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到更大的世界里面去

2024-06-27王广杰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4年5期
关键词:贾平凹

王广杰

【关键词】审美追寻;贾平凹;《月迹》;心境

贾平凹的《月迹》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中秋之夜孩子们在奶奶的启发引导下到处寻找月亮的故事。整篇文章以孩子的视角来观察月、描绘月、思考月和感悟月,从语言表述到情感内容都弥漫着一股浓重的童年特有的气息,营造出一种清新古朴、恬静安逸的乡村生活意境,甚至还带有一股远离世俗尘嚣的雅致悠远的哲思禅韵。阅读此文,我们可以品味其语言文字的细腻温婉和清新朴素,亦可以欣赏其思想情感的含蓄隽永与纯净脱俗。当然,我们还可以换个视角,看看文中所描绘的四处典型场景,以及由此而展现出的四重不同心境。

一、镜中看月:兴奋与忧虑

中秋是赏月的好时节,孩子们自然不会错过。然而月亮的出现却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因孩子们的喜好而早出或晚归。这无疑给心急的孩子们造成了强烈的紧张感。

1.盼着,好久却不见出来

为了等月出的那一刻,孩子们早早地就在院子里“ 盼着”了,然而“ 好久却不见出来”,于是只能又坐回中堂里。为什么月亮会“ 好久”不来呢? 是月亮故意的吗? 当然不是,可能正是因为孩子们太心急了。当太渴望得到某种东西的时候,那个东西就像故意放慢了脚步似的,总是缓缓而来。看来,“ 好久”不只是客观时间上的长短,更是一种强烈的主观感受。心里越急,时间显得越漫长。

看看孩子们回到中堂里又做了什么呢?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着”奶奶说故事。之所以“闷着”自己和“缠着”奶奶,不正是“盼着”所致吗? 奶奶是个会讲故事的人,以至于“ 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至于讲的什么故事,文章却全然没有提及。想必除有行文详略安排的考虑外,恐怕也真实地反映出当时孩子们的心思根本不在故事上。文学作品的情感内容和语言形式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微妙的思想情感一定是不动声色地通过具体的语言表述的。阅读时,“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或内容”[1]。很显然,此时孩子们的心思全在月亮上,连讲故事的奶奶都如此,她讲着讲着,突然说:“月亮进来了!”

经过这长久的期盼,月亮终于隆重登场。月亮和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似乎皆如此,它的出现需要你的渴盼,你的虔诚,你的热情与耐心、执着与守候。

2.屏住气儿,生怕一口气吹跑了

月亮终于盼来了。那月亮在奶奶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 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了进来。孩子们肯定在想:这是多么让人费解的月亮啊,我们心急火燎地盼它时,它偏不来;当我们“闷着”听奶奶讲故事,被故事的内容吸引住时,它却趁我们不注意悄悄地“溜”进来了。

月亮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它像是长了腿,沿着那竹帘格儿一点一点地往上爬。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然后便渐渐地“满盈”了。看着这盼了许久才到来的月亮终于圆满地在镜子上出现时,孩子们的内心很“高兴”,也很珍惜。他们屏住了气儿,“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好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就是这么怕失去。然而月亮并不会因为你的高兴和珍惜而停止脚步,它还在继续沿着竹帘儿往上爬,就像它刚才一点一点“悄没声儿地溜进来”那样,它又以同样的速度和姿态缓缓地、静静地从满圆儿变成了月亏,以至于“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盼了那么久,它却只来了短暂的一瞬。我们对于它的到来是那么高兴且谨慎,然而它却自顾自地在我们面前匆匆而过,毫无感情地离我们而去,留给我们一个巨大的“失望”。然而这失望是月亮带给我们的吗?似乎又不是。奶奶说:“ 它走了,它是匆匆的。”它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来时没有考虑我们“ 盼着”的心情,去时也没有照顾我们“ 失望”的情绪。所以这“失望”和月亮无关,大抵都是我们内心“盼望”所致吧。如果没有我们当初强烈的盼望,现在哪里会来这么大的失望呢? 看来盼望越大,失望就会越大。难道因此便不再盼望了吗?当然不是。真正消除失望的方式,是继续沿着盼望已久的东西去寻找。就像奶奶所指引我们的那样:“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二、院内望月:羡慕与争执

为了消除心中的失望,孩子们听从了奶奶的话,从中堂里跑了出去,到院子里去寻找月亮。孩子们发现,月亮果然就在院子里,虽然院子里的月亮再也不像先前在穿衣镜里看到的那样“满满的圆”,但是此刻洒满了整个院子的白色月光,有着一种别样的美。

1.月亮里一定很美

虽然院子里铺洒遍地的月光和镜子里轮廓清晰的月亮迥然不同,孩子们却也依然很快地喜欢上了院子里的月光。这月光柔和地映照在院子里,“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在月光的映照下,孩子们看到了院子中央“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和“疏疏的”叶,以及枝叶间“累累的”花骨朵儿。估计在白日里,孩子们也不会有如此细腻的心思去观察这桂树的枝叶和花骨朵儿吧。此刻的他们却对这棵桂树观察得如此仔细,发现这桂树在今夜的月光下竟是如此美丽。这显然都是月亮的功劳。月亮不仅自己美,还照亮了桂树的美,照亮了整个院子里的美。

孩子们抬头望着天空,发现比平时大多了、圆多了的月亮里清清晰晰地有个什么东西。奶奶说,那是桂树。月亮里有桂树,院子里也有桂树。这桂树使充满童真的孩子们心中产生了幻觉般的美好联想。听了奶奶的话,孩子们“面面相觑”,并瞬时感到一股新鲜而神秘的气息,“在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孩子们感觉自己此刻已经在月亮里了,月亮里的那棵桂树竟然就是他们身后的那一棵。这是多么美妙的场景啊,或许只有孩子们才能够体验得到吧。此时此刻,幻觉与真实融为一体,“幻觉的强度成了真实性的唯一源泉”[2]。

此时孩子们已经分不清虚幻和现实,分不清天上月和镜中月,分不清月中桂和院中桂。正是这种种“分不清”,才让他们敢于展开大胆而奇妙的联想和想象。所以当奶奶说月里住着嫦娥时,他们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他们甚至分不清嫦娥和三妹。于是最漂亮的三妹也很得意地乐起来:“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这自然引起了孩子们的“羡慕”。孩子们羡慕月亮,羡慕月亮上的美丽宫殿,羡慕配住在月亮里的漂亮的人。这一切都是美的,要比先前在中堂里所看到的镜中的月亮美得多。

2.月亮到底属于谁

三妹的表现不仅引起了“ 我们”的“ 羡慕”,还引起了“ 我们”的“ 争执”。三妹是“ 我们”中最漂亮的,像嫦娥一样,所以最配住在月亮那么美丽的地方。“ 我们”羡慕她的漂亮,羡慕她能够有资格住在嫦娥才有资格住的月亮里。“ 我们”都渴望美,这是多么正常的表现啊,然而当三妹说出“ 月亮是属于我的了!”时,“ 我们”却又不由得产生了“ 嫉妒”,“ 我们”忍受不了她的“狂样儿”,这么美的月亮怎么能只属于她一个人呢?“ 我们”都渴望美,而且都想独自拥有美,这种想法自然而然地让“我们”产生了争执:“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

争执是怎么化解的呢? 这里不得不说,教材的节选颇有点遗憾。原文中在孩子们争执激烈处曾有一段这样的描述:

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 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令人可怜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在这段插曲之后,奶奶才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去找它吧。”这段“杯中赏月”的情景,与之前的“镜中赏月”是一样重要的。几个孩子刚刚还在为月亮到底属于谁而争执不休,接下来却又突然和好了似的,开始一起在院中找起了月亮:“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为什么会转变得这么快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奶奶说了那句“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恐怕并非如此简单。真正能让一个人深感“惊奇”的一定是某件具体的事和某个切身的体验,而绝不是一句高屋建瓴、充满智慧的结论性教导,对于孩子来说尤其如此。正如俄国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所说:“具体性是真正诗的作品的主要条件,没有具体性的作品是技艺之作,是人造的蔷薇,固然它也有蔷薇的颜色和香气,但没有蔷薇的生命,没有那种说不出名目的却蕴含着生命的某种东西。”[3]

因此,在奶奶那句富有哲理的话语出现之前的“ 杯中赏月”一事是不宜减省的。正是这件具体的事,才让孩子们顿时消除了争执,开始“ 越发惊奇”,开始满院子里寻找,然后便很快地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都发现了月亮,还进一步“ 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三、河边寻月:激动与发现

带着浓厚的兴趣,他们走出了自家院子,开始到外面去寻找月亮。同样是“兴趣”,此时和先前在中堂盼月时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彼时的兴趣还停留在如愿地看到一个又大又圆的月亮,而此时的兴趣显然已经得到升华,他们怀着一种激动的心情,想要去发现一些什么了。

1.月亮在这儿,也在那儿

院门外是一条小河。“ 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月光不仅点亮了院子里的桂树,还点亮了院门外的小河,以及被河水漫着的大片的净沙。这些沙应是由河水长时间冲刷堆积而成的,想必是泥土石块混杂一起的,白日里是“那么的粗糙”,然而今夜在月光下却闪着“灿灿的银光”。这哪里只是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这一定就是真实场景的客观纪实。如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所述的那样:“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世间万物在月光的映照下,都现出了它们朦胧的、美丽的模样。

弟弟和妹妹分别跑到了河的上湾和下湾,他们几乎同时激动地向对方大呼小叫着:“ 月亮在这儿!”他们接着又发现,无论跑向小河的哪一处,水里都有个月亮。原来,月亮在这儿,也在那儿。月亮不只有一个,月亮有很多个。月亮可以分给来到河边的每一个人。

2.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

月亮是无处不在的,孩子们对于这样的一个新发现感到很欣慰。当他们都看向天空时,哥哥还突然发现了弟弟妹妹的眼睛里也有个小小的月亮。哥哥由此坚定地推断,他自己也“一定”会像弟弟妹妹那样,眼睛里有个小小的月亮。这么多的月亮让孩子们明白了:“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是这样的,有没有月亮全在于你自己的主观意愿。“ 只要你愿意”,它就会慷慨地给你。月亮遍布于“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小河里的各个地方”,以及“我们每个人的眼睛里”。如果你不愿睁开眼睛看向天空,你不愿站在河边向清清的水里去寻找,你就不会拥有月亮。月亮从来不拒绝任何人,只是有的人在拒绝月亮。黄药眠先生曾说:梅花之所以能成为我们的审美对象,主要原因并不是梅花的“ 孤立绝缘的形象”或者它具有什么“ 神秘的意义”,虽然梅花“ 客观地具有美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我们自身作为审美主体的积极性。[4]梅花如此,月亮亦然。

四、沙滩赏月:赞叹与满足

孩子们找到了月亮,于是便坐在沙滩上开始静静地赏月。此时他们的心情与之前在小河的各处寻找到月亮时的激动又有了不同。他们开始赞叹,并感到了真正的满足。

1.月亮属于我们每个人

孩子们坐在沙滩上,手里掬着那“灿灿地闪着银光”的净沙,瞧着那月亮的光辉展开了理性的思考:“ 月亮是个什么呢?”弟弟说:“ 月亮是我所要的。”妹妹说:“ 月亮是个好。”他们的观点各不相同,然而这次却没有争执。哥哥“同意”了弟弟妹妹们的话,因为他想起了奶奶所说的:“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月亮,每个人心中对于月亮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阐释。

从之前充满嫉妒的争论,到此时和谐友好的讨论,是孩子们通过一番寻月后认识提升的集中表现。遗憾的是,教材中又将这一小段理性的讨论给删掉了,只剩下了奶奶那句语重心长的教导。缺少了必要的讨论铺垫,再高屋建瓴的教导都会显得突兀。我们一定要认识到,“ 无论土地有多么肥沃,其营养都必须通过活的树液而被吸收。最深刻、最包罗万象的概念、最强有力的理性和完整的知识的精华,如果不进入某种完全个人化了的感情直觉状态,那么,它们是没有用处的”[5]。

天地有大美,正如孩子们所追寻的那轮慷慨无私的月亮,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但前提是,“只要你愿意”。而且只要你愿意,不仅那月亮,就连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都可以是我们的。而只有走出了自家院子,到过外面更大世界的人才会有如此坚定的信仰,因为他们切切实实地亲眼见到了很多地方都有月亮,都有美。

2.按在天空上的印章

教材选文的结尾处还删掉了一句重要的话:“ 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很多人根据生活经验将此句理解为:“ 盖了印章,天空便属于自己了,这印章便是据为己有的证明。”但是我们设想,如果孩子们追寻了一夜美丽无比的月亮,最终还是要以独自占有它为荣,似乎就又不免落于世俗,重新回到了之前和三妹争执时的认识和境界。

“ 杰作要求读者保持一定的感受和体验的‘新鲜,这不仅包括对不同寻常的东西以及全新的东西的敏感性,而且要求读者独立于他以前承认的价值体系,独立于他经常遇到的审美价值质素的陈规旧套。”[6]我们看看此文中,作者说的是“按”而非“安”,这是否意味着真正的月亮其实并不在别处,而就在我们的心里呢?天空中的那轮月亮也不过是我们心中之月的复制品,我们才是那个美丽的主体,天上的只不过是我们的影子。只有美丽的人才能看得到美丽的月亮,因为月亮本就是我们在天空上的投影。我们就是月亮,月亮就是我们。正因为我们是大度从容的,所以月亮也自然是慷慨无私的。这才是世间之美该有的样子!

这是孩子们寻月的发现。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作者以“ 什么都觉得新鲜”“ 什么都觉得不满足”的孩童之心的发现。毕竟,“每一部文学作品都表现了一种由作者收集起来的关于世界的观点”[7]。

“ 印章”后面还有一句话,也遗憾地被教材删掉了:“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这个结局完美地呼应了文章开头:“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又常常什么都觉得不满足。”首尾的紧密呼应,使寻月与寻美的过程有始有终。而且孩子们“满足”之后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大有苏轼在《前赤壁赋》中与客“喜而笑”“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之势,那是在月光下想明白心头的一些疑难和困惑之后的轻松与惬意。

五、结语: 清光一片自常新

自古以来,月都是文人墨客所钟爱的对象。清幽喜悦者如“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孤独哀愁者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然而无论如何,月大都只是作为背景而存在。但在《月迹》中,月却成为了主体。月是孩子们的追寻目标,也是作者的审美对象。

鲁迅先生说,当有了一个新思想,便可由此在旧形式中探求新形式。“新形式的发端,也就是旧形式的蜕变。”[8]这种发端与蜕变,不正是作者在此文中所要极力追求的吗?作者通过寻月向我们传达:只有走出屋子,到了院子里,再走出院子,到了河边,到了更大的世界里面去,才能彻底明白美是无处不在的,并领悟到真正美的其实是我们自己。世间万物之美,都像空中那轮明月,不过都是我们的美丽心灵所盖的“印章”罢了。作者此文一改月亮自古以来单纯地作为抒情背景的“命运”,突破窠臼并独立潮头,借对月的追寻来表达对美的独特思考和感悟,这本身就是比前人更进了一步,勇敢地走出了古今文人所营造的“院子”,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里面去。正如前人所言: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磨洗无从鉴更真,清光一片自常新。

猜你喜欢

贾平凹
Writing Like a Man
落叶
捉鱼摸鳖的人
贾平凹:那个不可无一,不可有二的李世南
贾平凹:从秦岭到秦岭
贾平凹书法作品欣赏
西安这座城
贾平凹手稿管窥
月迹
贾平凹文化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