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写作教学策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024-06-29陈璐
陈璐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模仿写作,向学生灌输应试技巧,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素养,这不利于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
一、立足教材,挖掘审美资源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所有课程的开发都要符合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但是,教科书是静态的,时代是快速发展的,如何把教材内容融入时代发展的特点,也是当前小学写作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需要关注的。教师要从教材中挖掘美,让学生理解文本的异彩纷呈,感受对于世界的不同认识,关注具有新鲜感的语言。教师通过立足教材,挖掘审美资源,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要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在模仿中一步一步提高写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例如,在部编三年级下册第二十六课《方帽子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课文题目,让学生根据题目提出问题,教师综合学生的问题并将其展示在多媒体上,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卖方帽子?这个方帽子店最后怎么样?”帽子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熟悉,学生会说也乐于去说,从生活实际出发,学生不会感觉突兀,课题的导入也更容易被接受。然后,教师让学生根据问题阅读课文,思考课文要求我们做什么,并复述故事中最意想不到的那部分内容。紧接着,教师带领学生识记生字,解释难懂字词,为接下来的学习扫清障碍,通过理解意思识记多音字,巩固学生的记忆。之后,教师展示导入时提出的问题,先请学生再次朗读课文,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让学生划出意想不到的内容,阐明理由,并用自己的方式复述。然后,提出问题:“除了圆的、香蕉形的、圆筒形的帽子,你还能想出什么样的帽子?”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审美水平,并借机引导,展示一些形状各异的帽子,开阔学生的眼界,等等。
二、创设情境,构建审美课堂
情境教学综合了情感、认知和行为环境等因素,蕴含丰富生动的内容。创设情境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其更好地展示自我,有利于学生全面和个性的发展。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构建合适的情景模式,模拟各种颜色、声音,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增强其对精神世界的体验和感受,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呈现的不同的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教学趣味性,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写作,开阔视野,为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做出正确的指导,促进写作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构建高效课堂,对提高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部编三年级上册第八课《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播放动画片《卖火柴的小女孩》,用动画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大体了解整个故事的逻辑和情节。然后,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作者的了解,谈谈认识和想法。”教师请学生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然后根据每个人的朗读情况,进行评价,纠正读错的部分。教师请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并且思考:“哪几段是讲小女孩擦火柴的?”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课文划分段落,并归纳各部分内容。然后,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一旁巡视,但不要干涉学生的思考与交谈。之后,结合教材中的课后要求,请学生思考:“大年夜,外面下着雪,小女孩为什么还要在街上卖火柴,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个童话故事蕴含的深意。教师可以对故事进行拆解,带领学生深入研究各个片段,结合实际生活,帮助学生理解小女孩这一人物以及故事背景。教师可以进行知识拓展和延伸,提出问题:“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的世界,你要跟她说什么?你会怎么帮助她?”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思考,无论学生的答案是什么,都要对其进行鼓励。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把现在的美好生活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所处的世界进行鲜明对比,启发学生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最后,可以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改编故事,或者演绎这个故事,并组织学生评选出最喜欢的作品,进行鼓励和表扬。
三、联系实际,捕捉自然之美
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结合生活常识和经验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美,贴近实际,更加切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和思维模式,便于学生理解,提高对美的认知,学会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提高发展自我综合写作能力的内在动力,而且可以有效地增加生活经验,增强生活能力。从生活中挖掘美,让生活以美的形式展开,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核心素养,对其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在部编四年级上册第十五课《女娲补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播放动画片《中国神话故事》中关于《女娲补天》的视频片段,并把本单元的其他三个故事的图片与《女娲补天》并列,让学生说出其他三个神话人物的故事,就此引出课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认真感受,找出课文标题自己感觉到特别的词并阐明理由。而后,可以请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谈谈对女娲的了解,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说明和归纳总结。之后,让学生阅读课文,以对课文有整体的、感性的认识,为进一步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随后,布置课堂任务,请学生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紧接着,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纠正字音。之后,教师就课文写的一件事,用课件演示当时的环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然后,让学生找出自己感动的地方,带领学生一起评议,继而提出新的问题:“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怎么补天?女娲补好天后,将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要求学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内容出发进行思考。紧接着,要求学生阅读课文,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其所作所为及原因,感受女娲的精神。教师配合学生展示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补天的艰辛,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补天的经过。进而,让学生总结女娲身上的性格,带领学生体会女娲的闪光点,认识女娲的美。最后,让学生为女娲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表明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即可。
四、营造和谐环境,追求审美体验
环境对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具有很大的影响。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状态。在课堂上,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其化被动为主动,并且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抓住恰当的时机进行思维引导,而不直接干涉学生的决定,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及时关注和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部编四年级下册第二十课《我们家的男子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课文题目,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是男子汉吗?”鼓励学生自主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男子汉的释义。进而,请学生谈一谈自己认为男子汉应该具有哪些品质。紧接着,教师打破传统男子汉是个成年男性的固有印象,引出课文的主人公——一个小男孩。随后,教师介绍本文作者及其文学成就。让学生借助小标题概括课文,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男子汉也是从小男孩一步一步成长而来的。而后,让学生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找出最能表现主人翁对事物感兴趣的语句,并简单写出自己的感受;随后,再阅读第二部分,要求学生找出表现小男孩追求独立的语句,把最打动自己的语句划出来,在旁边做批注,学习其中的表达技巧。教师引导学生从主人公的动作、神态入手,体会作者在此期间的心理变化,感受作者对小外甥的喜爱之情。之后,是第三部分,要求学生找出主人公面对的挑战,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当时的情景,感受主人公的沉着和勇敢。而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回想作者称主人公——小孩子是男子汉的原因,带领学生总结主人公的成长历程。进而,让学生写一写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发现人生中值得珍惜的美好。
五、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审美能力
教师应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使学生主动地开拓进取,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不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能减少对写作的陌生感和抵触情绪,更好地发现美和理解美,培养审美素养。这种教育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化被动为主动,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实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深入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能提高审美认知能力。
例如,在部编五年级上册第十八课《慈母情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爱、学会爱,然后播放动画短片About a Mother,引入课题。教师让学生齐读文章标题了解文章内容,之后朗读,让学生能够对应文章听见读音。接下来,请四位学生扮演文中的四个角色,教师在一旁阅读旁白,配合学生表演。在此期间,教师要清晰准确地朗读,确保学生都听得明白、清楚,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借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之后,把文中关于母亲的疲惫、经济窘迫等体现母爱伟大的句子单独找出来,用生活化的语言讲述文中描写母爱的场景,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家长的表现和生活经验,体味父母对自己的爱。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和他在一起的故事,侧面引导学生发现父母的爱。在此过程中要充满耐心,对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夸奖和鼓励,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寻找生活中的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回报爱的想法,然后顺理成章地教学生如何去做。告诉学生,爱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形式,在日常生活就可以表达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观察父母对自己的照顾。最后,与家长联系,达成共识,让学生在家里进行简单的家务劳动,并让学生记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六、注重鼓励评价,培养审美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教师的评价结果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是学生发展及其学情的主宰。新课改要求打破教师评价的权威性,提倡多元化评价,增加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沟通、了解,更好地促进被评价者的自我反思、自我发展。因此,应该建立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的多元评价机制。要充分考虑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以鼓励式的教学评价为主,检验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长学生的见识,获得及时有效的教学反馈,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以便于设置合理的奋斗目标,并为之努力。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实现教和学的共赢。
例如,在部编五年级下册第七课《猴王出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第一集,而后要求学生找出视频和原文的不同,思考哪个更有趣,就此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并简单介绍原因。紧接着,选出重点字词让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随后,要求学生阅读化作石猴这一部分,让学生结合自己观看过的相关影视作品,发挥想象力,描述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进而想象石猴出世后在山中的画面。紧接着,教师再次播放视频,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说说石猴给自己留下的印象;随后,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讲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让学生根据《西游记》选取一个人物开展新的冒险历程,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组织学生选出写得较好的文章,根据学生的作品,指出人物性格表现存在的问题,注意言辞,以鼓励为主,既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