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三重逻辑
2024-06-29陈香茹张胜旺
陈香茹 张胜旺
摘 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其深刻的生成逻辑、价值逻辑和实践逻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生态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成逻辑;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彰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优越性、破解全球生态困境的重要手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逻辑;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公民生态意识培育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践逻辑。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三重逻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世界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推动社会繁荣。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环境保护与恢复工作,中国努力创建优美的生态环境,以实现人与自然发展和谐共生。只有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现代化发展才能取得持久的成果。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成逻辑
科学的理论绝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也不例外,它是一个有着深厚理论支撑的发展决策,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直接提出过“生态文明”这个概念,但他们运用唯物辩证法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想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产主义社会,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2]我们要学习其中蕴藏着的生态智慧并进行创新发展,从而指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其一,人依赖于自然界。马克思认为,“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另一方面,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3]。自然界可以不依靠人类而按照自身规律正常运作,但人类只有依靠自然界提供的生活资料才能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人类应该认清自己的位置,丢掉妄图征服自然的错误观念,对自然持有敬畏之心,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自然。其二,人必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对自然加以改造和利用,但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人类开发、改造自然要在自然规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这样人与自然才会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否则,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忠告就会变为现实,即“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4]。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身处的时代背景发生了变化,但他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仍历久弥新,他们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成提供了基本理论遵循,也为当今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指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5],其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圣王之制”等中华传统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产生的重要源泉。
首先,“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儒家认为,天地是万物之母,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始终以追求“和谐”为终极目标,主张“仁爱万物”,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共生。《礼记·祭义》云:“断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6]孔子认为,不在合适的时节去砍树和狩猎是不孝的行为。可见,孔子把人际交往要遵守的道德原则扩展到自然界的关系中,并提出要用仁爱的态度对待生灵万物,从而促进天地生生不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次,“道法自然”强调尊重自然规律的生态行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7],道家认为,“道”不仅是宇宙万物诞生的根源,也是支配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道法自然”的核心要义在于“自然无为”,这并非意味着无所作为,而是强调不应过度干预或违背自然规律。《庄子·至乐》篇中的鲁侯养鸟便是例证。鲁侯以国君的待遇来饲养一只鸟,献上最珍贵的牛羊作为鸟的食物,演奏最高雅的音乐《九韶》以娱鸟。鸟却无法适应,仅在三天后便离世。由此可见,人不能凭借主观意愿去改变客观规律,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避免类似“以己养养鸟”[8]的错误行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再次,“圣王之制”强调通过制度来约束人类对自然的过度行为。从夏朝的“禹之禁”到周代设置专门掌管山林川泽的机构,再到秦汉时期颁布的《田律》《仓律》《金布律》等法律,中国历代均通过制定法律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类与自然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概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不仅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持久的动力,而且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诞生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文化支撑。
(三)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生态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积极的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持续推进生态改善工作。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将生态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并颁布了我国首部环境保护法,这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迈进法治时代。江泽民强调要认识到环境治理工作的艰巨性,把防治新的污染环境和生态破坏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污染问题。进入21世纪,胡锦涛更加强调要保护生态环境,提出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避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进入新时代,面对日益严峻的现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总结吸收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经验,根据我国新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实际情况以及人民对生态需求的变化,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创造性地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简而言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发展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在百年的奋进历程中创造出的智慧结晶。在新时代,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生态观中蕴含的价值潜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进而为新时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逻辑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我国针对国内发展现状而作出的时代答卷,同时这也得到世界各国环保主义者的认可。它实现了对西方传统现代化的超越,展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勇于承担环境责任的大国担当,立意高远、内涵丰富,具有深厚的价值底蕴。
(一)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已经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物质追求,从求温饱转向求环保,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更加迫切。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可以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可以调节人们的心情,促进心理健康。然而,当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着城市大气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和挑战,与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对此,党和国家明确全国细颗粒物、氨氮排放量、森林覆盖率等具体指标,要求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解决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问题;提出打造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新型城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未来五年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的任务目标以打造更加美丽宜居的家园。[9]可以看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正是对人民需求变化的科学回答。它始终围绕人民展开各项部署,在经济方面力争创造更多物质财富为人民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生态方面力求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为人民打造更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民群众的绿色生态愿望,让人民感受到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幸福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我们党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当代人的生态诉求,而且秉持胸怀天下的人类情怀,使生态福祉普惠全世界,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二)彰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优越性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资本原始积累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开启了现代化的道路。后来,很多发展中国家竞相追仿,将西方现代化模式当作实现现代化的“教科书”和“标准答案”。但随着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深入推进,出现了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资源枯竭等一系列全球性生态问题,生态治理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难题。究其原因,西方现代化是追求资本扩张和经济增长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城市已被滚滚浓烟所笼罩,而资产阶级关心的只有赚钱。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社会一味追求物质经济的发展,全然不顾在此过程中付出的生态代价和环境后果,这种“以物为本”的现代化注定是不可持续的。而中国式现代化始终聚焦于人民群众,着力解决困扰人民群众的生态问题,体现出不同于西方资本逻辑的人本逻辑。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了人对自然不应该是单向的掠夺,而是相互依存的共生合作关系;在价值追求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在努力实现物质富裕的同时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简而言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而非“物”的现代化,摒弃了西方实现现代化的老路和邪路,实现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反拨与超越,充分彰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优越性。
(三)破解全球生态困境的重要手段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生态环境的质量关系着世界各国人民的身体健康与民生幸福。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任何国家与民族都无法置身事外。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10]唯有共同努力,才能共建美丽的地球家园,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动生态化与现代化的融合发展。新时代的十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缩减,森林面积不断增加,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中国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勇于承担环境责任的大国形象,也以自身的实践成果吸引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注,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力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正是在中国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中产生的,这对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指导中国生态现代化建设和破解全球生态困境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指引中国积极投身于全球环境治理行动。从推动《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到向国际社会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再到“非洲光带”项目,中国始终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摒弃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移环境污染的手段,以国际共赢为着眼点,独立自主地探索出一条绿色现代化之路,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可以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符合人类共同发展利益,它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思考国内与国际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不仅有助于解决中国的生态问题,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而且有助于破解全球生态困境,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战略方向。在生态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与世界各国携手推进全球生态文明治理,共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践逻辑
新时代,通过着重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对公民的生态意识的培养,中国从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切实解决生态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经济领域: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的阶段,传统的产业结构由于高耗能、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特征和面临的挑战,将传统的产业结构向更加节能有效和环境友好的方向转变,形成环境治理和经济增长的共赢局面。首先,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一方面,应逐步淘汰传统的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引导这些产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利用资源的方式生产,推动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合理规划产业布局,鼓励不同产业相互合作,通过产业互补、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整体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环保水平,解决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其次,构建绿色供应链。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产品流通到消费使用和废弃处理等环节,始终遵循生态效益原则,构建完善的绿色供应链。这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还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平衡,为环保事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最后,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比起传统技术,绿色科技融合了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等概念,致力于减少污染、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生产力等目标,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因此,我国要加大对绿色科技的支持和投入,推进绿色科技创新发展,促进绿色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走出一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二)政治领域: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健全的制度体系能够有效地推动环境治理工作,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现代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家应当不断完善相关制度,以强有力的手段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局面早日实现。首先,要制定完善的生态保护制度。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治理环境必须改变人们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在环境问题出现之前就进行干预和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生态系统的压力,推动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明确环境标准和责任,确保环境保护的权威性。其次,要建立健全环境监管体系。建立统一的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加强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行为的监督和检查。同时,加强环境执法力量的建设,培训专业的环境监察人员,确保环境监管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最后,要落实生态保护激励机制。设立一系列环境保护激励政策,鼓励各方参与环境保护。例如,通过税收优惠、补贴奖励、生态补偿机制等手段,奖励那些积极开展环保工作的企业和个人;同时,建立健全环境责任追究机制,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激发企业和个人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综合来看,立法、监管和激励机制三者相互配合,可以形成有力的环境保护体系。严格的法律法规、有效的监管体系和积极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目标。
(三)文化领域:加强公民生态意识培育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形势下,加强对公民生态意识的培育,不仅有助于公众了解生态环境现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且有助于培养公民的环保责任感,提高行动力,使其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并积极参与和支持环境保护行动,凝聚起全民共同关注、共同行动的强大合力,从而建立一个更加美丽宜居、可持续的地球家园。首先,要丰富公民生态意识培育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公民生态意识培育的内容也应与时俱进,使社会成员认识到环境的健康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并需要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共同推进社会发展。此外,还要因地、因人灵活调整培育内容,从而保证生态意识教育的实效性。其次,要拓展公民生态意识培育的载体。一方面,要利用生态文化载体,如森林、湿地、荒漠绿洲等,通过学习大自然的智慧来提高公民的生态素质。另一方面,要利用新媒体等多元手段。通过网络这一开放的载体,公民可以了解更多关于生态环保的知识。环保部门也可以加强与社会公众的交流沟通,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让宣传走近群众,从而增强公民的生态意识。最后,要凝聚公民生态意识培育的合力。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学校对生态意识的教育作用,多元路径共同推进公民的生态意识培育工作。概言之,加强公民生态意识培育,使他们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
综上所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绝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必须科学调控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这二者的关系。只有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为之不懈努力,才能真正化解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局面,共建一个清洁美丽的未来社会。
参考文献
[1][9]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N].人民日报,2022-10-26.
[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98.
[5]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2:92.
[6]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6:623.
[7]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64.
[8]庄子注疏[M].(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北京:中华书局,2011:358.
[10]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