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彩调声腔艺术对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

2024-06-28王偲郦

大观 2024年4期
关键词:声乐艺术民族声乐

王偲郦

摘 要:彩调是一门深深扎根于八桂大地的民间艺术,是极富影响力且深受广西人民喜爱的“快乐剧种”。该剧种曲调优美,通俗易懂,表演诙谐风趣,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有着当地良好的民族文化基因。演唱者将生活化的语言融于表演性极强的唱腔中,充分展现了扎实的唱、念、做、舞基本功。民族声乐的演唱离不开传统戏曲的滋养。二者的相互融合、发声技巧的相互借鉴、表演形式的创新编排,是促使民族声乐演唱散发出更多传统唱腔艺术魅力、文化内涵的有益尝试。分析广西彩调声腔的艺术特色、发展变化及其在当代民族声乐中的运用实践,探讨其在当代民族声乐中的重要价值,同时从彩调声腔艺术的发展中得到启示,思考如何助推当代民族声乐事业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广西彩调声腔艺术;民族声乐;声乐艺术

注:本文系2022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彩调声腔艺术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创新融合与传承”(2022KY1842)研究成果。

广西彩调是一种传统的音乐表演形式,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这门古老而独特的戏曲形式,以其亲切活泼的音调和优美动听的旋律,成为广西地区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广西彩调声腔艺术也在不断发展,展现着新时代的民族精神,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研究广西彩调声腔的艺术特色、发展变化及其在当代民族声乐演唱与实践中的作用,力求为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广西彩调声腔的艺术特色

广西彩调声腔艺术源于广西彩调剧的特色演唱,其中彩调音乐是在桂北、桂西等地普遍流行的“采茶歌”“花灯”“唱灯”“耍板凳龙”等基础上发展、形成与完善的,同时还融入了广西的山歌,吸收了广东粤剧、湖南花鼓戏、湖北汉剧等戏剧特点,由简单的民间小戏发展成丰富多彩的彩调剧。其唱腔的独特之处在于采用五声调式,音域宽广,旋律跳跃性大,常常出现高亢激越的音调,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冲击。同时,彩调唱词结构严谨,押韵工整,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唱腔华丽繁复,表演细腻传神,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表演形式也颇具特色,其生活气息浓郁,表演风格独特,常常通过模仿生活中的动作和表情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角色行当齐全,包括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每个行当的表演特点和分工都非常细致明确。此外,彩调舞台美术主题突出,常常通过灯光、布景、道具等来营造特定的氛围和情境。同时,其还具有独特的声腔特点和表演形式。声腔大致有六类,分别是行当腔、人物身份腔、舞台行为腔、劳动腔、路腔、通用腔。其中劳动腔、通用腔是彩调剧最常用到的两类腔,展现了广西地区传统文化的魅力。广西彩调声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方文化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二、广西彩调声腔艺术的发展变化

不同时期的彩调剧和时代精神与人们的审美情趣相结合,使彩调的唱腔艺术在不同时期经历着不断的变迁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虽然彩调剧还未统一命名,但其戏剧样式已有发端。20世纪50年代,彩调剧被正式命名。这一时期的音乐曲式结构较为简单,节奏较为自由,演唱形式较为单一。这主要是因为彩调还处于发展时期,简单明快、通俗易懂是当时彩调表演的审美要求。演员中有不少演员未接受过专业的科班演唱训练,演唱没有明显的派别与规范,多由心而发,唱腔为角色服务。这时候的彩调剧目如《刘三姐》从地方舞台走上了大银幕,其戏剧结构、人物形象、舞台表演也不断完善。接着,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众多彩调艺术家将彩调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如《王三打鸟》《李双双》《跑菜园》等。随后这些艺术家们开始在彩调团、学校进行教育教学,使原来注重展示演员技巧的表演更加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随着时代的迁移以及社会的发展,到了21世纪,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彩调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危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审美特点与娱乐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方戏曲的生存空间逐渐被数字媒体挤压,彩调剧的观众大量流失。在此背景下,彩调艺术家们力求革新,在作品呈现、舞美道具以及唱腔风格上都注入了更多的时代气息,使剧目脱胎换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现代彩调剧《哎呀,我的小冤家》《山歌牵出月亮来》都在内容上塑造新人物、表现新时代,还形成了新的艺术表演手法。彩调剧《新刘三姐》在传承和发展广西“刘三姐文化”的基础上,以新的主题、新的语境、新的人物、新的舞台展现乡村建设中人们的火热生活,反映了新时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时代主题,塑造了新时代的刘三姐形象。从彩调的发展脉络来看,彩调想要表现现代生活,就必须塑造出新的人物,并且在表演方法上进行革新。

三、广西彩调声腔艺术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

运用实践

(一)彩调剧台词发音与民族声乐发声咬字训练的融合

民族声乐演唱素来强调亲切自然,清晰准确的歌词发音可以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彩调剧的台词主要是桂北、桂西地区流行的桂柳话,咬字强调字头发力迅速,字尾收音干净。民族声乐演唱者通过练习彩调剧中带有人物情节、情绪的念白,可以有效改善咬字不清、轻重音节对比不明显等问题,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在实践训练中,可针对咬字训练设计有针对性的母音练习曲。常规声乐训练往往使用a、e、i、o、u几个常用母音的不同旋律组合来练习咬字,彩调中常用的衬词或者行腔的特色台词,如“哪嗬咿嗬嗨”等都可以在改编后用于吊嗓、强弱交替、速度变化等咬字练习。同时,还要注意对发声中咬字韵味的把握,结合彩调剧中的唱段进行咬字练习,体验其语感。在整个发音咬字训练中,鼻腔是必不可少的共鸣腔体之一,演唱者要注意鼻腔的贯通与舌面力度的把控,不可为了咬字清晰而使其变得生硬,这会使发声器官或肌肉产生紧张感,不利于表达歌曲的情感。

(二)彩调艺术的舞台形体与民族声乐表演的融合

表演与歌唱是相辅相成的,好的舞台表演设计与协调精准的形体表达,可以使音乐表现力更强。“对口调”是彩调中富有特色的唱腔,又名“扁担调”,是多地流行的民间小曲,经过与桂柳方言唱腔的融合,形成了曲调轻快、活泼风趣的调类。其形式多为一问一答的男女对唱,唱时载歌载舞,常在欢乐、游玩以及谈情说爱时演唱。在实践中,声乐演唱者可结合生活化场景进行眼神、手位、脚步、身段律动等的模拟练习,模拟不同年龄角色在不同情绪下的形体表达,从而提升其形象塑造能力与舞台表现力。同时,还可融入无实物表演训练,以提高演唱者的肢体表达能力。如《阿三戏公爷》中花鼓妹唱道:“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赛呀赛不过它,摘一朵头上戴,赛过南海观音菩萨(哪哎咿咿嗬嗨嗨)。”在表演训练中,可加入道具如折扇、手绢等。结合精准的形体表达,可以有效促进民族声乐演唱者舞台表现力的提升。

四、广西彩调声腔艺术对当代民族声乐

事业发展的启示

(一)彩调声腔艺术在当代民族声乐发展中的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广西彩调声腔艺术逐渐受到当代民族声乐演唱者的关注。其在当代民族声乐中的应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广西彩调声腔艺术的声腔和表演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民族特点,可以为当代民族声乐带来更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例如,其独特的唱腔和技巧可以使音乐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和感人。演唱者通过运用这些技巧,可以更好地表达作品中的情感和内涵,从而更好地吸引观众。

其次,广西彩调作为一种传统的音乐表演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广西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反映了广西地区及当地民族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将广西彩调声腔艺术应用于当代民族声乐中,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将这种艺术形式中的优质元素、优良传统音乐基本功训练模式与当代声乐表演或教学相结合,可以向观众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也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最后,广西彩调声腔艺术在当代民族声乐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同时可以使地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进而得到更大的展示舞台。这种交流与融合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同时也可以推动我国音乐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将这种艺术形式与其他声乐表演形式相结合,可以提供有利的条件,衍生出更具有代表性和包容性的音乐作品,进一步推动我国音乐艺术和民族声乐演唱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二)彩调声腔艺术融入与推动民族声乐事业发展的策略

广西彩调声腔艺术在当代民族声乐事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丰富音乐表现力、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还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样化的音乐体验,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因此,加大对广西彩调声腔艺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使其在当代民族声乐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艺术传承与发展工作。然而,尽管广西彩调声腔艺术在当代民族声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不难发现,其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挑战。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与相关部门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应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动彩调声腔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为民族声乐事业的发展注入传统艺术的生机与活力。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加强人才培养。通过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和教育机构,培养更多从事广西彩调声腔艺术传承与推广工作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强对业余爱好者的培训和指导,以扩大人才队伍的规模。第二,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对广西彩调声腔艺术进行保护,包括资金投入、场地设施建设等方面。同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确保广西彩调声腔艺术得到有效传承。第三,加强学术研究。鼓励学术界深入研究广西彩调声腔艺术,挖掘其历史渊源、艺术特点和传承价值,为广西彩调声腔艺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加强专业剧团与院校民族声乐教育的联动,发挥协同育人功能,培养复合型的声乐艺术人才;加强对国内外优秀民族声乐的学习和借鉴,不断丰富和发展广西彩调声腔艺术的内涵。第四,创新传播方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拓展广西彩调声腔艺术的传播渠道,将现代彩调新唱段和声乐表演相融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同时,注重与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的融合,通过跨界合作,增强艺术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第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各类民族声乐演出、比赛、学术讲座等活动,丰富展演的内容与形式,吸引更多的国际友人,展现广西彩调声腔艺术的魅力。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提升民族声乐的活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五、结语

广西彩调声腔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的传承和发展需要相关部门、学术界、艺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广西彩调声腔艺术在当代民族声乐中的传承与发展,不仅能够推动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还能够促进我国民族声乐事业的繁荣发展和创新。当代民族声乐演唱者应该继续珍视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探索更多的融合模式,使民族声乐得到传统艺术的滋养,从而持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学习、弘扬和发展民族唱腔艺术的队伍,让广西彩调声腔艺术在民族声乐乃至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为世界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智,周月梅.浅析广西彩调剧唱腔的特色[J].戏剧之家,2020(9):22-23.

[2]万凤鲜.浅析广西彩调音乐唱腔中的多种民间艺术形式因子[J].喜剧世界(下半月),2020(11):12-13.

[3]王婧如.美声唱法与广西彩调声腔的发声方式共通性之比较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1(1):157-160.

[4]罗文雅.彩调剧《刘三姐》的经典化历程及建构因素[J].剧作家,2023(6):93-99.

[5]米霞.彩调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以广西彩调团杨氏家族为例[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声乐艺术民族声乐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表演美及民族特色
审美定位在声乐演唱教学中的重要性探析
声乐艺术中唱法跨界问题研究
民族声乐教学中男高音歌唱的技术训练与能力扩展
论民族声乐的科学训练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声乐教育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
声乐艺术唱法及其跨界问题探讨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基本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