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孟頫“书画本来同”的审美意趣研究

2024-06-28王耀辉

大观 2024年5期
关键词:赵孟頫书画中国画

王耀辉

摘 要:“书画本来同”理论是赵孟頫重要的绘画理论之一,在元代绘画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并被后来者所推崇。结合赵孟頫作品的特点对“书画本来同”进行理论分析,旨在探讨“书画本来同”在绘画中的体现,揭示赵孟頫绘画作品中所蕴藏的“书画本来同”的审美意趣。

关键词:赵孟頫;“书画本来同”;中国画;书法;书画

赵孟頫,字子昂,谥文敏,一生“荣际五朝、名满四海”。其身份特殊,乃宋太祖之子秦王德芳后裔。赵孟頫才华横溢,青年时便享誉四方,为“吴兴八俊”之一。身为宋皇室后裔的他,却在仕元的背景下引领了元代绘画的发展,被董其昌推为“元代冠冕”。赵孟頫在中国艺术史上成就斐然,在书画上有大量作品传世,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都对当时及后世有着深远影响。在绘画理论方面亦是如此,良好的艺术成长经历使赵孟頫对书画具有独到的见解,其中“贵有古意”和“书画本来同”理论对后世的影响尤为深远。“贵有古意”思想主要体现在绘画品评、思想内涵方面,贯穿赵孟頫对所有艺术的理解和指引。而“书画本来同”更偏向绘画实践的技法层面,是赵孟頫关于绘画的一则重要论述,用浅显易通的古诗方式阐述了书法用笔的基本内涵,是赵孟頫引领元代绘画发展、开拓元代文人画的重要理论之一。两则理论相辅相成,乃赵孟頫绘画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一、赵孟頫“书画本来同”理论分析

清代石涛言“笔墨当随时代”,特殊的文化背景对文艺有着深刻影响。艺术风格虽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但是放眼每个历史时期的文艺发展,其特点又是那般鲜明,例如唐诗、宋词、元曲等等,这也是为什么解读作品前要先了解其时代背景。赵孟頫生活于宋末元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隐逸”思想盛行,尤其是失意的文人们,他们寄情山水、托物言志,暗讽元代社会。文人士夫们寄情笔墨,在横涂竖抹之间释放他们的情感,例如“元四家”之一的倪瓒曾言“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使野逸一脉在这个时代迎来了大发展。各个行业的发展充满坎坷,艺术的发展也急需扭转颓势,宋末“纤细、浓艳”的画风是赵孟頫所反对的。他针砭时弊,提出“贵古”思想,以正“简率雅正”之风气。赵孟頫提出的“书画本来同”理论暗合了文人士夫的心境,其也引领了元代“墨花墨禽”的时代风格。

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掀起过复古运动。倡导者试图以“复古”的大旗开拓新的风尚,这与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赵孟頫便是这样,他对元代文艺事业的贡献离不开他对“崇古、复古”的推动,这主要体现在他“贵有古意”的论述上,即“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傅色浓艳,便自为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吾所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此可为知者道,不为不知者说也”。由此可知,赵孟頫的“贵有古意”显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借古开今,扭转时弊,开拓新风。

赵孟頫的书法理念与绘画思想都属于崇古一脉。他针对当时的艺术氛围提出了一系列类似主张,以图扭转、引领当时书画的发展和变革。他在书法方面同样高举复古旗帜,主张远师晋唐,遍临二王、褚遂良、智永等诸家,认真钻研,融会贯通,也有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且真、草、隶、篆、行皆通,传世作品众多,著名的有《洛神赋》《湖州妙严寺记》《前后赤壁赋》《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等。从赵孟頫巨大的作品量以及他的论述资料可以得知,赵孟頫在书法方面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反思和总结,并引领了元代书法的发展。赵孟頫的成就在书法史上是少有的,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赵孟頫在绘画上力追唐宋,在探索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至元代,中国传统绘画体系基本完备,前人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皆留下了丰硕成果。赵孟頫“书画本来同”的理论绕不开文人士夫绘画的发展。文人画由来已久,自元朝之前的唐宋就已发端,但是富贵妍丽的画风历来被皇家所重视。纵观中国美术史,文人画的高峰在元代,是当时画坛的主流。在古代能诗善文的人并不多,多是文人、士大夫,这类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书法造诣颇高,因此文人画历来主张“以书入画”以及“不求形似”。赵孟頫自然也是其中的一分子。但是在赵孟頫之前的诸家,仍不免落于形似的窠臼,这一点从画家文同的《墨竹图》中便可以看到。在这一方面,学者王连起表示:“只有到了赵孟頫,才完成了兰竹题材从‘画到‘写这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认识上的飞跃。”研究赵孟頫的作品不难发现,其同之前的文人画家神交已久,有学者表示“赵子昂有条件观览苏东坡的枯木竹石作品并有所取法,是可以想见的。分析赵孟頫枯木竹石之作,不难看出他对苏东坡的继承与变异”[1]。对比赵孟頫的《兰花竹石图》《秀石疏林图》与苏轼的《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不难发现,二者在构图、笔墨、韵味上有相近之处。

“书画本来同”理论以七言古诗的形式呈现,“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这两句为“书画本来同”论述的上阕,从客观层面论述了书法与具体物象之间的关系。赵孟頫将画“石”与“飞白”书相结合,将“木”与“籀”书相结合,将写“竹”与“永”字八法相结合。通俗地讲,赵孟頫将“飞白书”“籀”“八法”作为自身以物传情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外化手段。后人也多有类似的论述,如:柯九思运用书法画竹,认为“写竹干用篆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杨维桢指明“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明代董其昌指出“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2]。

然而赵孟頫并不是第一个对飞白书展开论述的人,宋代米芾就曾言“江南陈常以飞白笔作树石”,至赵孟頫则进一步推动,形象而具体地表达了书法与绘画的直接关系。在元代这一现象更加广泛。赵孟頫所提到的“飞白”为东汉蔡邕所创,张怀瑾《书断》载:“蔡邕作《圣皇篇》,篇成,诣鸿都门上。时方修饰鸿都门,伯喈待诏门下,见役人以垩帚成字,心有悦焉,归而为飞白之书”。“飞白”书具有洒脱、苍涩、浑然天成的特点,与石头斑驳干涩的形象气质较为吻合,二者的美感特点有相似之处;而“木如籀”的“籀”书即籀文,也叫籀书、大篆。大篆结体可参照《石鼓文》。从现存资料来看,大篆石鼓文字形结体自然、古朴厚重,与赵孟頫作品中的古木形象较为接近,赵孟頫的巧妙嫁接拉近了书画之间的关系,在“不求形似”上推动了书法意味的融入。

“写竹还应八法通”中的“竹”是指竹题材作品。在中国画的历史长河中,竹画数量巨大,名家辈出,风格迥异,自唐起就有萧悦、程修己等人,宋代则有文同、苏轼等人。中国人对竹题材具有别样的情思,竹子与人的情感、人品、道德取向有很强的关联,内含着中国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传统文化中“坚韧、虚心、不畏严寒、宁折不屈”的优良品质。竹题材在文人画中更是十分常见,例如在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同的《墨竹图》。北宋的文人画思潮就是以苏轼评述文同的作品为起点的,苏轼与米芾等人推动了文人画的发展。苏轼竹题材的画作也有很多,例如藏于中国美术馆的《潇湘竹石图》。发展至元代,竹画更是蔚然成风,赵孟頫也不例外,佳作频出,且和管道升合作了若干作品。元代除了赵孟頫、管道升二人外,画竹名家辈出,例如柯九思、倪瓒、顾安、吴镇等等。显而易见,在这样的环境中,墨竹作品量巨大,且墨竹画诸事完备。

“写竹”之“八法”可以参考“永”字八法,即书写“永”字时的八种用笔。以《兰亭序》“永和九年”的“永”字书写为例,顺序为:侧,侧锋铺毫;勒,逆锋急回;弩,曲中见直;趯,驻锋提笔;策,起收得力;掠,力要送到;啄,快而峻利;磔,逆锋轻落。永字八法的书写符合竹画“八面出锋”的特征,赵孟頫进一步点明了书法用笔与绘画用笔之间的共性。

二、“书画本来同”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书法在绘画中的运用,历来都是中国绘画、中国书法艺术的讨论核心。张彦远言“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无论是当代还是古代,都有大量的论述从不同的角度涉及二者,如画家从实践造型的角度,书法家从篇幅、结体的角度,史论家从书画史的角度,等等。其中与赵孟頫相关的也有很多,例如:明代唐寅言“工画如楷书,写意如草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写道“画衣纹林木,用笔全类于书”。这些都是类似于赵孟頫“书画本来同”的论证[3]。

“书画本来同”论述以题跋的形式落于赵孟頫的《秀石疏林图》画尾,该作品的题材为竹子、土坡、乱石。赵孟頫对此类题材作品较为偏爱,翻开绘画资料以及历代画论,不难发现赵孟頫竹石枯木的绘画题材在元代就广受推崇,但现存类似风格作品的数量并不多,据王连起考证有《兰花竹石图》《枯木竹石图》《窠木竹石图》《古木竹石图》等,除部分真迹外,还掺杂了后人伪造的赝品,如《秀石疏林图》《竹树野石图》《山鸡棘竹图》等[4]。赵孟頫以书入画的代表作品多采用书写性线条,线条的不同质感体现了他对毛笔这一工具超强的控制力,也体现了他的书法功底和审美追求。

《秀石疏林图》中的线条质感多样,是张彦远“运墨而五色具”的客观体现,整张作品的墨色自由洒脱,焦、重、浓、淡、清运用合理,粗、细、刚、柔之间富有节奏的韵律。赵孟頫通过个人审美,运用线条将不同的物象艺术性地表现了出来,创作出了一幅幅富有古意和美感节奏的作品。结合赵孟頫“贵有古意”思想中的“吾所作画,似乎简率”来欣赏这幅作品,不难发现赵孟頫的“简率”风貌。赵孟頫在表达物象时书写性极强,能体会到笔墨流淌、渗透之感,而不仅仅停留在物理层面的表达,实现了画理与物理的结合。因此,援书入画也是其追求“不求形似”“简率古意”的手段,体现了赵孟頫对绘画的深刻认识和审美追求,同时也暗合张彦远“上古之画,迹简意澹而雅正”的审美内涵和风格态势。

中国画与书法的工具都是毛笔,这与西方绘画不同,因此中国画和西方绘画在作品面貌上产生了诸多差异。中国画发展至今,无论是写实的工笔,还是抽象的写意,都会强调书法的练习。锥子型毛笔这一工具在中国人手里,可以产生千变万化的形象。黄宾虹提出了“五笔”之说,即“平(如锥画沙)、圆(如折拆股)、留(如屋漏痕)、重(如高山坠石)、变(四时叠运)”,这些用笔在书法里也能找到类似的。部分学者认为书画二者分别具有各自的评价体系,并无相通之处。这样的说法未免有些偏激。就对毛笔的控制而言,在如今高校中国画的教学中,学生初用毛笔皆会有手抖、手痛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般会督促他们加强书法的练习。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在绘画中的控笔能力显著提升。可见,书法的练习对绘画控笔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因此,书画之间必然存在着某些联系,而至于品评、风格等,可能有些不同。

除客观用笔的技法和变化外,中国画还赋予了用笔诸多内涵,且将其与墨并称为“笔墨”。翻阅历代画论不难发现,关于笔墨内涵的论述比比皆是,例如清代笪重光的“墨以笔为筋骨,笔以墨为精英”、沈宗骞的“笔为墨帅,墨为笔充”等等。在历代画家、史论家眼中,笔、墨不仅仅是工具,它们同梅、兰、竹、菊一样被人格化和理想化了。赵孟頫《秀石疏林图》中对枯木、竹石的描绘,既是笔墨的外化形象,又是赵孟頫笔性、心性的迹化。

赵孟頫的“贵有古意”论述影响深远,其“简率”的表达更是与张彦远“上古之画,迹简意澹而雅正”的论述有一定相似之处。不难看出,赵孟頫在书画上“崇古、复古”的主张也是沿着画论文脉这一条线得出的。而赵孟頫枯木竹石一类的作品皆为“简率”的代表性作品,可见“贵有古意”中的“简率”与“书画本来同”有着本质上的联系。“书画本来同”传达着“简率古意”“不求形似”“天人合一”的审美意趣。赵孟頫所阐述的“书”与“画”的关系,进一步说明了中国传统的“书”与“画”各成体系又密不可分。回望中国美术史可以发现,擅画者皆能书,擅书者皆能画,例如王维、苏轼、米芾、文徵明、朱耷、潘天寿、吴昌硕、齐白石等等。

参考文献:

[1]薛永年.赵孟頫的古木竹石图与书画关系[J].收藏家,2021(10):147-152.

[2]王秀金.探析赵孟頫“书画同源”思想[J].美与时代(中),2021(12):12-13.

[3]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531-552.

[4]王连起.师古还是求新:赵孟頫的艺术与时代[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56-92.

猜你喜欢

赵孟頫书画中国画
中国画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赵孟頫《汉汲黯传》
赵孟頫《吴兴赋》(局部)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小小书画廓
赵孟頫《胆巴碑》集锦( 上)
赵孟頫与赵体概说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