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优化研究

2024-06-23谢凑多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2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谢凑多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大学生人数的日益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严峻,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是就业观念。高校就业指导课承担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的重要职能,挖掘就业指导课程的思政元素,改革教学内容,将思政教育融入就业指导课程,是就业指导课改革的亟须。文章分析了课程思政视域下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包括职业价值观教育缺乏、职业道德教育不足、创新创业精神渗透力不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业育人缺失等,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原因。课程思政视域下,就业指导课应从职业价值观塑造、职业道德教育、将创新创业精神渗透创业教育、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实现就业指导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课程思政;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2.078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门在高校广泛开设、学习人数众多的课程,承担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重要职能。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密不可分。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对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挖掘就业指导课程的“思政元素”,优化教学内容,提升育人水平,是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也对就业指导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1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在教学内容上,偏重就业理论知识、就业技巧训练等技术性问题,思政内容融入不足,较少直击大学生的就业思想问题。

1.1 就业价值观教育内容缺乏

学生在面临职业选择时,最看重的是什么,优先考虑哪种价值,是影响学生就业倾向的重要因素。在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中,通过就业价值观教育直击大学生的内心,正确地看待自己以及自身职业选择和国家命运前途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面对就业形势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尤为重要。从求职过程中的职业选择来看,大学毕业生普遍自我评价较高,在职业追求上趋于个性化和理想化。调研发现,大学生心目中好职业的标准往往集中在“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高”等方面,对于服务基层、去西部等艰苦行业就业的意愿不强。可见,将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作贡献作为选择职业的重要条件的大学生人数不多,表明很大部分的大学生功利心较强、社会责任感意识薄弱。当前大学生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突出个人价值,忽略了社会价值,不符合国家改革发展阶段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也暴露当代大学生受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影响的弊端。上述现象表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缺失。

1.2 职业道德教育不足

有些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抱着“骑驴找马”的态度,也有一些大学生对就业单位挑来挑去,有好的单位对其伸出橄榄枝就会毫不犹豫地跳槽,这些现象反映出大学生缺乏职业道德。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应聘时无原则抬高自己,甚至对应聘资料弄虚作假,缺乏诚信意识。现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时,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就逐渐被其接受。随之形成的职业操守缺失、忠诚度降低等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普遍和严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开发、培养,往往变成为他人做“嫁衣”。这些行为反映出了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不高,职业责任感不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校就业指导课针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不足。

1.3 创新创业精神渗透力不足

创新是创业精神的灵魂,创业者具有创新精神,才能创建新颖独特的企业。创业精神是创业的动力,也是创业的支柱,没有创业精神就不会有创业行动,创业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创业精神对创业至关重要。新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普遍感受到与日俱增的生存压力,同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普遍认为当公务员或进事业单位是一种有长期保障性的工作,以致形成“万人竞争一岗”的局面。而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毕竟有限,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创新创业十分重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当下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一些高校虽然设置了创业课程,但课程内容整体上比较单薄,主要内容是创业准备、创业过程、创业的政策法规介绍,教学实施中侧重于创新创业本身理论方面的讲解,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不够,学生创业意识不强,在创业边缘举棋不定,畏首畏尾。

1.4 就业心理引导不充分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以何种心态去参与激烈的竞争,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大学生在毕业前会心理压力明显增大,由于对自身定位不清、对毕业方向选择很茫然,导致出现心理焦虑。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被家长、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所关注。调研发现,大学生面临就业时存在焦虑、从众、自卑或自负等多种就业心理问题,且多种心理问题并存的学生占比较高。可以看出,高校就业指导课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教育尚不充分。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业育人缺失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涌入中国,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由于缺乏对各种思想行为的鉴别能力,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形成非理性的就业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积淀的结果,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其中蕴含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群体意识、社会责任、以人为本等思想理念与大学生就业所需的精神内涵相契合,可以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国家一直在号召大学生要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号召高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髓,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目前高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就业指导课的意识不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就业育人资源挖掘不够,就业指导较少融入传统文化精髓,没有有效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就业的思想导向、价值观导向作用。

2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就业教育理念陈旧

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而主观因素又是主导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促进大学生就业,除了要改善就业的客观环境,还应面向大学生的主观世界,通过思想教育、价值引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更新就业理念。一些高校的就业教育理念还比较陈旧,就业指导课以就业技能的培训为主,把就业教育局限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框架内。在高校就业教育的价值倾向中,开设就业指导课的意义就是提高就业去向落实率,这种就业教育观念或思维方式,既不利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也不利于大学就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就业教育理念的陈旧,导致就业指导课的课时设置不足,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或实施不全面,对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不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就业观念教育、精神培育、道德教育的效果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需要贯穿于就业指导课教育教学全过程。

2.2 缺乏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

在推进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在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般都涵盖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基础等主要教学模块,涉及就业形势、自我认知、职业规划、就业能力提升、就业心理调适、创新创业等内容。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并没有规范完整的教学大纲,也没有健全的教学考核体系,缺乏完善有效的课程思政顶层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缺乏应有的高度和广度、方向性不够明确。多是授课教师自己在摸索,教师也只关注就业形势与政策宣传、求职材料与简历设计、面试礼仪与面试技巧等方面,对就业指导课思政教学缺乏足够重视,思政教育流于形式,认为可有可无。例如,过于重视课程教学在就业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对价值层面的情感引导、精神培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重视程度不够,课程教学体系还需进一步优化。

2.3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经验不足

思政元素的挖掘水平是就业指导课思政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点,关系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工作大多由从事学生工作或就业工作的领导或辅导员兼任,他们虽然有一定的实践指导经验,但缺乏系统的课程思政理论学习与培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经验还比较欠缺,对就业指导课程思政建设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些授课教师自身教学积累不多,思政素养不够,难以正确、充分、清晰地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或简单地认为课程思政就是“课程+思政”,在教学实践中生搬硬套或者“贴标签”空洞说教,导致课程思政游离于知识体系之外,无法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思政元素的挖掘经验不足、挖掘程度不够,使得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的体现犹如蜻蜓点水,很难深入拓展和延伸,课程思政的效果不明显。

3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的优化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高校应深入挖掘就业指导课程中蕴藏的隐性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中,通过价值引领,达到就业指导课程育人的目标。

3.1 以理想信念教育指引职业价值观塑造

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就业不仅是机会判断和机会选择,更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个人的职业选择、职业发展,不仅是实现个体价值的根本途径,而且决定着自身的职业发展,也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课程思政视域下,就业指导课应该强化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塑造。比如,将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价值观的塑造与引导结合,主动回应时代诉求,引领学生将“个人梦”融入“国家梦";结合我国的国情,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当前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理解并接受“只有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社会的发展才会最大限度实现自我价值”这样颠扑不破的真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区和部门去,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从基层做起,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

3.2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职业道德教育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组成部分,是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必须坚持的职业操守。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培养其爱岗敬业精神无论对大学生个人的生存发展,还是对国家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非常重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承的美德,是为人处世之本,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从事某项职业的立足点。竞争的日趋激烈,加上利益的驱使,致使大学生诚信意识出现偏差,诚信信念产生动摇,就业失信现象屡屡发生。这些诚信缺失行为,对大学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诚信教育,解决大学生思想上的问题,在他们走出校门、融入社会之前先打上诚信“预防针”,十分必要和重要。此外,应加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承担普通社会成员应尽的义务,还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是否具备责任意识,不仅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还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因此,就业指导课必须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使他们成为单位值得信赖的骨干,成为社会的脊梁。

3.3 将创新创业精神渗透创业教育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创业不仅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就业门路,更有利于实现创业者的个人价值。大学生有热情,有活力,有知识,但往往缺少创新创业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因此鼓励大学生创业,首先要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将创新创业精神渗透到就业指导课的创业教育,必须要有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要引育并举,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友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邀请校友中创业取得成功的人士回到母校,走进创业教育课堂,丰富师资力量。成功的创业人士用自己鲜活的案例,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更能调动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高校还可以开展更加生动、更具实效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例如构建创业孵化平台,帮扶大学生进行真实创业。通过宣传创业典型,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砥砺前行的创业精神,将创新创业精神渗透于创业教育过程。

3.4 加强就业心理调适

就业指导课应了解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了解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动机,培养健康阳光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良性发展,帮助大学生缓解就业心理压力。针对大学生就业期望过高、盲目从众心理,引导大学生客观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匹配的职业和岗位;针对大学生逃避现状、慢就业甚至不就业的心理表现,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竞争,积极就业;当大学生遇到求职挫折,帮助其用积极的态度分析原因,合理看待理想和现实的关系,从挫折中得以锻炼和成长。

3.5 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道德、政治理念、价值追求、人格修养、独特品质、社会理想,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在就业指导课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培育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可以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分析就业指导课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一方面显性文化中的传统技艺,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拓宽创业门路;另一方面,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也可以帮助大学生改变消极的就业态度,树立良好的就业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观因素。

4 结语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作为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承担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重要职能。就业指导课教师应深入挖掘就业指导课程的“思政元素”,优化教学内容,直击大学生的就业思想问题,提升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教学实施中意见[Z].国办发〔2021〕35号.

[2]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Z].2020528.

[3]张明平,许欣婕.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高等教育[J].2022,(12):4244.

[4]李道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化——拓展就业与提高文化软实力双赢[J].民生周刊,2021,(09).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浅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医学生就业指导课课程改革思考
高校就业指导课中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关于高职院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