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的创作与演绎

2024-06-24周靓

当代音乐 2024年6期
关键词:艺术处理创作风格情感表现

周靓

[摘 要]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一种特殊的歌曲体裁形式,为优美的古诗词配上钢琴伴奏旋律,从而谱写成动听的音乐作品,其核心是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并赋予新的意境。《我住长江头》是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优秀作品,整首作品当中以长江水为主旋律,并贯穿全首古诗词,从而达到借水抒情的目的。本文通过对古诗词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的创作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其演绎艺术形式,希望能够帮学习者提高认知,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演绎效果。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风格;演绎形式;情感表现;艺术处理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4)06-0016-03

一、歌曲的创作背景及内涵

(一)简介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的作者是北宋词人李之仪,字端叔,号姑溪居士,滨州无棣(今属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人,该作品是其主要代表作之一。《我住长江头》曲作者是廖尚果,是近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广东惠阳人,发表有《音乐通论》等著作,并出版了《清歌集》等艺术歌曲集,主要歌曲代表作有《我住长江头》。

(二)背景

1922年,作者自德国留学回国之后,经历了北伐战争,革命失败以后,许多革命志士遭到迫害,作者的人生理想付诸东流,在此环境下,改名黎青主。于是根据《卜算子·[JP]我住长江头》这首古诗词,创作出了《我住长江头》这首音乐作品,作者通过该首词表达了自己复杂的情感思想,寄托对已经牺牲的往日战友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三)内涵

从该音乐作品的歌词中便能够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歌词是“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大概意思是:我住在长江的上游,你住在下游,每日倍感思念却见不到你,共饮着长江的水,江水到何时才会停止?离愁别恨何时才能结束?但愿你的想法和我一般,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情意。这首古诗词音乐作品以长江水为线索,充分表达了男女的相思之情与分离时的愁怨。作者也通过音乐旋律表达了内心的愤恨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昔日战友的思念。

二、《我住长江头》钢琴伴奏的特征

古诗词艺术歌曲非常突出的特点之一便是其具有浓浓的诗意,同时营造了清幽典雅的意境。许多近现代音乐家在为古诗词谱曲过程中都会利用到“以乐仿景”的方式,模仿和呈现古诗词当中的景色,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正如《我住长江头》就是通过伴奏的方式描绘和呈现滔滔江水的景色以及主人公的悲怜哀诉等。为了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古诗词的真实意境,大部分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作品当中都会或多或少加入一些传统音乐元素,钢琴伴奏也在模仿古筝及琵琶等传统民族乐器演奏风格。在该作品当中,贯穿整首作品的颤音,便是模仿了琵琶的颤指与弹法,并运用踏板营造意境。古诗词艺术歌曲一般意境悠远,且曲调舒缓,踏板应用多会采用弱音踏板调节和控制情绪,并营造良好的氛围。延音踏板则能够呈现清新脱俗的意境,古诗词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在踏板方面的应用也是如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古诗词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的创作特点

在动荡的年代中,作者始终坚守音乐信念进行创作,使其作品都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在创作《我住长江头》时,作者被迫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处境非常艰难和特殊,心绪复杂且无奈,因此作品寄托了作者对战友的深切追思,也透露出作者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从作品当中不难发现钢琴伴奏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推动情感的发展,并且烘托整首作品的意境。作者能够将西方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有效结合,且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韵味,这不仅表明作者的创作初心,并且使创作出的音乐作品具有时代意义,他在这一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成就,其作品也具有开拓性意义。具体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我住长江头》的艺术魅力

该首艺术歌曲的歌词选择的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整首词的构思非常巧妙,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非常适合进行艺术歌曲创作。作者从诗词出发,运用喻意的方法,融入了自身情感,从而创造出了经典作品。作品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与魅力,与西方音乐风格进行艺术碰撞。全曲在演绎过程中,给人一种行云流水的感受和体验,让情感的表达更加深刻。

(二)创作风格

在整首作品中,除了作者表达了自身对诗歌艺术的见解之外,也融入了自身情感思想,带给人一种传统艺术特有的情怀,以非常独特的体裁形式,赋予了诗歌更高层次的文化内涵与品质。“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从非常优美的诗词中就可以看出作者非常注重意境之美。在深层次的艺术作品当中,有一定高度的文化品格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还对人们的精神层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该作品的曲调和民歌非常相似,蕴含着作者的心理变化,节奏比较平稳,含蓄地表现了朴实的情感。钢琴伴奏贯穿整首作品,与和弦恰好衔接,就像是波涛汹涌的长江水一般。不仅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愤恨,还诉说了对昔日战友的怀念。纵览整部作品,能看出前后两部分有着不同的情感表现和艺术效果,如果作者不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艺术的执着,也不会创作出如此优秀经典的作品。作者不论是对待美学问题还是音乐生活现象,都有着其独特的观点,也能体现其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广博的理论修养。

作者对古诗词艺术歌曲作品有着独特的见解,并付诸实践,也对我国之后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作品多以古典诗词为素材,非常注重古诗词的韵律美与雅致风格,并通过音乐旋律去呈现古诗词当中的意境。在创作方面,作者也追求精益求精,让该类题材的艺术歌曲富有诗意、充满艺术气息的同时,也保持了传统文化韵味,令作品带给人一种深沉清雅的感觉。作者将自己在留学期间所掌握的西方声乐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有效融合,充分体现了中国古诗词的韵味和特征。他开创了古诗词艺术歌曲创作的先河,这也为其他作曲家在该领域的创作提供了经验和借鉴。作者还以苏东坡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为题材,创作出了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极为重要的第一首艺术歌曲作品《大江东去》。该作品不仅有着强烈的德奥艺术歌曲风格,还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特征,古典韵味浓厚,成为当时非常重要的中西结合代表作品。它的出现奠定了早期艺术歌曲的整体风格,同时也体现了新的音乐特征。

四、古诗词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的演绎分析

(一)情感表现

声乐演绎过程中,除了演唱技巧与声音之外,还包括深层次的内在情感。演绎艺术是文化知识和内在情感的整体体现,只有作品拥有丰富的情感元素,才能够打动人心,体现出演绎者的审美和气质。在演绎该作品过程中,为了更加精准且全面表达深层次情感,必须深入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所处的环境,感受作者创作时的心情,联想画面感。只有这样,才能让作品变得更加富有生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演绎者自身的综合能力。艺术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是整首音乐的灵魂所在。演绎时,应将“情”字贯穿整首作品,不能忽略作者的思想与情感。该作品情感比较纯粹,音调变化不大,只有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处理旋律及表演的细节,才能够更好地描绘意境。

(二)艺术处理

整首作品采用的是[SX(]6[]8[SX)]拍,慢板,句式结构工整,且主题明确,对于节奏的速度进行了合理的把控,强弱处理到位,声音也比较连贯。在演绎之前,需要深入研究歌词内容,可以提前朗诵歌词,深切体会其韵味,正确掌握与理解节奏、速度。要真正做到心中有歌,切实理解大致内容,掌握歌曲的框架与风格,切实体会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意图,才能够对其进一步处理和演绎。演绎过程中,要将刚、情、冷、柔等特点全面展现出来,确保音乐婉转动听,重点抓住其主题思想,从“外刚内柔”入手,找准定位,确保在演唱过程中将喜、怒、哀、乐的情感完整地呈现出来,从而表现艺术作品的魅力。

(三)钢琴伴奏演绎

《我住长江头》主要以钢琴作为伴奏乐器,运用六连音的手法和琶音保持律动。十六分音符的快速分解可以充分体现歌曲的意境和内涵。开头的音符连接成左手的旋律,伴奏和主旋律之间遥相呼应,逐步递进,将情绪推到高峰。右手采用主和弦逐步推进,突出了意图,增强了律动感,并保持着激昂的情绪。伴奏如同滔滔江水一般,贯穿全曲。旋律也比较宽广,表达了绵延不尽的思念。和声淡雅,透露着民族自然调式的特点,富有浪漫气息。作曲者将每个字和音符巧妙结合,融入了自身的思念之情和执着精神,让歌曲富有力量,从而提高了整首歌曲的表现力与魅力。演绎者要和钢琴伴奏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琴歌互融的效果。在整首作品当中,第一部分主题将琶音作为伴奏织体,并且模仿竖琴的声音效果,展现出了滔滔江水的意境,表现出歌曲的内涵。左手六连音和开头的音符也连成了旋律,并且保持流水的特点与律动。此刻,伴奏和演绎者之间要相互应和,并随着音乐节奏慢慢推进,使歌词与情绪之间快速发生变化。右手通过柱式主和弦能体现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而踏板也增强了乐曲的情绪,使其更加高昂。因此,也对演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功底之外,还需要掌握正确的演绎技巧,从而更好地展现演绎者与伴奏者之间的联系,也为两者之间密切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深入解析作品

声乐作品演绎是二度创作的过程。因此,必须深入理解作品,演绎者在演绎时,如对作品相关信息内容了解不足,只是简单分析作品之后便演绎,在这样的状态下,演绎效果自然缺乏感染力。因此,必须对作品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与总结。词作者通过简练的诗句描绘了女子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充分展现了长江水的特点,从相思升华到离恨,情感也在步步升华,整首歌曲用词规整,且富有意境。对词曲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演绎者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当作主人公,不断回想自己曾经的经历,深入挖掘自身情感体验。曲式当中B部分三次反复,在和弦伴奏下,充分抒发了思念与感伤。面对如此具有层次的作品,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够演绎出理想的效果。虽然在这样的状态下演绎技巧可能不完美,但是情感表现是感人至深的。

(五)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

二度创作活动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难度,再加上艺术歌曲和其他音乐体裁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具有特殊的要求。艺术歌曲最早源于西方,因此,通过美声唱法去表达和演绎自然是无可厚非。为了做到科学地将中西方音乐文化有机结合,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演绎过程中,首先需要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与创作理念,再对作品进行编创。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能只局限于美声唱法,应当充分借鉴多种不同的演唱方法,如中国民族音乐唱法,其作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声乐演绎方法,在呼吸、发声以及咬字等方面都独树一帜。因此,如果一直坚持美声唱法与演唱特点,会导致出现“音包字”的情况,让观众无法理解其艺术内涵,而借鉴民族唱法,可以确保咬字清晰。因此,演绎者应当逐渐形成多元化的风格,积极借鉴其他优秀唱法,丰富音乐作品表现力。

(六)不断提升自我音乐修养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集历史、文化等于一身的综合体,古诗词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有着丰富的内容,同时也有突出的音律性。《我住长江头》这首古诗词艺术歌曲,歌词和诗词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因此,也对演绎者自身综合能力与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演绎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学修养,只有在掌握和了解诗词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高质量的演唱效果。演绎者自身的综合素质越高,对作品的理解也就更加全面。要善于将钢琴作品放进中国文化环境中进行深入考量,从而呈现更加精准的演奏效果。演绎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精神,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坚持学习,才能够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结 语

20世纪初,古诗词音乐艺术作品在艺术界产生了极大的轰动,并且对后期我国近现代音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住长江头》便是其中非常经典的代表作,时至今日,依然广受欢迎,响遍世界各地,其充分展现了艺术的生命力。演绎者只有全面地了解其创作特点与风格,掌握其审美特征,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思想,才能够更好地演绎作品,让作品能得到广泛传播与发展,充分体现作品自身的魅力与价值,也为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信裕熹,彭星珲.艺术歌曲《我住长江头》创作分析[J].当代音乐,2021(10):122-124.

[2]郝蔚,廖颖.试探宋词《我住长江头》的艺术意境美[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11):179.

[3]吴莲芳.诗意与曲意的共性表达[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10.

(责任编辑:尤 雷)

猜你喜欢

艺术处理创作风格情感表现
论中国古诗词歌曲的艺术处理
群文活动中歌曲的艺术处理
论李斯特钢琴作品《死之舞》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罗奇伯格的创作风格探析
刍议汉字设计的形态语义学
渡边淳一作品的文学特色
从幼儿绘画作品分析幼儿色彩情感
浅议琵琶教学中的情感表现及音色变化
浅析中国油画的绘画特征
歌唱技巧和情感表现在声乐艺术中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