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技工学校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路径
2024-06-26黄锦强
作者简介:黄锦强,1980年生,广西贺州人,本科,学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育教学。
摘 要:技工学校语文课程思政教学面临着内容选择与更新困难、教师专业能力不均衡、文本解读与价值导向失衡、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等难点问题,技工学校语文教师应基于现实桎梏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聚焦课程教学内容重构、价值观同频共振、创新课后第二课堂等新路径,切实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关键词: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技工学校;立德树人;桎梏破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11-0031-03
课程思政是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实现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课程思政有助于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导和德育,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前中职学校使用的语文教材融入了众多思政元素。一是传承经典文化。中职语文教材集合了很多国内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二是注重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和欣赏,能够深刻理解和把握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追求,从而培养积极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是重视思辨能力培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视通过文学批评、文本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四是提升综合素养。中职语文教材通过文学、史学、哲学等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能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化认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深入理解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分析存在的难点并积极探寻解决方案,根据不同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具体需求采取多种方法展开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面临的挑战
立德树人核心理念为大语文教学观的形成及思政元素的融入提供了新的现实指向,但两者仍存在衔接失衡的问题。中职语文课程思政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如何有效地将思政教育与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起来,兼顾知识教学与价值理念培育。
一是内容选择与更新困难。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融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日益丰富多样,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新的社会问题、文化现象及价值观念。然而,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在选择文学作品和材料时,往往面临内容是否符合时代要求、是否反映最新的社会文化现象、能否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等问题。一方面,受限于现有的文学作品库和文化资源,难以完全覆盖所有思政教育需要的领域,存在文本内涵不明确、文本组合单一等不足[1]。另一方面,教材版本更新换代周期较长,最新的社会成果及重要思想很难完全收录于教材中,学生的多样化预期及需求难以实现。
二是教师专业能力不均衡。实施中职语文课程思政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教学技巧,而部分教师仍不具备这些素养和能力。同时,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的机会不均等,特别是在偏远地区,教师获取最新教学资源和参与专业培训的机会较少,影响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
三是文本解读与价值引导失衡。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应借助优秀文本材料来传递价值观。然而,在实践中教师往往难以在深度解读文本和进行价值引导之间找到平衡。过度的价值引导可能会牺牲文学审美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而忽视价值引导又可能导致思政教育目标的缺失。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和价值引导能力之间的不均衡,以及教师对文学教育和思政教育关系理解的差异。
四是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在中职语文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教材选用的文学作品和材料往往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脱节,且教材选编时对学生实际生活环境和心理发展的考量不足。即使是具有深刻思政意义的作品,如果不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引发学生的共鸣。
二、技工学校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的新路径
面对新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综合素质的高要求,以往技工学校的灌输式语文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如何有效融合思政元素,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文化素养,成为技工学校语文课程改革的焦点。
(一)重构语文教学,引入课程思政情境
如何充分利用语文课程的教育潜力,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成为当前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语文教师应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定位为紧扣“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核心任务,将德育、美育、劳动教育、工匠精神等思政理念融入课堂教学,挖掘课程中的“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并将其落实在课程目标设计、标准修订、资源开发和教学实施等各个环节,每堂课都围绕一主题、一模式、一评价进行。通过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着重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涵养和价值引导,进而培育出具备良好道德品质、职业精神和持续发展能力的优秀技能型人才。在精准定位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后,教师要以该目标为引领,重构语文课程教学,并辅以“口语交流”和“应用写作”两大实用技能,挖掘可视化、可感知和可理解的思政教育资源,拓宽语文学科的教学路径。笔者在重构语文课程教学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教学目标的重构。语文教学目标扩展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面对困难时敢于挑战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通过课程教学实现价值引领和品德塑造。二是教学内容的重构。在内容上,除了分析文章的文学价值和语言特点,更强调从文章中提炼出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学习中理解和内化这些价值观,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使学生能够在感受文学魅力的同时,习得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些价值观。三是教学方法的重构。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高。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如可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团队合作等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深入理解文章主题。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论坛、多媒体教学等,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和交流空间。四是教学评价的重构。在重构后的教学评价中,评价体系更加多元化,不仅评价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问题解决、价值观认同等方面的表现和成长。同时,采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过程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反思学习过程,认识自我成长,从而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例如,《百合花》这部由茹志鹃精心创作的短篇小说,依托解放战争时期的真实历史背景,通过细腻地描绘一位战士从乡亲那里借用被子的故事,塑造了小通讯员和新娘这两个平凡而深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军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和生死相依的主题。这部小说不仅呈现了人物的深层心理活动,还巧妙地利用了百合花这一象征物,将其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情感价值融入故事之中。
教学中,笔者通过让学生扮演导演,分析文本,挑选角色,甚至尝试自己编写剧本和拍摄小片段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这种象征手法和深层意义,理解小说通过细节描写展现的复杂的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进而将人性的美好和军民之间的深厚情感等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中。此外,除了小说文本本身,教师还可以利用相关的历史资料、影视作品等,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体悟和剖析小说的深层主题、情感内涵以及价值观,进而实现语文学科的思政教育。
(二)创设道德情境,实现价值观同频共振
在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要探讨文学作品深层的道德哲学和挖掘复杂的文化情感,以及两者在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实践意义和教育价值。
一是道德哲学的深度融合与探讨。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应深入融合道德哲学原理,将伦理学、儒家思想等哲学思想与文学作品中的道德问题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探讨文学作品中人物行为背后的道德原则和生存意义,从而实现对文学作品的深层理解和理性分析。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辩论会、思想实验等形式,帮助学生从个人、社会、文化等不同维度探索道德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在复杂的现实情境中做出合理道德判断的能力。
二是文化情感的深度挖掘与共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作品情感对学生的熏陶作用,促使学生在情感层面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建立深度连接,实现情感的共鸣与道德的内化,促进文化价值的传递,实现文化情感的反思。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文学教学与文化传承紧密结合,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符号、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三是道德反思与价值观建构。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每次探讨或活动后撰写个人反思日志,记录自己对道德议题的思考、感受,表达自己的道德立场。这种持续的反思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化对道德问题的理解,进而逐步形成个人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如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价值观的深度对话活动(如价值观分享会、道德议题讨论会等),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对特定道德问题的看法,并与他人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帮助学生在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中,学会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找到自己的道德立场和人生信条。
(三)创新课后第二课堂,延伸课程思政
语文课程的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目标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通过创新第二课堂活动设计,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历史感知和社会责任感,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2]。在开展第二课堂过程中,笔者主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一是组织主题式文学沙龙。笔者定期组织以中国经典文学、革命历史文献、现代优秀文学作品为主题的文学沙龙,通过深入解读、角色扮演和创作模仿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思想。
二是探索文化遗产项目。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在全国各地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文化遗产资源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利用文化遗产资源来开展思政教育,从而实现文化传承和思政教育的双重目标。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本地或国家级文化遗产的宣传、保护和研究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是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与语文课程内容相关联的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如向社区、学校提供读书会方案、开展文学讲座或讲故事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将语文知识运用于实际,同时通过服务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培养价值观,进而推动思政教育的层层深入。
四是开设批判性阅读与写作工作坊。教师可以开设阅读与写作工作坊,鼓励学生批判性地阅读时下热门书籍、新闻报道及网络自媒体文章,并就其社会、政治意义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实时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将思政教育的元素融入写作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五是建设数字化资源库。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建立专门的第二课堂在线资源库,包括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文档、思政教育资料等,同时通过在线讨论区、博客和微课等形式,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学习和交流,进一步拓宽学习渠道,深化思政教育。
总之,立德树人视域下技工学校语文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这不单是一项具有多重挑战的教育革新,更是引导青少年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工程。未来,我们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增强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时代性,力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参考文献
[1]孙颖.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文本组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2.
[2]吴月齐.试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三个着力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7-69.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立德树人视域下技工院校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与实践”(GXZZJG2023B103)的研究成果。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