1>2”的效果。民族音乐在二者的相融过程中有着独特的枢纽作用。

(一)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这些重要部署不仅揭示了美育之于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还对利用中国民族音乐教育开展思政教育提出了要求。例如,2017年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文化传承基地,引导高雅艺术、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走近师生”。这事实上是提出了充分利用艺术与文化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要求。中华优秀民族音乐既是高雅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和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理应成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2019年颁布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把“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实践举措,并提出了“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劳动、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的重要任务。民族音乐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打造精品文艺力作的重要源泉,弘扬民族音乐本身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方面。2021年颁布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民族音乐作为创作各类文艺作品的基础,其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小觑。民族音乐显然是有助于打造优秀文艺作品和精品力作的一个宝库。由此可见,充分利用民族音乐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是贯彻关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要求的应有之义。

(二)拓展高校美育工作的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述的重要论述和要求,事实上,强调了美育不仅是一种提升审美情趣和艺术能力的教育,还具备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还将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持续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和基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丰富艺术实践活动作为开展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民族音乐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方面,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种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高雅艺术,为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素材。2023年12月,《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深化了人们对美育重要作用的认识。该通知不仅强调美育对提升学生文化理解、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学生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对打造昂扬向上、文明高雅、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的突出作用,还强调要建设时时、处处、人人的美育育人环境。因此,大力开展民族音乐教育,充分挖掘民族音乐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有利于实现以美育人和思政引领相统一,从而拓展高校美育工作的功能。

二、理论向度:民族音乐天然具备实现高校美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的独特作用

民族音乐不仅能够为开展高校美育和思政教育提供重要支撑,还对实现高校美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起着独特作用。

(一)民族音乐呈现美的本质,引导学生追求高尚情操

民族音乐本身具备艺术美,呈现美的本质,能够引导学生对音乐这门艺术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民族音乐在演奏乐器、和声、织体等作曲技法方面与西方的古典音乐、当代的流行音乐均有着较大的差异,其艺术魅力具有内敛、含蓄的特点,审美情趣高雅。欣赏民族音乐的过程就是探寻、感受音乐之美的过程。此外,中国民族音乐本身就是在中国大地上生长的,与学生没有文化上的隔膜。因此,欣赏民族音乐是学生提升音乐修养的有效方式。加深学生对音乐本身的认识,是高校美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民族音乐引导人们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追求美,天然具有感召、鼓舞大学生向上、向善的思政教育功能。

(二)民族音乐展现传统文化之美,引导学生认同中华文明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向来注重“音以载道,乐以养性”,力图通过音符表达思想与情感,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这不仅可以使学生领悟音乐与文学、历史、道德伦理的交融之美,还能提升他们对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认同。例如,古筝协奏曲《如是》描绘了柳如是传奇的一生,表现了她追求正义、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古筝协奏曲《定风波》取材于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表达了苏轼尽管面临困境和打击,但依旧从容不迫、淡泊名利。这些音乐作品反映了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真善美的元素,不仅可以让广大学生对“音以载道,乐以养性”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能使他们从美学层面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体会与感悟。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在美育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思政教育来说同样不可小觑。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对大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增强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尊重具有特别的意义,而这本身就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

(三)民族音乐诠释革命文化之美,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历史

红色民族音乐所诠释的革命情怀,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感受到革命文化的壮烈、崇高之美,还能提升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党的辉煌历史的认识和理解。《黄河大合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映山红》等流传甚远、脍炙人口且艺术价值较高的红色民族音乐,体现出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之美。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红色民族音乐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伟大:《黄河大合唱》热情歌颂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面对日寇所展现出的敢于斗争的顽强精神;《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生动地展现了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取得胜利的期盼;《映山红》体现了贯穿一百多年党史的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理想主义。这些都对高校开展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有着独特价值。

(四)民族音乐描绘当今生活之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现代民族音乐作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取得成就的歌颂、对大自然的描写,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通过音乐联想现实生活的能力,还能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民族管弦乐作品《美丽中国》用音乐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的辉煌成就,根据歌曲《万疆》改编的古筝群奏曲可以让听众感受到华夏之壮美、山河之辽阔。这些现代民族音乐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传统民乐与现代音乐技法的结合,可以让大学生在视听享受中提升音乐素养。同时,这些现代民族音乐作品贴近现实生活,催人奋进,对大学生认识中国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成绩、培养奋发有为的积极心态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三、实践向度:利用民族音乐实现高校美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须在多方面下功夫

充分利用民族音乐实现高校美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需要高校、专业教师、学生团体等共同努力,在创新音乐表现形式、构建相应体制机制上下功夫。

(一)充分重视民族音乐在高校的教学与传播

目前,西方古典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在相当一部分高校的音乐教育和校园生活中占据主流。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会选择欣赏流行音乐,而高校的通识音乐课也以介绍西方古典音乐史及西方音乐理论为主。在大部分非音乐专业学生看来,流行音乐比民族音乐更通俗易懂,西方古典音乐似乎比民族音乐更高雅、更有艺术性。象征西方古典乐的钢琴、小提琴,以及象征流行音乐的电吉他、贝斯似乎比象征民族音乐的琵琶、古筝等更有趣味。在笔者看来,这是民族音乐目前在高校受众不广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民族音乐蕴含的宝贵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民族音乐的教育功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受、理解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逐渐浸润校园生活。

(二)提升把音乐教学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本领

专职音乐教师应在教学中主动地把音乐教学与美育、思政教育相结合。[1]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专职音乐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例如,音乐理论教师更注重对和声、曲式等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没有充分地引导学生从美的本质与形态、美的类型等美学基本问题的角度认识音乐,也没有深入挖掘音乐理论发展历程中蕴含的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相互作用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实际上没有很好地发挥音乐所具备的美育和思政教育作用,也与现在所大力提倡的“课程思政”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专职音乐教师应具备跳出音乐讲音乐的本领,实现音乐与政治、历史、文学、哲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从而发挥民族音乐本身所具有的多方面的教育价值。

(三)找准民族音乐教育发挥思政教育作用的着力点

民族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演绎民族音乐就能够充分实现其思政教育价值。无论利用民族音乐开展什么形式的活动,都需要找准并把握一条思政教育主题的主线。以笔者主办的2022年度“弦上美育·思政留声”系列文化展演为例,笔者把中国文学、中国民族音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象“水”相结合。“水”在中国文化中,本身就有着丰富的精神意蕴。因此,在编排节目时,笔者力求用文字与艺术展现出水、雨、墨、泉、江、河、湖、海这八种不同形态下“水”的不同精神内涵。用“水凝成雨,融成墨,滴入泉,泉入江,江河汇入海”的导聆主线串起了《高山流水》《雨莲花开》《水墨丹青》《林泉》《春江花月夜》《清明上河图》《海之波澜》《翡翠》这八首作品。每首作品中的“水”均有特点。例如《高山流水》中的“水”,表达的是一种君子之交的坦然与纯粹;《林泉》中的“泉水”则是大自然的呼吸以及孕育生命的脉动;《海之波澜》表达的是大海的波澜壮阔与一种坚毅强大的内心不断向前的勇气。总之,以“水”为中心,在音乐与文学的结合中表现了“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不同意蕴。这使得演绎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有一条思政引领的红线贯穿其中。

(四)充分发挥高校各类民乐团体的能力与专长

目前,很多高校都有着大大小小的民乐团体,这些民乐团体应该成为发挥民族音乐美育功能和思政教育功能的主力军。民乐团体不应仅仅是音乐爱好者、表演者的俱乐部,还应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等的重要阵地。为此,高校应积极引导各类民乐团体并为其提供条件支持,使民乐爱好者们认识到自身在美育和思政教育上的巨大潜力,在自主、自发地施展音乐才华的同时发挥相应的教育作用,努力使民族音乐成为大学生校园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2]

(五)进一步创新和丰富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

要充分发挥民族音乐具备的教育功能,就必须提高其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因此,音乐表演不必局限于传统的音乐表现形式,还可以把民族音乐与小品、话剧、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3]此外,在举办声乐、器乐等传统形式的音乐会时,我们也应贯彻“音以载道,乐以养性”的理念,把音乐中蕴含的美和思想讲清楚,让学生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不自觉地接受美育和思政教育,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以笔者主持开展的“水之境”导赏音乐会为例,其一,本次音乐会力图实现对文学、音乐、舞蹈、话剧等多个文艺领域的融合,引导学生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实践,引导他们以富含感情的表演感染观演者,以此获得知识与审美上的体验,从而生发文艺的再创作。其二,本次音乐会尝试将“水”这一概念融入音乐,以明确、单一的主题展开。结合中华文化依水而生、依水而兴的特点,取中华传统文化里的经典意象并将它们串联起来,通过琴音与水韵相结合,引导学生领略音乐背后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事实证明,上述对文化展演形式上的创新,对引导青年学生拥有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为提高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以及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认同发挥了显著作用,从而使得获得知识与文化自信并蒂开花。

(六)构建多方参与的活动机制

构建学校党委领导、相关专任教师指导、学生广泛参与的活动机制对实现民族音乐蕴含的教育价值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音乐专业师生以及民乐团、合唱团、广播台、话剧社、书画协会等各类团体应开展合作,汇集各方专业优势,从而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开展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其接受美育的洗礼与思政教育的熏陶。以笔者数次主持举办的“弦上美育·思政留声”系列文化展演为例:团队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中心、多个核心的工作体系。以项目负责人为主导,统筹整个活动的准备、宣传、开展等工作;团队集聚了文学院、音乐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华大艺术团民乐团、华大艺术团主持队、华中师范大学广播台、文华勾沉剧社、南湖书画协会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合力以舞台实践的形式使得抽象的文化内涵更为具体化,使得古典诗词、古典意象与民族音乐的文化魅力通过具体而直观的形式得到传播,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与美育相结合。这有利于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使爱国主义成为他们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四、结语

要科学、充分地利用民族音乐实现高校美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须高度重视以下几对关系的处理。一是美育和思政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美育为思政教育提供丰富载体,思政教育为美育提供价值旨归。二者应有机结合,不可偏废,亦不可机械地拼接。美育不是思政教育可有可无的点缀,思政教育亦不是美育装点门面的外衣。二是专业性与通俗性的关系。民族音乐具备欣赏门槛,如果太过于强调艺术的专业性,就可能脱离大众的审美;如果只有通俗性,就可能滑向低级趣味。三是传统思政教育与音乐思政的关系。民族音乐的思政功能的发挥应与传统思政教育相得益彰、优势互补,共同构造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让其成为思政课堂及相关思政活动的延伸,而不是游离于严肃、正规的思政教育体系之外。如何更好地发挥民族音乐蕴含的美育功能和思政功能,还有待于广大美育工作者和思政工作者的共同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金凌燕.民族音乐融入学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2): 93.

[2]孙瑶.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音乐公修课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23 (1): 158-163.

[3]李哲立.充分利用文化展演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与途径[J].现代商贸工业, 2023(23): 194-196.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思政教育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