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音乐理论视角及可行性路径分析

2024-06-28刘寅莉

大观 2024年5期

刘寅莉

摘 要:在音乐的发展进程中,其通过重组、交汇、融合等多元化方式,形成了崭新的音乐载体。当代音乐理论就是其中一种,能够较为直观地体现出人类思维变化的过程,并且其所辐射的领域在不断扩大。以当代音乐理论具体视角为切入点,包括实践美学视角、现象学视角、音乐人类学视角、符号学视角,并重点分析当代音乐理论视角下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当代音乐理论;可行性路径;音乐形式;现象学视角

当代音乐理论在整合、交汇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学科的交互程度不断提升,已不再局限于思维和技巧层面的发展,而是融入了音乐风格、内容、理论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并且使音乐文化呈稳步发展的态势。在这一背景下,当代音乐理论视角在不断拓宽,可行性路径也更加多样,为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一、当代音乐理论具体视角

(一)实践美学视角

当代音乐理论的实践美学视角是一种虽然存在一定缺陷,但是又有着突出指导作用的视角。其在音乐领域是以实践美学为出发点的,并认为音乐作品是人的审美能力的具象化产物,人的因素会制约及影响音乐作品的存在[1]。从实践美学视角来看待以及审视音乐,需要充分意识到人的本质力量、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都与音乐有着十分密切关系,这些因素都能够促使音乐创作者形成音乐审美能力,这一能力又可在音乐创作实践的过程中转化成某种特定结构,进而完成音乐作品的创作。实践美学视角更加强调人的主体作用,关注文化要素以及音乐的客体特征。

(二)现象学视角

现象学视角是当代音乐理论中一种影响范围较广的一种视角,它强调音乐作品是基于实在客体而存在的纯意向性对象,并认为音乐作品表现出了他律特点,因为它能否真正存在是由人类意识所决定的,所以在音乐作品的建构过程中存在着鲜明的主观性。从现象学视角来看,音乐作品的分析呈现出多层次的特征,每一个特征都是独立的、相互依存的。其所涵盖的具体层次包括声音构成层次、再现对象层次、意义单元层次和意向结构层次。每个层次都位于相应的领域,并能够根据顺序要求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音乐作品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它们始终处于一个连续路径的层次。由此可以看出,这一视角下的音乐作品既包含主体性建构要素,又带有层次相关的文化内容。

(三)音乐人类学视角

当代音乐理论视角中的音乐人类学视角有着鲜明的特点,它是站在文化的整体视角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与定位,着重强调了音乐的突出文化性,对音乐作品的历史进程进行了重新审视,为音乐哲学观念的生成创造了必要条件,明确了音乐存在的前提逻辑是人与文化的存在。每一民族的文化都含有相应的民族音乐文化,因此这一视角下的音乐作品,无论是领域还是话语体系都呈明显的扩张趋势。

(四)符号学视角

符号学视角是当代音乐理论视角中的一种常用视角,是基于符号学原理所延伸出的音乐理论分析方法,认为符号是其本身之外的某一对象代表,对事物可起到象征意义与代表意义,并且符号和所指事物之间必然有着紧密联系。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音乐作品被视为符号,强调超越符号的客观情感和主观情感。这使人们能够更深入分析事物和指称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规律。音乐符号学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声音符号和乐谱符号两个方面,分别指人们内心的情感和精神生活,以及外部的文化交流活动。音乐符号与其他文化符号密不可分,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音乐符号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代表意义,探索更多的文化语境[2]。

二、当代音乐理论视角下的可行性路径

(一)整合分析对象组织结构

对于当代音乐理论视角下的可行性路径探索,要善于利用分析方法,对每一组成部分所具有的相应属性功能、各个部分间所隐含的相互关系加以深入研究探讨,从而推导得到被分析对象的组织结构,并进行准确定位。当代音乐理论视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科学分析体系范畴,其根本含义是指,将整体向部分分解,掌握部分分解规则及分解组合尺度,并对被分析对象的整体及部分的定义加以分析,以此明确最为合理的分解方法,同时找到分解整体和组合部分之间的具体量化标准,进而以此为基础构建出切实可行的并归与比较参量系统。以往音乐理论下的音乐分析方法是以乐音这一理想化的声音模型为基本导向,从而进行无差别定性,其对于西方古典音乐概念与信息高效传递转译方式的量化符号系统——五线谱,有着较大的依赖性,以此生成了以定量为主导的音乐理论规约系统。

当代音乐理论视角下的可行性路径探索既要借鉴此部分内容,又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更深入地认识以及理解客观事物,对其做到合理化运用,从而进入一个可量化的符号语境,从当代音乐理论的角度推动形成一个更加规范的流派和风格的可行路径。在更深层次上探索事物可以产生一个更具结构特征的认知框架。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类音乐发展得更快,给当代音乐理论视角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从这一角度进行可行性路径分析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有力支持。

(二)综合规约化分析

综合规约化分析是实现当代音乐理论视角可行性的重要路径之一,是推动当代音乐理论稳定发展的重要方向。以往所采取的音乐理论分析方法能够满足当代音乐中绝大多数作品的根本需求。从记谱层面来说,传统音乐理论下的规约范式框架能够对当代音乐理论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由记谱所得到的结构逻辑无法全面地体现出当代音乐作品的形式逻辑,有谱也不完全等同于规约,因此对于当代音乐理论下的声音化倾向音乐内容,应将其化分至崭新的规约范畴当中。这就要求首先应当充分明确当代音乐中新声音现象的本质特点,以此为基础来分类定性其特征,并围绕定性情况统筹规划出可量化处理的新规约[3]。

声音材料和乐音材料有着本质区别,其无级差性和异质性都较为明显,因此围绕当代音乐理论视角构建规约化体系,尤其需要处理好声音分类定性问题,实现比物连类,为量化与数据化统计创造必要条件。对声音进行综合规划约化分析时,可遵循当代音乐理论体系的音乐体理论和声景理论。

首先,音乐体理论层面可以被看作形态学定性。通过将声音现象与人类听觉感知相结合,采用类型学方法对各种声音形式进行描述和分类,从而可构建声音分类体系,使声音形式认知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在这一理论体系的支撑下构建的众多声音理论模型,可以更深入地区分和分析多样性丰富、复杂系数高的声音现象。

其次,声景理论层面可以被归为符号学定性范畴,其根据自然、社会、文化、功能等众多属性对声音做出定性分类,将声音所具有的象征、叙事、符号等地位凸显出来。基于声景理论衍生出了声景艺术、环境音乐、声音艺术等众多新兴听觉艺术体裁,为当代音乐理论及其音乐创作分析提供了具有方法论特征的符号建构工具。当代音乐理论视角下的声音类型及声音符号十分多样,因此分类声音符号学及关联声音形态类型有着较大难度,需要借助于特定的媒介,而不能独立地完成及承载有机状态下的声音结构形式。而带有意涵性的符号体系构建,则为当代音乐理论视角下的音乐创作与分析带来了更多可能,可切实达成多维度、多层次的意义逻辑建构目标,声音的表现朝着更加丰富化与层次化方向稳定发展。

由于当代音乐理论视角带有非常典型的新规约倾向,所以探索其可行性路径要与学科深入融合交叉,善于利用信息媒介。对于有着显著声音化特征的当代音乐作品,应通过综合规约化分析和形式结构解析来构建音乐理论模型,为路径起到指导作用[4]。

(三)媒介化深入分析

当代音乐理论视角的可行性路径探索应当充分考虑媒介化深入分析,这是在规约化基础上的进一步创新改革。当代音乐理论视角中的媒介化视角是一种崭新概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音乐的媒介化趋势是音乐信息从乐谱层面脱离之后,向声音层面的延伸,能够促使音乐向其他媒介信息进行转化。在当代音乐理论视角下的媒介化音乐创作中,若将关注点集中在无声层面,则表现出了一定的极端性特征,使艺术创作无法重复。此外,在当代音乐创作的过程中,无论是技术还是理念都处于高效蔓延扩张的状态,衍生出了新的音乐体裁,其中音乐新媒体艺术十分典型。

深入分析当代音乐理论媒介化特点,将当代音乐作品的媒介关系主体、媒介内容、媒介行为模式三个维度作为出发点,以此呼应创作观念、作品形式结构以及创作技术。媒介关系主体的根本含义为,音乐在被创作和接受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主体,不仅包括人,还涵盖自动化设备;媒介内容则是指音乐作品的原材料和组织结构,同样也不局限于听觉层面;媒介行为模式则是构建音乐作品所用到的技术实施方式与工具。这三方面内容基本覆盖了当代音乐生产活动的所有环节,以及全部可被选择和利用的音乐创作资源与材料,从多方面多角度影响音乐作品的最终呈现方式。

在听觉媒介模式结构理论模型的支持下,可以对有声有结构的综合媒介艺术作品进行全面的理论分析。音乐的参考媒介形式可以在多种复杂的逻辑线索中进行追踪和比较,同时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当代音乐理论视角越来越强调媒介艺术的思维切入点,可运用各种场域分析方法,在海量的历史文化参考中,探索符合当代音乐新媒介艺术作品形态的创作方法,寻找符合当前时代发展需求的创作源泉。

(四)与数字化音乐创作相融合

随着当代音乐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于其视角的可行性路径探索,应当与数字化音乐创作相融合。数字化音乐是当前音乐艺术形式中的重要分支,数字化音乐创作已经不再依赖于以往的媒介模式架构,而是被数字化生产工序所取代,便利性、个性化以及多样化特点较为突出。传统的音乐元素在音色和声音形态层面上都有着较为细小的区别,通过融合数字化音乐创作,能够使原本由演奏端控制的线索也可被转化成更加广泛的可控参量,并在各种各样的音乐实践中都有着突出表现[5-6]。对于不能用文字和乐谱所表述的灵活性音乐形态,其可借助于模块化数字交互音乐平台直观清晰地呈现出来。

在数字化时代,可基于跨媒介艺术互动形式对复杂的语言逻辑和联想等做简单逻辑化表达处理,并能够直接利用跨媒体交互程序整合音乐信息与艺术媒介信息,从而提高音乐新媒体艺术形式的审美价值以及可被感知度。数字化音乐创作是借助于数字技术与数字信息,其本来是没有生命意义的,而在当代音乐理论视角下探索可行性路径,是在崭新的信息媒介系统中对音乐意义以及定义重新做解析处理,所涉及的艺术价值体系仍能够始终保持在规约范围内。当代音乐理论下的音乐分析方法和理论有着新时代的内涵,音乐艺术形式被不断创新,以往的纸笔等方式已经无法将当代的音乐艺术形式全面完整地表达出来,其内部所含有的信息与意义也无法被直接呈现,而通过融合数字化音乐创作,则可切实解决此问题,最大化地调动艺术表现力与创造力,提高艺术和科学、理性和感性之间的融合度。

三、结语

当代音乐理论的发展应与世界音乐发展趋势保持一致,能够正确看待当代音乐理论的多元视角,积极探索其可行性路径,并善于利用新理论与新技术,做到大胆创新,通过整合分析对象组织结构、综合规约化分析、媒介化深入分析以及与数字化音乐创作相融合等方式,平衡好当代音乐理论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协同关系。

参考文献:

[1]孙海.群体动力理论与当代流行音乐传播探析[J].喜剧世界(上半月),2023(7):126-128.

[2]徐志博.新声音媒介背景下的当代音乐理论视角及可行性路径:数字音乐理论宣言[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3(1):100-110,5.

[3]王旭青.当代音乐理论研究的范式交叠与跨界拓展[J].音乐研究,2022(6):32-41,116.

[4]陈静,孙丝丝.当代音乐教育的发展及审美价值探讨:评《音乐教育理论与科研方法》[J].热带作物学报,2021(10):3056.

[5]李小戈.我国当代音乐本体观念的理论维度论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4):100-103,166.

[6]徐志博.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理论刍议[J].中国音学,2020(2):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