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在越南的跨文化传播
2024-06-23VITHIHUYEN-韦氏暄林静
VI THI HUYEN -韦氏暄 林静
摘要:中学语文课本,凭借其广泛的影响力,不仅承载着本国的语文教学,而且有力地推动了诗词文化的交流。越南中学课本中唐诗篇数较多,使得越南成为唐诗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国家。该文旨在探讨唐诗在越南中学教育中的实践及唐诗通过中学课本的翻译在越南的传播,分析其在教育与文化传播中的价值与意义。该文通过分析越南中学教材中唐诗的选编、解读和教学实践,揭示唐诗在越南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案例分析法和跨文化比较法等方法,从文化传承、语言学习、审美教育、情感表达、创造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传承等多个角度,深入剖析唐诗在越南中学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唐诗;越南唐诗;越南汉诗;跨文化传播;东亚唐诗;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I207.22;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5(b)-0170-05
Cross Cultural Dissemination of Tang Poetry in Vietnam
—Taking Tang Poetry in Vietnamese Middle school Texts as an Example
VI THI HUYEN - WEI Shixuan, LIN Jing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men Fujian, 361024, China)
Abstract: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due to their strong dissemination power, not only serve as the basis for teaching , but als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exchange of poetry culture. The number of Tang poems in Vietnamese middle school textbooks is relatively large, making Vietnam a key center for the overseas dissemination of Tang poetry culture.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practice of Tang poetry in Vietnamese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and its translation and dissemination through middle school textbooks, and to analyze its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education and cultural transmission. It analyzes the selection, interpretation, and teaching practice of Tang poetry in Vietnamese middle school textbooks, revealing the important position and influence of Tang poetry in Vietnamese basic education. This article adopts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 teaching case analysis, and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and deeply analyzes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ang poetry in Vietnamese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such as cultural inheritance, language learning, aesthetic education, emotional expression, creative thinking, and value inheritance.
Key words: Tang poetry; Vietnamese Tang poetry; Vietnamese Chinese poetry;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East Asian Tang poetry; Cultural exchange
唐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璀璨星辰。唐诗在越南的传播过程中,经过翻译和本土化的处理,逐渐融入越南文化。但是相对于对唐诗的翻译,越南全国统一的中学教材中收录的唐诗更能让唐诗在越南深入人心。同样,唐诗的越南译文也在越南的基础文学教育、美学熏陶和素质提升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索唐诗在越南中学教育中的跨文化传播,不仅分析唐诗在越南的传播状况,也分析其如何影响越南本土学生的语言学习、审美观念、情感表达及价值观的塑造。
对东亚文化圈内重要国家越南中学语文教材中所收录唐诗的研究,有利于整体把握外国人学习古诗词教材编写的优点,不仅有助于中国语文教师吸收借鉴他国唐诗教学和教材编选上优点,还促进了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1 越南中学课文中的唐诗选编概况
对越南中学教育所收录的唐诗进行梳理,是唐诗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了解唐诗在越南中学教育中的传播状况,需要对其在越南中学教育中选编和解读进行深入探讨。
1.1 收录唐诗概况
越南的中等教育体系由基础中学(4年制初中)和普通中学(3年制高中)组成。自2000年开始,越南境内的所有中学统一使用由越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这套教科书的课文含有9首唐诗,如表1所示。
在越南语中 ,所谓“唐诗教育”并非等同于中国人所谓的“唐诗”,也包含越南古代诗人遵循中国唐诗的韵律与平仄写的唐律诗。唐律诗常常在教学过程中,被简化称为“唐诗”。越南中学课本还收录越南古代、近现代创作的唐律诗,如阮攸、胡志明等作家作品,但是鉴于本研究的唐诗仅限于中国唐代诗人所创作的诗文,越南诗人的唐律诗不在探讨范围内。
1.2 收录诗人:以李白、杜甫为主
由表1数据可知,李白和杜甫的作品占据了主导地位。李白的作品数量最多,杜甫紧随其后。9首诗中,3首李白的,2首杜甫的,贺知章、崔颢、王昌龄与王维各收录1首。
目前,熟悉李杜诗歌的越南译文是现代越南人不可或缺的文化修养之一,其原因或与中学教材收录的唐诗中李杜诗歌占比一半以上有很大关系。但是李杜诗的影响不仅来自中学教育方面,越南作家一直注重李杜诗歌的翻译,学界也注重李杜诗歌研究工作[1]。越南学者吴文服在其著作《唐诗在越南》中有很大篇幅论述李白与杜甫两位诗人,越南学者怀青(Hoài Thanh)认为:“杜甫一生经历坎坷,为国家衰落及百姓疾苦殚精竭虑,所以杜甫是‘人,而李白的诗歌展现的是飘渺的境界,所以李白是‘仙”[2]。越南学者普遍认为,李白和杜甫代表了中国传统的两种理想人格和两种诗风[3]。李白的诗歌以豪放、自然、浪漫为主要特点,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由、生命、爱情和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这种情感表达和个性追求对越南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杜甫的诗歌则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4],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这种人文精神和爱国情怀也在越南诗人中产生了共鸣。
李白和杜甫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诗仙”和“诗圣”,他们的作品被认为是唐诗的巅峰之作,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人都知道李白、杜甫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同样,每一个接受过中学教育的越南人在提到中国文学作品时,也能够回忆起学过李白和杜甫的作品。
总之,因越南中学教材选编的强大影响力,李白和杜甫在越南的影响力较高。他们的诗歌作品不仅是越南文学和诗歌创作的源泉之一,也成为中越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1.3 收录唐诗主题
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收录唐诗的主题多样,有对山水田园的喜爱,有抒发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朋友的离别之思,还有对社会民生的哀叹与思考。其中表达自然风光的山水田园诗有《望庐山瀑布》《黄鹤楼之送孟浩然之广陵》《鸟鸣涧》与《黄鹤楼》;表达离别与对故乡的怀念的有《静夜思》《回乡偶书》《闺怨》;表达民生疾苦的现实题材的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表达相思与爱情主题的一般不收录到中学教材。
1.4 难易程度的设定
由表1可以看出,越南中学课本中的唐诗难度较小,所表达的思想能够被学习者共情。难易程度从初中到高中呈递增趋势。
初中课本所收的《静夜思》是一首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诗作,整首诗20个字,语言非常简洁,但是寓意却十分深远,言简意赅地表达了羁旅思乡之情,是跨越文化和年龄段被男女老少所共情的作品,有助于拉近学生与唐诗甚至中国文化的距离。《回乡偶书》的语言平实,表达清晰,句式简单,是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的。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家乡的怀念与回归,是普遍的人类情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以庐山的瀑布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诗歌语言优美。中文唐诗朗诵起来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教材所收录的越南译文也同样有此感觉。《望庐山瀑布》所表达的自然风光之美,如同观看国家地理纪录片一般充满美感。越南初中教材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对其他唐诗无论字数还是思想都较难,这首诗描述了杜甫一家人的茅屋在秋冬时节被大风破坏后全家遭受风吹雨淋的痛苦生活经历,是一首关于生活困苦与忧国忧民之心的诗作。因此,该诗在越南中学课文中的译文涉及具体的中国社会历史背景,需要授课教师额外解释,使越南初中生认可和理解该诗的情感。
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3首必修唐诗,其中2首与黄鹤楼有关,即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崔颢的《黄鹤楼》。
崔颢与李白笔下的黄鹤楼,所描述的风景接近,非常适合做同题作文鉴赏。事实上,崔颢这首诗被称为唐代七律“压卷之作”,李白也对此诗有敬意。有元代史料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5]。崔颢的诗被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评为唐七律之首(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非常适合用来学习唐律诗。
杜甫的《秋兴八首》相对以上唐诗,无论是阅读难度还是思想感情方面,难度都有所加大。事实上,这首诗甚至收入中国大学的语文公共课本。考虑到越南课本上为译文而非原文,也只收录其中一首,高二学生可以初步学习诗中以秋声写心的抒情手法,理解杜甫“将一人之忧虑推向社会之祈盼”。
虽然越南高中教材里的《闺怨》和《鸟鸣涧》难度较低,接近初中教材里的唐诗,但是属于自学内容,适合越南高中生自学。
总之,通过对越南中学教材所收唐诗的梳理,可知李白和杜甫的作品占据主导地位,收录主题也十分丰富,包括山水田园、离别与故乡、民生疾苦等多个方面,难度方面从初中到高中渐渐递增。越南中学课文对唐诗的选编不仅适应越南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文学素养提升,也能够传递中国文化的精髓。
2 越南学生对唐诗的学习与接受
2.1 课文编排
越南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唐诗课一般由以下4个部分按顺序编排。
汉越音:因现在越南学生普遍不识汉字,因此原文通过今越南语中的汉越音来呈现。
释义:使用越南文对原文内容进行解释,并标明每个汉越音的含义。虽然能够完全准确地传达汉字语句的意义,但缺乏韵律,因此不能被视为诗歌。
译诗:现阶段越南中学课本里的唐诗作品,是以越南语(现代拉丁字母越南语)的翻译作品,即通过译介编选入越南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并非以汉字原文收录。译诗的形式也许与原文保持一致,也可能因归化或异化的翻译而有所变化。译诗可能因遵循现代越南语使用习惯,删减一些字词以适应越南语诗的体式和韵律。需要指出的是,越南语的译诗也同样被视为诗歌,因为翻译也根据越南语的韵律广义,并且按照诗的韵律翻译。有些翻译遵循唐诗律,有些遵循越南六八体诗。
注解:提供一些背景信息,如作者简介、创作背景等相关事件,以及某些词汇的具体含义。
2.2 学习步骤
越南中学教师大部分依以下步骤教学:
第一,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这个阶段可能回顾以前学过的同主题的唐律诗(含越南古代诗人创作的汉字诗或唐律诗)。
第二,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注解。这部分主要涉及对作者、创作作品时期及文化背景的介绍,并涵盖唐诗的基本概念、越南古代汉文诗创作中的唐律诗的概念等。此外,教师还将译诗与释义部分进行对比。这个过程教师带领学生精读,也检查译诗版本是否完全翻译了汉越音版本的所有词汇,也讨论哪些词的翻译不够准确及是否有误读。最后教师向学生解释一些较难的词汇。
第三,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这是教学时长最长,也是教学最重要的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理解课文。例如:请一位学生朗读一句并理解它的意义,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唐诗的结构,包括句子数量、韵脚组合和分析诗歌中的某一个特殊的词汇,探讨艺术手法、含义与作用,如比喻、象征和重复手法。通过回答问题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意义、信息和情感。最后还要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要内容,一般让学生以短文的形式概括课文的内容和艺术价值。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部分越南学校引导学生阅读的是越南语的译诗部分。
第四,学生进行阅读后的练习训练,这部分提供一些延伸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课堂讨论。
第五,布置课后作业。作业是对课上学习内容的复习,包含阅读分析诗歌、熟悉课文的主要内容、朗读唐诗(汉越音版本、释义版本、译诗版本),以及新课文的预习。
2.3 学生对唐诗的接受程度与学习效果
唐诗在越南中学教育中的传播并非简单的文化移植,需要在异域文化背景下进行适当的解读和教学,以适应越南学生的认知和审美习惯。
目前,从越南中学生的唐诗学习情况可以看出,他们学习更多的是越南译诗。从对唐诗的接受角度看,释义、译诗版本多少对唐诗的接受程度有所限制。学生只是通过越南语的翻译版本学习唐诗,尽管译者已经尽量还原原文,但依旧难以做到淋漓尽致地表达作品的含义。另外,学生还要面临着时代差距带来的理解困难,毕竟唐诗创作的年代离现代过于遥远,就算是中国本土学生在欣赏唐诗时也会遇到理解隔阂,越南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与中国唐代不同,学生理解唐诗中描绘的自然风光时难免无法感同身受。
为解决以上困难,在教学中教师会非常重视唐诗的解释。在解读诗歌时,教师不仅会讲解字面意思,而且会深入探讨诗歌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从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诗歌的主题和内涵。语言方面的困难,其实也可以追溯汉字与越南语的关系,甚至可追溯越南历史上的汉字使用情况。据学者刘玉珺考证,“在整个汉文化圈之中,越南是中国之外使用汉字历史最长的国家”[6]。古代越南长期使用汉语,甚至在一些朝代是官方唯一语言。但是,民间也有喃字存在。在越南中古时期的文学中,汉语文学与越南本土的喃文学并存[7]。实际上喃字与汉字的类似之处是“构造方式与中国境内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土俗字构字方式相似”[8];两者的区别主要在风格上,使用汉字创作的文学作品通常具有高雅的格调和庄重的意境,而使用喃字记录的则多为通俗、口语化的民间文学。现代越南语虽然大量使用拉丁语言,但是在中国文化长期深入的影响下,汉语词汇早就借此形式大量存在于越南语词库中[9]。所以,越南学生学习汉语,本身就比印欧语系母语者更具优势,而且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唐诗,中学语文教科书中会提供汉越音读法注解。再加上,越南本地的语言特点是单音节和多声调,为学生以后学习汉字原版唐诗提供了有利条件。
总之,尽管唐诗在越南是以翻译作品形式出现,但越南教师通过文化背景介绍、翻译解释等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教授唐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唐诗的经典之作。唐诗在越南中学教育中的有效解读是唐诗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选编和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发挥唐诗在越南基础教育中的教育价值,促进中越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 文化交流意义
唐诗在越南的传播与影响是深远的[10]。唐诗的传播不仅是文学的交流,更是文化的深度融合与互鉴。越南中学教材里的唐诗,相对于其他阅读传播渠道,除了传播力度强外,还具备权威性、规范性等特征,让唐诗在越南深入人心。越南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唐诗具有非常深远的文化意义。
其一,加强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唐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通过学习唐诗,越南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感知中国文化。其二,培养语言技能。学习唐诗有助于提高越南学生初步了解汉越音、初步了解古代汉字,有助于他们今后的汉语学习。这对于他们未来从事商贸文化交流与教育等职业生涯都是有益的。其三,拓展思维方式。唐诗不仅是文学作品,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通过学习唐诗,越南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加强对社会的思考能力。其四,陶冶情感与价值观的塑造。唐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价值观,如友情、爱情、家国情怀等。学习唐诗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塑造,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其五,使唐诗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唐诗可以为越南学生提供一种与中国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跨文化交往和交流。
综上所述,越南中学时期学习唐诗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总之,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文化交流与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越南作为中国的邻国,两国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唐诗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在越南基础教育中的引入,不仅是中越文化交流的体现,更是越南学生了解和探索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这种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对于培养中越年轻一代的友好情感、促进两国文化理解与交流具有深远的意义。
4 结束语
通过对唐诗在越南中学教材中的选编进行深入研究,可以看到唐诗在越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选编的唐诗译文与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时,都融入了越南文化和教育的元素,使其更贴近越南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追溯汉语与越南语的历史关系,越南学生学习唐诗译诗,相对于其他国家学生,更容易进一步学习唐诗原文。通过对唐诗的学习,越南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进一步增进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更可以为国际汉语教育的跨文化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在未来,期待唐诗在越南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为中越文化交流注入更多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张海宁.李白诗歌在越南的接受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18,16(5):27-32.
[2] 阮香江(Nguyen Huong Giang). 越南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李白与杜甫:兼论诗的翻译问题[D].杭州:浙江大学,2022.
[3] Ng? Vn Phú. Th
[4] 严艳.论越南使臣阮攸对杜甫的接受与承继[J].中国文化研究,2019(4):8
[5] 熊言安. 李白题《黄鹤楼》本事的生成、传衍及原因探析[J].语文建设,2017,11(4):45-48.
[6] 刘玉珺. 越南古籍目录概略[J].文献 2006(4):13.
[7] 彭翠,韦永恒.论儒学对越南古代文学的影响与文化建构[J].广西社会科学, 2018, 282(12):65-68.
[8] 林亦.百年来的东南方音史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5.
[9] 杜思贤.汉字对越南文化的影响[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6(1):4.
[10]黄立一.唐诗与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构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4):14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