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墩头蓝染非遗研学课程的开发探索
2024-06-23姬娜汐梁瀚元黄仲文李佳佳李琳
姬娜汐 梁瀚元 黄仲文 李佳佳 李琳
【摘 要】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以艺术振兴乡村形式多样,效果突出。研学课程的开展对学科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可以在体现学科教育价值同时,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非遗是提升我国文化自信的宝贵资源,凝结着深刻而独特的育人价值。文章结合三阶段模块化教学的建构思路,基于墩头蓝染非遗研学实际情况,采用调查法与实地考察法探讨非遗研学课程开发与研究。旨在积极发挥非遗美育作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为美育赋能乡村、非遗研学课程提供可行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 研学课程;非遗文化;艺术教育;乡村振兴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发展青少年研学活动,将研学活动纳入青少年素质教育,使之成为美术课堂教学的延伸。广东省河源市彭寨镇和平县墩头村,以“东江流域”客家文化闻名,具有独特的非遗技艺——“墩头蓝染”。文章旨在探索结合当地文化特色资源的非遗研学课程设计,丰富教学资源,将研学纳入青少年素质教育。课程设计注重非遗与美育的融合,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为研学课程开发者提供参考。课程充分利用当地非遗技艺,拓展美术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引导学生在美育实施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素养,也为地方与美术研学课程融合提供更多可能。
一、墩头村非遗研学课程研发缘起
和平县彭寨镇墩头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墩头蓝染之乡。村内传承着耕、织、染、踹等传统手工艺,与古老的墩头蓝织染民居建筑群相辉映,成为东江流域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贵财富。2015年,墩头蓝纺织技艺被评为“广东省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被列为第五批民间文化艺术抢救遗产项目“广东省古村落”。越来越多的人群和团体前来墩头村,亲身体验“墩头蓝”文化。然而,由于研学课程形式单一且过于泛化,对不同年龄群体采用雷同的教学模板,课程的传播力度有限,内容过于简单,难以引起体验者的兴趣。而蓝染技艺制作复杂且耗时,传统手工艺逐渐被机器替代,村落设施日渐陈旧。此外,村中年轻人多数外出务工,导致对非遗的认知减弱,学习蓝染技艺的年轻人稀少,蓝染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文章将总结墩头村非遗的现状,并指出蓝染非遗研学课程的痛点所在。
二、墩头村美术非遗现状与课程研发痛点
(一)墩头村非遗生存现状
首先,墩头村地处河源市和平县,位于彭寨河上游,距离和平县城20公里,离彭寨镇中心1公里。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当地非遗发展和宣传面临一定障碍。从广州市出发前往墩头村,开车约需三个小时,也可选择乘坐长途客车或高铁换乘客车。由于这些交通限制,村落存在信息闭塞和对外交流不畅等问题。
其次,墩头村虽然是非遗传承地之一,但基础设施却不完善。交通不便和食宿服务不足限制了游客的到访和体验。在教育资源方面,仅有一所小学和一位专业蓝染老师,缺乏专门的蓝染体验区域,这影响了课程的开展和游客对蓝染文化的深入了解,给课程开展带来了不便和挑战。
最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追求城市生活和更多工作机会,导致蓝染手工艺的传承人越来越少。蓝染非遗传承人曾老师表示:“其实我们这边有很多家庭妇女、留守人员,但是他们觉得(非遗工艺品)卖不出去,因此不愿意学习和参与蓝染技艺,他们更愿意在家里玩耍。”
(二)墩头蓝染非遗研学课程研发痛点
首先,课程内容浅显。目前,墩头村非遗蓝染研学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过于偏重体验而轻视知识传授。课程更注重学生完成简单的蓝染技艺作品,如利用板蓝染料进行简单的扎染和浸泡,而忽略了系统的非遗蓝染知识传授。这种结果导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可在短时间内完成作品,但未能真正领会非遗蓝染技艺的核心。学生更倾向于追求体验,而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导致了玩乐取向大于学习取向的现象。
其次,乡土文化的价值偏离。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的构建相对薄弱,导致了对本土文化的忽视。活动和销售更多地依赖于旅游和商品,而非真正的文化传承,这偏离了乡土文化的本质价值,忽视了非遗蓝染的重要性和文化引导作用。
最后,研学形式单一。目前墩头村非遗蓝染研学课程未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心理素质以及项目偏好等因素,缺乏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因此,可以适度引入学生参观、体验非遗项目,并结合团队合作、小组竞赛等多种形式,以形成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三、墩头村非遗研学课程实践
(一)研学课程设计思路
1. 深挖非遗价值精神
首先,为避免课程内容过于浅显,应在学生实践前加入蓝染非遗历史人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墩头村的耕读文化。其次,非遗研学课程应注重跨学科整合知识,打破学科壁垒,有机融合多领域知识,从而帮助学生多角度、深刻地认识和理解非遗的价值和精神内涵。再次,在实操环节引入科学知识,解释染色原理,并结合艺术学、历史学等领域,解读染色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最后,课程还需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传承意识,通过故事导入让学生认识蓝染非遗面临的危机,并引导他们意识到自身在文化传承中的责任和使命。通过上述思路,可以丰富研学活动,深挖墩头村非遗价值精神。
2. 深度结合乡土文化
首先,非遗研学课程需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紧密结合乡土文化价值,使学生全面了解本地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乡土文化作为地域性文化的代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民俗风情和人文精神,是非遗研学课程的重要资源。其次,在课程设计中,可通过讲述梅园书屋的历史背景、蓝染制作工艺、耕读文化内涵等内容,带领学生游览村落建筑,学习客家建筑特色与文化习俗,以探究乡土文化与非遗技艺的内在联系。
3. 创新多元化教学形式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指出,初中生开始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维,重建事物和过程以解决问题。他们还能基于概念和假设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得出结论。基于此,可设计多种教学模式,包括实地考察、互动体验、实践操作及主题探究。同时,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线上微课、多媒体教学等,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课程内容设计遵循层次化原则,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引导学生了解蓝染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技艺特点,避免课程形式单一,内容呆板生硬等问题。
4. 实现非遗与美育的有机结合
研学课程应结合墩头村当地蓝染手工技艺的特色与传统美术教学,既体现非遗文化的丰富与深刻,又展现出审美教育的教学特点。同时,课程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以墩头村非遗文化为核心,以美术学科为基础,融入探究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墩头蓝染文化的魅力,提升美术素养。
5. 创新研学模式并丰富研学内容
首先,在研学模式上,可以添加动画形式的简短介绍,以便学生快速了解墩头村的历史与非遗蓝染技法原理。这种形式可以帮助打破空间限制,使学生提前感知、感受墩头文化,对研学课程产生期待。其次,可以开发特色教具包,其中包括板蓝染液、白布、媒染剂等材料,学生可以跟着教具包中的视频和步骤自己动手尝试。最后,在研学过程中,可以添加学生可随身携带的研学手册,手册中印制非遗蓝染的历史渊源及重要步骤,并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游览体验墩头蓝染时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想。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学生有效梳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温故知新。
(二)非遗研学课程实施
课程由专业美术教师和非遗传承人共同承担,以墩头村为实践基地,采用现场教学、实践操作、创作展示等多种形式,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同时丰富教学媒介,将“线上”与“线下”结合。
1. 课前准备
确定研学主题:根据墩头村的非遗资源,选择适合的研学主题,如墩头蓝纺织技艺、手编绳编制技艺等。
制订研学计划:研学计划应根据主题和非遗资源类型来制订,包括时间、地点、内容、人员等。墩头村以手工技艺类非遗资源为主,需安排学生学习和自主创作环节。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订了为期两天一夜的研学计划。结合墩头村历史与蓝染文化,引导学生思考、参与和创新蓝染图案纹样。
2. 课中实施
研学路径:课中带领学生在墩头村实地考察,对当地历史古迹形成大致印象,在教学过程中有村民充当故事角色解答学生疑问,布置任务驱动学生解开“谜题”,并由当地工匠指导学生体验蓝染工坊。
实践体验:在墩头村进行实践体验,包括辨别板蓝、了解板蓝,尝试运用植物进行拓染和纹样创作以及棉麻织染、踹染等技术的学习和实践。
文化探究:课程开始前举行敬师礼,参观梅园书屋,听传承人讲解,深入了解墩头村的非遗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设置情景让学生沉浸式游览村落,通过研学手册串联人文与美术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
美术创作:在教师与工匠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实践体验和文化探究的结果,进行美术创作,创新蓝染图案、制作各种各样蓝染工艺品,不再局限于普通棉布,材质和物品都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学生们可以染出独属于自己的作品。
3. 课后评价
首先,在学生进行实操之前,让他们学习与板蓝相关的知识和历史渊源。在实操过程中,非遗负责人会进行讲解示范和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践步骤,并提高熟悉程度。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动手染出墩头蓝布料,同时掌握形成原理,实现了知行合一,有效地避免了课程内容过于浅显和表面化的问题。其次,在本次研学中,学生与村民同吃同住,熟悉当地的生活方式,通过走访村落,感受厚重的耕读历史,与千年的板蓝文化对话,实现了与乡土文化价值的融合。最后,本次研学将相对枯燥的知识与原创故事相结合,通过将线上微课动画与线下故事情景相串联,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在课程中设置了讨论如何宣传墩头蓝染并排演情景剧场的合作任务,引导学生积极交流共同完成,为他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研学体验,避免了课程形式单一导致的知识原理枯燥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的问题。
(三)探索成果
首先,通过开展河源墩头村非遗蓝染相关的研学课程、产品制作和网络微课的开发,有助于活化非遗文化。这一举措打破了地域限制,使更多人能够了解和学习到当地独特的非遗技艺,从而促进了该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其次,墩头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景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使他们感受到自然之美。此外,墩头村的客家文化得到了完整的保留,为学生提供了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的良好机会。学生能够通过触摸蓝染布料,感受其纹理与图案,从而领悟到蓝染艺术的魅力。通过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最后,该研学课程的探索推动了教学模式的更新与发展。它与美术学科教学融合,优化了美术课程结构,引入了传统艺术元素和创意,扩展了美术学习的内容。这种课程设计与学校内部初中美术课程相辅相成,为地方与美术研学课程的融合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为开发类似课程的学者提供了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婷. 山西省乡村非遗研学产品开发研究[J]. 吕梁学院学报,2023,13(04):55-59.
[2] 张超.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性开发研究[D]. 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23.
[3] 徐其涛. “双减”背景下国内研学旅游体验价值共创研究[D]. 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3.