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乡村振兴的水稻种植产业链整合与优化对策研究

2024-06-27于海

北方水稻 2024年3期
关键词:水稻种植产业链乡村振兴

于海

摘  要:水稻种植产业链的整合与优化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它通过优化资源分配和生产效率,提高了农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面对产业链中的环节断裂和市场不规范等问题,有效的整合能显著提升整体价值链的效能。针对这些挑战,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和市场监管,提高农资质量,创新加工销售模式,以实现产业链的全面升级。

关键词:乡村振兴;水稻种植;产业链;加工销售;产业链革新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6737(2024)03-0061-03

水稻是亚洲人的主要粮食来源,也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重要的经济和文化角色。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和资源的逐渐紧张,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着力于通过提升农业产业链的效率和效益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然而,水稻产业链从种子选择、农田管理到收割、加工和市场销售等各环节存在着一些不协调和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成本控制以及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这一传统产业亟须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革新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因此,深入探讨水稻种植产业链的整合与优化,对于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1  水稻种植产业链全景透视

1.1  上游资源探秘:种子、化肥与农药的供需解读

在水稻种植产业链中,上游资源的供需状况深刻影响着整个农业生态。种子、化肥与农药是水稻生产的基础物资,其质量和可获取性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健康和产量,进而影响到食品供应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高质量的种子可以提高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而适量且高效的化肥和农药使用则是确保作物营养充分和保护作物免受害虫侵扰的关键。当前,面对全球的市场需求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如何平衡化肥与农药的使用不仅是提高产量的关键问题,更是一个涉及环境伦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因此,对种子、化肥与农药的供需进行精确解读,对提升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和效率至关重要,也对促进农业生态的和谐与农村社区的繁荣发挥着基石作用。

1.2  中游耕耘纪实:水稻种植艺术与技术产量探究

在水稻种植产业链的中游部分,耕耘的艺术与技术是实现高产量的核心。水稻种植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涉及对土壤、气候和水源的深入理解和精细管理。[1]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土壤分析到水管理系统,每一项技术的应用都旨在优化生长条件、提高水稻的生长效率和产量。例如,通过精准农业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农民能够监测田间的细微气候变化和土壤湿度情况,从而更精确地调整灌溉和施肥计划。这种科技的融入既提高了作物产出效率,还有助于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因此,探究中游耕耘的技术和艺术,不仅涉及提高单一作物的生产力,更关乎食品安全、生态平衡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体现了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耕作方法结合的深远意义。这种深入的技术和艺术探究,展示了水稻种植的创新,对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效益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1.3  下游流转追踪:稻谷的收购、精加工与市场营销

在水稻种植产业链的下游流转部分,稻谷的收购、精加工与市场营销环节是确保产品价值最大化和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环节。这一阶段不仅涉及经济交易,还触及与消费者的直接联系,其中包含对稻谷的质量控制、品牌建设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敏感把握。收购环节关注从农民手中以公平的价格采购优质稻谷,这不仅关乎农民的经济收益,还关系到整个品牌的市场信誉。精加工环节则将原始稻谷生产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如白米、糙米或其他深加工产品,这一过程中高标准的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和消费者的满意度。市场营销环节注重推广产品,介绍水稻产品的独特价值和健康益处,以及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性。[2]因此,这一环节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既需要精确的市场洞察和高效的物流支持,也需要对消费者趋势进行敏感捕捉与创新市场策略,从而确保水稻产品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下游流转追踪既展示了产业链的经济功能,更体现了其在维护食品安全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核心作用。

2  乡村振兴视野下水稻产业链症结剖析

2.1  环节断裂之困:产业链衔接与信息流通的挑战

在水稻产业链中,环节断裂所带来的衔接与信息流通挑战是一个关键问题,这将影响产业链的效率,也会削弱其整体竞争力。这是因为产业链包含的是一个产品从原料生产到销售给消费者的整个过程,而这整个过程都十分依赖信息的沟通。沟通不畅会导致信息不准,各个环节中的资源配置也会不符合实际需要,产业链便无法实现有效、高效的运作。比较常见的信息不畅的原因是在产业链衔接过程中,未能建立流畅的沟通机制,或者是沟通机制缺少高质量技术的扶持,导致信息交流慢、信息理解有误差。信息滞后和误差现象的产生,轻则会降低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沟通效率,重则会直接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转效率,使一整个供应链条都无法适应市场贸易。[3]例如,种植者如果无法迅速有效地了解农业市场的保真信息,那么就会导致其购买与市场风向不符或质量不佳的水稻种子。而农产品的加工企业,如果没能及时了解到种植方变更了原材料或材料来源,后续的加工就无法精准服务于原材料本身。最终会导致农民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种植出的农作物不被市场接纳,而加工企业的生产计划出错,也会降低企业的经营质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加工企业所在的市场竞争激烈,还有可能导致企业直接被市场淘汰。由此可见,信息沟通不畅、质量不高导致的环节断裂之困,是水稻种植产业链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产业链必须建立合理的产业链链接和信息流通机制,以此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在信息充沛、来源正确的情况下合理规划资源的利用,从而推动水稻产业链的和谐发展。

2.2  农资市场迷雾:质量乱象与市场不规范的反思

农资市场是基于农业生产资料的性质去划分的市场,是一个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为农业生产提供资料的关键环节。可见,农资市场存在的意义,就是在合理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生产的诸多需要。但在目前的水稻产业链中,农资市场存在比较明显的质量问题和运作乱象,这些负面现象的存在会直接降低农作物生产的产量和质量,轻则会降低市场运转的公平性,重则会危及农产品消费者的生命健康。[4]例如,农资市场经营不透明会导致农资市场产品质量良莠不齐;而管理者的监管软化和监管盲区长期不清理的问题,会出现过度使用化学制剂的农产品违禁上架等现象。同时,对于一些缺少长期眼光且资金储备量较少的农民,他们也极有可能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盲目相信经销商的虚假推销,进而购买质量偏低但价格便宜的种子。这些现象的出现,都会直接危及当地水稻生产链条的整体质量和信誉水平,从而减缓当地的乡村发展水平。因此,农资市场的乱象必须得到强力、有效的监管,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水稻产业链的发展迈入低迷深渊。这样的改进既有助于保护消费者和环境,也是确保水稻产业链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3  价值提升难题:加工销售的瓶颈与附加值探索

在水稻产业链中,加工与销售环节面临的价值提升难题显著影响着整体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当前,许多水稻加工企业主要依赖传统的米磨技术,这限制了企业在更高端市场的发展潜力。随着全球消费者对健康和农产品品质持续关注,市场对功能性大米和特色精品大米的需求日益上升。这种趋势要求加工企业不仅要改进现有的加工技术,还要创新产品线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喜好。加工和销售的瓶颈还体现在品牌建设和市场定位上。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品牌塑造对于提升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消费者忠诚度至关重要。企业应通过精准的市场分析和目标消费者研究,定位产品的独特卖点,以便更好地连接消费者,扩大市场份额。因此,水稻加工企业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通过技术升级和市场策略的双重努力,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满足市场的高端需求,从而推动整个产业链向更高效和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既反映了对传统种植文化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现代农业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多样化需求面前的应对策略。

3  乡村振兴视野下的水稻产业链革新

3.1  政策与市场共舞:加强引导,完善机制,强化链条衔接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实施政策与市场共舞,一般是通过具体的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完善来强化水稻产业链的衔接。

第一,政府方面必须起到宏观引领作用,政府应积极制定和实施针对水稻产业的优惠政策,以引导农民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必须维护好农民这一产业链的起点,并且要充分意识到农民错误行为的起因是农民的资金少,行为就更加被动。政府更要为农民着想,用减税收、加补贴的方式,配合现代农业技术的支援,先解决农民的“燃眉之急”,再由此带领农民走向正规的种植道路。

第二,产业链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协作的沟通平台。将上游、中游和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行之有效的沟通交互,这需要优化水稻相关的市场机制。具体来说,各地区可以根据区域内水稻市场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农产品价格保险系统,为农民对材料价格的担忧加上一层保险。而后可以牵头构建稳定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尽可能地稳定水稻市场的价格波动,以此稳定其他加工销售企业的经营状态。具体来说,政府方面可以同当地水稻产业链相关的私企建立合作关系,以公私合营的方式,利用私企在机制上和经营模式上的灵活性,提升水稻产业链的市场响应速度;充当润滑油角色,及时向上下游解释市场波动,并积极牵头平衡市场不安动向,从而让供应商、农民和经销商尽可能不受市场波动影响,更积极地沟通信息、共享资源。而整个链条也会实时处在政府的监控下,时刻与正规的市场机制接轨,携手并进,进而有效实现乡村振兴的综合目标。这种方法体现了对农民生计和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深刻理解和支持,是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行动。

3.2  农资市场的净化之路:规范秩序,提升农资品质

为实现乡村振兴视野下水稻产业链的革新,特别是农资市场的净化,具体的策略应包括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和质量监管制度。首先,政府应建立一个全面的农资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关键农资实施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所有市场上流通的农资产品都能达到国家安全标准。基于此,强化对上游供应商的监管力度,除了定期审查,还需要建立“市场通行证”制度,只给达到准入标准的供应商发证,凭证件进入市场,从根本上将供应商渠道、行为透明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建立各种公开的渠道,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公开网站,将所有农资产品的来源进行公示,让农民可以更加直观地选择商品,以此约束假冒伪劣、质量不达标和化学品用量超标等商品的违规上市和流通。此举的价值在于,不但可以保障农民权益、维护产业链运转的规范性,还能够实现对农民的“隐性”教育,使农民有意识地检验商品质量,进而将农民自觉性和市场规范性构成良性合力,真正净化农资市场,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达成。这种方法体现了对农业生态和农民福祉的深切关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步骤。

3.3  拓宽价值空间:创新加工与销售,赋能产品附加值

为拓宽水稻产业链的价值空间,具体的实践策略应着重于创新加工和销售方法,从而赋予产品更高的附加值。首先,推动加工技术的创新,引入新型加工设备和技术,开发具有多功能和高营养价值的水稻产品,如富含特定营养成分的功能性大米或具有特殊风味的精品大米。这些创新既能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多样化饮食的需求,也能显著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其次,实施差异化的销售策略,通过市场细分来定位特定的消费群体。例如,为健康意识较强的消费者推广低糖或富含微量元素的大米产品,为追求便利的城市消费者提供即食米饭包。最后,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数字宣传平台,积极开展对新产品的宣传,以此扩大产品附加值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吸引力。

4  结语

综合来看,面向乡村振兴整合与优化水稻种植产业链,无疑能够将水稻产业的发展带入更具可持续性价值的新方向。未来,相信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的不断强化,水稻种植产业链有望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这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的创新发展和价值提升。因此,持续探索和实施有效的整合优化策略,将为实现更广泛的乡村振兴目标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穆兰芳,周君,陈跃峰.吴江“水稻+”全产业链保粮安促增收[J].江苏农村经济,2024(2):43-44.

[2] 刘静.水稻种子市场数字化转型的策略与实践[J].分子植物育种,2023,21(24):7 606-7 610.

[3] 江勇.乡村振兴背景下水稻全产业链体系构建[J].农业工程技术,2022,42(24):74-75.

[4] 罗舒.绵阳市藤椒产业链优化整合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21.

猜你喜欢

水稻种植产业链乡村振兴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产业链春之奏鸣
水稻种植中关于抗病技术的创新探讨
重庆云阳同一地区不同土质种植的质量分析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