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化视域下虚拟仿真技术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
2024-06-27李生曾菁
李生 曾菁
摘要: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该文以技术文化为研究分析框架,以虚拟仿真技术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评价为研究对象,以师生使用虚拟仿真技术的调查数据为分析前提,总结师生使用虚拟仿真技术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从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优化对策,即认知层面做好虚拟仿真技术介入思政课教学的定位,从功能发挥层面看待虚拟仿真技术赋能思政课的变革之处,从虚拟仿真技术的特性上建构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从教师能力提升上增强教师驾驭技术开展教学的适应力,以期不断提升虚拟仿真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质量,实现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技术文化;虚拟仿真;高职思政课;运用评价;技术反思;效果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5(a)-0051-04
Evaluation of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ical Culture
LI Sheng1,2, ZENG Jing2
(1.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0, China; 2. Guangxi Polytechnic of Construction, Nanning Guangxi, 530007,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his article takes technology culture as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framework, takes the eval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akes the survey data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using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as the analysis premise, summarizes the common problem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using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proposes specific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rom four aspects, namely, positioning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t the cognitive level, view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empower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functional level, constructing teaching models suitable for students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enhancing the adaptability of teachers to use technology in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 ability improvement. It aim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internal quality of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empower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achieve deep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Key words: Technology culture; Virtual simul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pplication evaluation; Technology reflection; Effect improvement
技术的文化现象引起教育行业的忧虑,在技术文化的溯源中可以看到部分教育者对技术改变教育存在“焦虑”,在思政课教学中也同样存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1],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推进思政课教学形式和方法创新,为高校思政课“活起来”提供了建设思路。技术是“人的手创造出来的人脑的器官,是对象化的知识力量”[2]。虚拟仿真技术改变传统思政课教学形态,其积极作用值得肯定和推广,但在技术文化视域下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衍生的问题也客观存在,直接影响教育教学主客体的价值判断、行为选择,这便是技术衍生的文化价值在教学中的直接体现。
1 技术文化分析框架下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评价
技术本身是一种人类改造世界产生的现象,最初也仅体现在对劳动实践,以及工具、手段革新上,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技术所改变的社会也不再是技术工具的体现,而是上升到技术衍生的社会文化,教育行业便是其中之一。在技术使用、评价及主客体的身份变化上,引发价值判断,形成价值认同,成为技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此,技术表现出的文化现象是技术本身与技术主客体形成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对技术本身纯粹工具性的一种超越。课题组以虚拟仿真技术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通过技术文化视域下师生对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真实评价及引发的价值判断调查,重点分析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隐含的“担忧”,针对性提出持续优化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路径。
1.1 技术文化的本体性:虚拟仿真技术服务思政课教学的主流评价
技术文化的本体性主要侧重于用技术本身的价值维度去衡量其在教育中的运用效果。一般先从技术本身的价值维度作出评价,再从技术改变思政课教学形态、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维度考量。在关于“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思政课教学的总体评价”这个问题上,69.0%的学生选择“总体较好”,12.0%的学生选择“效果非常好”。部分教师在访谈中也表示,虚拟仿真思政课建设给师生交流提供了新的路径,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鲜活性和趣味性,这是技术本体的内在彰显。从第一个维度看,师生对虚拟仿真技术本身具有的优势评价较高。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得到了学校师生的广泛认同,特别是其沉浸式、移动式情景再造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思政课教学吸引力,增强学生参与的互动性。从第二个维度看,虚拟仿真技术推进了思政课教学向视听、互动、立体的多种形式交融的方向发展。部分学生在具体问题的访谈中表示,虚拟仿真让他们体验感较高,比直接讲授知识更具有吸引力;还有的学生从技术辅助理论知识的具象化呈现、技术实现理论阐释的深度上表示了对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肯定。
1.2 技术文化的体验感: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体验的真实反映
技术文化是一种可以直接被感知的体验文化,技术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可以感知的介质。学生对于虚拟仿真技术的认知尚处于较为“直接阶段”,即直观感受、直接体验、直接反馈。对于虚拟仿真技术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的理论建构、模型建构、内涵建设等并不在学生认知范围,对学生的调查,更倾向从展现出学生对教师使用技术、教师教学效果、技术对学生的改变几个维度去考量。
从课题组编制的“虚拟仿真技术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调查问卷”统计情况看,在关于“对教师驾驭虚拟仿真技术的评价”问题时。67.0%的学生选择“老师表现不错”;选择“表现不佳”的有19.0%。在关于“教师使用虚拟仿技术真开展思政课教学存在哪些问题”时,选择“技术使用生疏”的学生占17.5%;“技术使用与教学内容衔接不上”的占36.0%;“技术使用代入感、亲和力不强”的占43.2%,从侧面反映出教师对于虚拟仿真技术与思政课教学两者融合的使用效果不佳。此外,部分虚拟仿真资源和教材内容匹配度不强,需要教师转化思维及教学思路,使用是否流畅考验着教师驾驭技术的能力。在学生回答关于“虚拟仿真技术对你产生最大的困扰”问题时,“佩戴装备不舒服”“容易产生疲倦感”“体验任务较多”“需要借助手机完成”“其他困扰”分别占17.3%、17.4%、32.0%、22.0%、11.3%。此外,部分学生表示虚拟仿真教学体验容易产生视觉疲劳,部分红色展馆资源形式及内容表现较为雷同,吸引力不强。学生还表示,由于班级学生较多,每个人参与教学内容虚拟体验的时间不足;教学配套的虚拟展馆资源更新不及时;教师利用技术开展实践的感召力不强等。
1.3 技术文化的价值游离:虚拟仿真技术的过度使用引发教师担忧
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得益于技术的推进,工业革命以来,每一次的技术进步都给社会文化层面带来革新,教育行业属于文化的主阵地,在与技术的碰撞中产生了多元的技术价值思考,既是技术发展的知识支撑和价值标准,也日益成为教育行业师生关注的文化领域。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中的运用更多被赋予“技术革命”,从教师主导的课堂到学生的体验获得,虚拟仿真技术似乎成为改变传统思政课教学形式单一,趣味性、互动性不够的“良方”,为获得学生的“抬头率”“关注率”提供了新的功效支撑,这也是部分教师对虚拟仿真技术持有积极乐观态度的缘由。但也有部分教师从虚拟仿真技术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养成出发去思考,提出对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过度使用带来的潜在“隐患”。一是虚拟沉浸的效果淡化教师对思政课教学内容学理性的逻辑阐释,教师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理论教学的话语叙事的价值引领力不够强;二是学生对理论的认知更聚焦于具象化思维,虚拟仿真技术的运用,容易让学生的理论理解力产生“钝化”效益,一旦脱离“具象画面”,学生难以理解理论本身的内在精髓。三是教学过程的实施容易产生“教学游离”,虚拟仿真体验教学基于智能化操作开展,过程中更倾向于学生自主实现虚拟场景体验、过程任务实施、结果智能呈现,教师主导把控的黏合度“被削弱”,以至于整个教学实施过程的学生进度存在前后不一、衔接不齐的现象。
2 技术文化的内涵行塑:提升虚拟仿真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质量
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构建了技术文化的子系统,也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技术文化。19世纪教育思想家赫伯特·斯宾塞明确指出,“教育应从传统与古典的束缚中挣脱开来,适切地符合当今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3]现阶段,要从认知层面、功能发挥层面,从虚拟仿真技术的特性上,从教师能力提升上不断增强教师驾驭技术开展教学的适应力,从而不断提升虚拟仿真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质量。
2.1 从技术文化本体的认知层面做好虚拟仿真介入教学的定位
从辩证的视角探讨技术所带来的可能性,更要强调文化在被动地技术化以后所导致的消极后果,要意识到人类在掌握技术的使用规律后能以文化生产为目的,积极发挥技术的优势。面对虚拟仿真技术的整体评价,必须从认知层面做好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定位。避免由于对虚拟仿真技术的“追捧”而出现“强融入”的现象,忽视思政课教学本身的内在规律要求。
首先,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扮演的是辅助的客体角色,这是技术文化视域下首要明确的技术定位。虚拟仿真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其中智能语音互动功能、“伴学”功能的拓展运用为师生提供了强大的自学空间。随之而来的便是对虚拟仿真技术的过度使用,体现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虚拟资源的堆砌使用,学生对虚拟场景的“迷恋”。长此以往,容易钝化学生的逻辑思维,以直观的体验代替知识的学理思考的现象,让理论课教学变成纯粹的“体验”课。其次,虚拟仿真资源的使用需要深入研究学生的接受定位。学生对虚拟沉浸的场景、互动闯关的实践任务是否有抵触心理,学生对虚拟仿真资源喜好度如何,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学情分析。最后,要形成思政课虚拟仿真技术使用的统一规范,做好虚拟仿真服务思政课的“使用效果”的数据分析。思政课教师需要从环境体验、知识呈现、价值思维、结果反馈四个环节去设定评价指标,从虚拟仿真赋能思政课的“形式”到“内在”两个纵向路径去关注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深度是否产生效果,学生的理解思维是否有所跃升,学生的感悟效能是否增强。
2.2 从技术文化的外延可控性看待虚拟仿真技术赋能思政课的变革之处
“很多技术都是‘双刃剑”[4],不同的教师看到虚拟仿真技术会有不同的视角和观点,在技术文化形成过程中,技术并不是单一地生产一种技术以外的事物,而是社会文化的影响之下革新自身,并重塑社会,从而使自身成为创新的象征本身。虚拟仿真对思政课教学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且符合教学规律的内在需求。在评价层面,部分教师对虚拟仿真技术的隐忧集中体现在“技术难以驾驭”“技术的反噬”“技术对人的钝化”等,事实上这些隐忧都可以在合理的区间内“被控制”或者设置安全的“缓冲区间”,减少技术对人的负面干预。做好这一点,可以从虚拟仿真技术赋能思政课的功能可控性上进行预设控制。一是限定虚拟仿真对教学知识的呈现尺度,即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需要,一切过于复杂或者失真的叙事形态都难以对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都只存在于“技巧”设定层面,在使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教学时,要明确教学使用的边界区,坚持适用为主,避免各类夸张、失真的效果出现。二是设定教师使用虚拟仿真技术的时间和频率的界限,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只是教学方法创新的其中一种形态,不是唯一形态,教师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教学需要控制时间和频率,以适度为标志,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使用方案,减少技术依赖现象。三是做好教师技术思维的提升训练,提升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创造性思维,以此增强对虚拟仿真技术的灵活驾驭能力,最大限度发挥虚拟仿真技术的潜能与优势。
2.3 从技术文化的创造革新功能上去建构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作为技术文化的核心层,诸如技术思想、技术方法,以及体现技术中人的思维方式、心理定势、价值观和道德伦理规范等因素,则构成了技术文化的观念层。”[5]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思政课教学要依据其技术特性、技术形态、技术逻辑建构适合学生学习习惯、心理接受习惯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要具体化虚拟仿真参与教学过程的出场、在场、退场、评价的设计闭环,并且每一环节都需要结合学生和学校教学环境要素进行设计,体现出技术接入的“柔韧性”,学生接受的“自然性”。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三阶、三循、四融合”教学模式的建构是多年探索的教研成果。“三阶”主要围绕学生的认知进阶、情感进阶、能力进阶三层目标制定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设计及实施方案,每一层目标的设定和达成要有明显的指标区分度,评价学生目标达成的效果。“三循”则主要围绕“三阶”目标展开强化目标达成,包含认知循环,即通过虚拟仿真建构的知识场景,强化记忆循环,提高思政理论知识的消化掌握;情感循环即强化虚拟空间场景故事情感线路的显性特征,从知识的呈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探寻、课后的反思都强化情感体悟的贯通性,是过程评价的核心要素;能力循环则建构学生利用虚拟仿真平台和资源库开展“讲、演+N”主体能力拓展活动,将虚拟场景讲思政课、沉浸演绎角色为主活动,辅助系列N个特色活动,全链条开展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实现在活动循环中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社交、组织等能力。“四融合”主要体现虚拟仿真思政课教学全过程融入课程思政要素、“大思政课”资源、地方特色文化、学校育人特色等,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实现“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中”[6]的效果,实现技术赋能、情感加持、能力进阶、效果可测,不断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课。
2.4 从技术文化的超越属性增强教师驾驭技术开展教学创新的效果
“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而被纳入社会生产方式中”[7],在迭代中不断实现超越,这便是技术文化视域中技术“繁殖力”的体现,技术本身是在不断创造革新中成长,影响教育的推进。“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能充分发挥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8]提高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使用效度,增强技术服务教学的实效性,需要从思政课教师群体驾驭技术、教师创新教学设计层面出发,不断消除思政课教师面对虚拟仿真技术的疑虑,使之契合“认识是主体以认知工具为中介对客体的能动反应”[9]这一规律。一是对思政课教师进行虚拟仿真技术的深入培训学习。从虚拟仿真技术的起源发展、时代适用性、教育变革等角度加深思政课教师对虚拟仿真技术的认知,从理论判断到理论行动上接纳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二是增强思政课教师使用虚拟仿真技术的创新、创造能力。“技术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引领已从过去的外在加持转变为内在赋能,而且这种支撑引领是主动的、积极的。”[10]思政课教师要结合学生学情需求、教学内容特质,积极创新使用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充分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创建教学情境,将课堂教学拓展至虚拟空间场域,让“田间地头、科研场所、红色场馆、祖国山河”等虚拟场景成为思政课教学新场域,并借助虚拟智能技术,打造“云打卡”“云体验”“云互动”,通过虚拟仿真线上线下融合,让思政理论“活起来”;革命人物“动起来”,实现思政课教学“有滋有味”。三是思政课教师要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平台开展学生过程性学习评价,丰富思政课教学评价维度。虚拟仿真资源平台制定的思政课教学项目可以利用智能技术开展学生数字学习评价,为思政课教师全方位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理论理解程度、互动体验完成程度提供评价参考依据。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虚拟仿真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革新得到大多数师生的认可,同时虚拟仿真技术也引发教师使用的焦虑、削弱师生主体性等负面问题。要从技术文化本体的认知层面做好虚拟仿真介入教学的定位,从技术文化的外延可控性看待虚拟仿真技术赋能思政课的变革之处,从技术文化的创造革新功能上去建构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从技术文化的超越属性增强教师驾驭技术开展教学创新的效果,让虚拟仿真技术成为思政课教学创新的“加速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02.
[3] 刘铁芳.从苏格拉底到杜威:教育的生活转向与现代教育的完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8(2):91-112.
[4]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5.
[5] 陈向阳,顾建军.技术文化视域中高职教育价值的再审视[J].中国高教研究,2010(10):75-77.
[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0.
[7] 萧焜焘.自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454.
[8]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0.
[9] 唐倩.重新理解麦克卢汉:媒介技术哲学再思考[J].科技传播,2023,15(8),38-41.
[10]卢晓中.技术文化视域下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21,42(10):32-44.
基金项目:2023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专项课题“虚拟仿真技术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与效果评价研究”(项目编号:SCZXN G23004);2022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红色虚拟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2JDSZK083)。
作者简介:李生(1989-),男,广西北海人,博士(研究生)在读,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通信作者:曾菁(1991-),女,广西贺州人,本科,研究方向:文化育人,通信邮箱:4023267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