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猜想学习:小学生语用效能优化的策略

2024-06-27屈华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4年5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屈华

【关键词】小学语文;猜想学习;语用效能

猜想,即根据已有的信息、线索,推测可能的结果或答案。猜想学习,即用上述方式去学习。比如:读题,猜文意;读前文,猜后文;读起因,猜结果;读情节内容,猜写作目的,等等。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逐渐自觉地用猜想的方式去思考、理解,并慢慢形成习惯,这便内隐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而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提高学生的语用效能,所采取的一系列运用猜想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便会外显为一种高效的阅读策略。语用,即语言运用。效能,即效果和能力。语用效能,即语言运用的效果和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故事,用画思维导图等方式辅助,简洁清楚地表述科学家发现、发明的过程,学习科学家的创造精神,体会猜想、验证、推理等思维方法”[1]。又指出,学生要“留心公共场所等真实社会场景中的文字,尝试认识标牌、图示、简单的说明性文字中的常用汉字;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借助学过的偏旁部首推测字音字义,愿意向他人说出自己的猜想”[2]。

一、猜想学习与有效优化语用效能

1.猜想学习,破解了语用效能优化的困境

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内化与迁移运用,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以下三个因素影响了学生语用效能的优化:

(1)学生缺乏学习的动机,不愿表达;

(2)学生缺乏科学的方法,不会表达;

(3)学生缺乏学习的信心,不敢表达。

猜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很多老师常用猜谜语导入新课,其作用就可见一斑了。猜想学习能打破学生不愿表达的困境。

猜想,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能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培养发散思维、创造思维,从而提升阅读思考、理解和表达能力。猜想学习能打破学生不会表达的困境。

猜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也就逐渐有了学习的信心,进一步促进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形成。猜想学习又打破了学生不敢表达的困境。

2.猜想学习,体现了统编语文教材的编排意图

猜想与预测的阅读策略密不可分。统编语文教材编排了专门的预测策略单元,体现了猜想这一思维方法的重要性。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单元导语是“猜测与推想,使我们的阅读之旅充满了乐趣”,语文要素是“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学习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尝试续编故事”。

基于本单元的单元导语和语文要素,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不妨这样设计:首先,引导学生读题,猜测“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老屋是不是被施了魔法?老屋是不是用特殊材料建造的?”当学生读到“屋顶破了个大洞”“门板也歪歪斜斜的”时,便推翻了先前的猜测。其次,引导学生猜测老屋不倒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原来是小猫的求助让老屋心生怜悯之心,有意要帮小猫。再其次,继续猜测:“老母鸡、小蜘蛛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呢?老屋会继续帮助他们吗?”答案是肯定的:老屋会继续帮下去,所以他“总也不倒”。最后,拓展延伸,主题升华:“老屋这么好,大家肯定希望老屋永远不要倒吧!那就请大家仿照课文的写法续编故事,让这么好的老屋永远不倒。”教材编者把猜想学习作为语文要素编入单元导读要求中,为猜想学习的践行提供了素材,明确了要求。

过去,猜想学习常被运用于理科教学中。将猜想学习引入语文教学,体现的是对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视。猜想学习优化语用效能,在语文界越来越受到关注。

成尚荣先生在《用猜想定义阅读》一文中提出了“猜想性阅读”这一说法。在他看来,“猜想性阅读一定是主体性阅读。猜想性阅读是对自己阅读框架的丰富,有时还会是突破”。他指出:“儿童更需要猜想性阅读,因为儿童有另外一个名字:想象。”他认为,“文学从来都是未完成的,阅读也是未完成的,只有在阅读中通过猜想,文学作品阅读才会慢慢地饱满起来。未完成的心态是留出空白之心的心态——给阅读留出猜想的空间吧!”[3]

二、猜想学习优化语用效能的路径

余建祥先生提出了“学习力六要素”,即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学习管理、学习习惯、学习心智、学习意志六个要素。六个要素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善都会促进学习能力的改善。

猜想学习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学习力六要素”的改善,也能帮助学生不断优化语用效能。

如何推动“学习能力六要素”的改善呢?

1.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学习习惯

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学习氛围是自觉的、积极的、平等的。这样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猜想学习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教师要坚持“亮点”原则,让学生意识到“敢猜”是优点。猜想思维能有效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情感,最终逐渐形成在不经意间就能启用猜想学习的无意识。至此,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便形成了。

2.发挥猜想的主动意识,激发学习动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就必须有学习动力。

比如,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教学中,如何把学生调适到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呢?不妨这样提问:假设你就是故事中的王戎,你为什么不和“诸儿竞走取之”呢?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情境。学生随即进入积极猜读的状态中,精彩纷呈的回答出来了:王戎善于观察,发现李树长在路边;王戎善于思考,长在路边的李树挂满李子,为什么没人采呢?王戎善于判断,认为这李子是苦的。

猜想学习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猜想学习需要学生根据文本中的线索和自己的读写经验,凭借联结性思考来获取知识,获得对语言文字认识、理解、思辨和判断的能力。猜想学习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

3.设计猜想的巧妙环节,渗透学习方法

要学生喜欢上读写,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将猜想学习运用到学生的读写中去,可以让学生从不会到会,对读写产生兴趣。以四年级下册《黄继光》一文的阅读来例谈。

课文的第六至八自然段,有三个动词短语描写黄继光前往炸暗堡:“爬去”“匍匐前进”和“顽强地向前爬”。如何运用猜想,带领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人物的内心世界呢?不妨设计下面的采访环节:

采访“作者”。(教师面向一位学生)“作者啊,‘匍匐也是‘爬,为什么你不写黄继光‘继续向火力点爬去,而是写他‘匍匐前进呢?”

采访“黄继光”。(教师又面向另一位学生)“黄继光啊,这个时候,敌人的机枪都对准了你,子弹密密麻麻地射过来。你怎么不‘匍匐前进,反而‘向前爬了呢?”

采访学生。“你读出了怎样的黄继光?”学生回答:“我读出了一心只想完成任务的黄继光”“我读到了英勇顽强的黄继光”“我读出了视死如归的黄继光”……

这个采访环节,提示学生抓住文中人物的动作,引导学生与作者、主人公产生共鸣,继而学习作者通过精确、细腻的动作描写体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4.训练猜想的思辨能力,启迪良好心智

心智,即对待事物的态度的惯性模式,不易被察觉。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猜想学习,能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学生阅读文本,就是将视觉接收到的图文符号通过大脑转换成生动影像,并领悟语言文字表达的情和意,从而获得心智的成长。以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一文的阅读来例谈。

猜读街坊的心理:街坊为什么要劝“赶紧把羊圈修一修”?答案自然是避免再“亡羊”。街坊关注的是羊圈里尚未丢的羊。

猜读“有个人”的心理:他为什么不修呢?他关注的是已经丢了的羊。

这两个猜读,引领学生以思辨的方式,对街坊“赶紧修”和“有个人”“无需修”的不同思维进行对比。显而易见,街坊的观点是正确的,“有个人”的观点是错的。正确的思维决定正确的言行。作者就是通过描写街坊的言行,体现其正确的思维;接着描写“有个人”错误的言行,揭示他错误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明白了寓言故事的道理和其中运用的对比写法,还启迪了心智。

5.催生猜想的兴趣,培养学习意志

学习是一件艰苦的事,没有意志力是不行的。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其学习意志力的培养可以从兴趣培养开始。

要使学习过程变得有趣,就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更多快乐,并在快乐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学习品质。这一点,猜想学习能实现。猜想是小学生很感兴趣的学习方法,能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以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文的学习来谈。

上课伊始,可引导学生看图猜历史故事,猜图中哪一个人是司马光,并说说理由,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短暂的,如何使兴趣保持长久呢?可继续运用猜想学习。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司马光七岁就这么聪明了,猜猜他长大后会有什么成就呢?”这一轮猜想学习,是让学生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读完故事,继续猜:“大家猜,老师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你呢?”经过交流,学生逐渐明白遇事不要慌张,想办法解决才是硬道理。最后,再交流,“为什么司马光能成功救出落水同伴?”这一轮猜想交流是高潮。围绕司马光急中生智的“智”,让学生明白:既然使孩子离开水行不通,那就使水离开孩子;救人的原则不是必须要人离开水,而是只要人水分离即可。这就是学生悟到的司马光打破常规救人的智慧。

猜想学习,能让学生乐在其中,不再感觉“苦”,学习的意志力也就慢慢地产生了。

6.培植猜想的科学思维,学会学习管理

学习管理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猜想学习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能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管理能力。

猜想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规范化;猜想能催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磨炼学习意志,帮助学生获得情绪和时间管理的能力;猜想还是一种理性思维,能开启心智,有助于学生制订高效的学习计划。

学习管理,与其他学习力要素是相辅相成的。猜想学习能直接推动其他五个要素的改善,也能间接推动学习管理能力的形成。这种能力运用到语文学习中,就能转化为语文学习力,从而实现语用效能的不断优化。

猜想学习的运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实现学生语用效能的不断优化。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