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物理教学的路径探讨
2024-06-23周国红
周国红
摘要:随着我国各领域的发展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深远,我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大幅提升。近年来,文化自信成为教育领域的新兴研究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我国五千年历史发展中的思想智慧,其蕴含的道德准则、品行规范在当今社会中仍旧熠熠生辉,在新时代,这些思想精华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中职物理教育所蕴含的育人元素是丰富、多元的。该文介绍了中职物理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在中职物理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积极意义,提出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物理教学时应遵循的原则和举措,旨在为中职物理教学提供参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格塑造;中职物理;激活氛围;融合对策;文化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5(b)-0149-05
Exploring the Path of Integrat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to Physics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ZHOU Guohong
(Tianji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chool, Tianjin, 3019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fields in China, its influence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found, and the cultural confidence of the Chinese people has greatly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cultural confidence has become an emerging research topic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mbodies the intellectual wisdom of China's 5000 year history, and its moral and ethical standards still shine brightly in today's society. In guid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imes, the important power played by these ideological essences is still indispensable. The educational elements contained in vocational physics are rich and diverse.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hysics teaching in vocational schools, analyzes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physics teaching, and proposes the principles and measure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when integra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physics teaching,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hysics teach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ies.
Key word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Personality shaping; Vocational Physics; Activate the atmosphere; Integration strategies; Cultural context
青年群体所具备的民族价值,历史上的很多名人都作出过精彩的论述。新时期,国家领导人不止一次强调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教育要以青年人的成人成才为根本目的,通过发展青年人的综合素养,为祖国的日后发展孕育一批具有高度责任感和高尚理想信念的后备人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历史的重重考验,指导着中华民族一次次地在困境中创造出新的奇迹。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中华民族仍要结合时代特点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涵,使其成为推动民族文化再次实现辉煌的不竭动力。在中职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深挖物理教材中所隐藏的文化元素,借助文化渗透实现对中职学生人格品质的塑造,使之在未来成为民族复兴繁荣的缔造者。
1 中职物理教学的现状解读
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项重要分支,物理在其知识体系、思维方法上都体现出极强的理性特征。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都过分关注物理学中蕴含的规律、原理、概念,习惯以公式定理、解题模型等纯理论性知识来建构课堂。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使学生掌握更扎实、深刻的学科知识和思维,但容易造成其科学态度、情感发展的不足。
2 在中职物理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积极意义
2.1 有效弥补理科教学中人文素养培育的不足
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包含人文和科学两个层面。以往受传统应试思维的局限,很多学校在教学工作中出现过“重理轻文”的思想偏见。物理教学更多是围绕公式总结、解题思路而展开的,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成了一大短板。通过建立物理知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教师能带领学生了解各类物理知识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形态,了解我国古代重要工艺、典籍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了解古人在物理研究中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体会古代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独特智慧,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文化认知,促进学生文化情感、人文素养的多层次发展。
2.2 助力学生从多维度发展物理学科素养
目前,中职物理教科书中所讲解的知识大多是依照西方物理研究体系而建构组织的,其中渗透着大量的西方技术工艺、工程信息等,其人文层面的内容很少联系我国古代的物理发展情况,这既不利于学生从不同层面梳理物理知识的发展脉络,也难以引导学生在充分立足事实的基础上坚定民族自信。通过挖掘、呈现教材中所体现的文化信息,学生能了解各类物理原理在古代生产工艺中的具体应用,了解我国古代物理知识体系的发展路线,从而在时空层面对中西方的科学发展轨迹、形态特征有立体的理解,这对培养学生辩证性、跨文化性学科思维有极大的帮助。
2.3 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以往的物理教学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深层剖析,忽视了对知识的社会人文属性的阐释。这容易导致学生忽略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社会价值,从而因过度崇尚技术理性而形成实用功利主义思想。这种缺乏信仰元素的思想容易使学生产生忽视民族利益的极端思想,对学生端正人格的培育形成阻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寓于物理教学能帮助学生体会知识的社会功能,借助典故,学生能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价值,理解知识拥有者所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会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人格,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理想追求。
2.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
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思潮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网络的便捷化发展使得中职生能接触到越来越多来自不同群体的观点、见解,这些来源丰富的观念真假难辨、对错难析。中职生的阅历、认知仍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他们很容易遭受网络上不良思想的诱导,从而产生理想信念的动摇。基于此,培养中职生坚定、正确的政治观念是非常重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历久弥新、流芳千古的爱国故事、英雄事迹,它们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起,具有极强的激励作用。将这些震撼人心的励志故事巧妙地融入物理知识的讲解中,学生能于无形中树立起对先辈楷模的敬佩之心,从而形成刻苦学习、以己之力报效祖国的理想信仰[1]。
3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物理教学时应遵循的原则
3.1 确保学科知识与思政熏陶的协同性
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时,教师既要考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物理教学的推动作用,也要兼顾承载物理知识所蕴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也就是说,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融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与物理教学内容有强烈的相关性,其根本目的是推动物理教学任务的高效、深入落实。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要避免本末倒置,在物理课上大篇幅地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同时,教师也要避免文化渗透流于形式,将关联性较弱的物理知识与文化内容生硬地连在一起。我国古代有很多阐述物理现象、规律的诗歌、俗语、哲理故事等,这些文化资源不仅便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也反映出一定的生活哲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同时兼顾此类文化资源中的人文、学科价值。
例如:在学习《中职物理通用类》第六章“光现象及应用”时,为了使学生对折射现象有更深入地理解,教师可引入王维的诗篇《使至塞上》,其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即反映了光的折射原理。夕阳的余晖在进入大气层后依次经历了不同的气体介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会发生折射。在讲解时,教师可把太阳光经历的介质笼统地分为两类,即地球以外的真空和地球以内的空气。通过绘制光的折射图,教师可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太阳光从射出到进入人眼整个过程的行走路径,并了解眼前落日图的成像原理。通过联系古诗,学生学习折射现象的热情会大幅增加,有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拓展性地介绍《使至塞上》的背景故事,引导学生在诗歌的字里行间体会边塞沙漠中壮丽唯美的景象,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体会原本心情郁闷、失落的诗人在这一幅唯美落日图的治愈下逐步得到救赎的感人故事,无形中培养学生对祖国秀美山河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理想信仰[2]。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既借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学科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也借用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渗透,符合科学性、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3.2 保障学情分析在教法设计中的核心作用
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教师要基于对学情的准确分析,设计出符合现实教学需求的渗透内容与契合实际教学情境的教学手段。一方面,教师要把学生当成独立的学习主体,在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需求选择适宜的文化渗透内容,确保所融入的文化素材是学生能够掌握、乐于吸收的。另一方面,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来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单一、重复的呈现手段不仅会消磨学生的兴趣,也难以适应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发展的阶段特征、知识的内在逻辑性质来遴选不同的教学手段。科学化教学内容、手段的联动能逐步引导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并促使其主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个性化的对话,这对学生综合品质的发展十分有利。
3.3 保障教学在趣味性的课堂情境中展开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其所学习的物理知识相较于初中而言具有更强的复杂性、抽象性,课程任务也日益繁重,课程安排也更加紧凑,学生肩负的学习压力明显增加。在此情形下,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很容易消退。因此,潜移默化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知识教学中,能有效地改观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看法,使学生体验到物理的生动性、趣味性。然而,教师要注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应当因时而异、因人而异,不能盲目地给学生设置过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任务,而忽视学科本体性知识的教学[3]。教师可在认真考察学情的基础上为学有余力、有特殊兴趣的学生提供相关的物理探究方向,供学生在业余时间进行有目的的自主性探究,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实现学科教学的高质量展开。
4 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物理教学有效融合的具体举措
4.1 积极提升教师的学科、文化储备
为了更好地根据教学情境的需求灵活地转变教学策略,教师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在中职物理教学中,为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针对性、高效性,教师需要利用多种手段来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储备,在深入分析教材内容体系的基础上挖掘其中潜藏的文化元素,并尝试将其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积累文化知识,并善于借助多种渠道来了解、学习文化知识,比如:教师可以定期去网络平台搜集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文化资源,将其制作成有图、有文、有声、有视频的学习资料库,在课堂上呈现,让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课在外进行深入研究。另外,教师也可利用业余时间参观博物馆、文化馆,在参观中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逐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以便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进行渗透。
4.2 重视数字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程度不断提升,教师所面临的自我提升需求更加迫切。在教学领域,教师不仅要通过积极的自主学习、在职培训等形式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还应努力钻研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探寻将潜力丰富的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进行有机融合的实施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物理知识背后蕴含的典故、科学精神等,在网络上搜集形式多样的视频、文案,利用多媒体有针对性地组织“讲—评—悟”一体的学习活动。通过整合不同类型的文化素材,教师能够营造出一种生动鲜活、充满文化韵味的学习氛围,沉浸其中的学生能使自身的文化意识得到更深、更广的发展。此外,教师可借助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线上教学软件等平台向学生推送大量个性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对中华文化孕育下的物理精神、成就,形成多维度、多层面的理解[4]。
4.3 积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物理学科的融合点
物理在不同学段的知识体系侧重点不同,在中职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整体,从横、纵两个角度对物理知识的连贯性、关联性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融性。通过深挖物理教材中的文化元素,教师能确保物理课堂上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在人文氛围的熏陶下,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文化属性、情感意义会有更深层次的感悟,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科学探究精神与责任观。
4.3.1 探寻诗歌中蕴含的物理原理
物理中的很多概念、原理都具有较高的概括性,其表述方式往往比较抽象,学生很难建立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5]。因此,在讲解概念、定理的内涵及应用价值时,教师往往需要联系真实的生活场景。我国有大量文质兼美、具备语言艺术的诗歌,部分诗歌以优美生动的笔触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艺术联想进行融合。比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体现了能量的转化过程,诗人将弓弦的弹性势能转换为箭的动能。在课堂上,通过引用诗歌,教师可以更生动地阐述物理概念,课堂氛围也会充满高雅的诗意氛围[6]。
4.3.2 挖掘民间俗语中包含的物理知识
我国民间有很多生动有趣的俗语,这些俗语不仅蕴藏着先人的智慧,精辟地总结了生活中常见的规律、现象,同时也隐晦地反映了一些物理知识。在物理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俗语,以接地气的俗语来逐层分析物理知识的涵义,通过类比,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会更加准确,印象会更加深刻。比如:借助“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这句俗语,教师可向学生讲解“力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等知识[7]。
在学习《中职物理通用类》第二章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合力的特征,教师可以引入“人心齐,泰山移”这句俗语,让学生明白,分力的大小不变时,当所有的分力都在同一个方向时,分力所形成的合力是最大的。借用这个俗语,教师不仅能使学科知识的讲解更加具象生动,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团结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做到相互团结,这样团队利益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实现。
4.3.3 借助古代工艺,使物理原理呈现具象化
我国古代有着发达的生产生活工艺,遗留下来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工艺品、建筑遗址,验证了古人在实践物理学领域的突出成就。在物理教学中,部分实验内容晦涩难懂,理论知识对学生而言更是抽象得宛如天书。在此环境下,教师可巧妙地引用古代的工程知识,使学生准确把握物理知识的同时认识科学所创造的奇迹。比如:在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引入古建筑宫殿、桥梁,如何利用力的合成、分解原理巧妙地设计工具来搬运重量庞大的石块、泥土。通过有效地解说,学生会对古人的智慧有更深的感触[8]。
4.3.4 联系生活,增强物理现象学习的趣味性
在生活中,很多人们习以为常的传统习俗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只要稍加挖掘,它们就能转化成生动鲜活的物理教学案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建筑、娱乐活动等入手,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物理知识的契合点,以此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借助具体实例来分析物理知识,体会物理原理的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所迸发的奇妙力量。比如:在学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塑性形变”知识时,教师可引入“打铁花”这一传统习俗,通过分析铁花形成的条件、打铁花的过程、铁花的形状特点等,引导学生对热膨胀、塑性形变等物理知识形成具象化的理解[9]。
4.3.5 引用神话,培养的思辨思维
我国有很多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体现了远古先民丰富的想象力,也生动地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现象最原始的探索。很多神话故事都可以从物理的视角进行解释。在中职物理教学中,为了使知识的呈现更具趣味性、思辨性,教师可以神话故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基于神话内容展开思考,运用所掌握的现代物理知识来解释神话的科学性。比如:在讲解“重力”时,教师可引入“嫦娥奔月”的故事,引导学生结合“重力”的相关知识分析嫦娥奔月需要克服哪些阻碍、奔月途中会遇到哪些不同的景观。通过分析讨论,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重力的作用效果、太空环境与地球环境的差异等知识[10]。神话引入不仅能增强学习过程的趣味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溯本求源意识,引导学生用更开放、多元、深入的视角审视物理世界。
4.4 借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维优化评价机制
传统的物理教学评价过多关注学生在应试中取得高分,评价手段也较单一,仅通过总结性测验来笼统地评判学生阶段内的学习表现。中职学生现处于心理状态较为叛逆、浮躁的青春期,对于这种无法深刻反映其实质性学习表现的评价方式,普遍存在较强的抵触心理。在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可借用文化中的趣味性、创新性元素,对评价模式稍作改进,使其更具新颖性,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11]。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与物理紧密相关的诗句、成语等,在知识的巩固环节,教师可以借助此类素材来提问学生,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案例中分析、挖掘物理知识,这能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可较为准确地了解学生的融会贯通能力。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物理教学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创造性研究方向,由于目前关于具体融入方法的研究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而需要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并定期进行深度教学反思,从而不断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策略。此外,教师要意识到,物理虽是一门科学实践性极强的理科课程,但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学情和教材对其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的整合利用,培养学生浓厚的物理探究兴趣及坚定的科学精神、正确的“三观”,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形成健康的人格,并对其文化内涵产生深刻而独特的理解,在时代发展之路上履行应尽的职责。中职物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有多条可行路径,教师要基于教学中所面临的实际性问题,对教学改革方向形成清晰的认知。
参考文献
[1] 赵波,李志坚,蒋灵.融合传统文化促进核心素养:以“力的合成”教学设计为例[J].物理教学,2022,44(12):21-23,80.
[2] 王雪,杨瑛,邵明辉,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中学物理教学探索:以“光学”专题教学为例[J].物理教师,2023,44(2):33-37.
[3] 刘培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3(33):49-51.
[4] 张红梅.挖掘文化元素,彰显文化魅力: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学物理教学相融合的探讨[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10):118-120.
[5] 卢涵颖,郑昭慧,戴秋恋,等.在物理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以“制作十五连盏灯”为例[J].湖南中学物理,2023,38(10):95-98.
[6] 宋清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华活页文选(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2023(9):109- 111.
[7] 冯成露,张仟仟,郑昭慧,等.基于传统文化的物理教学设计:以桔槔取水为例[J].湖南中学物理,2023,38(9):48-50.
[8] 杜明荣,孔桢乐,张琨.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物理教学的价值与策略[J].物理通报,2023(6):42-46.
[9] 黄斌.中职物理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7):4.
[10]汪涛.物理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辨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X):2.
[11]田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