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小练笔活动,写饱含情感文章
2024-06-29王雪玉
王雪玉
随文练笔是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训练方式,以阅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从而产生创作欲望,消除对写作的畏难情绪,从而更好地表达自我。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课堂小练笔活动,让学生置身于文本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体验,从而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提升作文水平。
一、优化教学指导,让学生写出富有情感的作品
1.角色扮演,揣摩作品细节
尽管学生明白在作文中融入真情实感的重要性,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经历相对有限,写作经验也不足,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地融入情感。因此,教师需要构建一个读写结合的教学环境,运用一系列指导策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如何是表达情感的,并思考应如何借鉴这些表达技巧。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揣摩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分析作品中细节所蕴含的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并学会借鉴和模仿。
《慈母情深》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学生很难产生深刻的感悟。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通过演绎细节来深刻体会其中蕴藏的情感。学生可以一边扮演角色,一边思考以下问题:“当‘我看到母亲踩缝纫机时,‘我的感受是什么?当‘我向母亲要钱时,双方的内心感受是什么?母亲为何愿意给‘我钱?‘我为何没有买书,而是给母亲买了水果罐头?母亲抱怨‘我乱花钱时,真的在生气吗?”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发现,作者并没有直白地抒发孩子对母亲的爱,也没有直接体现母爱的伟大。相反,作者将情感融入对话、动作等细节中。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后,学生可以参与小练笔活动,尝试用对话、语言等细节展现父母对孩子的关爱。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从而构建了一个生本对话的平台,让他们细细揣摩作品细节,感受其中的情感,并在自主创作中借鉴和利用这些方法,从而掌握抒发情感的技巧。
2.融情写作,搭建沟通桥梁
通过阅读,学生能初步体会作品中蕴藏的情感。接着,教师要指导他们参与实践活动,思考如何用文字搭建沟通的桥梁,让读者通过文字和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读者,思考他们希望看到怎样的文字,然后再写作。这样的写作过程体现了读者意识,有助于他们抒发丰富的情感。
学习《父爱之舟》之后,学生被作品中的深厚情感所打动。此时,教师可以组织他们参与小练笔活动,以“我想对您说”为主题,写一封信。写作前,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书信和一般记叙文的不同之处。学生很快意识到,书信通常使用第二人称,而记叙文则更多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他们进一步探讨第二人称的艺术效果,发现它能产生倾诉感,让读者感觉仿佛正在与作者对话。写作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想象读者就在自己面前,思考对方希望听到什么。例如,一名学生提出:“我认为要注意真诚,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比如写‘妈妈,我想对您说的时候,可以写一些平时不好意思或者没有机会对妈妈说的话。”在深入探讨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参与练笔活动,试着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中。
写完作文,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互动交流,相互阅读对方的作品,评价在情感流露方面还有哪些不足之处。这样能让学生互相切磋,发现可以改进的地方。
二、利用辅助渠道,丰富学生的情感
1.媒体辅助,结合画面丰富情感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可以利用这一点,借助形象的辅助工具,如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从而调动学生的情绪。
教学“人物描写一组”时,教师可以从影视剧中选取片段,将《摔跤》《他像一棵挺拔的树》《两茎灯草》的具体内容转化为图像,让学生对照图文,表达他们的感受。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思考:一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使文章更有画面感;二是如何在描写画面的时候融入情感,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理解了这两点后,教师可以组织他们自主写作。为了发散思维,学生可以在写作前通过拍摄视频的方法,挖掘写作素材。然后反复观看视频,从动作、语言、外貌等角度分析,探究如何将画面转化为文字。最后,再参与到写作活动中,试着在细节描写的基础上,抒发情感。
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得到全面调动,和作品角色形成深度共情,从而写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2.融入生活,结合实践体验情感
参加实践活动是丰富学生内心体验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活动,通过与他人的接触和交流丰富内心感受,然后再思考如何在创作中展现这种情感。
在学习《腊八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小练笔活动,尝试写下家乡的节日风俗,特别强调品尝到的美食。然而,由于部分学生对节日美食的记忆不够深刻,很难写出真情实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生活实践,让他们与家人一起制作节日美食,共同品尝。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能产生丰富的感受,从而增强写作效果。例如,一名学生和父母一起包粽子,描述了自己包粽子时遇到的困难,以及妈妈手把手地教他包粽子的过程。品尝粽子时,他觉得粽子特别香甜,因为这不仅是劳动的果实,还是母爱的体现。教师让他对照《腊八粥》,思考课文如何展现主人公对腊八粥的渴望。然后,他回忆自己的实践过程,思考在烹饪粽子时闻到的气味,以及是否因此更加渴望吃粽子。学生加入了等待吃粽子的过程,通过闻气味等细节描写,展现了内心的渴望。结合实践活动,学生挖掘了更多创作素材,将这些内容融入作文中,能使文章充满情感。
实践活动让学生有了亲身体验,更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教师要了解学生对哪些事情感兴趣,然后组织他们参与相应的活动。
三、多种练笔形式,多样抒发情感
1.小结,实现共情
当情感体验和作者在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相契合的时候,学生就会和作者产生共情。教师要发现文章中的情感点,以丰富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创作小结,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进而产生共情,尽情抒发情感。
《四季之美》是描绘四季美景的优美文章,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年四季的不同风貌。在小练笔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总结归纳:“大家来说说,要写出四季不同的特点,可以运用哪些写作手法,《四季之美》又是如何写四季特点的?”学生总结归纳,认为要抓住四季不同的意象。例如,描写夏天的时候,文章特别提到了萤火虫,这是夏天独有的昆虫,作者详细描写了萤火虫的美,从而体现了夏季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配乐朗诵等活动,并展示了各种体现四季美景的图片。最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表达情感,尝试自主表述。
在撰写小结的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融入文章中,能写出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情感与生机的文章。这样的教学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学生实现共情,更充分地抒发情感。
2.续写,生发感悟
优秀的作品往往能引发读者无尽的思考和回味,教师可以围绕这些作品安排续写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学生首先分析文章的结尾,想象后续可能发生的故事情节,思考是否有不寻常的转折。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对人物形象和文本的主题思想也会有更深刻的感悟。最后,教师让学生续写,以进一步展现自己的思考。
学习《蜘蛛开店》的时候,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练笔活动中续写,设想蜘蛛如何应对蜈蚣的到来。教师首先让学生回顾整个故事,并总结一下蜘蛛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学生认为:“蜘蛛虽然渴望成功,但害怕吃苦,容易在困难面前放弃。”教师接着让学生思考这种性格的蜘蛛会如何处理后续的事情。有的学生认为:“蜘蛛可能会直接拒绝蜈蚣,蜈蚣对此感到很不可思议,就问蜘蛛为何开了袜子编织店,又拒绝了上门的生意。蜘蛛说因为害怕麻烦,蜈蚣便鼓励蜘蛛,告诉它不应该轻易放弃,自己的腿很多,每天穿鞋都要花费很长时间,但为了保持仪表,还是坚持穿了那么多只鞋子。蜘蛛意识到不能轻易放弃,于是决定尝试给蜈蚣编织袜子。”在这样的改编中,学生发挥了想象力,编写的故事符合原文的人物性格,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想法,升华了主题。此外,这样的创作也反映了学生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他们的生活感悟。
续写前,教师应确保学生已经充分熟悉课文,对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有了深刻理解。这样,学生在续写时才能做到精准把握,避免混淆角色,写出不符合人物性格特点的内容。通过续写,学生能更深入地与文本交流,和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提升自己的阅读情感。
3.感言,直抒胸臆
阅读文章后撰写感言,是升华情感的有效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语文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水平,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目标与核心,为学生学习其他科目奠定基础。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更深层的知识领域中思考,将历史、美术、音乐等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其中,以便更好地抒发情感和表达想法。
学习完《田忌赛马》,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听了田忌赛马的故事后,大家有什么感想?你们认为‘田忌赛马是好主意吗?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情况也可以使用这种策略?你会在真实生活中使用这种方法吗?”这样的问题促使学生尝试结合自己的感想撰写一篇小论文,阐述对这一策略的理解。有的学生认为:“我觉得田忌赛马是不错的方法,因为在和他人竞争时,如何战胜对手是最重要的,所以如果有机会,我也会考虑使用田忌赛马的策略。”但是,也有学生持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田忌赛马并不是靠真本事获胜,而是依靠巧妙的策略,如果遇到真正的强敌,这种策略可能不会奏效,所以我不赞成这种方法。”教师鼓励学生写下各自的观点,并尝试在生活中寻找真实的例子证明观点的正确性。此后,学生可以欣赏他人的作品,比较和自己的观点有何不同,思考如何能补充更多的论据进行反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表达了心中所想,还在和他人的沟通交流中发散了思维。
正如学者叶圣陶先生所言:“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心有所思,情有所感,然后有所撰写。”在写感言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尽可能写出自己个性化的看法,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